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从传承传统服饰文化的角度,通过了解畲族服饰纹样的寓意及视觉表述方式,分析其寓意及表达手法,使服饰纹样的寓意及表达方式在畲族传统审美文化探讨中有一个较为理性的地位;同时阐明畲族服饰纹样构成及寓意手法的分析与学习是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有意义部分。  相似文献   

2.
台湾原住民图腾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趣味和文化象征性。图腾应用于艺术作品中所呈现出的美感价值和所象征的文化意涵,如何能在现代设计中使文化传统在创作中提升。文章分别对百步蛇图腾和人像图腾的图饰语言做了详细论述,分析了百步蛇图腾在金饰设计中的应用和人像图腾在木艺设计中的应用,展现了设计师如何使图腾结合材质、工艺、技术进行创新设计。以期为同行在民族艺术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设计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将苗族服饰纹样更好地运用于现代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使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得到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以苗族服饰纹样为研究对象,20名设计专业背景的研究生为被试者,应用心理测量结合生理测量的综合研究手段,深入探讨了被试者对不同纹样的眼动特征及相应美感,得出了线条动感、构图丰富、视觉形象新颖的苗族服饰纹样具有较高美感。并通过量化研究的方式提高了苗族服饰纹样美感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亦为视觉识别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以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云纹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具特色运用最广泛的纹样,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形态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幸福吉祥的美好寓意。文章分别从中国传统云纹的"形"和"意"两方面来探讨云纹在包装设计中的的创新与发展,使其在形态上既能够很好的诠释现代的设计语言和设计方式,又能从内涵寓意上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很好的融入到包装设计中来。在现代多元化、时尚化的社会背景下,从历史传承的角度如何让云纹多元融合、不失特色、再现传播,是迫切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兴媒体与网络世界造就的全新视觉体验,对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产生了很大冲击,皮影艺术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渐行渐远。文章通过对关中民间皮影选材、工艺、造型、色彩等构成元素和文化寓意进行研究,探索其视觉符号所具有的浓郁装饰效果、地域艺术特征与现代艺术设计视觉元素之间的融合路径,并结合现代审美意识对其视觉符号进行创新设计,使民间皮影艺术真正融入当代生活,让大众了解传统文化,在不断革新中弘扬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中秋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且历史悠久,其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具有深刻意义。文章从设计学和叙事学视角进行切入,对大众喜爱的中秋民俗方式及相关文化属性的品牌体系进行深入研析,以叙事性设计为手段,通过构建品牌形象和文创开发,将中秋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深度融合,旨在探索弘扬中秋文化本质与价值观的创新路径,构建活态的民俗文化认同架构,为相关创意品牌助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黎族织锦(以下简称黎锦)是海南黎族特有的艺术形式,具有浑然天成的设计美。发掘和提炼出黎锦纹样的传统元素,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具民族特色,是众多设计者长期探索的课题。文章通过研究黎锦纹样在现代艺术设计的应用,分析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对黎锦纹样加以整合,将它的形式美、寓意美、智慧美和精神美以现代手法展现,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创造出具有时代意味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纹样造型优美,寓意深刻,将中国传统纹样运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以展现设计的文化内涵与个性。文中介绍了几种在设计中经常运用的图案纹样,并对其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做了举例说明,以及将中国传统纹样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意义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时代,在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保护。文章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符号的现代设计发展,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思维的关系和特点,对汉字发展的历史和汉字的结构形态特征进行初步探索,结合现代视觉设计方法论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对现代汉字设计的启发,同时参考研究国内外优秀设计案例,探究汉字创新重构的设计新思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传统文化中图形、色彩等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如何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将传统文化的神韵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达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我国皮影艺术现状和现代设计领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入手,分析了现代服饰设计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提出了以设计推动传承,以设计促进发展的观点。文章着重对皮影艺术与现代服饰设计进行融合的途径进行了分析,使其在展现出新的时代特色及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实现民间传统艺术元素在现代服饰作品中的应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文章研究山西传统特色建筑构件中压窗石纹样特征,对压窗石纹样的创新设计提供设计策略,并重新设计压窗石纹样,实现将感性要素在现代压窗石纹样设计中的应用。首先,运用感性工学对压窗石样本进行感性意向提取,确定感性词汇。其次,运用凯利方格法(RGT)对设计师进行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元素提炼、构建设计要素、构建网格工具以及面向设计师打分这四个步骤,对结果进行两部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提供四种压窗石设计策略,从视觉、题材、心理、传播方面对压窗石设计提供灵感,同时融合感性意向对压窗石情感化设计进行启发。最终明确设计元素构建,完成良户古村压窗石纹样创新设计。通过对良户古村压窗石纹样进行研究,将RGT法与感性工学融入压窗石纹样创新设计中,设计出更加符合时代审美的装饰纹样,为压窗石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参考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苗族图案的文化传承及设计应用问题,提出基于可拓表征和神经网络的民族图案创新设计方法,对苗族蜡染图案进行解构、映射和重构.首先对苗族蜡染图案进行可拓表征,运用发散树法构建设计生长阶段模型对苗族图案基元进行拓展分析.其次基于感性工学对苗族蜡染图案进行感性意象分析,提出一种面向图案构型、纹样语义和种类的图案解构方法,构建图案特征要素解构空间和情感意象认知空间.运用神经网络构建感性预测模型根据用户意象偏好推荐图案构型等设计要素,对设计思维进行收敛,并与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其优势性.最后根据神经网络感性预测模型推荐的特征要素应用形状文法对苗族蜡染图案进行细化设计.以苗族蜡染图案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其他民族图案的解构及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潍坊风筝作为艺术瑰宝,那对称均衡的造型,鲜艳亮丽的色彩以及协调统一的传统纹样等艺术元素值得我们借鉴,并向世界展示源远流长的风筝文化。文章以潍坊风筝文化在家纺设计中的潜在价值为出发点,通过对潍坊风筝所反映的历史和地域文化特征进行研究,将它的传统纹样与现代几何抽象化的创新纹样相结合,使其融入到家纺设计中,对于繁复的传统纹样提取简化再创作,弘扬了传统图案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山西晋剧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受到现代人们的喜爱和推崇,随着人们对家居生活中精神文化追求的逐渐提高,晋剧中很多优秀的视觉元素被应用到现代设计设计之中。文章以山西晋剧中经典的色彩和人物图案元素进行提取,以彰显山西地方民族文化传统美学特征,探索如何将山西晋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民族元素与现代室内设计有机结合,以更好地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继而发掘晋剧独特的美学内涵并以崭新的形式传承山西地方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应该多曝光于大众视野,并将民族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更好的融合。文章通过乌拉特刺绣独特的文化特色,融入针法、图案与色彩层次变化等设计元素,以现代文创产品设计理念结合蒙古族创新纹样进行创新设计实践。在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同时,也为蒙古族刺绣应用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传统纸翻花艺术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手工艺,为探索传统纸翻花艺术结构及其变换形式在现代的传承与应用,文章以灯具作为载体来研究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途径。结合传统纸翻花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新,提取传统纸翻花的元素,通过文献搜集、实物分析和设计实践,对中国传统纸翻花的艺术特征及其在灯具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出传统纸翻花艺术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使纸翻花在结构及变换形式上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其也通过与现代产品的结合而让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能激起用户的情感共鸣体验,成为设计师和民间艺人协同合作进行产品设计创新的有效途径,为传统纸翻花艺术的延续及产品的设计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纹样符号都有着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性,随着社会历史背景、社会特有的意识形态的消失或转变,这些符号的意义逐渐进行着演变。在现代设计中,传统图案纹样成为了一种直观的民族标识符号元素,或单纯提供形式上的美感。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研究探索关于和顺牵绣艺术的室内装饰品设计方法和案例。在对和顺牵绣艺术的色彩、纹样及制作工艺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并结合现有牵绣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元素进行挖掘,对和顺牵绣艺术品进行再设计,应用在室内装饰品设计中,使其在传承上得以创新。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春节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国的民俗,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视觉形象,从建筑上的装饰、庆祝活动、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人的行为模式五个方面提炼出春节中传统民俗的视觉特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节日视觉化、有形化,并初探其视觉形象的应用,以便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节日的传统民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