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屠有智 《海洋石油》2019,39(4):78-84
为了减少近海小型、边际油田开发成本,结合我国海上油田开发实际需求,提出水下储油与水面系泊的开发方案,阐述了油水置换和油水隔离置换工作原理,对水下储油特点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近海小型、边际油田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边际油田轻型平台及其选型的层次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我国浅海边际油田开发现状,介绍国外开发边际油田常用的几种轻型平台的特点,并将目标决策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用于平台的选型,为经济合理地确定边际油田的开发方案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外输系泊是边际油田开发的关键环节,就单点、两点、三点及柔性靠船等型式,在性能特点、工程造价及后期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自安装采油平台首次在渤海湾应用于开发边际油田,探讨并推荐了一种适合边际油田开发的系泊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重力式平台的水下混凝土储油罐进行了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发现罐壁周围的凝油层较厚,在一个储油周期中储油罐需加保温层才能满足原油的储运要求。为了提高水下储油罐的保温性能以满足海底原油的储运要求,提出了三种适用于水下储油罐的保温方案,并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聚氨酯泡沫保温方案能显著提高储油罐的保温性能,且符合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同时具有较高的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近海边际油田开发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海上边际油田开发的研究状况和将来的发展趋势。指出开发边际油田的技术日趋成熟,投资风险正在逐渐降低。采用新技术和革新的技术能提高边际油田的经济性。选择最优的开发方案,减少投资风险是有效地开发边际油田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水下井口回接是海洋石油钻井工程中的一项特殊工艺。为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边际油田的开发效益,利用临时弃井的井进行水下井口的回接,并在此基础上建造小型生产平台是开发边际油田一项不错的选择。于1988年钻探的BZ34-3-2D井,试油显示较好,采用了保留水下井口的临时弃井。介绍了井口回接工艺以及该工艺在BZ34-3油田的应用中遇到的困难,对常规井口回接工艺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利用水下摄像技术观察水下井口情况,最终回接成功,对今后水下井口回接作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平台碳排放对边际油田开发的影响,从平台碳排放水平计算方法、碳排放经济性分析、碳排放成本趋势、边际油田主要碳排放设施和全生命周期投资角度,分析不同依托距离下边际油田碳排放对边际油田开发方案的影响和边际油田主要碳排放因素,从降低碳排放的角度提出边际油田海洋工程前期研究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深水油气开发设施与浅水不同,其根本区别是设施结构大多从固定式转换成了浮式,因此开发方式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对于西非水深为500~1 000 m的油田,TLP与SUBSEA两个方案技术上成熟可靠,周围有开发实例,并且投资相比SPAR和SEMI更具优势。根据目前估算得出初步结论:当水下井口数小于7口时,SUBSEA方案经济性优于TLP方案;水下井口数大于7口时,TLP方案经济性优于SUBSEA方案。FDPSO方案是目前各大石油公司研究热点,但依然采用湿式采油,且租赁和建造费用还不确定,总体来说FDPSO适宜边际油田的开发,而并不适合井数较多、单井产量较低油田。  相似文献   

9.
常规的油藏工程研究在开发方案设计中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带来预测结果不够准确,这对大型油田的开采效果影响不是很大。而海上边际油田一般为小型油气构造,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对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很有可能对边际油田开采价值作出错误的判断。但是海上边际油田总的储量相当可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开采价值。在分析海上边际油田开采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内外海上边际油田高效开发的一些方法和技术。针对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强调了油藏工程研究在高效开发中的重要性,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通过对边际油田进行现代油藏工程综合研究,制定出最佳开发方案,大力提高我国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0.
海底油气集输管网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海上边际油田开发的经济性,对海上边际油田群综合开发的海底油气集输管网系统进行分析,利用图论中的最小生成树方法和网络的加权中心问题,对海底管网布置进行优化,得出了满意的投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由于边际油田产量低、依托设施远,采用常规导管架平台方式一直难以进行经济有效的开发。为解决这一问题,以南海北部湾某油田为目标油田,研究一种国内未曾应用的沉垫基础可移动自安装简易无人井口平台,采用数值模拟和规范校核方法对其进行总体方案研究、平台基础研究、升降系统装置选型、在位工况结构分析、拖航稳性分析和安装方案研究,分析该可移动自安装无人平台在南海北部湾的适应性,提供一种新型工程开发平台方案供工程开发方案选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油田地质特征、储量规模、地理位置和海洋环境,对南海东部海域20多年来陆续实施的大中型油田独立开发、油田群联合开发和小型油田依托开发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实践进行了总结,并概括出了"水下井口+单体船"独立开发、"水下井口+浮式生产平台+油轮"独立开发、水下井口依托开发、大位移井依托开发和无人简易平台依托开发等创新模式的海洋工程应对策略,为其他海域开发边际油田和小型卫星油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孟迪 《石油工程建设》2012,38(6):1-3,106
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是海上油田开发的三大技术难题之一。文章在总结了目前中海油针对边际油田的开发模式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开发模式即可搬迁人工岛,该人工岛的总体开发方案是:两侧各设一个系缆平台,并在人工岛岛体上设置一靠船件,穿梭油轮可直接停靠人工岛,艏艉通过系泊缆系泊在系缆平台上,系缆平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吸力锚基础等。文章对岛体和基础的结构设计、人工岛储运流程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深水油田的不断开发,深水边际油田修井作业也将越来越普遍。中海油首次动用半潜式钻井平台对L油田实施批量修井作业,并完成了一口智能井修井,作业难度高、费用高、风险高。作业过程中创新地采用了柔性连接管柱组合回收水下采油树帽,优选了采油树阀门远程控制模式,细化了油管挂回收程序,避免水下湿接头损坏,有效识别了单罐双泵智能完井管柱下入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深水边际油田修井作业技术,对以后深水边际油田修井作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伟  汪跃  李功 《海洋石油》2020,40(3):43-48
为解决海上小型边际油田探明程度低、经济可采储量不确定性大的开发难题,在渤海某边际小油田开发可行性研究与实践中,基于油田整体开发方案研究,以“风险量化”为目标,优化“先导评价井延长测试方案”部署,进而夯实油田开发基础,规避投资决策风险。以此形成一种适用于海上独立含油气构造“一体化”滚动评价开发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海上勘探发现的油田储量规模越来越小,经济效益差的边际油田不断增多。研究投资省、可重复利用的设施成为开发边际油田的一条必行之路。移迁式平台结构简单,重量轻,建造周期短,平台可实现自安装,不需要大型施工船舶,投资省。并且移迁式平台可搬迁,可重复利用,是经济开发边际油田的重要设施。介绍了移迁式平台的主要类型、各类型平台的适用范围以及移迁式平台的建造安装方法,并结合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移迁式平台的结构及用其开发边际油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边际油田开发技术现状、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中国陆上边际油田主要包括低渗透、稠油和复杂断块等特殊类型难采油田。中国在难采边际储量的开发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现场试验,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初步建立难采边际油田经济有效的开发技术。近年新发现的油田绝大部分属于特低渗、低产、低丰度、高黏度等边际油田,开采难度增大。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地质和工程基础研究,加强技术创新,积极探索针对不同油藏的开发模式和策略,积累经验,转变观念,创立科学、实用和有效的技术措施。边际油田开发最核心的问题是经济问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降低成本,简化钻采工艺、地面工艺和流程,借鉴其他类型油藏的开发技术,提高边际油田经济效益。参34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上边际油田开发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多筒式混凝土生产储卸油平台(MCPSO),设计了混凝土和钢板混合的双层储油舱室和吸力桩固定式基础;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了MCPSO储罐在波浪力作用下应力的传递特征,分析了波浪力和装载情况对于MCPSO储罐的影响。结果表明MCPSO的舱室设计使得其罐体受力路径清晰,充分发挥了内外罐各自结构和材料的优势。通过数值分析进一步指出了平台建造中应注意加强的部位,为后续的研究和试验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本文研究成果可有效降低海上边际油田开发风险,提高开发效益,为边际油田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海上边际油田现状进行阐述,并结合海上边际油田开发模式,研究出一种适合于我国40m水深范围内的可移动井口平台,用以替代常规固定式无人井口平台。该平台采用自升式结构型式,艉部设有井口支持结构,具有陆地建造周期短、海上安装时间短、弃置费用低等优点。该研究对边际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阐述边际油田的概念,分析海上边际油田的主要特征,提出了一些开发海上边际油田的非常规工程方法,并举例说明这些工程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