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外来固相、滤液及生产或作业压差、生产时间等工程因素可造成或加重气层的伤害程度,而储层孔隙结构、润湿性、粘土矿物类型和含量等是造成气层伤害的潜在因素。通过对白庙气田储层敏感性分析及工作液对储层的伤害评价,在气田开发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气层保护配套措施,减少了储层伤害,提高了气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礁滩相碳酸盐岩气藏气层下限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光气田是中石化在川东北探区首个投入开发的大型礁滩相碳酸盐岩气田。由于气田埋藏深、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储层物性在纵横向上差异大,且具有多套气水系统等特征,导致物性较差的Ⅲ类气层和气水过渡带处气、水层识别难度大。本文在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判别基础上,利用测井、试气、分析化验等资料,建立单位气层厚度产能与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和孔隙度、电阻率与孔隙度等各种交会图版,识别气层、干层、水层,确定出了普光气田气层物性、电性等下限标准。研究成果直接指导了普光气田气水关系研究、井位部署及井型优化、投产层段优选、储层改造措施确定等,取得较好效果,并为气田动用储量评价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川西白马庙气田侏罗系蓬莱镇组含气丰富,但气层类型及分布都相对复杂,不同类型气层产气量相差悬殊。根据测井响应特征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中、高孔渗高含气丰度气层和中、低孔渗低含气丰度气层及泥质粉(细)砂岩气层三种类型。通过研究该区沉积环境与气层类型,总结出沉积环境与气层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对白马庙气田气层纵、横向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划分出了各类气层分布范围及含气有利区块。  相似文献   

4.
红岗油气田是吉林油田已开发的中浅层气田之一,在气田的开发实践中发现该气田的黑帝庙油气层存在低阻现象。针对这一特别现象,利用各方面资料开展了综合分析,总结出影响油气层并且造成低阻现象的主要原因;较低的气藏饱和程度造成了气层低阻,高不动水饱和度导致低阻,泥质含量增高及黏土矿物富集造成低阻,以及储层内的导电性矿物也是造成气层低阻的原因之一,同时提出了本区块低阻气层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5.
易杰  张海 《青海石油》2010,(1):47-53
东部气田是我国四大气田之一,也是青海油田天然气开发和稳产的基础。在东部气田的勘探开发中,发现气田中发育大量由于圈闭幅度低、储层泥质含量高所形成的低饱和度气层,低饱和度气层在东部三大气田占总层数的比例可达三分一以上,常规测井解释方法难以准确识别。今年我们依托于股份公司的重大专项《三湖低饱和度气层测井评价技术攻关》项目在低饱和度气层储层识别及评价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突破。通过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三大气田低饱和度气层的解释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淡水油藏低对比度油气层成因类型复杂多样.将淡水泥质砂岩储层的低对比度油气层成因类型划分为5类,针对不同类型的低对比度油气层,采用交会图、测井新技术、常规测井信息的有效合理分析等方法识别油气层,通过合理选取泥质砂岩饱和度模型定量评价低阻油气层.实际应用过程中,综合运用定性识别方法和定量评价技术评价低对比度油气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确定了淡水储层中低对比度油气层识别评价的思路,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可靠的低对比度油气层评价技术.  相似文献   

7.
Schlumberger公司开发出了能够评价泥质砂岩或粉砂岩中薄含气层的一种综合井场测井系统。该系统将密度、中子孔隙度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评价结果与地层阵列电阻率资料结合,在井场能更准确地指示净产层。尽管长期以来薄泥质砂岩气层的评价极为困难,但该方法无需采用复杂的评价处理,也无需训练有素的测井分析人员提供输入参数。地质家在井场即可快速估算总的净产层厚度,据此得到油井的经济潜力。以前被漏掉或是被低估的  相似文献   

8.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低、孔隙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导致岩石物理响应特征复杂,气水层识别与含气饱和度准确定量评价难度大.结合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特点以及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了4种适用的气层识别方法,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指示能有效识别气层;根据储层孔隙结构与岩电响应关系特征,确立了双孔隙饱和度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并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的饱和度模型岩电参数.通过研究区大量井中的应用表明,上述气层识别方法在致密砂岩气层判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与阿尔奇模型相比,利用双孔模型及其岩电参数计算的含气饱和度具有更高的精度,更符合气藏的实际规律和岩石物理特征.上述方法为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识别与评价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涩北气田为第四系疏松砂岩储层气田,气田构造平缓,储层岩性疏松,气层含气饱和度较低,气水关系复杂。涩北气田的出水模式有边水水侵、泥质隔层内水的窜流、水层水窜流和储层束缚水转化为可动水等。其中,储层束缚水转化为可动水产出是一种新的出水形式。在气田开发过程中,天然气不断采出,地层压力逐步下降,储层在上覆地层压力作用下被压缩,孔隙度降低,地层含水饱和度增加,当储层压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部分束缚水逐步变成可动水产出,从而影响气田生产。根据涩北气田储层地质特征,结合气田出水规律,分析了涩北气田气井出水原因及类型。从开发实验、数据分析入手,建立了储层束缚水变可动水产出预测图版,该图版中储层含水饱和度曲线与束缚水饱和度曲线交点对应的压力即为气藏层内可动水临界出水压力,研究表明随气藏压力下降,气层束缚水可转变为可动水产出。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应用》2017,(5):97-101
通过对东胜气田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盒2+3段砂岩储层岩心、薄片鉴定、物性测试分析,揭示了东胜气田盒2+3段储层的特征。研究表明:东胜气田盒3段岩性主要为粗粒、中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盒2段岩性主要为粗、中粒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盒3段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盒2段属于特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储层;石英含量、岩屑含量、颗粒大小与储层物性有一定相关性。进而对东胜气田锦66井区盒2+3段储层含气性进行分析,通过电性交汇图可知,深感应电阻率、声波时差、补偿密度、补偿中子能够有效识别中高产气层,从而确定中高产气层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东部气田是我国陆上第四大气田,地质储量丰富。产层属于第四系,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成岩作用弱,胶结疏松。储层以粒间孔隙为主,物性属于高孔中渗的储集特征。目前气田面临严重出砂,从而气藏的产能受到限制。文章从储层特征和开发工艺技术分析入手,结合室内实验,得出了疏松砂岩出砂的砂粒中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颗粒:①渗流砂出砂,含量为3%-4%,任何措施都不可避免的砂粒;②弱胶结附着的颗粒出砂,主要粒径为<37μm,由于工作液与储层流体、矿物不配伍而导致形成;③储层骨架颗粒破坏型出砂,主要是施工工艺参数不合理形成的;④砂穴崩落型出砂,综合因素引起的质变。根据不同砂粒的出砂机理不同,文章给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涩北气田纤维复合高压充填无筛管防砂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涩北气田是我国第四大气田,其储层为第四系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这些岩石胶结疏松,出砂严重,气水层间互,防砂难度极大,属世界性难题。研究了纤维复合高压充填无筛管防细粉砂技术系统――储层预处理技术(使用带正电支链的软纤维吸附细粉砂颗粒成颗粒集合体来稳砂)、纤维复合体技术(纤维-树脂砂三维网状复合体挡砂)和高压充填技术(不压开地层充填纤维化合物在水泥环外形成类筛管,达到无筛管防砂目的,并解除近井带损害和增加泄气面积)。该技术可达到防砂和增产双重目的,在涩北气田涩7- 1 - 4井应用取得很好的效果,不出砂产量平均增产到原来的2 .1倍。介绍了纤维复合高压充填无筛管防细粉砂技术的理论、实验、施工设计和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3.
������������������б�ʵ���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我国陆上发现的较大气田之一 ,目前对该气田分析的 5口气井的气油比为 15 .9× 10 4~ 98.9× 10 4m3 /m3 ,是个湿气田或干气田 ,然而初步的实验研究结论恰恰相反 ,该气田确是一个凝析气田。气藏类型经验判断表明 ,该气田可能是“常规干气田” ,也可能是“无油环凝析气田” ,处于干气藏和凝析气藏的过度带 ,没有统一的结论。相态实验研究表明 ,该气田为特低含凝析油的凝析气田。实验还发现 ,退泵降压观测到的露点压力与进泵升压观测到的雾和油花消失的压力不相同 ,后者大于前者 ,而且相差很大 ,说明该气田凝析油一旦析出 ,就较难气化。气油比改变露点压力也相应改变 ,气油比升高 ,露点压力降低 ,说明高气油比井的气含量大、油含量少 ,使油完全溶解在气中的压力就低。定容衰竭预测结果表明 ,该气田的反凝析油量很低 ,但是如果气井在井底压力低于露点压力下经过长时间生产 ,井底周围地层中仍然会有凝析油聚集 ,造成反凝析油动态污染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对深层页岩气开发中工作液对页岩气产出的影响和与之对应的页岩储层伤害及保护技术关注较少,这与页岩气井的产能评价、压裂工艺,以及高效工作液体系研发密切相关。笔者分析了工作液对页岩气渗流、扩散和吸附解吸的伤害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包括与页岩气渗流伤害相关的页岩储层的敏感性伤害、工作液伤害、返排时伤害解除及渗吸、工作液页岩气吸附/解吸与扩散伤害,和工作液对页岩气多尺度传质过程的伤害,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页岩气储层伤害评价参数体系。通过梳理和分析,提出了此方向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凝析气井开采过程中,当地层压力小于露点压力时,将在地层中发生反凝析现象,凝析液在井筒附近产生附加表皮系数,导致产气量下降。对反凝析污染进行评价,可以为不同开发时期产能的合理调整提供依据,有效提高气田的开发效益。文章应用气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丘东凝析气藏不同开采时期及整个开采过程的反凝析污染进行了评价,并优选出消除丘东气田近井带反凝析污染的注气气源、注气量和注气时效。计算结果表明,丘东气田气井投产第二年出现近井带反凝析污染,污染主要发生在距井筒10 m以内;考虑到丘东气田的地面建设以及吐哈油田天然气开发的实际特点,采用间歇注气来解除反凝析污染;丘陵LPG干气作为间歇注气消除近井带凝析污染的首选气源,合理的注入气量为4.5×104m3,气田从第三年末开始注气,每半年注一次,连续注9 a,可以获得较高的累积采气量。  相似文献   

16.
通常在勘探开发油气过程中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油气层损害,导致产量下降、甚至"枪毙"油气层等,钻井液是第一个与油气层相接触的外来流体,引起的油气层损害程度往往较大。为减轻或避免钻井液导致的油气层损害、提高单井产量,国内外学者们进行了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研究工作,先后建立了"屏蔽暂堵、精细暂堵、物理化学膜暂堵"三代暂堵型保护油气层钻井液技术,使保护油气层效果逐步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与石油工程师们追求的"超低"损害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随着非常规、复杂、超深层、超深水等类型油气层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前的保护技术难以满足要求。为此,将仿生学引入保护油气层钻井液理论中,发展了适合不同油气层渗透率大小的"超双疏、生物膜、协同增效"仿生技术,并在各大油田得到推广应用,达到了"超低"损害目标,标志着第四代暂堵型保护油气层钻井液技术的建立。对上述4代暂堵型保护油气层技术的理论基础、实施方案、室内评价、现场应用效果与优缺点等进行了论述,并通过梳理阐明了将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对现场技术人员和科技工作者具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安构造储层具有低孔、低渗、低压特征,单位面积上储量丰度低,单井产量低,地层敏感性强,钻井液钻进储层伤害大,且很难用其它措施恢复产量。广安002-H8井氮气钻水平井的成功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四川低效气藏高效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储层伤害大、单井产量低等难题,它对于提高四川低渗、低产气藏的勘探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对深层页岩气开发中工作液对页岩气产出的影响和与之对应的页岩储层伤害及保护技术关注较少,这与页岩气井的产能评价、压裂工艺,以及高效工作液体系研发密切相关。笔者分析了工作液对页岩气渗流、扩散和吸附解吸的伤害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包括与页岩气渗流伤害相关的页岩储层的敏感性伤害、工作液伤害、返排时伤害解除及渗吸、工作液页岩气吸附/解吸与扩散伤害,和工作液对页岩气多尺度传质过程的伤害,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页岩气储层伤害评价参数体系。通过梳理和分析,提出了此方向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南海L气田作为海上深水高产气田,储层为高孔高渗气藏,细粉砂岩地层,储层物性纵向范围变化较大,部分层位非均质性较强,粒度、泥质含量变化较大。利用常规方法选择防砂方式和挡砂精度往往出现不一致的设计结果。海上深水气田开发的高成本决定了其防砂措施必须可靠,因此需要借助实验手段进一步验证和优化防砂参数。选取L深水气田HL组细粉砂岩为实验对象,模拟地层砂在相同产气量驱替条件下,进行不同防砂方式、不同防砂精度、不同驱替时长、不同砾石充填厚度和不同挡砂介质防砂效果对比实验,从过流能力和挡砂效果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该气田采用120 μm筛网充填20/40目砾石更有优势,并且充填层厚度至少达到1.5 in以上。评价方案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龙门气田位于大天池构造带中段断下盘,其石炭系气藏探明储量183.99×108m3,气藏生产井6口,日产能151×104m3,年产能5×108m3。《龙门气田石炭系气藏初步开发方案》认为,气藏存在边水,且气水界面海拔-4420m。1997年12月7日气藏投入试采,动态资料表明6口气井彼此相互连通为同一压力系统。以构造鞍部相连的任市高点与龙门高点气区相互连通为同一压力系统。气藏存在两个独立水体,天东9井附近存在一个有限水体和气藏较大范围内的边水。气水同产的天东9井多次加大气量提水的生产管理方式在川东气田开发史上属于首例。位于构造北端的水井动态资料表明与气区可能不连通。生产动态表明气藏的气水界面比原气水界面低50m左右。试采对气藏水体的认识与气藏初步开发方案的结论有较大差异。文章结合气藏大量生产动态资料,对水体进行分析研究,为正在进行的气藏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