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Sol-Gel法和共沉淀法成功合成了尖晶石LiNi_(0.5)Mn_(1.5)O_4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电化学测试对不同合成方法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方法对材料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Li2CO3,NiO和电解MnO2为原料,用固相法合成了LiNi0.5M n1.5O4。采用XRD,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合成样品的性能。XRD测试表明,在950℃下加热12h,然后600℃下退火48h,所得样品具有立方尖晶石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充放电曲线只在4.7V附近存在电压平台,但容量及循环性能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3.
徐宁  刘国强  曾潮流  吴维 《电源技术》2003,27(Z1):213-216
采用Pechini预燃烧法制备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Ni0.5Mn1.5O4,将生成的聚合物前驱体在开放的空气中点燃,燃烧后的粉料在550~850℃中焙烧8h得到最终产物。研究了焙烧温度以及冷却速度对合成产物组成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0℃焙烧8h,冷却速度为0.5℃/min,所得试样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在4.7V时,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03mAh/g和100mAh/g,15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95.2%;在3.0V时,首次充放电容量为145mAh/g和134mAh/g,15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91.5%;2.6~4.9V范围内总的充放电容量为250mAh/g和242.5mAh/g,15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88.4%。  相似文献   

4.
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因具有理论比容量高、比能量大、放电平台高(~4.7 V)、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但该材料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不佳,制约着材料的推广应用。主要综述通过掺杂、包覆、形貌控制等手段来提高该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提升该材料性能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朱广燕  刘三兵  裴峰  陈效华 《电源技术》2015,(4):680-681,735
以Li Ni0.5Mn1.5O4为正极、石墨为负极,制作Li Ni0.5Mn1.5O4/C全电池。并且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循环伏安(CV)、能谱仪(EDS)等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储存前后的电极活性物质结构和表面状态的变化,测试Li Ni0.5Mn1.5O4电池储存前后电化学性能,并研究了不同荷电态储存后电池容量衰减情况及其相关机理。研究表明,满电态储存后容量衰减最大,达到14.1%,25%荷电态储存后容量衰减最小,为5.9%。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结果表明,储存后Li Ni0.5Mn1.5O4尖晶石结构发生一定程度的塌陷;Ni2+和Mn4+发生溶解,并在负极析出;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储存后电极极化增大。  相似文献   

6.
正极材料LiNi_(0.5)Mn_(1.5)O_4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Mn(CH3COO)2、Ni(CH3COO)2和CH3COOLi为原料,用流变相法制备了正极材料LiNi0.5Mn1.504.XRD测试表明:所得LiNi0.5Mn1.504具有尖晶石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750 ℃下焙烧6 h制备的LiNi0.5Mn1.5O4的电化学性能最佳.在3.5~4.9 V以0.2 C充放电,首次放比电容量为137.70 mAh/g,第30次循环的放电比容量为135.75 mAh/g.  相似文献   

7.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Co0.5O2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蔡振平  刘人敏  吴国良  金维华 《电池》2002,32(Z1):58-60
LiNixCo1-xO2(0≤x≤1)系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以Li2CO3,NiO,Co3O4为原料,经过造粒的预处理,固相反应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5Co0.5O2.研究了不同的合成条件对产物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时间、Li/(Ni+Co)摩尔比等因素对产物的结构、电性能有一定的影响.XRD分析表明合成的产物LiNi0.5Co0.5O2结晶良好,具有规整的a-NaFeO2层状结构的.充放电测试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合成的LiNi0.5Co0.5O2首次充电容量为170.1mAh/g,放电容量为157.4mAh/g,20次循环后保持初始容量的92%,循环稳定性良好.以MCMB为阳极材料,合成产物为阴极材料,组装成18650型锂离子电池,性能与LiCoO2相当.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研究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虹 《电池》2001,31(3):126-127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研究方法,包括松装密度,振实密度,粒度分析及比表面积和电化学性能研究方法,为在实验室中进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的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尖晶石型镍锰酸锂LiNi_(0.5)Mn_(1.5)O_4(LNMO)因其高比能量密度、高电压的优势而成为动力系统动力源的研发热点。通过对比不同高压电解液添加剂,介绍了LNMO电极表面电化学反应机理以及对其界面反应的影响,利用不同分析仪器对LNMO表面电化学行为进行分析。分析了LNMO目前在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展望了LNMO正极材料电化学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宋植彦  谢凯  郑春满 《电源技术》2012,36(9):1405-1409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使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不断改善和提高现有正极材料的功率性能,开发新型正极材料已成为动力电池研究的热点。首先简述了锰酸锂作为动力电池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性产物镍锰酸锂的研究、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结构与嵌脱锂机理,然后从研究的角度详细综述了镍锰酸锂的合成方法和针对材料循环性能的问题进行的离子掺杂和表面包覆,分析了镍锰酸锂正极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镍锰酸锂动力电池用于高功率型正极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步固相法制备了正极材料Li(Ni0.5Mn0.5)1-xAlxO2,研究了掺杂Al3 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XRD)图表明当x≥0.1时样品中有杂质出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各样品粒径分布均匀,x=0.02时样品平均粒径小于150 nm.掺杂少量Al3 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放电比容量.随着掺杂量的增大,材料的循环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余仲宝  王静  初旭光  刘庆国 《电池》2003,33(1):18-19
研究了以Li1.04Mn1.96O4为正极,中间相碳微球(MCMB)为负极的AA型锂离子电池.在室温条件下,电池的1C放电容量达500mAh,比能量达到95Wh/kg和210Wh/L,循环400次时,其容量仍为初始容量的85%,并具有较好的倍率特性.55℃荷电贮存7天后仍具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电池在170℃荷电放置的条件下,不起火爆炸.  相似文献   

13.
刘国强  徐宁  曾潮流  杨柯 《电源技术》2003,27(Z1):217-218
以LiOH、V2O5和NH4OH为反应物,采用一种比较简单的液相反应方法,结合蒸发、干燥和烧结等处理过程制备了LiV3O8。烧结温度影响到产物的结构和性能,在450℃温度下烧结的样品,晶粒较小且尺寸分布比较均匀,在1.8~4.0V范围内,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64mAh/g,循环15次后仍能达到257mAh/g;随着温度的升高,产物在(100)方向的衍射峰明显增强,充放电容量也随着下降。  相似文献   

14.
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掺杂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和充放电循环等手段对掺杂F、Co元素的LiMn2O4材料性能进行测试,并比较了不同烧结温度及不同F元素掺杂量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液相法制备的LiCoxMn2-xO4-yFy材料在800℃左右连续烧结晶型较好,F的掺杂量不会改变材料的晶型,但晶格参数随着温度和F的掺杂量增加而增加;电性能测试表明LiCoxMn2-xO4-yFy材料的充放电曲线有两个电压平台,且LiCoxMn2-xO4-yFy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较纯LiMn2O4有了明显提高,尤其以800℃条件下连续焙烧24h、y为0.2时的材料电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5.
唐安平  王先友  刘志明  卓海涛 《电池》2006,36(6):472-474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OPO4的理论比容量高,放电电压不低于3.7 V。介绍了(Li)VOPO4的晶体结构、制备方法及其初始可逆容量、循环稳定性等电化学性能,并讨论了(Li)VOPO4正极材料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xMn2-xO4(x=0.1,0.2,0.3,0.4,0.5,0.6)。XRD测试结果表明,除LiNi0.6Mn1.4O4外,其他的试样均为尖晶石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试样在4.0 V左右平台的容量随掺镍量的增加而减小,在4.7 V左右平台的容量随掺镍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总容量变化不大。试样的循环性能随掺镍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7.
层状LiMnO2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价格低廉和无毒性等优点,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强有力的竞争者。介绍了LiMnO2的结构特性以及各种软化学制备方法,如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氧化还原法,乳液干化法,水热法等,并对该材料在体相掺杂和表面包覆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8.
刘蒙蒙  李丹  李雅迪  张辉 《电源技术》2016,(12):2305-2308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合成了均相Li_(1.4)[Ni_(0.15)Co_(0.15)Mn_(0.7)]O_(2.475)和{[Ni_(1/6)Co_(1/6)Mn_(4/6)]0.7core[Ni_(0.14)Co_(0.14)Mn_(0.72)]0.1shel 1[Ni_(0.115)Co_(0.115)Mn_(0.77)]_(0.1) shel 2[Ni_(0.09)Co_(0.09)Mn_(0.82)]_(0.1shel3)}CO_3多级核壳结构锂离子电池富锂正极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测试(SEM)、粒度分析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形貌、粒度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合成的均相及多级核壳材料均为层状结构;SEM测试表明,两种材料均为球形形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室温下,2.0~4.8 V电压范围内,以20 m A/g的电流充放电,核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优于均相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