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振动时效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动时效技术主要是利用共振消除和均匀金属构件内部残余应力,走到增强结构件抗变形能力,稳定尺寸精度,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传统的热时效和自然时效工艺,因此大大节省了能耗,降低了成本。文章介绍了振动进效的作用,特点,机理及工艺和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2.
振动时效工艺被国家科委列为“八五”火炬计划,是国家重点新技术产品推广项目,振动时效工艺简称VSR法,它是把工件在其固有频率下振动处理,以达到降低或均化工件内的残余应力,提高使用强度,减少变形,防止或减少由于热时效焊接产生的微观裂纹等作用的一种工艺方法。VSR法的实质是通过调整激振器激振力和激振频率,迫使工件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产生共振,造成残余应力局部松驰并重新分布。激振器通常是固定安装在由弹性支承的工件适当位置,操作控制箱按一定的激振频率,激振力和振动时间,工件在共振区进行振动,产生小量塑性变形并…  相似文献   

3.
<正> 振动时效工艺是利用共振原理消除金属构件应力的一种机械方法。该方法首先由美国马丁公司生产的“VSR”激振专用设备付诸实施,几经改进完善,被许多国家采用。我国进入70年代以来,在国防、机械、冶金等行业开始研究应用,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讨论“亚共振时效”工艺不良诱发转子振动故障的机理、转子振动特征及现场消振对策,并介绍若干该类转子振动故障诊断及现场处理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振动时效技术特点,机理,设备及在集箱校正座体,燃烧器管屏,燃烧器槽钢等产品的应用研究,并对振动时效在高合金集箱管环缝上应用做了初步试验,结论是:振动时效可明湿消除残余应力,经振动后工件尺寸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铝活塞时效过程中组织变化对性能的影响及最佳人工时效工艺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大中功率船用柴油机离心浇铸气缸套时效处理工艺中,采用振动时效技术替代传统热时效方法,精度稳定性方面达到或超过了热时效的效果,而且环保节能降耗,工效高。  相似文献   

8.
王连宏  吉海叶  张芳  张雪冬  郭巨寿 《柴油机》2017,39(4):43-46, 54
针对某型号柴油机机体存在的微量变形及缸套安装底孔尺寸和主轴承孔同轴度超差的问题,在对几种时效工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频谱谐波技术的振动时效工艺。介绍了振动时效工艺方案、过程以及最终效果,并对该时效工艺的经济性做了评估。结果表明:采用该时效技术不仅解决了机体这种大型薄壁框架式铸件存在的微量变形问题,且在保证生产周期的前提下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该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锅炉制造》2021,(5):45-48,60
通过对G115钢经650℃高温时效不同时间后进行拉伸、硬度、冲击试验,并利用SEM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其显微组织,研究了G115钢时效后力学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G115钢650℃时效后室温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呈缓慢下降趋势,硬度值在时效1000h后小幅升高,随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冲击韧性在时效1000h后急剧下降,随后冲击吸收能量趋于稳定。G115钢时效后组织发生了回复,时效初期晶内和晶界形成了大量的第二相颗粒,沉淀强化作用增强,硬度值升高,但由于第二相颗粒在晶界呈链状分布,造成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降低;随着时效时间延长,硬度值、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采用电阻应变仪法测量活塞环残余应力的原理、方法及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了单体铸造活塞环极小的铸造应力与切削应力,对活塞环行业内铸坯经粗磨端面后时效的现行工艺安排提出了质疑,指出在活塞环工艺上作适当调整取消时效工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龚月霞  付建科  游敏 《节能》2004,(4):14-17
本文结合当前振动时效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分析了目前正在使用的和尚处于研究阶段的振动时效效果评定方法、原理和应用特点 ,给出了振动时效判据的几个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依据多台铝型材时效炉热平衡测试所得的数据,在炉型结构、经济运行及使用效果等方面对不同形式的时效炉进行分析与比较.最后提出一个由燃煤有机载体炉集中供热的铝型材时效炉加热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3.
借助于箱式电阻炉、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选区电子衍射等设备和仪器,试验和研究了NF709钢的时效冲击韧性和晶间腐蚀特性。试验结果显示,NF709钢有时效脆性和时效晶间腐蚀倾向,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并论述了这种特性对制造、运输、安装及大修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江海东 《工业加热》2008,37(1):47-49
依据多台铝型材时效炉热平衡测试所得的数据,在炉型结构、经济运行及使用效果等方面对不同形式的时效炉进行分析与比较。最后提出一个由燃煤有机热载体炉集中供热的铝型材时效炉加热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5.
振动时效又称振动消除应力方法,国外称VSR方法。它是将带有偏心轮的电动机牢固地夹持在被振工件上(如图1所示),电动机带动偏心轮转动,产生沿垂直方向的周期激振力,使被振工件在其固有频率下振动20至30分钟,即可达到减少或均化工件残余应力,稳定尺寸精度的目的。显然,振动时效和通常的热时效比较,不仅可以达到同  相似文献   

16.
铸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不如气孔、夹砂等缺陷直观,在检测和分析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在零件服役过程中残余应力与外部荷载一起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研究了球墨铸铁主轴轴承架在铸态、人工时效、振动时效以及抛丸工艺后残余应力的变化,比较了各工艺在消除残余应力效果方面的作用,同时,对有效、经济地选用相关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动力工程学报》2017,(6):501-507
分别在700℃、760℃、800℃下对Haynes282合金进行长达10 000h的时效试验,在700~850℃、80~520 MPa的范围内对合金进行持久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了合金的显微组织,研究了合金在高温时效和持久过程中的组织稳定性.结果表明:当Haynes282合金在760℃以下温度时效时,其γ′相长大较慢,在800℃下时效时,γ′相长大较快;在700℃、760℃、800℃下,时效时间超过1 000h后,冲击性能均下降较快;在800℃长期时效及850℃持久试验过程中,晶界和晶内会析出针状或长条状富Mo的μ相,且发生MC碳化物退化.  相似文献   

18.
P92钢时效过程中冲击性能和硬度变化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P92钢在650℃下进行了长达10 000 h的时效试验,并研究了时效过程中P92钢的冲击性能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P92钢具有一定程度的热时效脆化倾向,时效初期脆化速度较快,时效500 h时冲击吸收能量约下降50%,随后放缓并逐渐趋于稳定;根据冲击吸收能量与回火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推出600℃下母材和焊缝金属的时效脆化特性,在整个设计寿命内,虽然母材发生一定程度的时效脆化,但冲击韧性仍然较高;焊缝金属在600℃运行5 000 h时即发生很大程度的脆化,冲击韧性较低;P92钢的硬度随时效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同一批气缸套不同自然时效天数的切削性能研究,寻找自然时效对气缸套加工性能的影响,并形成相应的措施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低碳易切钢的奥氏体氮碳共渗,再经180~340℃温度范围,进行不同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的人工时效。观察了其显微组织的变化,测试了其ε相化合物层、奥氏体淬火层的显微硬度及其机械性能。结果表明:低碳易切钢经奥氏体氮碳共渗比常规铁素体氮碳共渗得到更厚的ε相化合物层,且可获得常规铁素体氮碳共渗所没有的奥氏体淬火层;经恰当的人工时效可显著提高其内侧ε相化合物层及淬火层的硬度。分析了该新工艺在现代工业中的适用范围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