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博厄斯提出的文化相对论为理论基础,从饮酒方式、饮酒目的、饮酒习俗、饮酒意义等方面分析了中西方酒文化的差异,并探讨了导致差异的原因。认为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发展,每种酒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并无好坏之分。应该以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各种酒文化之间的利与弊,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去促进中西方酒文化的交流、互补和兼容。  相似文献   

2.
酒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酒环境的选择在酒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美酒的色、香、味、形、器的完美统一构成了饮酒的小意境之和,而饮酒的时、空、人、事的协调一致,则构成了饮酒的大意境之和.中国人追求的饮酒环境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和"是一种尽善尽美的境界,是中国酒文化、中国饮食文化和整个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也是中国人生政治、伦理、审美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云气"图是汉画像中的典型图像,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汉画像中.阐述了汉画像云气图的溯源和研究意义,从图像学、美学和文化学方面探讨了汉画像云气图的审美意蕴及其与汉代人宇宙观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云气图是汉代气论哲学观在汉画像中的具象表现.  相似文献   

4.
汉代画像,体现了汉代人朴素的时空观.他们的思想自由出入于凡间与神界,穿行于神话丛林和历史丛林之间,蕴涵着丰富的日常生活信息,还有丰富复杂的神话和历史信息.其中,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楚文化的影响、道家思想的广泛传播等诸多因素导致汉画像时空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也产生了酒驾等一系列社会安全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健康饮酒的理念深入人心。应用本软件能够快速简单地估算每天健康饮用毫升数以及饮酒后的醒酒时间,避免酒驾和不健康饮酒。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诗歌中咏酒之作篇目繁多,酒题材贯穿了诗歌发展的各个阶段。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饮酒活动的普遍性使饮酒诗易于受到读者的喜爱,二是由于诗人对洒题材的审美价值具有独特的认识与感悟。  相似文献   

7.
施耐庵在小说《水浒》中多次写到酒,酒不仅是饮料的享受和刺激,而是有着深刻的美感本质,它是中国酒文化的集大成者。一百零八将几乎无一英雄不喜饮酒,无一章节不写饮酒,酒的环境美、人性美、喜剧美、悲剧美令人美不胜收。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8.
在唐代的长安城,酒是最受欢迎的饮品,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唐代长安酒的出品渠道多,酒品类型丰富,产生了多种名酒,酿酒技术超过前代,饮酒风潮也始终处于高涨状态。通过对唐代长安酒品供应和饮酒氛围的探讨,可以深刻了解当时的酒文化,再现封建盛世都城长安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汉画学会主办,山东邹城市人民政府、济宁市文物局承办的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于2008年4月12日至13日在山东邹城市召开。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顾森,副会长蒋英炬、陈江风、朱青生、武利华参加了大会。文化部社团管理司办公室主任王永芳、济宁市文物局局长高洪林、邹城市副市长王永玲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0.
以酒文化创意提升酒文化旅游的内涵质量,是四川酒业与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分析了四川酒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指出酒文化创意旅游发展面临创意环境亟待完善、整合营销传播实现困难、跨界创意人才匮乏等制约因素,进一步发展须通过创新机制优化创意旅游发展环境、尊重产业规律探寻酒文化旅游创意、加强酒文化创意旅游品牌化建设探索与实践、建立推动酒文化创意与旅游业深度融合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1.
汉赋在主题表现上,以“君”为中心,阐述了君德,褒扬了合德之君,对君的失德进行了谏,谏时又极为委婉,采用了“讽谏”的方式。这些特点,都明显地打上了汉代《诗》学的烙印,体现着与汉代《诗经》学的深切关联,是汉代《诗经》学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汉代建筑奠定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建筑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平面布局向合院式的发展、高台建筑向高层建筑的变化上。汉画像石、汉墓壁画、汉画像砖中以建筑为描写对象非常之多,涉及汉代建筑类型十分广泛,形象地再现了东汉庄园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结合文献记载,为复原展示汉代辉煌的建筑文化,提供了更为可信的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13.
金华酒在我国的古代诸多文献中都有记载,其所引录和诠释的文字是留给后人的科学的信息。古代金华地区发达的农业和陶制器皿的发明,为酿酒生产提供了可能,也为金华酒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金华酒使金华成为孕育世界早期酒文化的摇篮,金华酒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是金华城市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相似文献   

14.
“满汉全席”被今人称为“中国宴魁”、“烹饪之最”。从厨政层面看,此席大致是“满”在东北,“汉”在鲁、苏、川、粤,“全”在九州,“席”在清代食俎中。然则,它又与清王朝的政统密迩相关,是清王朝的统治者为治国安邦而施行“满汉一体”之策的产物。从前清到清初、清中及清末,此席式于其间的随势演绎的轨径一直贯穿清王朝的始终,并掺杂着这个王朝从勃兴到窳败的斑迹。  相似文献   

15.
以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出土的汉代毛纺织物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服装、装饰带、缀织绦、毛毯等出土文物的分析,指出: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希腊艺术、中原艺术、草原游牧民族艺术与本土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和并行的发展,汉代西域毛纺织技术展示了汉代时期西域地区民族文化的一个侧面,它是丝绸之路上中外纺织技术交流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酒后驾车问题,建立了一个反映体内酒精浓度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对快速饮酒情形,得到了带有参数的酒精浓度的表达式,对实验数据,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参数.对较长时间内饮酒情形,通过解非线性微分方程,得到了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17.
西汉时期,蜀郡出现了司马相如、王褒、扬雄等著名赋家。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赋家的赋作遗佚较多。根据已有的历史文献,结合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这些赋家一些赋作的真伪、内容、创作时间等诸多方面做了考证。  相似文献   

18.
汉画像石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与汉以后的部分绘画名作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惊人的相近。以汉画像石中汉代车马出行图以及出土于徐州燕子埠东汉彭城相廖宇墓出土的《狩猎图》与北宋的清明上河图比较 ,就其内容与表现形式而言 ,汉画像石显然是长卷社会风俗画的集大成者 ;就连环画的定义、汉代画像石艺术表现内容与形式而言 ,汉画像石艺术又是中国连环画艺术发展的源头 ,中国绘画艺术史的重要丰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