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循环连续柱萃取装置对双低油菜籽中油脂的萃取动力学进行研究 ,以获得 60 2油菜籽品种的萃取特性参数 ,建立萃取模型 ,为其油脂的加工提供理论参数。结果表明 :在萃取过程中 ,油脂的扩散系数随萃取时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采用球形模型计算粉碎油菜籽的萃取动力学参数 ,其扩散速度常数为 0 0 0 8L/min,平衡常数为 1 570 ,萃取过程的平均扩散系数为 2 1× 1 0 -5mm2 /min。粉碎油菜籽的油脂萃取符合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2.
采用平板模型建立浸出动力学模型,确定正己烷、正庚烷、正戊烷等不同溶剂浸出大豆油浸出参数和对浸出过程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平板模型建立数学指数模型能较好描述浸出过程,回归分析得出浸出速率和平衡系数,表明溶剂不同对油料浸出效果有较大影响,油脂萃取过程中正庚烷浸出速率较大和扩散系数较高,使用正戊烷萃取后大豆粕残油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水酶法提取菜籽油预处理工艺及酶复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酶法技术从双低油菜籽中提取油,在扫描电镜对菜籽颗粒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式、酶品种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皮菜籽先干法粗破碎,沸水处理10min.再用组织捣碎机粉碎后.用细胞壁多糖酶(聚糖酶+果胶酶)与蛋白酶先后作用于菜籽,油脂提取率最高,达到90.99%.  相似文献   

4.
米糠油的萃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米糠油萃取的过程,采用球形模型建立动力学方程,研究温度,米糠/溶剂比对米糠油萃取特性的影响,为米糠油浸出工艺设计及浸出操作条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米糠/溶剂比的减小,米糠油的萃取率逐渐升高,在温度为50℃、米糠/溶剂比为1:6时,米糠油的萃取率为16.8%,扩散系数升高,平衡浓度降低;而随着温度的升高,米糠油的萃取率逐渐升高,扩散系数升高,平衡浓度升高;扩散能随米糠/溶剂比的减小而升高,当米糠/溶剂比为1:8时,扩散能达到1 776 J/moL。  相似文献   

5.
以双低菜籽脱皮低温压榨饼为原料,亚临界丁烷为萃取剂,考察了料液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次数和原料粒径对其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优化亚临界萃取工艺,获得的最佳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8,萃取次数3次,原料粒径60目。在最佳萃取工艺参数条件下,油脂提取率达到95.07%。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双低菜籽优质后的优用问题,提高双低菜籽油和饼粕的副加值,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双低油菜籽中油脂,并对该工艺得到的油和脱脂菜粕品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流量和原料粒径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最优工艺参数:萃取温度35℃、压力30 MPa、时间120 min,原料粒度80目,在此条件下油脂提取率可达97.15%。经超临界CO_2萃取得到的双低菜籽油色泽浅,酸价与过氧化值都优于正已烷工艺,磷脂含量0.021 mg/g,为正已烷工艺的3.82%;维生素E含量17.26μg/g约是正已烷工艺的2倍,总酚与甾醇含量比正已烷工艺略低。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得到的"双低"菜粕植酸含量低,蛋白溶解度高,颜色浅,其品质明显优于正已烷萃取的脱脂粕。研究结果可为双低油菜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核桃饼粕具较高的营养和商业价值,但缺少适用于其油脂亚临界低温萃取生产工艺。以低温压榨后的核桃饼粕为试验材料,结合云南省木本油料工程研究中心建立的核桃饼粕亚临界低温萃取油脂中试线进行工艺实践,并对工艺流程和重要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亚临界低温萃取工艺参数为:原料粉碎颗粒大小≤3 mm,物料体积比1:1.2,萃取压力0.4 MPa,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温度45℃,萃取次数4次,工艺为逆流连续萃取,粕中残油含量为0.92%;毛油经脱酸、水洗、脱水及充氮后获得符合GB 22327—2008的成品油。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最佳异养小球藻油脂正己烷提取工艺,对提取工艺中的关键参数如藻细胞溶液质量浓度、破碎压力、破碎次数、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剂正己烷添加量对油脂得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油脂提取工艺条件为藻细胞溶液质量浓度110 g/L、破碎压力100 MPa、破碎次数4次、萃取时间5 h、萃取温度40℃、正己烷添加量9 m L/g(以藻粉干重计),在该条件下萃取5次,油脂得率最高,可以达到55%左右。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黄粉虫油脂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粉虫幼虫为原料进行采用超临界CO2技术对黄粉虫油脂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3个参数对黄粉虫油脂得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黄粉虫油脂的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萃取时间对黄粉虫油得率影响最大,其次是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黄粉虫油脂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为:萃取时间60min、萃取压力35MPa、萃取温度60℃。  相似文献   

10.
废白土中油脂回收工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蓖麻油脱色后的废白土为原料,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专业提油设备,采用6#溶剂浸出工艺回收废白土中的油脂.工艺操作稳定,回收的油脂通过精炼可达到国际1#蓖麻油标准,脱油后的废白土残油量小于5%.介绍了专业提油设备的结构和工艺流程,讨论了生产实践中作业温度、萃取次数等因素对浸出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过程中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动力学,考察了振荡速度、萃取温度、反胶束浓度和全脂大豆粉粒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初步表明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的过程受内扩散控制,萃取过程可用未反应核模型来解释。在试验范围内,萃取过程符合一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5.64 kJ/mol。建立宏观动力学方程1.22exp(-1 880.4/T)t=1+2(1-x)-3(1-x)2/3,并给予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得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蛋白的萃取过程。试验结论对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具有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罗汉果渣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方法和亚临界萃取方法萃取罗汉果渣油脂,对所得油脂品质进行分析对比,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萃取和亚临界萃取所得罗汉果渣油脂品质正常,且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角鲨烯、植物甾醇等主要有效成分,营养价值丰富。超临界CO_2萃取和亚临界萃取2种萃取方法对罗汉果渣油脂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都存在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所得罗汉果渣油脂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角鲨烯含量较亚临界萃取所得罗汉果渣油脂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角鲨烯含量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菜籽细胞的物理破碎和酶降解相接合的方法,建立一种菜籽油提取新工艺.本文就菜籽原材料的预处理,酶解方法及酶解动力学的研究,探索中性蛋白酶在菜籽提油工艺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为水酶法提取菜籽油优化工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性蛋白酶提取菜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菜籽细胞的物理破碎和酶降解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一种菜籽油提取新工艺.就菜籽原材料的预处理,酶解方法及酶解动力学的研究,探索中性蛋白酶在菜籽提油工艺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为水酶法提取菜籽油优化工艺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大蒜品种及预处理条件对超临界CO2萃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蒜品种及预处理条件对大蒜超临界C02萃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萃取分离条件下,以兴平白皮作为萃取原料,料理机破碎至3—4mm,选择加料量为400g,并添加2.5g蒜皮,可获得较高的萃取率。  相似文献   

16.
双液相萃取脱毒技术对中国菜籽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本文以中国宁油七号菜籽为对象,考察了双液相(极性相:甲醇/氨/水,非极性桐,石油醚)技术萃取菜籽的脱毒效果。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以粕中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及粕残油为判别标准,双液相萃取技术处理中国双高菜籽品种较合适的操作条件为极性相含氨10%(W/W),甲醇含水5%(V/V),溶剂比(ml/g)6.7,粒度中值0.21mm(磨120s),静止时间20-30min,混合时间2min,加石油醚后混合时间15min,按此条件,粕中硫甙含量可降到3mg/g以下,符合饲料级要求。粒度和溶剂比对硫甙脱除是最显著因子,特别是粒度影响更大。我们还发现温度对硫甙脱除及脱油脂影响也很大,较合适的萃取温度是30-35℃,而粒度和温度都是加拿大原始文献未予重视的因子。  相似文献   

17.
水酶法提取菜籽油中破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桂英  袁永俊 《食品科技》2006,31(3):101-103
油菜籽经机械破碎与酶解处理后,油脂分子从菜籽细胞内分散到水相中,形成乳化液。通过对不同破乳方法及因素的试验研究,论证其破乳的效果及其对菜油质量的影响,为水酶法制油工艺的优化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省内一些油厂开始采用进口油菜籽为原料制取食用油。这对保障原料供应,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扩大油脂生产量等有着积极的意义,进口油菜籽一般含油率42~44%,含水率7~8%,含杂率1.5~1.8%左右。由于进口油菜籽质量好,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所以其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明显的。但由于其含油率和含水率与本地菜籽有所不同,(一般含油率高出4~10%,含水率仅5%左右),所以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完全按老工艺生产,住住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预榨饼不易成形,容易破碎,浸出粕残油率高,成品油中磷脂不易完全除去等。本文针对省内一般50~100吨/日规模预榨浸出油厂,如何来加工好进口油菜籽,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餐厨垃圾水解液发酵产油脂量,探究其发酵生产规律,以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s2.516为供试菌株,以初始餐厨垃圾水解液加入量90%(V/V)、接种量10%(V/V)、初始pH值6、培养温度30℃、搅拌速率180 r/min、通气量2.5 L/min、发酵周期10 d为基础发酵条件进行1 L发酵罐批式发酵。实验结果表明:S.cerevisiae As2.516发酵过程中菌体生物量的积累呈一条S型曲线,油脂的生产表达与菌体的生长有紧密关联性。基于Logistic方程、Luedeking-Piret方程和物料平衡计算分别构建了该菌株的菌体生长、油脂产物生成、底物还原糖消耗3个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其中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为:1.0241(1)13.05??dx x xdt、底物还原糖消耗动力学模型为:??0.4787?0.0348?0.1055ds dx dp xdt dt dt、油脂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为:?0.2979?0.00406dp dx xdt dt,所构建动力学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拟合效果良好,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79、0.9957和0.9565,模型能揭示餐厨垃圾水解液培养菌体产油脂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油脂合成以及底物还原糖消耗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乙酸甲酯萃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乙酸甲酯作为溶剂萃取菜籽粉中的油脂,然后利用脂肪酶催化菜籽毛油与萃取剂乙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进行生物柴油的制备。先对乙酸甲酯萃取油脂条件进行优化,以溶剂用量、提油时间和提油温度为因素,提油率和磷脂含量为考察指标,按L9(34)设计正交实验。在最适的提油条件下,乙酸甲酯一次性提油率为51%,萃取毛油里磷脂含量为0.038%,提油效果与常规抽提溶剂正己烷相当,而影响脂肪酶活性的磷脂含量却大幅度降低。除去部分萃取剂后,直接利用脂肪酶催化菜籽毛油与乙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12 h,生物柴油得率高达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