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乳和乳品是中国近年来农产品生产、消费中比例较大的产品,但乳品工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由于整体基础薄弱,因此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乳制品的标准问题。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协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法典规范或准则被视为衡量各国食品是否符合卫生、安全要求的尺度。本文通过将CAC法典中的第12卷《乳及乳制品法典标准》与我国乳制品标准进行了对比结合中国行业研究院2010我国《乳业安全国家标准》解析,分析了目前我国乳制品标准与CAC乳与乳制品标准的差异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乳制品标准的修改和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乳品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鲜奶产量和乳制品产量急剧增长的同时,乳与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开始突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相对滞后的乳品安全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乳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爆发,更突现了我国乳品标准和法规的缺失,这使得我国乳品安全标准的修订工作变得非常紧迫。  相似文献   

3.
<正> 世贸组织(WTO)的植物与植物卫生措施应用协定(TBT协定)指出,世界贸易须遵从协商一致的国际标准,涉及食品安全则特指食品法典(CAC)标准。CAC制定的标准、准则旨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保证国际食品贸易的公平性。它是解决国际食品贸易的标尺。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加快,协调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与CAC标准相一致的形势越来越紧迫。本文主要介绍CAC关于食品添加剂方面一个很重要法典标准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乳与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分析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比较分析我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等国家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的差异,其中欧盟限量最为严格,我国和CAC、美国限量水平一致。  相似文献   

5.
新西兰在统计学基础上制定国家化学污染物监控计划(national chemical contaminants programme,NCCP)的目的是:确认对乳和乳制品中化学污染物的控制是恰当和有效的。通过监控乳和乳制品中(包括出口乳品)的化学残留和污染物,确保其供给国内外市场的乳和乳制品安全、卫生,并加贴了正确、真实的标签。NCCP帮助初级产业部(Ministry for Primary Industries,MPI)据此评估新西兰预防乳制品从生产到终产品过程中污染物风险因子官方管理程序的有效性;获得乳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化学污染物信息,帮助业界和MPI谈判以实现乳和乳制品进入国外市场并降低贸易风险;对高于正常风险的乳原料或生产加工企业实施监测检测;确保新西兰出口的乳制品符合进口国要求。新西兰MPI专门制定了确保乳制品监控计划有效实施的操作标准,详细列出了各相关方实现NCCP指定功能的各项技术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新西兰NCCP对乳制品的监控以及MPI实施监控计划的具体操作标准及要求,监控的法律依据、监控范围及监控程序。  相似文献   

6.
就全球的经验来说,乳与乳制品是具有最高市场风险的食品之一。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实践也印证了这个规律。然而,全球乳品的危害通常表现是生物性的,而在我国则是化学性的。本文试图结合我国乳业发展的若干特点和国家乳品安全标准(2010版)的制定,探讨形成这些事件的技术方面原因,并提出技术性应对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就全球的经验来说,乳与乳制品是具有最高市场风险的食品之一。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的社会实践也印证了这个观点。然而,全球乳品的危害通常表现是生物性的,而在我国则是化学性的。本文试图结合我国乳业发展的若干特点和国家乳品安全标准(2010版)的制定,探讨形成这些事件的技术方面原因,并提出技术性应对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在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工作中,结合我国实际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一直是加速我国食品卫生标准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各项国际食品标准中,由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下称CAC)作为联合国政府间组织的特殊地位,以及该委员会制定的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下称CAC标准)在WTO事务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采用CAC标准显得更为  相似文献   

9.
世贸组织(WTO)的<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应用协定>(SPS协定)指出,其成员国应将本国食品安全标准与CAC制定的食品法典相协调.CAC制定的标准、准则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保证国际食品贸易的公平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它是解决国际食品贸易争端的标尺.由于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协调我国食品卫生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CAC)标准的形势越来越紧迫.CAC的污染物标准是由其分委员会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法典委员会(CCFAC)制定的,CCFAC 在制定污染物标准时以FAO/WHO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提供的污染物评价资料为依据.CCFAC首先根据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程度及对贸易的影响程度列出JECFA的优先评价名单,JECFA根据污染物的毒理学资料、人群暴露量资料和各国的污染水平等,确定名单中污染物的摄入量限量,对有蓄积毒性的污染物制定出暂定可耐受的每周摄入量(PTWI)或暂定的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PMTDI).CCFAC根据这些资料制定相关标准,并征求各国的意见,通过一定的程序(共8步)最终由CAC大会通过决定成为法典标准.CAC对污染物的规定与我国类似,在<食品中污染物和毒素的通用标准>(Codex Stan 193)和一些产品标准中均涉及到有关污染物指标.目前CAC标准Codex Stan 193中设定了限量值的污染物有16种:铅、砷、镉、汞、铜、锡、铁、硒、硝酸盐、亚硝酸盐、氯乙烯单体、丙烯腈、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展青霉素、棕曲霉毒素.上述16种污染物对在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中均有限量规定,但我国棕曲霉毒素只有检验方法,没有规定限量值.除此之外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中还有下列指标在法典标准中未作规定:铝、铬、氟、稀土、N-亚硝基化合物、多氯联苯、3-氯-1,2-丙二醇(3- MCPD)、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游离棉酚、组胺.  相似文献   

10.
一、概述由于生产的发展,乳与乳制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以肉、乳代替部分粮食是历史发展的趋向。乳与乳制品的标准化工作,是促进乳品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世界上乳品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很早就进行了标准化工作,从1901年~1930年间,各国相继都成立了制定有关国家产品标准的机构,如:标准协会、标准学会和标准委员会等。与乳品有关的标准化组织大致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种类, 为防范和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有必要及时跟踪和掌握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水产品相关标准议题的制修订情况。本文梳理了2016—2020年CAC第39~43届大会上审议的水产品标准议题, 并着重分析了我国重点关注议题的讨论和解决情况。2016—2020共有23项涉及水产品法典标准的制修订成果经CAC大会审议通过。我国主要关注和参与鲟鱼子酱、组胺、紫菜和沙丁鱼罐头等标准议题。目前, 我国在CAC水产品标准制修订话语权、CAC水产标准化工作参与度、科学技术支撑国际标准化等方面还有不足。为推进我国水产国际标准化建设, 在CAC水产品标准起草中争取更高地位。提出抓紧研究主持制定CAC标准的机制, 努力提升参与CAC水产品标准工作的深度和范围, 并持续重视和深化科学技术研究与标准化的统一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恒天然乳粉事件发生后,对我国乳品行业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重点阐述了国际上一些国家在乳制品或食品标准中对肉毒杆菌及其毒素的限量标准现状及检测方法,以期为我国乳制品或食品中肉毒杆菌及其毒素标准的制订提供基础参考,为我国乳品加工行业提供相关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乳制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许多国家纷纷采取立法、行政、司法以及提高检验技术等多种措施,以提高乳及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近年来,我国进口乳及乳制品的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但由于国内外法规与标准检测指标差异,导致进口乳制品“安全风险难以发现”、出口乳制品“遭受贸易技术壁垒”事件频发。为维护我国进出口乳制品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亟需明确国内外乳制品法规与标准在检测指标方面的差异,提升检测方法的针对性和准确度。本文对我国乳制品的标准现状、我国与主要贸易国在乳制品质量与安全方面主要检测指标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中外乳制品法规、检测指标和限量值的不同,并对我国乳制品法规、检测指标及限量值等标准的改进给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全面科学地优化进出口乳及乳制品法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乳制品行业属我国食品加工业中发展较晚的行业,但伴随近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乳制品行业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乳制品相关企业也取得了巨大发展。然而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且至关重要。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给乳制品企业安全风险控制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考虑一种基于RFID的乳制品安全风险控制体系,通过建立乳制品供应链的可追溯系统,利用RFID能快速、自动且准确采集与存储信息等特性,完成乳制品在整个产品供应链上的追踪和溯源,最终实现乳制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牛初乳产品标准的建立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威 《食品科学》2005,26(8):497-500
随着乳品加工业的进步和西方营养概念的引入,牛初乳已经成为功能性乳品开发的热点。本文首先分析牛初乳市场的发展和存在问题,提出建立产品标准的重要意义;研究了产品标准建立中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标准的实施与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近年来食用菌的产量和产值均保持增长态势;同时,也是食用菌出口大国,在世界食用菌贸易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出口的食用菌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频繁遭受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给生产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出口食用菌被通报的主要原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腐烂或污秽、标签不合格等,其中以农药残留超标为主。为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本文选择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标准为目标之一,梳理归纳我国和CAC的食用菌标准体系内容,并从食品分类体系、品质指标、食品添加剂指标、污染物指标和农药残留指标进行差异性比对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进一步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当前欧盟和中国乳业主要实施的政策:包括欧盟的贸易政策、市场支持政策和农户支持政策,以及中国的贸易政策、牧草业发展政策、规模化奶牛养殖促进政策以及乳品加工业政策;进一步地从政策层面对欧盟和中国乳业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二者乳业政策的不同侧重点以及可供中国借鉴的乳业政策;最后,提出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生鲜乳...  相似文献   

18.
在2010年3月26日由卫生部颁布的首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66个乳品标准里,其中标准号为GB25191—2010的国家标准,以一个从未使用过的新概念"调制乳"命名。本文从相关的国际标准、加工工艺、添加剂使用等不同角度,结合我国乳品标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阐述引入"调制乳"新概念的合理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食用色素标准的比较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国内外食品工业中大量使用食用色素作为添加剂用于改善食品的色泽。为了更好地理解食用色素的标准及分析检测状况,本文对中国、美国、日本、欧盟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Commission,CAC)等主要国家和组织的食用色素标准的差异进行对比,对分析检测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表明中国允许使用的食用色素品种比美国、欧盟和CAC的多,多数色素允许使用的限量比欧盟限量更高。且国内外对食用色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极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光度法等。目前对食品中色素的分析检测方法较多,但对食用色素在体内的代谢分析鲜见报道。通过对食用色素的标准、分析检测方法及体内代谢几方面来阐述食用色素在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等问题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精准营养(Precision Nutrition)作为新兴概念,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本文中的精准营养是指“根据个体或亚人群的特点,制定动态的营养建议、产品或服务,从而优化健康的领域”。精准营养是营养科学和健康产业发展的新方向。美国营养协会提出精准营养的流程可以划分为四大环节,包括评估(Assessment)、解释(Inter-pretation)、干预(Intervention)、监测与评价(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与传统营养产品与服务不同,精准营养的产品与服务可以以定制的方式实现,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布局精准营养。精准营养食品的定位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将“精准营养解决方案中针对亚人群或个体定制的食品”归为精准营养食品,并聚焦于非患病亚人群与个体。精准营养食品包括了定制化膳食营养补充剂,针对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不含疾病、紊乱状态)的特殊膳食用食品,以及定制化餐品。首先梳理对比了国内外的定制化膳食营养补充剂以及特殊膳食用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出了针对精准营养食品的监管建议。进一步,全面梳理了已有的国内精准营养食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及团体指南,以及国外精准营养食品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以及国外其他协学会/团体指南。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精准营养食品的标准化情况,建议未来加快研制精准营养食品的产品检测方法标准、质量标准及产品使用标准等,可重点以团体标准的形式研制,以促进精准营养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