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征值法在软岩巷道围岩变形形态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变形曲线的分析,提出了研究围岩变形规律的特征值法,根据大量实测曲线中几类特征值离散性小的特点,介绍了该法在围岩变形形态分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3.
4.
5.
通过对米村矿-150m水平大巷围岩变形的综合测试分析,找出了原支护形式下围岩变形的一般规律,对该矿巷道支护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围岩变形的时间性与支护作用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端头效应及岩体逐渐破坏等原因,地下工程围岩的各种变形包括弹塑性变形在内,都不是在开挖瞬间完成的,而且在显著的时间性,支护的作用主要是控制后期松动区的发展,通过限制初始松动区岩体变形,防止和减缓其余强度降低,支护不仅能控制已破坏岩体的非连续变形,而且能有效控制较深部岩体的弹性变形和流变。 相似文献
7.
分水岭隧道穿越中风化砂岩、灰岩、泥灰岩等复杂地层,为软弱围岩隧道.以该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大变形为工程实例,分析了大变形特征,研究了大变形控制技术,得出了该隧道具有变形时间长、变形速率快、变形量大等特征,通过采用三台阶开挖方式、双层初期支护并扩大预留变形量为450 mm能较好地解决分水岭隧道大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在巷道支护工程中,由于围岩自身构造条件复杂,加之围岩所处的应力环境和巷道施工工艺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开挖后巷道围岩的变形会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且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即巷道围岩变形与上一时段的围岩变形和围岩自身干扰项有关。针对围岩变形的这一特征,运用围岩的流变力学理论,在Burgers本构模型基础上引入ARMA时序预测模型,将上一时段内的围岩变形和围岩自身干扰项考虑进来,建立围岩流变的时序分析模型,揭示围岩的变形规律,及时地反映巷道在服务期限内各个时期的围岩变形发展趋势,目的是起到新奥法支护技术的及时监测与及时反馈的作用,为支护的设计与施工调整提供更多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将“动力系统自记忆原理”引入到地下工程围岩位移时间序列预测研究,以量测得到的围岩位移时序数据作为围岩非线性动力学演化模型的一个特解,采用双向差分原理反导出围岩位移非线性常微分方程。以此作为微分动力核,运用自记忆原理建立了地下工程围岩变形预测的自记忆模型、方法和预测程序。将该方法应用于广西铜坑锡矿505 m中段巷道和湖北水布垭电站尾水隧洞围岩位移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围岩位移自记忆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对不同地下工程围岩时序曲线形态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为了确保巷道围岩的稳定性,理论分析了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得出了开挖后巷道围岩变形速率分布及巷道塑性区和原岩应力的关联;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支护条件下巷道垂直应力分布情况及不同滞后支护方案下巷道顶板垂直应力分布,得到了最优支护方案。最后进行现场实测分析,验证了该支护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针对综放采动影响下回采巷道的超前支护段围岩应力分布及变形特征,分析工作面四周支承压力分布规律,确定超前支护强度、支护距离。文章结合东周窑煤矿8107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的地质及生产技术条件建立了理论模型,得到了运输巷在采动影响下的围岩应力分布及顶板垂直位移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工作面前后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建立极限平衡理论模型,推导了超前支护距离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由于端头效应及岩体逐渐破坏等原因 ,地下工程围岩的各种变形包括弹塑性变形在内 ,都不是在开挖瞬间完成的 ,而具有显著的时间性 ;支护的作用主要是控制后期松动区的发展 ;通过限制初始松动区岩体变形、防止和减缓其残余强度降低 ,支护不仅能控制已破坏岩体的非连续变形 ,而且能有效控制较深部岩体的弹塑性变形和流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