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石油化工炼油厂常减压装置换热器泄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换热器泄漏原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减少因常减压装置换热器泄漏引起的装置停工和安全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2.
低温甲醇洗某一绕管式换热器频繁泄漏,导致尾气中环保指标严重超标,影响了装置的生存和长周期运行.为解决绕管式换热器泄漏问题,分别从制造缺陷、工艺流程设计、设计缺陷等方面分析导致换热器泄漏的原因,并模拟计算换热器泄漏量,针对泄漏原因逐一制定相应的对策.通过对策实施,彻底解决了绕管式换热器泄漏问题,实现了装置达标排放和长周期...  相似文献   

3.
对辽化炼油厂水冷设备腐蚀因素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造成本厂水冷设备腐蚀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某些装置循环水中生物黏泥含量高导致污垢沉积,污垢的沉积使水冷设备换热效率下降,严重影响热交换的正常进行。另外循环水中微生物的滋长给循环水设备带来极大危害,大量微生物分泌的黏液使水中漂浮的杂质和化学沉淀物黏附在换热器的传热面上导致黏泥和软垢的生成,严重时会导致设备堵塞乃至泄漏。设备泄漏后会导致系统中阻垢缓蚀剂流失严重,进而加重水质的恶化。  相似文献   

4.
再沸器泄漏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化工厂乙二醇装置环氧乙烷解吸塔再沸器安装投用3个月后便发现了泄漏,经多次修复,问题均未得到彻底解决,严重制约着生产的顺利进行。通过对再沸器泄漏部位的检查,并从介质腐蚀、振动及介质冲蚀3个方面进行详细地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再沸器自身设计缺陷是引发管束振动的原因,而管束振动和介质冲蚀正是该再沸器频繁泄漏的主要原因。因此,管束振动问题在换热器设计及换热器泄漏分析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根据改进措施对其进行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保证了再沸器的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5.
FPGA在油气管道泄漏噪声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道泄漏监测与控制技术已经成为管道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目前人为破坏导致的管道泄漏已占相当的比例。管道在运行过程中有正常的运行噪声和环境因素产生的噪声 ,也有管道泄漏和在管道上从事破坏活动所产生的噪声。如何实现对不同噪声信号的精确采集 ,并将采集到的信息实时进行数据传输 ,是对管道泄漏点进行准确定位 ,确保管道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运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所具有的巨大的I/O带宽和高速的运算能力 ,实现了对噪声监测系统的设计。系统以FPGA为核心 ,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处理及数据通信等功能模块 ,集成在一块FPGA内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实现了实际意义上的片上可编程系统 (SOPC)。经过测试证明了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金威热电厂自投运以来,冷却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腐蚀问题和生物粘泥问题,造成凝汽器铜管泄漏,使检修费用大大增加。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全面调研,经多方论证,对本厂循环水系统进行了彻底改造,改造后效果良好,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7.
泄漏是造成电力系统非计划停产的主要因素.从安全生产的角度简介了带压密封技术的基本原理、消除泄漏的基本条件和方法.并通过成功的应用实例,论证了带压密封技术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长周期运行,避免非计划停产方面的突出效能.  相似文献   

8.
确定循环水泵的最优运行方式的重点,在于计算循环水泵在不同运行方式时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的估计值。现有文献在计算凝汽器总体传热系数时,通常采用美国传热学会标准中的经验公式,通过实例发现该公式中凝汽器蒸汽负荷和循环水流量对传热系数修正不足,造成该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存在偏差,最大偏差可达40%,针对该公式在循环水流量和蒸汽负荷偏离设计值时产生的偏差给出了改进的修正系数,计算证明改进的修正系数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偏差小于2%。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某330 MW机组变频循环水系统中,运用枚举法搜索不同负荷、不同循环水温度下循环水泵的最佳运行方式,对火电厂循环水系统的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管道泄漏监测对于保障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本文介绍了音波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在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油气运销部塔雅天然气管道应用情况,为保障塔雅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分析了目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循环水系统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辅机系统,也是厂用电的消耗大户,其耗电量约占机组发电总量的1%-1.5%。为保证凝汽器冷却需求,循环水泵容量一般都具有较大的裕度。为了合理利用循环水泵的出力,节能降耗,三河电厂通过对设备和控制逻辑的改进,实现了循环水系统的母管制运行。改造后的运行实践证明,循环水母管制运行降低了辅机能耗,兼顾了机组的安全,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of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indirect dry cooling systems in power plants,so it is of benefit to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 typical indirect dry cooling system to optimize the thermo-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s.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s in this paper.Two irreversible heat transfer processes in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s,the heat transfer between circulating water and cooling air and the mixing of circulating water,ar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analyzed by means of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method.The total entransy dissipation rate,which connects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 sectors and the heat capacity rates of the fluids to the heat flow rate in every sector,is obtained.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relation and the conditional extremum method,an optimization equation group is derived,by which the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 with known air-side parameters is optimized,showing that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 based optimization approach can contribute to the distribution optimization of circulating water in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s of a typical indirect dry cool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660 MW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中受热面的壁温偏差问题,通过数值计算,复现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壁温分布,并将该方法应用到相同尺寸的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壁温计算中. 通过对边壁区域3片管屏工质节流,从工质侧解决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外置换热器壁温偏差问题,使受热面计算壁温偏差控制在30°C以内,实现受热面管材安全运行. 通过冷态试验,发现颗粒侧传热系数沿外置换热器宽度方向呈现马鞍形的双峰分布,传热系数最大值出现在距离边壁约0.2倍宽度范围内,通过调整边壁区域气体速度可以提高该区域的传热系数,为运行过程减缓局部偏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减黏裂化装置换热器腐蚀破坏机理,通过现场形貌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能谱分析(EDS)及腐蚀挂片实验相结合的手段,找出了换热器内部换热管、折流板的环烷酸腐蚀破坏原因,进一步分析了环烷酸对碳钢的腐蚀原因;继而通过多种材料腐蚀挂片实验比对,提出了防腐措施。结果表明,减黏裂化装置换热器的腐蚀泄漏与原油的含水量、高酸值、换热器的工作温度及材质有关,对原油进行脱水处理、合理地改变换热器的工作温度和材质,能够有效地减少减黏裂化装置换热器的腐蚀破坏。  相似文献   

14.
由于常规油品产量下降,致密油等非常规原油的研究开发显得尤为重要。致密油由于其不同层位油品性质差异大及生产周期内产液量变化大的特点,在集输方案确定时不同于常规原油,需要结合致密油本身性质,将整个生产周期分成三个阶段,利用软件分别对加热集输与掺热水集输两套集输方案的集输安全距离及运行费用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模拟计算,掺热水集输工艺在两个方面均优于加热集输工艺,因此为保证集输系统正常运行,节省运行成本,选用掺热水集输工艺。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空冷散热器空气侧、水侧和管壁的热平衡偏微分方程,采用改进欧拉法对离散后的方程进行求解。获得了迎面风速、循环水质量流量和入口水温阶跃变化时散热器的动态响应特性,以及变量变化程度对散热器动态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扰动变量阶跃变化时,变化程度越大,对应的动态响应曲线变化幅度也越大。迎面风速增加时,空气和循环水出口温度降低;循环水质量流量和入口水温增加时,空气和循环水出口温度均增加。迎面风速和循环水质量流量越大,动态响应时间越短;循环水入口水温变化时,动态响应时间不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太阳能跨季节储热耦合热泵系统物理模型和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利用VisualBasic软件对太阳能跨季节储热耦合热泵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模拟,并对集热器循环水泵启动温度、储热时间段、水箱容积与集热器面积比(V/A)和地下储热循环水泵启动温度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太阳能跨季节储热耦合热泵系统设计和系统运行性能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优化配置,以此才能保证系统运行可靠、经济和节能.  相似文献   

17.
蒸汽驱地面集输系统热能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欢喜岭齐40块蒸汽驱工程的实施,蒸汽驱地面集输工艺参数也将改变,特别是井口的产出液温度将逐渐大幅度提高,最高温度可达到150℃,较高的井口采出液温度引起较大的剩余热能。如何有效地回收和利用剩余的热能,降低生产运行费用,提高蒸汽驱开发整体经济效益,是研究的主要目的。经过查阅文献和分析论证制定了3个初步方案:联合站集中换热、计量站集中换热和采油井口就地换热。在集输系统热力计算和换热器选型等计算基础上,对3种方案进行了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联合站换热方案的初始投资最小;井口换热方案的热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炼油废水循环回用,针对现废水处理工艺采用在线实验研究方法,对炼油生产二级处理后的出水深度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使出水达到循环冷却水质要求,实现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水排放,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19.
湿法烟气脱硫GGH换热元件的结垢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脱硫GGH换热元件结垢,不仅导致净烟气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排放温度,对下游设备造成腐蚀,同时增加了吸收塔耗水量,降低了脱硫效率;更严重的是GGH换热元件结垢严重,将引起增压风机出力增加,从而导致喘振,影响机组以及脱硫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改善GGH换热元件结垢势在必行。文章给出了详细的分析以及改善措施,力求提高锅炉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