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玲 《西部皮革》2021,(9):31-32
开展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将思政因素融入专业教学中,已成为当前高校倡导与践行的核心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制作》实践课程的课题设计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将思政元素自然的融入课程中,探索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莉  陈丹  杨晓慧 《食品工业》2023,(11):237-239
“课程思政”供给结构和要素配置在“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食品原料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思政”供给侧改革,供给内容很关键。文章依托“食品原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特点,基于该课程内容中的育人内涵和思政教学目标,挖掘和凝练出“食品原料学”课程思政元素,探讨了将思政元素融入“食品原料学”课程的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效果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3.
吴艳萍 《食品工业》2023,(8):216-218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食品安全学”是食品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对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专业能力提升、职业道德培养及价值观树立具有重要作用。将思政教育融入“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文章结合“食品安全学”的课程特色,深挖思政元素融入点,从课程思政目标设置、课程内容设计等方面探索了“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并从教师育德意识与能力、思政内容融合、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提出“食品安全学”课程思政的实践举措,为高校同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方向,“课程思政”改革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针对“食品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设计、教育方法和实现路径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提出把多元化的思政元素通过多样化方式有机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和体现德育浸润的教学实践依然不足,尤其是结合艺术载体来推进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究不足。为了更好地凸显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学理融入课堂的意义,文章从新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学生特点和课程思政学理教育现状入手,以理论导向实践进行多角度的探索,从而为更好地实现新疆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专业课程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是顺应时代发展,落实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烹饪原料学”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核心课程,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大思政”理念,针对“烹饪原料学”中“谷类原料”子模块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谷类原料思政教学总体框架,设计典型思政案例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以及实践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为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艺术设计领域的设计者通过具体作品彰显自身艺术审美、思想道德、职业精神,赋予作品信息传达、广告宣传、文化教育等功能。因此,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是培养综合型、应用型设计人才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讨论了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难点以及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8.
“美丽中国建设”是环境设计专业的社会需求导向和教育教学目标,回归课程本身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路径。从专业教学的课程思政视角,探讨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育人目标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的实践策略和回归课程本身的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挖掘与融入。从价值取向角度分析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思政逻辑,以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同向同行,提高育人效能。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各大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以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为研究对象,梳理出突出问题与改革困境,结合设计类专业教学特性整理出思政元素融入原则,并构建出科学推进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可行路径。指出应当有针对性地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设计类专业不仅需要把握“方向、渗透及适度”等基础原则,还要在实践中遵照“强化认同、聚焦目标、优化保障、发掘特色”等具体路径。本研究有助于提升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水平,对新工科开展课程思政亦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文丽  杨兵  赵杰 《轻工科技》2023,(1):184-186
如何将课程思政教育与“化学分析”教学有机结合是当前形势下化学分析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化学分析”思政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融合思政元素方式的探索和实践,注重课程思政融入到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课程承载思政,思政融于课程.基于POA的思政元素融于外语类课程能更好地厘清外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全面把握"课程思政"的丰富内涵,系统规划外语教学中"课程思政"的融入路径,体现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基本特征,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本文以2020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为例,基于POA理念,尝试探索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和融入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学生全面培养体系中将“艺术设计”的专业性和“课程思政”的育人性进行融合,并通过教学目标设计、内容体系开发、教学方法运用、教学管理构建等四个方面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路径,从而有效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大思政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融合课程思政教育已成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热点。“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中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本文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立足于专业知识,明确了“食品生物化学”的课程思政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的同向同行奠定基础;探索课程思政融入的方式;以淀粉的生物合成这一小节为例介绍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旨在为大思政背景下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思路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程是近年来职业院校开设的一门具有一定实践性及技术专业性、特点突出的特色教学类课程,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该课程教学各环节有利于提高其育人效果、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以“曲奇饼干制作”教学设计为例,结合教育相关的理论思想和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特点,探讨了课程实施过程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点、融入方式等,探究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从而充分发挥课程教学主要任务,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思政改革向纵深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课程育人实效的大背景下,本文分析了高职烹饪专业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提出了高职烹饪专业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从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对中国饮食文化概论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策略试做探究。通过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的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良性互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落实“三全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为进一步拓宽课堂教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渠道,尝试将课程思政建设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结合。以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三重教学目标为指引,从课程专业知识及其关联内容中挖掘凝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政元素并进行隐性融入设计,形成课程思政教育知识图谱,采用混合模式和以过程性为主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教学,达成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实践为例,通过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该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必要性和实践路径,为开展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的育人环节提供有价值的、可模仿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烟台南山学院“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现状,文章探讨思政元素融入“纺织材料学”教学中的必要性,为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在“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中的融入点,提出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模式与方案,弘扬中国优秀传统纺织文化,通过思政教育和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文化素养,培养高质量的纺织类专业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陈研  尹雪峰  陈伟 《西部皮革》2023,(24):132-134
面料再造设计应用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秉承“顶天”“立地”“开物”“树人”的教学理念,依托“ADDIE”系统发展教学模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以“面料再造”为载体,以“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为原则,强调“教、学、做”相统一与“课程思政”教育,弥补“孤岛式”思政课程德育的不足,让学生接受全面的思政教育,健全了课程育人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金课建设中融入课程思政,实现“课程育人”的教学模式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此,文章探讨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金科建设的价值,以3D打印技术课程为例,分析了3D打印技术课程的性质及功能定位,并从思政融入、课程重构、信息化教学、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金课建设的实施路径。旨在实现金课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