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制浆造纸专业英语”产教研融合的教学模式,分析了当前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采用CBI理念及任务教学法将教学、科研及企业问题有效结合,从产教研融合视角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提出多项措施并进行实践,构筑特色“专业英语基础版块+综合实践版块”丰富课堂内容,显著提升了学生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及创新能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为制浆造纸专业英语教学提供新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创新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被提上日程。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对其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要平台。本文以钦州学院海洋科学专业为例,探讨如何依托公共实验平台、项目科研平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提出了导师负责制、将科研工作和教学计划相统筹、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打造"教、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基地和完善激励机制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适应知识型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的有效途径。基于陕西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和学科发展需求,针对轻化工程专业目前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提出了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科研团队建设的拔尖创新人才新模式,以解决在该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机制不完善、培养过程系统性和科学性有限、科研-教学资源平台和科研团队师资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实践结果表明,该模式可显著提升轻化工程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为形成具有科研团队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科研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总结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模式发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建立并完善化工专业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模式的初步思路。该模式以“产、学、研”结合的科创平台为基础,协同多种创新思维培育模式,整合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等多重培养方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强化老师的指导作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纤维艺术在室内软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以“产教融合、校企育人”教学创新项目为例,融入室内纤维软装设计课堂实践研究,引进企业真实项目模块,实现学训一体化课堂实践成效。创新中国传统工艺扎染、蜡染制作技法、草木科学染料配制方法,有效提升学生开发室内纤维软装设计产品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杨雪 《辽宁丝绸》2023,(3):111-113
传统教育模式与方法在“互联网+”时代面临挑战,劳动教育理念的提出对服装设计类人才专业劳动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下中外服装史理论课教学的困境,基于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培养高阶思维情感价值观为课程思政目标,立足“文史艺工融合”“互联网+线上线下混合”及“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开展集成创新,实践以“服装史理论落脚到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目标设定,形成具有教学创新价值与专业发展意义的服装史教学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7.
《油脂加工概论》是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油脂加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式重灌输,轻启发;知识运用重模仿,轻创新;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油脂加工概论》教学改革的方向是知识结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课堂教学多元教学方式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和课外延伸相融合,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师资队伍研教融合,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更好地达成《油脂加工概论》的课程教学目标,实现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经过上述教学改革之后,该课程的学生评价、督导评价以及教学质量排名进步明显,2020和2021年《油脂加工概论》的教学质量排名位列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所有课程前2%,学生多次在全国顶级的学科竞赛上获奖,并获校级和省级多项荣誉,表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油脂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输送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食品机械工程测量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融合教育为导向,校企协同育人为路径”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双元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基于融合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探索了“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建设、“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等多项措施,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以应用型本科院校《酒类分析检验》产教融合课程为例,基于BOPPPS教学理念与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模式相结合,通过对本课程的改革和重构,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作为产教融合课程,以“项目式”教学为载体,教师作为引路人,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勇于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回顾反思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堂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兴趣、探究反思、分享收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自学学习热情;课后通过提出设想、引导创新、课后设疑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探究和实践应用能力,为《酒类分析检测》等产教融合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重要举措,1+X证书制度则为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专创融合提供了支持。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专创融合的开展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社会参与等方面尚存不足。1+X证书制度为专创融合(即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深度融合)提供了助力,通过完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方案、促进校内外协同产教深度融合、发挥团队优势、提升师资水平等路径可以实现1+X证书制度下物流管理专业专创融合。  相似文献   

11.
针对从“家纺”到“大家居”的家纺设计新定位和家纺整体设计实训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通过校企合作,多源信息融合的途径,开发适合虚拟仿真应用的产教融合实训项目。并以学生为中心,产教项目为载体,构建家纺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解决了传统家纺设计的实训教学因受时空、资源等局限,家纺整体设计和搭配的实践教学难开展的问题,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陆叶  王开 《轻工科技》2022,(5):104-106
为了当前解决高职人才培养不能很好适应装备制造产业需求的问题,本文提出校企联合搭建“教师+技师”双师工作室,以此为依托,开展“学赛研融合式”人才培养实践,形成“三化一体”工匠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通过产学研“三对接”服务当地产业,取得一定的成效。经实践表明,基于双师工作室的产教融合培养,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起到了较大作用,为粤西高职装备制造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农科建设要求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合署改革后新的山西农业大学以建设研究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优化教学模式为途径,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探索如何将教师科研项目融入“林木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课外实践教学全过程,以期提升学生对抽象的林木分子生物学知识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后期继续深造或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程玉鑫  黄永光 《酿酒科技》2023,(10):136-142
《酒体设计与白酒品评》是酿酒工程专业必修课程,其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存在缺乏知识传授的共情、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模式创新不够、输出人才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不足的现有教学问题,限制了高校对酿酒专业综合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本文旨在从“互联网+”“云产教”“车间教学”三个层面对该课程展开复融式教学模式改革:首先依托“互联网+”设置课前案例——“品鉴地方特色香型白酒,体会南北方香型酒差异”,通过案例的引入提高学生对白酒品评的学习兴趣,引发课前思考;其次借助“云产教”模式展开课堂讲授——“独具风格的清酱香型人民小酒的前世今生”,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融合,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基于“车间教学”强化生产实践及其酿造技艺的学习——酱香典型体风格特征及其酒体风格形成识别,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偶联的学习及其分析酿酒工程问题的能力。本文拟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创新该课程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高校酿酒工程专业输出理论知识扎实、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高质量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珏 《纺织报告》2023,(12):108-110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点之一,可以通过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推动“品牌广告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优化了课程内容,并将大赛的企业文化与“品牌广告设计”课程相融合,强化了创新创业协同育人的理念。基于此,文章以“品牌广告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了“以赛促教”模式对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谭才邓 《轻工科技》2022,(5):187-188+194
本文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入专业产品反求与创新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结果显示: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产、教、科、创”得到了有机融合。本探索对食品、生物类专业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西北地区科研创新领域存在科技人才缺乏、工学矛盾突出等关键问题,推动建立以区域协同融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对于凝聚区域合力、支撑电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网甘肃经研院以"提升创新能力、做强优势领域、推动成果转化"为目标引领,创新提出"5U(Unite)4S(Security)"省级经研院科技创新体系(5U即梳理主题、申报项目、推进项目、申报奖励、推广成果5个联合,4S即组织保障、制度设计、平台支撑、文化建设),有力促进西北电网科技成果创新及转化。  相似文献   

18.
孙晓璐  杨永学 《酿酒》2022,(5):26-28
智能化技术通过其自身的优势,为了能更好地使传统酿酒实训课程适应当下的新发展,达到传统技能实训课程进行优化升级,最终推动互联网+资源不断进步、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智慧教学,打造出功能多样化实训基地,利用虚拟智能化系统和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技术实训进行,从而提升专业教师、受教学生的信息化技术使用能力,创建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借助5G直播、VR虚拟仿真技术,搭建企业生产与技术结合的平台,依托中心的人才与科研优势,解决生产一线技术性难题,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戴妍  陈本寿  石小琴  张静 《食品工业》2022,(10):173-176
以“食品毒理学基础”课程为例,对高职高专院校中科研和教学融合进行讨论,并阐述具体的实施方法。结果发现:各类科研(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基础及应用型研究)能够优化并完善教学体系,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同样教学水平的提升给各类科研的开展提出更高要求,倒逼教师深入未知领域不断探索,教师将本学科、交叉学科的前沿动态及研究成果作为优质教学素材,引入现代教学体系,有助于高职高专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育。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融合与协同发展有助于“双高”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与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体育研学旅行是"体育+旅游+教育",将旅行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到体育课堂的教学补充作用的体验式新兴教育模式.研究发现,体育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教育工作;促进全民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是一种全面实施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契合《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要求.研究认为,从"健康中国2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