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河及淮堤压淮南矿区四个矿大约1.75亿吨煤炭,严重影响煤炭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淮南局把淮河和淮堤下采煤问题列为全局的重大科研课题。为了解放全部压煤,首先把煤层埋藏较浅、地质条件比较简单的李咀孜煤矿作为试采矿井,把该矿的东二采区作为第一个试采区以探索河下、  相似文献   

2.
科技动态     
“三下”采煤 1981年12月煤炭部科技局,在淮南召开了“三下”采煤评议会,对李咀孜矿淮河下、六方堤下采煤,九龙岗矿井筒煤柱回收,地表移动预计方法等3个项目进行了评议。流经李咀孜矿田的淮河,其历史上最大流量为10800米~3/秒,最小为164米~3/秒,河面宽300~700米,矿田内的六方堤受护田约3.8万亩。1974年至今李咀孜矿在淮河下共安全采出煤炭186.4万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倾斜煤层一次采全厚的采煤方法,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与淮南矿务局合作,于1959年在淮南新庄孜矿,倾角32°、厚度4米的煤层中研究试验成功了“<”型掩护支架采煤法.1960年以来,在淮南、徐州、鹤岗等矿区,用它来开采倾角30°~55°、厚度3~4.5米的煤层,实现了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日至十三日,煤炭部科技局在淮南矿务局召开了李咀孜矿淮河下、六方堤下采煤和“三下”采煤地表移动予计方法的研究两项成果评议会。参加会议的有煤炭部门有关局、矿、院校、设计、科研单位和安徽省水利部门等56个单位108名代表。与会代表听取了上述两个试采工作和研究内容,参观了现场并进行认真的讨论和评议。  相似文献   

5.
淮南矿务局位于安徽省中北部,南倚舜耕山脉,西沿八公山,北临淮北平原,淮河从西到东横贯其中,整个矿区纵穿两县(凤台县、颍上县)、一市(淮南市),连绵百余里,故称“百里煤城”。淮南煤田储量丰富,质地优良,精查储量143  相似文献   

6.
矿业形势     
专家提议煤炭行业 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月11日至12日,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煤炭高层论坛”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来自全国煤炭企业战线的代表们就中国煤炭大集团战略、煤炭企业体制创新和发展战略、信息化建设、煤炭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煤炭消费、碳排放三者之间关系紧密,“双碳”目标下,解决经济增长和碳减排之间的制约关系是能源企业的首要任务,能源企业要加速绿色低碳转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基于ARIMA模型预测了我国近10年的煤炭消费量,在“双碳”目标的约束下,虽然以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但煤炭消费增量将放缓且不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能源企业虽然已加快新能源领域和CCUS的产业发展,但仍有很大的转型空间。以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建议充分利用绿色金融手段在储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开展研究,依靠科技创新为碳减排事业贡献不竭的绿色动力。  相似文献   

8.
康淑云 《中国煤炭》2004,30(7):10-10
“我们要在目前煤炭产销两旺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冷静地分析煤炭经济形势,科学、合理地发展煤炭工业,不能再走牺牲环境搞发展的老路,要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煤矿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煤炭工业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2 0 0 4年6月2 9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煤矿环境保护座谈会”上对煤炭行业提出的新要求。会议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主持。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炭工业环保办公室主任王玖明在会上作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建设清洁生产矿区”的主题报告。代表们讨论了煤炭工业清洁…  相似文献   

9.
编后     
“矿井主扇风机的噪声控制”一文,是本刊编辑部根据1983年中国煤炭学会“煤矿机电设备噪声控制技术讨论会”上发表的论文,由淮南李一矿江宗森同志、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庄文雄同志以及本刊编辑部王廷圣同志综合加工整理的。会上还就目前煤矿广为应用的JBT型矿用局部扇风机的消声装置交流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全国煤炭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情况简介(本刊讯)1996年4月12~15日,煤炭部在淮南市召开了“全国煤炭基本建设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各有关省(区)煤炭管理机构,各矿务局(公司),各设计院、施工企业,各煤田地质局,煤炭系统其他有关位的代表;安徽省、淮南...  相似文献   

11.
淮南煤田新区巨厚松散层沉积特征及含隔水层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河以北的淮南煤田新区为巨厚松散层覆盖,结合有关测试资料,对巨厚松劲用层的沉积特征和含隔水层划分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煤矿“三下”(铁路下、水体下、建筑物下)采煤座谈会于1973年10月7日至13日在安徽省淮南矿务局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1个省、市煤炭管理(燃化)局、矿务局、科研、设计、院校等62个单位的领导干部、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共190多名。此外,还邀请了交通部上海铁路管理局和冶金工业部科研、院校的同志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会议由燃化部煤炭生产组和科教组联合主持。淮南矿务局负责同志在大会上作了讲话,与会同志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淮南矿区不同煤层煤样的基本特性,建立了煤炭发热量预测模型。淮南矿区煤具有低/中灰分、中/高发热量以及特低硫的特点。灰分和固定碳含量与煤炭发热量有显著相关性,由此建立了基于灰分和固定碳含量的淮南矿区煤炭发热量预测模型。利用发热量的实测值对模型预测值的准确性进行验证,相对误差为-1.9%~1.95%。该模型可用于发热量预测系统的开发,实现对淮南矿区煤炭发热量的快速估算。  相似文献   

14.
1987年11月,由煤炭科学研究院主持,在淮南矿山机器厂召开了大功率刨煤机出厂评议会.该机由煤炭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设计、淮南矿山机器厂生产的.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观看了刨煤机切削假煤壁表演,听取了上海分院和淮南矿山机器厂的同志对该机  相似文献   

15.
全国煤矿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煤矿工会办公室主任会议八月份分别于银川、淮南胜利召开,《当代矿工》代表分赴两地,喜迎盛会:金秋银川,全国各大煤炭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长聚会凤凰域,共商煤炭行业宣传思想工作之良策。煤炭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马德庆、中国煤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王裕桂到会。东道主宁夏煤炭厅扬厅长致欢迎辞。会议由政法司副司长吴晓煜主持。宣传处黄毅处长传达了中宣部“1283310”精神。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基建局组织、合肥煤炭设计研究院、湘潭电机厂、淮南矿山运输机械厂共同研究试制的井下运输双机牵引ZK10-9/550-6C,MDYD5·5-9产品鉴定会,于1989年10月下旬在淮南矿务局潘集一号井召开并通过鉴定。来自全国各地煤炭、机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25日,由中国煤炭学会、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现场推广会”在安徽淮南召开。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濮洪九,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鸣高、周世宁、张铁岗,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等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有关院校、科研机构、企业的代表近200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煤炭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胡省三主持会议。淮南矿业集团公司领导王源、孔令昌、王吉平、袁亮、鲍焕祥、赵干、章立清、方良才、王玉成、程功林、杨林、李佩全、李平、金川、唐永志等参加了会议。低透气性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针对深井高瓦斯、高地应力和低透气性特别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炭开采难题,采用无煤柱连续开采技术开采关键卸压煤层,增加煤层的透气性,提高瓦斯抽采率,并研发了新型充填材料和充填工艺,解决了强采动影响下沿空留巷支护和快速构筑充填体的技术难题,开创了该类条件下国内外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先例。该技术在淮南顾桥、新庄孜、皖北卧龙湖等矿完成了工业性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  相似文献   

18.
2月2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神华宁煤集团与壳牌(中国)有限公司在银川举行了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签字仪式。这是中国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强区,推进宁夏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此次签字标志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炭杂志社 2 0 0 4年年会于 8月 2 0~ 2 4日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召开 ,何国家副院长出席并对中国煤炭杂志社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他在介绍了今年上半年我国煤炭工业的运行情况后 ,就当前的煤炭经济运行提出了几点看法 ,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年会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心全意为煤炭工业服务”这一主题 ,对中国煤炭杂志社进行了全面介绍。来自全国各地的 5 0多名代表为中国煤炭杂志社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为2 0 0 5年度《中国煤炭》杂志、《煤炭信息》周刊的发行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中国煤炭杂志社2004年年会召开…  相似文献   

20.
康淑云  孔晋华 《中国煤炭》2007,33(11):78-80
2007年10月25日~27日,由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煤炭学会、淮南矿业集团、中国矿业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德国煤炭研究院和日本煤炭能源中心共同主办,由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的2007中国(淮南)煤矿瓦斯治理技术国际会议在淮南矿业集团隆重举行,淮南矿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