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庆油田设计院移动办公系统是一套以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为载体,充分发挥iPhone、iPad全屏幕尺寸,易用、便携等优势,借助其“多点触控、无线接入”等平台功能实现的移动信息化系统.系统结合企业原有的办公系统,利用移动网络技术在Android平台进行开发部署,实现了与企业内部办公系统的无缝对接;利用自动推送、智能流转等先进技术,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地操作系统,从而保障企业业务的持续性,提高了办公效率.  相似文献   

2.
石油行业已步入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发展新阶段,面对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迫切需求,如何数字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油气上游企业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受全球信息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的影响和国际最佳实践案例的启示,中国石油上游业务板块制定了上游业务信息与应用共享平台建设蓝图规划,组织开展了勘探开发梦想云平台化建设。梦想云平台采用云计算、微服务架构设计,融合企业数据治理理念及技术体系,集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构建了梦想云"平台+能力+应用"生态,建成上游业务开放共享的"数据+技术+应用"环境,初步形成了上游业务智能共享能力,为上游业务应用提供敏捷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云平台及其应用采用DevOps、敏捷开发等技术实现高效一体化开发,保障了上游业务数据互联、技术互通、业务协同。梦想云平台作为中国石油上游业务智能共享平台,为落地"共享中国石油"战略,支撑上游业务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探索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进入"十二五"以来,油田企业勘探开发业务管理信息化、数据管理应用、油气生产自动化、可视化、决策优化支持等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油田生产开始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管理迈进。围绕油田信息化建设,介绍了胜利油田的建设历程及目标,以及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动态模拟、知识管理及应用、智能生产及决策、移动互联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及相关具体应用技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改革动力和创新手段,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办公地域范围增加、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单一的互联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移动化办公的需求。移动互联技术的出现为企业信息化发展注入了新力量。它通过综合运用无线通信、桌面虚拟化及信息安全等技术重新搭建平台,将传统应用升级为面向服务的新架构。企业员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应用系统无需要进行任何数据移植,仅通过虚拟服务网络就可以轻松实现终端访问,方便了办公,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移动互联技术实现了企业员工及时、安全的访问企业内部资源,成为企业IT架构的自然延伸,无需进行额外开发,为企业节省了大量资源,降低了企业信息化成本。  相似文献   

5.
辅助智能决策系统是普光智能气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移动应用是实现辅助智能决策的主要途径。针对普光气田移动终端型号众多、移动应用开发适配难等问题,在分析移动开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一款高效、快速、灵活的移动开发服务平台(Mobile Open Service Platform,以下简称MOSP),该平台融合了HTML5、Web组件技术,并提供了HTML5与移动原生的双向交互机制,确保由该平台开发的应用适配于所有的移动终端。基于该平台成功开发了普光智能气田移动应用系统,包括门户、勘探、开发、生产、会议、视频等6个功能模块,通过统一接口集成了多个现有智能化应用系统,并且成功调用了不同型号移动终端的相关硬件资源,实现了一次开发多处安装使用的目标。结论认为,MOSP移动开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在生产典型场景中的应用,为其他油气田的移动应用开发提供了一套可资借鉴的、便捷高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对石化企业高危作业现场危险源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通过集成网络技术、视频技术、气体检测技术以及无线定位技术等,结合石化企业高防爆的要求,研制了移动式多功能防爆监控终端,并利用物联网、移动应用、视频分析等新技术,研发了石化高危作业远程监控平台。应用结果表明:该设备及平台解决了对高风险特殊作业现场危险源全程、全方位监控的难题,通过视频监控并集成危险气体检测、作业场所定位、智能报警和联动,增强了企业对风险发现、监控、预警、分析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提高了对作业现场风险防控能力和安全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7.
针对石化企业水务业务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从运行自动化建设、数据信息化建设、决策智能化建设、智能化验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介绍石化企业智慧水务建设思路与实践,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智能优化技术、智能预测预警技术、智能应急处理技术等技术的应用,实现水务信息化和智能化开发和数字化转型,并有助于建设智慧水务平台,支撑水务业务管理方式和业务全面创新提升,大幅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依赖。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如何利用移动平台推进培训机构的各项工作,建议通过建立微门户、开发移动教务系统以及利用新媒体技术等方式,提高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通过移动应用平台集成生产各业务系统功能,实现全厂信息系统移动化,满足用户对化工生产状态跟踪,对化工生产管理更加方便及时。生产信息移动平台集成了生产报警,生产报表,生产数据分析,MES装置流程图,生产工艺参数状态,装置设备运行状态等多种业务数据,通过移动应用智能化整理,从而减少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办公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4G和智能手机的引入无疑为移动应用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现在手机CPU的运行的速度已经达到前几年台式计算机的水平。手机和移动终端的可移动性是普通电脑所没有的巨大优势,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话工具,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可以随身移动的信息处理平台。这种移动特性更为生产管理者、技术人员随时随地掌握生产情况带来了便利条件。因此大庆录井公司开发了大庆录井实时数据移动平台,将移动技术引入到录井生产、科研等部门,应用人员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掌握井场实时情况、指挥生产,实现指挥人员与井场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技术决策,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质量及生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智能油田应用建设的蓬勃发展,同时暴露出其功能重复建设、项目交付周期长、系统之间无法协同等问题。本文通过总结中国海油智能油田建设现状和建设经验,发现微服务设计方法不统一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尝试引入领域驱动设计方法加以改善。以油气井动态分析及管理场景为例,介绍了领域驱动设计一般过程中,领域分解和领域建模2个阶段最关键步骤的分析方法在智能油田业务场景分析和微服务设计中的具体运用。领域驱动设计方法在中国海油生产智能化技术平台项目中推广应用,初步建成生产智能化技术平台业务中台,有效支撑了海上智能油田业务系统开发建设。研究成果可用于解决智能油田建设中微服务设计的复杂问题,也为今后智能油田应用建设中的微服务设计工作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2.
位于四川盆地的普光气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配套建成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全覆盖的工业物联网。为了进一步提高气田的开发效益,2013年普光气田启动了智能气田的建设工作,但国内外均没有成熟的智能油气田模式和建设标准可资借鉴。为此,基于主流智能化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步步见效、突出重点的思路,论证完成了智能气田整体架构设计及其更精细的技术架构设计、业务架构设计,并结合气田关键业务目标和实施原则开展了实施与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智能气田整体架构包括"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两个体系",即一体化协同应用平台、资源共享中心、智能辅助决策指挥中心、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2)技术架构包括工业物联网+设备感知接入层、基础设施云服务层、平台云服务层、软件云服务层等4个层次;(3)业务架构围绕气田勘探开发管理、气田生产运行与应急指挥管理、气田QHSE管理、气田经营管理等4个支撑单元设计;(4)气田智能化建设打造了勘探开发辅助决策、生产优化与协同、安全管控与处置、经营管理精细化等4项能力,支撑了普光气田平稳运行、高效管理、安全生产。结论认为,普光气田已初步建成以资源共享中心为基础,以一体化平台为核心,以2个体系为保障的智能化管理决策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梳理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地球物理勘探(物探)领域中的发展历程、主要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总结了智能物探的优势和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物探技术在人工智能发展的第2次浪潮中开始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得益于物探领域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硬件算力的高速发展以及不断出现的新深度学习框架,智能物探技术从早期的机器学习发展为目前的深度学习,在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等方面的应用中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2)目前智能物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标签集的构建、去噪、断裂检测、层位与层序解释、地震相分类和异常体检测、岩性识别与油气藏开发、地震反演成像等方面,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克服了人工交互操作和人工经验的主观性和不可靠性,助力打破传统物探技术瓶颈。(3)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面临着缺少公开的标签数据集、缺少解决地球物理领域问题的智能化框架及尚未形成适用于地球物理领域共享的智能化开发平台等难题,可以从解决数据基础、构建智能平台、开展网络架构基础性研究及与应用场景结合等方面着手解决;此外,智能物探技术的发展方向还包含智能地震成像方法研究,储层成像方法研究,油气大数据挖掘、智能风险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半潜式深水海洋钻井平台,选定锚泊操作过程,开发了在虚拟海洋环境中的操作模拟视景仿真系统。该系统应用MFC框架的多线程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结合Vega Prime的海洋模块,开发了将分散在不同空间位置的仿真操作互联的方法,实现了协作完成锚泊作业的过程。该系统在不同风速、波高等仿真操作验证中模拟效果良好,为开展海洋平台锚泊操作及其应急操作的虚拟训练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油生产管理应用系统的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应建立数据一体化、应用集成化及业务网上流转自动化的高效管理系统.采用元数据模型、MDA模型驱动以及组件开发等技术,构建数据管理平台.利用业务模型定制的方式实现采油生产管理领域多套应用系统的融合集成,达到了各子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及互调用的目的,应用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2013,(17):14-14
近日,华为发布全球首个以业务和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敏捷网络架构及全球首款敏捷交换机S12700,旨在满足云计算、BYOD移动办公、SDN(软件定义网络)、物联网,多业务以及大数据等新应用对更可靠、大带宽、更大规模以太网的要求。敏捷交换机S12700可支持网络部署管理自动化等功能,并南此引发新一轮以太网交换技术和网络建设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数字技术赋能油田是未来石油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渤海油田通过建立现场级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建三维数字化工作平台,初步实现以数字技术赋能海上油田开发模式。打通边缘物联神经末梢,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可靠传递,形成数据驱动的油藏、注采、安全、设备设施智能管理闭环,实现在役海上生产设施智能运维,极大地提高了海陆的连通性和运营效率,以数字技术助力渤海油田高质量发展。在阐述海洋智能油田建设基础上,对智能孪生、云边协同等未来可降低网络和IT资源消耗的智能油田建设技术进行了展望。应用数字技术赋能油田开发是海上智能油田建设的成功尝试,已取得了初步成果,未来推广空间广阔。  相似文献   

18.
雷毅  金涛 《石油教育》2013,(3):37-4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以金属焊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基于网络三维(Web3D)技术,应用3DSMAX和VRP(Virtual Reality Platform)工具开发了一套面向石油类高校金属焊接课程的虚拟实验室教学平台,所开发平台包括一个虚拟实验教学展厅和弧焊电源、焊接设备、焊接工艺以及焊接检验等四个虚拟实验室。平台开发充分结合了3DSMAX的建模优势和VRP的良好虚拟展示功能,较好地实现了系统的全场景、沉浸式和交互式。运行结果显示:所开发金属焊接课程的虚拟实验室教学平台操作方便,展现实验方式多样,动态交互功能强,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为石油类高等院校金属焊接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规模应用,信息化发展进入智能共享新时代。研究和建设统一的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高效灵活应对业务需求变化,成为勘探开发信息化的当务之急。文章旨在讨论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分析了勘探开发梦想云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梦想云的基本原理和总体设计方案,阐述了梦想云平台、数据连环湖、数据中台能力、应用商店、人工智能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总结了梦想云平台、数据连环湖和一系列通用应用建设成果和应用场景案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移动应用等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工厂建设是未来发展需求。介绍了智能天然气净化厂的定义和特征,根据某天然气净化总厂信息化建设现状和业务需求,提出了建设为智能天然气净化总厂的展望,包括:建设原则,系统集成平台架构,数据驱动流程,并从完善信息化建设规范,智能工厂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对智能工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