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过氧化氢用量及加入方式等因素对Cr、Fe和Ce改性后的杂原子MCM-41分子筛催化剂液相催化氧化环己烷制取环己酮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r-MCM-41〖JP〗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选择适当的反应温度、过氧化氢用量和加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环己烷转化率和过氧化氢利用率。在70 ℃和n(C6 H12)∶n(H2O2)=1∶2条件下,采用两次加入过氧化氢的方式,环己烷转化率为33.7%,酮醇总选择性97.2%,n(环己酮)∶n(环己醇)=1.99,过氧化氢利用率37.1%。  相似文献   

2.
以三乙胺为模板剂,在合成过程中直接加入了硝酸铬及硅溶胶,水热合成了CrAPO-5和CrAPSO-5杂原子磷铝分子筛。以丙酮为溶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考察了环己烷氧化制取环己酮的反应。反应12h、n(H2O2)/n(C6H12)=1.0、催化剂通量0.01-0.05g,环己烷的转化率最高可达到11.0%,酮醇比可达到1.39。  相似文献   

3.
王振兴  章亚东  唐平贵 《精细化工》2006,23(10):1023-1026
对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剂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催化剂产率可达94%,并用红外光谱(IR)和元素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将催化剂用于以w(H2O2)=34.5%为氧化剂,以质量分数76.7%的工业粗环己烯为原料合成环氧环己烷;探讨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环己烯与H2O2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获得的较佳合成条件(以0.08 mol H2O2计)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90 m in,催化剂用量0.6 g,n(C6H10)∶n(H2O2)=2.5∶1,溶剂1,2-二氯乙烷70 mL。该条件下环氧环己烷平均选择性为96.1%,环氧环己烷的平均收率达91.7%。将回收的催化剂用于反应,环氧环己烷的平均选择性和平均收率分别为95.3%和90.9%。  相似文献   

4.
磷钨酸催化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磷钨酸H3 PW12 O40 为催化剂 ,通过丁酮和乙二醇反应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探讨了H3 PW12 O40 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 ,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 :H3 PW12 O40 是合成丁酮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 ,在n(酮 )∶n(醇 ) =1∶1.75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 1.2 5 % ,环己烷为带水剂 ,反应时间 2 .0h ,反应温度 72~ 96℃的优化条件下 ,丁酮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 5 9.5 %。  相似文献   

5.
CrAPO-5和CrAPSO-5的合成及对环己烷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乙胺为模板剂在合成过程中直接加入了硝酸铬及硅溶胶,水热合成了CrAPO 5和CrAPSO 5杂原子磷铝分子筛。以丙酮为溶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考察了环己烷氧化制取环己酮的反应。在反应时间12h、原料配比为n(H2O2)/n(C6H12)=1.0、催化剂通量为0 01~0 05g条件下,环己烷的转化率最高可达到11 0%,酮醇比可达到1 39。  相似文献   

6.
杂多酸催化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无溶剂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省军  辛秀兰  徐宝财 《化学试剂》2007,29(10):614-616
报道了以杂多酸(H3PW12O40、H3PMo12O40、H8SiW12O42、H6P2W18O40、H4SiW12O40、H6PMo6W6O40)为催化剂,以乙酰乙酸乙酯和间苯二酚为原料,通过Pechmann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的方法。探讨了以H4SiW12O40为催化剂时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原料比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4SiW12O40是合成标题化合物的良好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50min,n(间苯二酚)∶n(乙酰乙酸乙酯)=1∶1.3,催化剂用量为1.5%(与间苯二酚的物质的量比)时,产品收率75.9%。  相似文献   

7.
以钨酸、磷酸、双氧水和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为原料,合成了具有(C16H33C6H5N)3PO4(WO3)4结构的磷钨杂多酸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所制得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环己烯合成环氧环己烷的反应,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2%、n(环己烯)∶n(双氧水)=2∶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80 min的条件下,环氧环己烷的选择性达到98.86%,双氧水利用率达95.76%。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Dawson型磷钼钒杂多酸盐Fe2H2P2Mo16V2O62·41H2O,采用感耦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表征了杂多酸化合物的结构,并将其用于苯与氯化苄烷基化合成二苯基甲烷的反应中。考察了反应物的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0.1 g,氯化苄用量为10 mmol,苯与氯化苄的摩尔比n(C6H6)∶n(C7H7Cl)=6∶1,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80℃的条件下,氯化苄的转化率达到99.5%,二苯基甲烷的选择性达到98.7%。Fe2H2P2Mo16V2O62·41H2O催化剂表现出了很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H3PW12O40/TiO2-SiO2为催化剂,以1,2-丙二醇、环己酮为原料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H3PW12O40/TiO2-SiO2对该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表明:H3PW12O40/TiO2-SiO2是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1,2-丙二醇)=1∶1.6,反应时间为60min,环己烷用量为6mL,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8%的适宜条件下,其收率可达81.9%。  相似文献   

10.
药物中间体乙酸苯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酚、乙酰氯为原料直接反应合成乙酸苯酯,探讨了各种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n(C6H6O):n(C2H3OCl)=1:1.2,环己烷作溶剂,溶剂用量40 mL(相对于0.15 mol C6H6O),反应温度20℃、时间5 h.在此条件下,乙酸苯酯的产品收率达到95.55%,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11.
钴取代Dawson型磷钼钒催化氧化环己烷制环己酮和环己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Dawson型磷钼钒钴杂多酸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31P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了磷钼钒钴的结构。以环己烷为原料、H2O2为氧化剂、磷钼钒钴杂多酸盐为催化剂催化氧化制备了环己醇和环己酮,考察了催化剂的钒含量和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环己烷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钒含量适中的Co2H5P2Mo15V3O62催化剂活性最高。在Co2H5P2Mo15V3O62用量0.20 mmol、w(H2O2)=50%的双氧水用量13.6 g(0.2 mol)、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75℃、叔丁醇用量30 mL的优化反应条件下,环己烷的转化率为88.37%,环己醇和环己酮的总收率可达16.56%。  相似文献   

12.
王升  白云峰  李斌  贾梦秋  徐春艳  薛传薪 《精细化工》2004,21(12):927-929,937
以喜树碱(CPT)为原料,采用氧化、光化及Mannich3步反应的路线合成了盐酸拓扑替康(TPT),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确定氧化反应最佳条件为: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75℃、0 01mol喜树碱,w(H2O2)=30%的双氧水48mL、乙酸350mL;光化反应条件:V(1,4 二氧六环)∶V(乙腈)∶V(H2O)=5∶4∶1为溶剂,浓硫酸为催化剂;Mannich反应条件:n(羟基喜树碱)∶n(甲醛)∶n(二甲胺水溶液)=1∶9 3∶5 5,反应温度45℃。盐酸拓扑替康总收率35 9%(文献值[4]29%)、w(TPT)=98 50%、熔点213~217℃(文献值[6]213~218℃)。  相似文献   

13.
以SnCl_4·5H_2O/C为催化剂,以环己烷为带水剂,研究了催化合成己酸异戊酯的最适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SnCl_4·5H_2O/C是合成己酸异戊酯的良好催化剂,最优反应条件为:己酸的量为0.08mol时,催化剂负载量为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量的3.0%,n(己酸):n(异戊醇)=1:1.4,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120min,酯化率可达93.1%。  相似文献   

14.
辅酶Q_0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超杰  王建红  王玉霞  孙心齐  赵瑾 《精细化工》2004,21(10):733-734,744
采用3,4,5 三甲氧基甲苯为原料,w(H2O2)=27 8%为氧化剂合成辅酶Q0,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原料配比、溶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n(3,4,5 三甲氧基甲苯)∶n(H2O2)=0 28∶1,m(磷钼酸)∶m(3,4,5 三甲氧基甲苯)=0 5∶100,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h。采用正交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了重复实验,得到稳定的收率为49%。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Fe(Ⅲ)(salen)Cl]、[Mn(Ⅲ)(salen)Cl]和[Co(Ⅱ)(salen)]3种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环己烷催化氧化的工艺中。实验以H2O2和过氧化氢叔丁基为氧化剂,乙腈或丙酮作为溶剂,在60℃温度下进行了反应。结果表明,在以丙酮为溶剂、[Co(Ⅱ)(salen)]为催化剂的过氧化氢体系中反应6h,环己烷的转化率达62.5%。  相似文献   

16.
催化氧化法合成硫化促进剂CZ的绿色工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用双氧水作氧化剂合成硫化促进剂CZ的方法,探索了催化剂、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n(M)∶n(环己胺)∶n(双氧水)=1.0∶2.4∶2.0,反应温度为40~50℃,反应时间为(1+1)h(滴加时间+保温时间),CZ收率达95%以上,初熔点达98℃(一级品)。采用3 000 L的氧化釜进行了中试,经过多批次生产,得到的产品均为一级品,收率稳定在95%~96%。  相似文献   

17.
以季戊四醇、氧氯化磷、三聚氰胺为原料,两步合成了阻燃剂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二磷酰氯缩三聚氰胺,通过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第一步,n[C(CH2OH)4]∶n(POCl3)=1∶2.2,反应7 h,反应温度80℃,收率为88%;第二步,n(中间体)∶n(C3N6H6)=1∶2,反应0.5 h,反应温度80℃,收率98%。  相似文献   

18.
陈琳  谢蓉蓉  关丽  谭培汉  宋健 《化工进展》2014,33(8):2160-2164
从简单的原料2,3,4-三甲氧基苯甲醛出发,经选择性地去甲基化、Knoevenagel缩合关环、硝基还原及酰化等反应,设计合成了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位酰氨基取代的苯并-α-吡喃酮类生物活性物质。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分析确证。同时对合成过程中最关键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降低了反应溶剂的毒性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工艺,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以甲苯与环己烷(V甲苯∶V环己烷=7∶3)为溶剂,哌啶为催化剂,n(2-羟基-3,4-二甲氧基苯甲醛)∶n(硝基乙酸甲酯)∶n(催化剂)=1∶1.2∶0.20,反应温度98℃±2℃,反应时间6 h,平均收率87.2%,高于文献值。目标化合物是一种新的苯并-α-吡喃酮类物质,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有望成为新的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