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2.
3.
4.
5.
6.
径向流污水处理装置根据混凝动力学原理和微涡旋原理设计,由粗细两级串联组成.径向流过滤技术在官一联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量约6 500 m3,处理后污水含油量≤20 mg/L,悬浮物含量≤15 mg/L,粒径中值≤4.0 μm,达到了该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指标,实现了充装滤料机械化,省时省力,装满一具滤罐所用时间仅为常规过滤器人工装料的二十分之一,并且具备了不停产补充滤料的功能.该技术采用搓洗式滤料清洗,虽然清洗效果好,但是滤料磨损消耗比普通反洗的过滤器高,投产至今已经补充各粒径核桃壳滤料8t. 相似文献
7.
冀东南堡油田井型以定向井和大斜度井为主,水平位移大多在2 000 m以上,井斜多在40°以上,采用常规偏心定量分注技术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性,而同心管分注技术不能进行投捞测配作业。为此,开展了大斜度井多级分注工艺技术及配套工具研制。开发的大斜度井多级分注技术及配套工具满足了大斜度多级分注井不同跨度、不同井斜的分注要求,具有井下通过能力强,耐高温高压,解封管柱载荷小,配水测调准确等特点。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大斜度井多级分注工艺技术最大分注级数达5级5段,施工成功率100%,投捞成功率90%,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压注水井分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压注水井分注技术研究包括地面配水工艺和井下管柱结构,介绍了地面配水工艺的三种形式和井下管柱的四种结构,说明了各配水工艺和井下管柱的工作原理、特点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10.
大港南部油田油水井套管腐蚀严重,已严重影响到注采开发井网完善和整体开发效益,也给所处地区带来安全环保隐患。结合腐蚀产物、腐蚀介质室内实验,在系统研究套管腐蚀机理的基础上,对目前常用的套管腐蚀预防技术进行了评价,优选出有机内涂层套管作为套管腐蚀预防技术对策,并结合油水井工作环境,重点开展了涂层耐磨性、附着力、硬度、柔韧性、抗冲击性、耐腐蚀性及耐温耐压性等室内评价,为该技术进入现场实施奠定了基础。现场应用表明,该项技术的应用可确保油水井的井筒完整性,消减套损井的潜在安全环保隐患。 相似文献
11.
小10-16区块主要开采层位枣Ⅳ、枣Ⅴ属于低孔低渗油藏,储层物性较差,若直接投产则产量较低,与地质配产有一定的差距,必须通过压裂改造措施来实现高效经济开发的目的。但这些储层存在井深、温度高、压裂井段长、储层水敏性强等特点,给压裂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为确保压裂井的有效改造及实施效果,优化了压裂工艺、压裂液体系,采取液氮助排、压采联作一次管柱等技术,实现了储层多层改造一次性投产,共投产的22口井初期平均日产液24.9m3,日产油20.4t,取得了良好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分注工艺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海成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33(2):296-301
根据大庆油田不同开发阶段的需要,形成了3种成熟配套的聚合物驱分注工艺技术。同心分注技术,其井下管柱采用单管同心分注形式,通过同心配注器对分层注入压力的调节,控制各个层段的注入量。偏心分注工艺,其井下管柱采用单管偏心分注形式,通过偏心配注器形成足够的节流压差,调节注入压力,控制限制层注入量。分层分质注入工艺,其井下管柱采用单管偏心形式,通过分子量调节器或压力调节器,控制注入层段的分子量或注入量。同时,详细阐述了这3种分注工艺技术的工艺原理、技术参数、应用规模以及效果等。依据油田实际的注聚阶段,提出了合理的分注时机与原则,并制定了不同的测试周期。此外,针对不同的油层类型,指出了选择分注技术的原则。最后,根据大庆油田的实际情况,对聚合物驱分注工艺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与攻关思路进行了探讨,认为小卡距聚合物分注技术与聚合物驱分注井高效测调技术应是重点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