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油气富集条件及油藏类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近年在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先后发现五个油田,形成一个面积较大的油气富集区。该区油气富集条件主要有:①继承性的沉积-构造复合斜坡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②多个砂体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③一系列鼻状构造对油气富集起着控制作用;④两组断层为油藏的形成提供了遮挡条件;⑤区域不整合面上的盖层使浅层油藏得以保存。该斜坡存在多种类型油藏,而以断鼻、断块、地层不整合油藏为主。  相似文献   

2.
张舒婷 《石化技术》2023,(12):183-185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由构造-沉积背景控制油气区域分布特征,构造特征为一鼻状构造和断裂非常发育的断裂带,鼻状构造主体是油气主要聚集带;成藏模式受输导体系控制,油藏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多样性,断裂系统控制区块内油气富集和分布;现阶段滚动增储的主要潜力方向是微幅度构造油藏、隐蔽构造油藏、断层-岩性油藏,备较为有利的油气成藏条件;根据区块油藏特点和项目开发方式,采用现金流量法对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油气富集控制因素与勘探技术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是富油凹陷的一个复式油气聚集带。其油气富集控制因素主要有:斜坡带是凹陷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砂体发育,储集条件好;鼻状隆起为油气聚集提供良好构造背景;断层切割形成一系列断鼻断块为油气聚集提供有利圈闭。针对北部斜坡带油层埋藏浅、断块构造复杂的特点,采用保护浅层反射信息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收到显著效果。近3年在北部斜坡带的勘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发现了一批含油圈闭,新增较大规模整装储量。该带已成为泌阳凹陷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4.
束鹿凹陷西斜坡位于冀中坳陷南缘,是一个典型的东断西超窄陡型斜坡带。其资源转化率低,勘探潜力较大。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及石油地质学原理与方法,采用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结合的新理论与新技术的手段,利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深入分析了区内沙二段油气藏类型、分布规律和成藏模式。研究认为束鹿斜坡外带沙河街组地层遭受剥蚀,坡上不整合带是斜坡带常见的油气聚集场所,主要发育地层油藏以及少量岩性油藏。在斜坡带内带的鼻状构造和断块,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而且砂砾岩体厚度大、连通性好,因此在断层和岩性双重因素的控制下易形成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并总结了断裂坡折带砂体上倾尖灭型成藏模式,顺、反向断层联合控藏和断块鼻状构造隆起成藏模式等模式,对束鹿西斜坡勘探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东营凹陷南斜坡孔店组的勘探及认识程度非常低,尤其对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及油藏分布规律的认识尚不明确.通过对研究区成藏模式和油气藏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认为南斜坡孔店组主要存在T型、S型和阶梯型3种油气运移模式,可形成断层、断层-岩性和地层超覆不整合3种模式的油气藏;油气藏类型主要包括构造油气藏、地层油气藏及构造-岩性油气藏3种.从生储盖组合特点、断层特征、圈闭形态与规模质量等方面研究了它们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提出南斜坡孔店组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背景、断层及圈闭特征3方面因素的控制,斜坡带鼻状构造的反向断块圈闭、砂泥比小于30%的地区成藏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复杂断块群油田以断鼻、断块及断层+岩性油气藏为主,垂向含油层系多,平面上叠合连片,油气主要富集在鼻状构造主体部位的断鼻断块内。通过对研究区油气控制因素的分析,指出继承性的鼻状构造控制了油气聚集方向和富集程度,油气藏含油范围和油气藏高度则主要受断层封闭性和封闭程度的控制,油气分布规律受伸展构造所伴生的各种断块群构造型式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北段坳陷层发育5个次级近北东向构造带,自东向西依次分别为白音诺勒构造带、二站构造带、阿拉新构造带、江桥鼻状构造带及西部超覆地层尖灭带.构造演化划分为3个阶段:斜坡发育雏形阶段、斜坡继承性发育阶段、斜坡抬升稳定阶段.发育5种构造样式,分别为反向正断层控制的鼻状构造或背斜、正断层控制的断块构造、逆冲走滑断层控制的鼻状构造、基底凸起和断块继承性发育的鼻状构造或背斜、地层超覆构造.构造带控制油气聚集带形成,构造样式控制油气藏类型,构造长轴展布方向与砂体的展布共同控制油气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8.
泌阳凹陷复杂断块群油气分布控制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复杂断块群油田以断鼻、断块及断层 岩性油气藏为主,垂向含油层系多,平面上叠合连片,油气主要富集在鼻状构造主体部位的断鼻断块内。通过对研究区油气控制因素的分析,指出继承性的鼻状构造控制了油气聚集方向和富集程度,油气藏含油范围和油气藏高度则主要受断层封闭性和封闭程度的控制,油气分布规律受伸展构造所伴生的各种断块群构造型式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南阳凹陷东部地区构造活动强烈,断层十分发育,是比较典型的复杂断块含油气区,与断层有关的油气藏数量众多。含油气圈闭一般在鼻状构造背景条件下形成,往往被断层分割而复杂化,而断块(断鼻)则成为一个基本的含油气单元。通过对东部地区斜坡带复杂断块区的油气成藏规律的归纳和总结,寻找到了控制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指出南阳凹陷魏岗、张店鼻状构造的继承性发育十分有利于油气聚集,是有利勘探方向,斜坡带发育的各种断块是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10.
斜坡背景上叠置了局部背斜或鼻状凸起岩性圈闭,有利于截获从斜坡低部位运移上来的油气而聚集成藏。通常在凹陷的鼻状凸起或横梁斜坡,大型三角洲砂体较为发育,油气聚集受鼻状凸起或脊状构造控制,低幅度构造圈闭、岩性圈闭和构造-岩性圈闭为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储集层砂体、沟通断裂和不整合面为油气输导的主要通道。葡萄沟—葡北构造带发育的岩性油藏远离生油凹陷区,具有构造隐蔽、单井控制储量小、圈闭落实难度大等特点,正确认识各种成藏要素及其配置关系,对该区岩性油藏的滚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区储集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制约了油田高效开发。通过对构造、油藏及储集层发育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研究区油气聚集规律,建立了研究区储集层沉积及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1.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是一个单斜型构造带.发育有多个三角洲砂体.岩性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孔隙式胶结.孔径较大.储集性较好;油藏类型以断块、断鼻油藏为主.油层具有平面上呈“叠瓦状”、纵向上呈“屋脊状”的分布特点;通过对该区“四性”关系研究.确定了该区油层的判别解释标准。据最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表明,北部斜坡带油气资源量占凹陷总资源量的40%左右.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2.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是油气大规模运移的指向地区,受鼻状构造、断层和砂体的影响,该带以复杂断鼻断块、断层-岩性和断层-不整合油气藏为主.在划分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油藏类型和分析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北部斜坡的成藏模式,分为3类:汇集式运聚成藏模式;沿断层运聚成藏模式;斜坡自生自储式成藏模式.总结了北部斜坡油气富集规律,即是油气富集于继承性的沉积-构造斜坡的鼻状隆起区,斜坡内带和凹陷中心则是形成低位扇岩性油气藏和断层-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地区.根据以上分析,该区带二次油气勘探存在3大领域,有望探明一定规模的石油地质储量,对油田的增产上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泌阳凹陷北坡油气富集规律与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对泌阳凹陷北部斜坡油气分布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根据油源、鼻状构造、砂体延伸方向及规模、断裂系统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配置关系,将北部斜坡划分为三种成藏模式:汇集式运聚成藏模式、沿断层运聚-北东向断层调整油气运移方向,北西向断层控制聚集成藏模式和斜坡自生自储式成藏模式。分析总结了油气富集规律特征:①继承性的沉积-构造斜坡是油气大规模运移的指向区,鼻状隆起是油气富集带;②斜坡内带是形成低位扇岩性油气藏和断层-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地区。指出了核三下段、斜坡内带断层-岩性油藏、非构造主体部位岩性或断层岩性油藏、斜坡边缘浅层不整合油藏等是下步勘探的主要潜力目标。  相似文献   

14.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的烃源岩主要是下第三系核桃园组三段的暗色泥岩砂泥岩,有机碳平均含量为1.77%,干酪根为Ⅰ型和Ⅱ1型;储层以下第三系核三段细砂岩为主,孔隙度一般20%~35%,渗透率(150~900)×10-3μm2;油藏类型以断块油藏、断鼻油藏和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为主。北部斜坡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演化、断裂发育、沉积相和温压场流体势控制,构造演化和流体势控制油气的运聚方向,断裂和砂体的展布控制油气运聚模式和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15.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发育一系列规模不同的鼻状构造,由于断层的切割,在鼻状构造背景上发育了多个断鼻、断块群圈闭。位于北部斜坡带中部新庄地区的断裂鼻状构造是油气运移的指向区,发育有小断块、小断鼻和地层不整合油藏。针对北部斜坡带构造破碎、圈闭面积小、断层小等特点,以三维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地震层位标定、三维可视化解释、相干体断层分析等技术对新庄地区古近系核桃园组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发现并落实了面积大于005km2的小断鼻、断块和地层不整合等圈闭,解释目的层深度与钻井深度的绝对误差在5m以内。根据解释结果,部署钻探了多口井,有60%的井钻遇油层,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25.19×104t。  相似文献   

16.
泌阳凹陷新庄油田断裂发育,构造破碎,主要发育一系列断鼻、断块油藏及少数不整合油藏。从该区的油层分布特征来看,油层埋藏浅,隔层较薄,单井油层井段集中;含油层位多,油藏数目多但规模较小,主力油层不突出;油层分布受断层控制明显,单层含油面积小,但平面上能够叠合连片。从油气控制因素来看,一方面继承性的鼻状构造控制了油气聚集方向和富集程度,油气主要富集在鼻状构造背景上的弧形断层内侧和反向屋脊断块等正向圈闭中;另一方面,断层在油气的运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断层在成藏过程中既起到运移通道作用,又对油气的聚集起到了封堵作用,油气藏含油范围和油气藏高度主要受断层封闭性的控制,油气分布规律受伸展构造所伴生的各种断块群构造型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断层和砂体特征、古鼻状构造、断层活动史及有效运移通道指数等分析,对冀中坳陷文安斜坡第三系油气输导体系的组成与有效性及其对油气运移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区输导体系主要由骨架砂岩与多级顺向和反向断层组成,倾伏于斜坡西侧生油洼槽的多个古鼻状构造与该区输导体系的良好配置构成了油气向斜坡汇集与运移的有利条件;油气大规模运移时斜坡上主要断层的垂向输导作用有限,而众多NE向断层侧向调节所导致的砂砂对接使得油气可穿层运移,油气主要以由深层至浅层的阶梯状长距离侧向运移为主。  相似文献   

18.
蠡县斜坡鼻状构造成因及其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蠡县斜坡的鼻状构造带控制了油气的运聚与成藏,此构造带主要由基底古凸起背景下的继承性发育和后期的差异压实作用形成,具有持续发育、幕式演化的特征,可分为沙四段、孔店组——基底、沙三段——沙一下亚段、沙一上亚段和东营组4个阶段.这种特征对油气成藏具有3个控制作用:鼻状构造的发育期次控制砂体在两翼形成超覆尖灭型砂体,后期鼻状构造脊部发育河道透镜状砂体;长期的构造高部位控制了油气的运聚,可形成断鼻油藏、上倾尖灭油藏、砂岩透镜体油藏和构造-岩性油藏;构造-岩性油藏是蠡县斜坡最普遍的油藏类型.  相似文献   

19.
泌阳凹陷新庄油田油气运聚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泌阳凹陷新庄油田断裂发育,构造破碎,主要发育一系列断鼻、断块油藏及少数不整合油藏。从该区的油层分布特征来看,油层埋藏浅,隔层较薄,单井油层井段集中;含油层位多,油藏数目多但规模较小,主力油层不突出;油层分布受断层控制明显,单层含油面积小,但平面上能够叠舍连片。从油气控制因素来看,一方面继承性的鼻状构造控制了油气聚集方向和富集程度,油气主要富集在鼻状构造背景上的弧形断层内侧和反向屋脊断块等正向圈闭中;另一方面,断层在油气的运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断层在成藏过程中既起到运移通道作用,又对油气的聚集起到了封堵作用,油气藏含油范围和油气藏高度主要受断层封闭性的控制,油气分布规律受伸展构造所伴生的各种断块群构造型式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斜坡带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方法——以济阳坳陷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济阳坳陷为例 ,概要论述了箕状断陷的结构特征 ,把斜坡带分为宽缓型、窄陡型、双元型三种类型 ,研究了不同类型斜坡带油气藏类型、油气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 ,指出在宽缓斜坡带主要以形成上第三系构造 -岩性油藏、下第三系岩性油气藏、地层超覆不整合油藏、构造 -地层油气藏及前第三系的地层剥蚀不整合油藏为特征 ;窄陡斜坡带主要形成断块油藏、断块 -岩性油藏、滚动背斜油藏 ;双元斜坡带主要形成潜山油藏、地层不整合油藏及断块 -岩性油气藏。在此基础上 ,建立了以综合地质分析为基础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测井约束反演、三维可视化技术等为手段的斜坡带综合勘探方法 ,提高了斜坡带的勘探效果 ,也为类似盆地斜坡带的勘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