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草兰疫霉菌对9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香草兰疫霉菌对9种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香草兰疫霉菌对不同供试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50%烯酰吗啉WP、25%甲霜·霜霉WP和69%烯酰吗啉·锰锌WP的敏感性最高,EC50值分别为0.385 5、0.407 4、2.8184 mg/L;对50%琥铜·甲霜WP和72%霜脲氰WP的敏感性次之.  相似文献   

2.
对一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用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与碘甲烷反应制备了 N-甲基-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产率为93%。  相似文献   

3.
4,6-二甲氧基-2-甲硫基嘧啶是农药双草醚的重要中间体,文献报道该合成路线主要有,1)碘甲烷法,碘甲烷与4,6-二羟基-2-甲巯基嘧啶反应制备,该法收率不高,同时碘甲烷价格昂贵;2)硫酸二甲酯法,硫酸二甲酯与4,6-二羟基-  相似文献   

4.
几种新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几种新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作用.在马铃薯叶盘上嘧菌酯、烯酰吗啉和双炔酰菌胺对晚疫病的控制效果较好(EC90值分别为0.4181、0.5359、0.8228 mg/L),其次是氟菌·霜霉威、精甲霜·锰锌、烯酰吗啉·锰锌、代森锰锌、霜脲·锰锌、百菌清、氢氧化铜、氟啶胺和霜霉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菌·霜霉威、双炔酰菌胺和精甲霜·锰锌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较好(88.9%、82.7%和78.9%),显著高于霜脲·锰锌、烯酰吗啉、嘧菌酯、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防效.示范区交替喷施霜脲·锰锌、精甲霜·锰锌、氟菌·霜霉威和烯酰吗啉对晚疫病的防效在90%以上,明显高于群众自防区的防效.  相似文献   

5.
对普罗雌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采用碘甲烷代替硫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制备普罗雌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简便的合成了普罗雌烯。方法:以雌二醇为原料,Williamson反应醚化后,以碘甲烷代替硫酸二甲酯为甲基化试剂合成普罗雌烯。结果:以雌二醇计,普罗雌烯的总产摩尔率为85.6%。结论:本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收率高,纯度高于99.5%,单个杂质低于0.1%,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6.
邻甲酸甲酯苯磺酰胺合成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邻甲酸甲酯苯磺酰氯进行纯化,以邻甲酸甲酯苯磺酰氯为原料合成邻甲酸甲酯苯磺酰胺,并与以糖精为原料合成邻甲酸甲酯苯磺酰胺的方法对比,找出了合成邻甲酸甲酯苯磺酰胺的最佳合成工艺路线,为进一步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提供了一个经济、合理的中间体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3,(12):876
马克西姆阿甘公司(MAI)于11月17—21日在耶路撒冷召开的欧洲马铃薯研究协会会议上推出新杀菌剂产品Banjo Forte(有效成分:氟啶胺+烯酰吗啉),用于马铃薯晚疫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疾病,每年在全球可造成价值约56亿美元的损失,曾是造成18世纪爱尔兰马铃薯饥荒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氟啶胺和烯酰吗啉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活性成分,但由于真菌产生了抗性,这2种活性成分的有效性下降。Banjo Forte是MAI的一款新的液体杀菌剂,结合了氟啶胺和烯酰吗啉的功效,能有效防治马铃薯晚疫病。EuroBlight的试验及在欧洲多个国  相似文献   

8.
4种杀菌剂对湖南省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磊  张松柏  张德咏  张胜平  彭静  刘勇 《农药》2012,(9):680-682
[目的]明确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对湖南省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方法]采用叶盘漂浮法测定4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甲霜灵、霜脲氰、嘧菌酯、烯酰吗啉)对湖南省不同地区黄瓜霜霉病菌的毒力。[结果]湖南省黄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霜脲氰、嘧菌酯、烯酰吗啉的毒力(EC50)分别为15.613~17.266、10.313~13.465、3.834~5.444、9.122~9.915 mg/L。[结论]湖南省黄瓜霜霉病菌对嘧菌酯的抗性倍数较高,其他3种杀菌剂抗性倍数均较低;但是嘧菌酯相对毒力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种杀菌剂。  相似文献   

9.
对氯苯甲酰氯是合成杀菌剂烯酰吗啉和药物吲哚美辛的一个重要中间体。以对氯甲苯为原料,经氯化、水解反应合成对氯苯甲酰氯,总收率为94.6%,产品含量为99.3%。  相似文献   

10.
烯酰吗啉属吗啉类杀菌剂,主要用于黄瓜霜霉病、辣椒疫病、葡萄霜霉病、烟草黑胫病和荔枝树霜疫霉病的防治。截至到2007年11月底,共有12家企业在我国登记了烯酰吗啉原药产品,其中国外企业1家,国内企业11家。按照企业所在省份划分,江苏省3家,山东省和四川省各2家,安徽省、浙江省、辽宁省和河北省各1家。  相似文献   

11.
烯酰吗啉在葡萄上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烯酰吗啉在葡萄上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烯酰吗啉在葡萄上的半衰期为12.4~17.1 d,顺式烯酰吗啉消解速率快于反式烯酰吗啉.残留实验表明烯酰吗啉在葡萄中的安全间隔期可定为20 d.  相似文献   

12.
邻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是一种活性较强的精细化学中间体,主要用于农药杀菌剂醚菌酯、肟菌酯的合成,也可用于生化合成等。本文对邻甲基苯甲酰甲酸甲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颂函  高宇  韩小双 《农药》2014,(12):922-923,931
[目的]探索霜霉威、百菌清、烯酰吗啉对菠菜霜霉病的效果及对菠菜的安全性,为药剂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要求进行了防治菠菜霜霉病的田间试验,比较霜霉威、百菌清、烯酰吗啉对菠菜霜霉病的防病效果。[结果]75%百菌清WP 1 125、1 687.5、2 250 g a.i./hm2剂量防治菠菜霜霉病,第3次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69.37%、71.45%、70.83%。722 g/L霜霉威盐酸盐AS 649.8、974.7、1 299.6 g a.i./hm2剂量防治菠菜霜霉病,第3次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69.71%、70.92%、71.08%。50%烯酰吗啉WP 225、300、375 g a.i./hm2剂量防治菠菜霜霉病,第3次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为95.59%、96.64%、96.30%。[结论]霜霉威、百菌清、烯酰吗啉对菠菜霜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烯酰吗啉表现最好,显著优于霜霉威和百菌清,霜霉威和百菌清表现中等,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氰霜唑对黄瓜霜霉病菌的抑制作用,以杀菌剂烯酰吗啉为对照药剂,采用室内盆栽法进行了氰霜唑原药对黄瓜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氰霜唑原药对黄瓜霜霉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效果优于烯酰吗啉,其EC50值分别为9.43、13.25 mg/L.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改进了水稻田杀菌剂苯氧菌胺的合成路线。[方法]以邻氯苯甲酸为起始原料,经醚化、氯化、氰化、醇解(Pinner法)、缩合、胺解等6步反应得到苯氧菌胺。[结果]通过对反应条件进行控制和优化,苯氧菌胺的总收率为27.02%,重结晶后纯度为99.6%。[结论]该合成路线条件成熟、可靠、简便可行,可以规模化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农药》2015,(9)
[目的]混合溶剂重结晶法研制烯酰吗啉农药标准品纯度高,方法简便。[方法]采用重结晶方法对烯酰吗啉原药进行纯化,调整Z/E式比例,使得Z/E=1∶1。鉴别试验采用HPLC、IR进行,并进行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试验,多组检验数据确定量值。[结果]烯酰吗啉标样含量99.8%。[结论]重结晶得到的烯酰吗啉标准品符合标准品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药》2015,(6):46-48
采用盆栽法比较了不同药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作用特性。结果表明: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5%氟吗·唑菌酯悬浮剂、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等对黄瓜霜霉病均有良好的保护活性;当有效成分用量一定时,喷液量充足才能保证药效发挥。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25%氟吗·唑菌酯悬浮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均有很好的1~3 d治疗活性,药后5 d的治疗效果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正>欧盟委员会近日确认延长1 4种活性成分的现有登记有效期至2018年7月3 1日,从而为欧盟当局完成更新授权提供充分的时间。上述活性成分为:除草剂氟丁酰草胺、嗪草酮、草铵膦;杀菌剂克菌丹、烯酰吗啉、霜霉威、灭菌丹;杀虫剂乐果、氟虫腈、灭线磷、伐虫脒、甲硫威、亚胺硫磷、甲基嘧啶磷。根据原有的登记时限,氟丁酰草胺的登记有效期截至2017  相似文献   

19.
烯酰吗啉水乳剂防治葡萄霜霉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种药剂不同处理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烯酰吗啉EW900和600mL/hm2对葡萄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效,第2次施药后14d的平均防效可高达83.3%和84.6%,极显著优于25%甲霜灵900g/hm2WP和10%烯酰吗啉EW150、300mL/hm2。10%烯酰吗啉EW900mL/hm2和EW600mL/hm2在防效上无差异,建议生产上使用10%烯酰吗啉EW600mL/hm2。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苯并烯氟菌唑的合成方法;根据酰胺键的合成方式,合成方法可分为酰氯合成法、酰胺合成法、酯交换法、酸缩合法及肟合成法5种。对这些方法所涉及的关键中间体的合成也进行了总结,发现肟合成法具有收率高、原料易得和易于工业化操作等特点,是目前大量合成苯并烯氟菌唑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