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及有关卫生规范,加强对熟肉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根据卫生部统一安排,我站接受省卫生厅委托,于1997年10月份对省内部分市流通领域的定型包装熟肉制品进行了抽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了解广东省市售熟肉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的污染情况,评估其潜在的风险,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省21个地级市和顺德区的市售肉制品中的SA进行监测,并用快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初步评价广东省熟肉制品中SA的风险。结果 2013年广东省729份市售熟肉制品中SA的检出率为3.3%,定量计数结果为<10~350 cfu/g,其中705份样品未检出SA(<10 cfu/g),24份样品检出SA(>10 cfu/g),24份阳性样品中SA的平均污染水平为10 cfu/g;4种熟肉制品中熏烧烤类熟肉制品的SA检出率最高,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污染水平较高,农贸市场是最主要的污染场所。广东省每年预计因食用熟肉制品导致SA的发病人数为24 002人,发生概率为2.3×10-4。结论 广东省市售熟肉制品存在SA污染,且初步评估显示致病风险较大,建议加强熟肉制品中SA的卫生监管,并进一步开展食品中SA的风险评估研究,以降低SA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县市售熟肉制品的卫生质量,加强卫生管理,防止因食用熟肉制品发生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在2003年对昌乐县区域内销售熟肉制品305份进行了细菌学检测,结果报导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3年4月份和10月份,我县食品卫生日常监测305份熟肉制品。包括:红烧猪头肉、  相似文献   

4.
《中国酿造》2007,(12):42-42
近期,唐山市卫生局根据国家、省((2007年全省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对唐山市餐饮业和学校食堂使用的酱油、熟肉制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共采集样品56份,其中酱油采集25份,有5种酱油不合格,样品合格率80%,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氨基酸态氮和菌落总数;熟肉制品采集31份,有2种熟肉制品不合格,样品合格率93%,主要不合格指标为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5.
行业动态     
唐山市抽检酱油合格率80%近期,唐山市卫生局根据国家、省《2007年全省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对唐山市餐饮业和学校食堂使用的酱油、熟肉制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共采集样品56份,其中酱油采集25份,有5种酱油不合格,样品合格率80%,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氨基酸态氮和菌落总数;熟肉制品采集31份,有2种熟肉制品不合格,样品合格率93%,主要不合格指标为大肠菌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郑州市熟肉制品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污染状况,为熟肉制品储存过程中产气荚膜梭菌的安全控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按照GB 4789.13—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产气荚膜梭菌检验》中的方法分别对11种不同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合VITEK鉴定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法进一步验证。结果 259份样品中,产气荚膜梭菌检出份数为38份,总检出率14.7%,不同样品的检出率范围为0.0%~33.3%,其中盐焗鸡样品检出率最高为33.3%(7/21),卤半片鸭和卤鸡肝样品未检出。烧鸡、烤鸡和卤鸡腿样品的产气荚膜梭菌菌落总数均超过5.0log10CFU/g,其他样品的菌落总数均在4log_(10)~5log_(10) CFU/g之间。结论郑州市熟肉制品中的产气荚膜梭菌污染现象较严重,烧鸡、烤鸡和卤鸡腿的菌落总数较高,有引起食物中毒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了解昌吉地区食品中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EHEC O157∶H7、阪崎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状况,提高昌吉地区食源性疾病预警与防控能力。方法 依据国标方法检测和血清学鉴定。结果 检测熟肉制品,糕点及饼干,中式凉拌菜,鲜食米、面制品,生食、水果蔬菜,婴幼儿配方粉/米粉/谷粉/豆奶粉,动物性水产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速冻熟制米面制品,蛋制品(皮蛋、咸蛋、糟蛋),冷冻食品等11种样品共627份,检出致病菌10株,总检出率1.59%;627份食品样中致病菌经卡方检验χ2=6.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非发酵豆制品3.85%,熟肉制品3.20%。其中9月份采集的89份样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为3.37%;其次为8月份采集的233份样品,其中致病菌检出率为2.58%;10月份采集的111份样中致病菌检出率为0.90%。结论 昌吉地区主要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建议政府卫生行政执法加大对销售熟肉制品店面、酒店、饭店的管理,减少食源性致病菌的交叉污染,同时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熟肉制品食用方便,受塑广大消费者欢迎。为了解我省目前熟肉制品卫生状况,加强熟肉制品卫生监督管理,我们于1993年8月至10月,对全省25个厂家的35份火腿、灌肠类肉制品进行抽样监测。按国标卫生标准要求,卫生指标全合格者14份,合格率为40%。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市场上熟肉制品中兽药残留情况,在多个城市随机购买了200份样品,检测氯霉素残留。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氯霉素残留量,测试结果显示,阳性样品为13份,合格率为93.5%,熟肉制品中氯霉素残留量情况不容乐观。经分析检出的阳性样品中大部分为含有了鸡肉成分。为确保市场中熟肉制品的质量,应加强家禽养殖业中兽药使用的监管,同时熟肉加工企业应把好原料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晋城市部分市售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的安全状况.方法 金属元素、添加剂检测依据GB/T 5009-2003《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农药残留项目依据NY/T 761-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结果 219份粮食、蛋制品、肉制品、蔬菜、菌类和鱼类样品检出铅超标2份,镉超标3份.21份面制品中检出铝超标7份,无汞超标样品;在52份甜味食品样品中检出11份样品甜蜜素存在超限量使用情况,糖精钠无超限量使用样品;16份白南瓜子和罐装金针菇样品中检出3份二氧化硫超限量使用,30份酱腌制蔬菜类和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无超限量使用样品;153份蔬菜和菌类样品中,检出有机磷农药14份,超标7份,超标率3.9%;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出33份,超标4份,超标率2.6%.结论 晋城市市售食品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安全隐患,应加大食品卫生宣传力度,加强各类市场的卫生监管监测工作,农药残留问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东坡肉生产过程的HACCP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东坡肉软罐头生产为例,通过对熟肉制品加工厂从原料到成品各加工工序卫生状况的调查、检测,指出了熟肉制品生产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并提出了东坡肉软罐头生产中实施HACCP计划的细则。  相似文献   

12.
通过试验了解餐饮服务单位自制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为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重要信息,可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保障饮食安全。分别按照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致病菌,并依据GB 2726—2005《熟肉制品卫生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单指标评价判定。试验共检测样品160份,合格率为75.63%。结果表明,季节温湿度、餐饮单位业态类型、操作环境和人员的卫生状况是影响熟肉制品致病菌污染的重要因素,原材料和制作方式对污染情况无显著影响,餐饮服务单位和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对熟肉制品的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今年夏秋季,卫生部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重点抽检了熟肉制品、冷食、饮料和月饼等共6,660件样品,微生物指标是这次抽检的主要指标。各类食品抽检总合格率为74.6%,其中矿泉水合格率为79.8%,果汁型饮料为88.3%,含乳饮料为78.5%,定型包装熟肉制品为80.6%,散装熟肉制品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冬夏两季乌鲁木齐市部分餐饮企业在食品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并分析餐饮的污染原因。方法通过对冬夏两季乌鲁木齐市150家餐饮中小企业生产餐饮共372份样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和分析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糕点类),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冬夏两季采集的样品总合格率为分别为70.5%和47.7%,夏季样品合格率明显低于冬季(P0.05),不同样品间比较发现,熟肉制品合格率最低。结论乌鲁木齐市部分餐饮企业餐饮微生物污染情况严重,尤其是夏季熟肉制品、饮品的微生物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冬季,这表明相关餐饮企业在加工和保存过程中存在不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的操作,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更多的措施以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熟肉制品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种类,保证熟肉制品卫生质量是有效预防食物中毒发生的根本。笔者结合宁津县1995年熟肉制品卫生抽样监督监测结果,分析影响熟肉制品卫生质量的各种因素,研究提出相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8~2019年洛阳市市售熟肉制品亚硝酸盐含量情况,掌握洛阳市市售熟肉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情况,为相关部门监督抽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采集洛阳市市售熟肉制品222份,按照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第二法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依照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222份市售熟肉制品中,127份检出亚硝酸盐、检出率57.2%,平均含量7.8 mg/kg,14份样品超标、超标率6.3%。腌腊肉亚硝酸盐检出率100%,牛肉、猪肉中亚硝酸盐检出率均超50%,专营店售卖的熟肉制品亚硝酸盐检出率和超标率均最高。结论 洛阳市市售熟肉制品仍存在超标使用和滥用亚硝酸盐的状况,但总体情况是可控、安全的,建议相关部门继续加强亚硝酸盐使用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辣条样品中的山梨酸和苯甲酸2种防腐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省内4个地级市市售的20份辣条产品中的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0份样品中10份样品检出防腐剂,检出率达50.0%,有9份样品中检出山梨酸,检出值为0.020~0.093 g/kg,1份样品中检出苯甲酸...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仓山区1996~1998年熟肉制品监督抽查的结果分析,讨论分析了影响熟肉制品卫生合格率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提高熟肉制品卫生合格率的关键措施在于改善生产销售环境和加强监督力度。而加强基层监督力量和加强从业人员岗位卫生培训应是今后进一步提高熟肉制品卫生监督有效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食品厂酱卤熟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状况及分布情况。方法 2016—2017年在南京市某食品厂采集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样品120份(原辅料60份、中间产品28份、成品24份、终产品8份)、环境样品204份、空气样品58份和生产用水14份,共396份,按照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系列标准和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对卫生指示菌和主要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并对沙门菌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在食品样品和环境样品中,李斯特菌检出率为7.4%(24/32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6%(5/196),沙门菌检出率为1.9%(6/324);其中李斯特菌有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其他以格氏李斯特菌和伊氏李斯特菌为主;沙门菌经血清学分型共4种血清型,分别为肠炎沙门菌(2株)、鼠伤寒沙门菌(2株)、依桑吉沙门菌(1株)和亚利桑那沙门菌(1株)。在原辅料、中间产品以及人员、仪器设备、清洁工具中均有致病菌检出,但成品和终产品中未检出致病菌。结论酱卤熟肉制品生产过程原辅料和环境中均存在多种致病菌污染。  相似文献   

20.
农贸市场摊位及熟食店中散装熟肉制品的卫生状况是居民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采集宁波市122家农贸市场熟肉制品摊位和16家熟食店自制或经销的共151份熟肉制品,原料肉涉及5种不同肉类,检测分析了熟肉制品中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胭脂红、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在鸡、鸭、鹅、牛、猪肉类共151批次熟肉制品中,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和胭脂红的检出率分别为9.93%、11.26%、5.96%和3.31%;79批次经销样品和72个餐饮服务单位自制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检出率分别为15.19%和1.39%。本研究表明鸡肉和鸭肉类熟肉制品中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使用情况应引起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