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全国最大的羊皮服装生产基地和亚洲最大的羊皮制革基地,辛集市大力实施“品牌兴市”战略。该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思路,连续举办了15届国家级皮革展销会,组织皮革企业以“辛集展团”的形式,连年参加国内外大型皮展会,有效地提高了“皮都辛集”的知名度。先后与11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投资2900万元,组建了中国皮革研究院河北分院、辛集皮革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研机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辛集是我国皮革业的重要生产销售基地,2001年底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皮革工业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皮革皮衣之部”称号。辛集皮革业由制革业、皮衣业以及皮件、皮革机械构成,2002年全市皮革行业实现产值60亿元,出口创汇1.7亿美元。其中,制单业占全市皮革经济总量的42%。 相似文献
3.
每到岁末年初,我们都习惯回顾过去的一年和展望新的一年。对于辛集制革业来说,回顾2005与展望2006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概括地说是凼为2005年的艰难与奋斗,2006年的希望与挑战和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日从江门各地中小型制革厂了解到,由于国内原皮供应短缺,原皮的价格涨幅比较高,国内优质原皮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迫使许多制革厂把目光转向国外优质原皮。江门制革厂采购的原皮大部分是山、绵羊皮和牛皮,这些原皮主要来自内蒙、甘肃、新疆、山东、陕西等西部省份。目前,进口原皮特别是在一些大型制革厂像珠江皮革厂、华联制革厂、洋逸皮革厂占有很大一部分。这些进口原皮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巴西等国家。 相似文献
5.
6.
十多年前,辛集制革业以建设制革丁业区为契机,进行了产业结构大调整,完成了由分散经营到集中经营,由小制革到规模化企业,由作坊式运作到现代化管理的根本转变,实现了制革业的科学规划,统一管理,集中治污,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制革业最头疼的环保问题,而且大大推动了产业升级,走上了一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到本世纪初,辛集已拥有一百多家制革企业,年产皮革4,000万平方尺,成为中国最大的羊皮革生产基地。其中,销售额超亿元的大型企业有6家,有4家企业获得中国首批“真皮标志生态皮革”认证,羊皮服装革占到国内同类产品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7.
近段时间.河北獭兔收购价格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据养殖户介绍.去年上半年上等毛皮獭兔每只收购价最高达到65元,而今年每只最高价格仅40元,皮板差的只能卖到25元。主要原因,一是市场需求变化.二是养殖户增多。 相似文献
8.
高新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个性化产品开拓国际市场,自营进出口权利为企业注入生机机,沁阳市制革行业紧抓国际市场信息主流,正以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国际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辛集市通过了中国皮革协会专家组考核复评,继续保持“中国皮革皮衣之都”称号。这一荣誉称号是“十五”初年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联合授予给辛集市的。“十五”期间,辛集市皮革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品竞争力不断加强,出口创汇连年创新高。到“十五”末的2005年,全市皮革业实现销售收入82亿元,出口创汇5.4亿元,分别是2000年的2倍和38倍。主要产品产量皮革3,220万张,制衣685万件,分别比2000年增长73%和128%。2006年全行业销售收入再创佳绩。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辛集皮革业在短短的五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呢?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中国皮衣之都”的海宁市,其皮革和皮革服装的产业优势在业内早已如雷贯耳。但近几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使皮革服装业大幅度滑坡,尤其是内销皮装市场普遍降温,致使皮革业受到了极大地冲击。聪明的海宁人并没有被市场的突变所吓倒,他们历经市场的洗礼,寻找出了一条多品种开发、多渠道经营、以内养外、内外兼营、联动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对于江门制革行业来讲,是最不平凡的一年,作为广东省的皮革生产基地之一,江门制革业在这一年中,因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的变化,经历了巨大的市场考验,并在这一过程中,经过一系列整合与调整,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格局。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长三角制革业无论是企业的发展史,还是企业的规模及产品档次,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而位于长三角腹地的桐乡,作为国内制革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现已取得可喜的成绩,在产品上不仅实现了多元化生产,而且各企业在长期的发展中拥有独特的发展思路,以及自己的拳头产品,避免了企业之间在产品开发上相互抄袭、模仿,在价格上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而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本地制革企业的老板们也经常抽时间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经验,关系甚为融洽,从而为当地制革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对于知识密集型行业还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人才的重要性相信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非常清楚,优秀的人才不但能够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还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升管理者的水平。从某种角度来说,制革行业正是介于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之间的一个产业, 相似文献
14.
15.
16.
2007年,海宁的皮衣皮草业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出口退税、人民币升值、国内物价消费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给海宁皮衣皮草业带来很大影响。作为紧密关联的上游产业——制革业不啻为市场变化的晴雨表,见证和体现了海宁皮衣和皮草生产的兴衰起落,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唇齿相依。近日,记者在海宁制革基地——海宁经济开发区走访了部分厂家和一些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他们,记者了解到,与皮衣皮草市场表现不佳如出一辙,今年的皮革市场行情整体表现疲软,后继增长乏力。由于俄罗斯市政府去年采取的限制外商政策,皮衣出口遭受重创,内销也不景气,而这直接波及制革业的市场行情。 相似文献
17.
最近,记者在和惠东一些中小皮革厂老板的接触与走访中了解到:惠东制革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数量少、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产品档次不高和经营管理不规范等“弱点”,利润率不断下降,赢利越来越少。规模小、产品落后的制革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萎缩。一些平时接触较多又有合作精神的老板们正在酝酿合股或重组皮革厂以应对市场竞争。看来,惠东制革业升级并重新洗牌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18.
<正>据温州商报报道,"中国皮都"水头从2004年开始对制革行业进行整治整合,如今整治暂时画上了"句号"。据平阳县水头镇政府、水头皮革基地管委会信息,由原1200多家制革企业经过十年整治整合最终重组而成的8家企业,上周已正式使用新建或利用原厂房改造的标准厂房开始试生产。因制革企业众多而被称为"中国皮都"的水头,2003年鼎盛时期,全镇大小制革企业发展到1200多家,用于生皮加工的滚筒式转鼓达3300余只,年 相似文献
19.
桐乡紧邻“中国皮革之都海宁”,翻开桐乡制革业最近20年的历史,笔者发现,在继上世纪80年代的崇德制革厂、桐乡制革厂与临近的海宁制革厂后,这批企业的管理人员与员工纷纷跳出来办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桐乡及其周边现已拥有了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虽然这批企业分布稍显散乱,且向数不多,加上周边的海宁、湖州等地区在内,数量仅有十几家, 相似文献
20.
目前,江门制革行业大体上已经恢复到了“非典”以前的水准。据记者在几个制革厂走访的情况来看,除了一两个老板想搬家外,其余的企业反映良好。鞋面革.手袋革、箱包革等产品的订单已经到手,有的企业正忙着招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