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采集的地震资料中,存在各种噪声,现有的去噪软件对某些噪声消除的同时,对有效信号也有一定的压制。本文采用射线理论的非递推Kirchhoff积分法,研究了针对低信噪比的单炮地震记录的反偏移技术。它可以增强有效信号,消弱随机噪声,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单炮记录信噪比明显提高,速度谱质量得到改善,叠加剖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地震资料成像效果与走时精度有关,在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中,通常有两种计算旅行时的算法,即直射线法和弯曲射线法,不同的旅行时算法成像精度有一定差别。直射线法根据均方根速度计算旅行时;弯曲射线法利用层速度模型计算旅行时,虽然考虑了速度的横向变化,但仍然假设炮点或成像点两侧的走时是对称的。非对称走时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算法中含有水平源像距的多次项以及关于速度的横向导数(非对称项),能够有效提高走时计算精度,从而改善地震波的聚焦效果。对3种旅行时算法从理论公式、对速度的适应性方面进行应用效果分析,并在SB地区实测,认为弯曲射线与非对称走时的速度建模较为相似,两者速度的适应性较好。横向速度相对变化较大时,直射线较非对称走时所需均方根速度偏高。在速度横向变化较小的平层,效果相当;在速度横向变化较大时,非对称走时算法计算精度较弯曲射线稍高,较直射线有较大优势;直射线走时算法对断点和断面的分辨率略低。  相似文献   

3.
邱敏  常亮  杨春花 《中外能源》2013,18(3):63-69
针对吉林探区伊通盆地西北缘地震资料的复杂构造成像,叠前深度偏移是目前比较有效的成像技术,而复杂构造准确成像面临的核心问题不是偏移算法,而是速度模型的准确性问题。速度模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偏移成像的效果。结合伊通盆地复杂构造成像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速度建模思路和关键技术。经过叠前时间偏移、时间域层位解释这两步工作,建立了均方根速度场和时间域的构造模型;在时间域速度体上抽取和计算层速度,经过平滑、编辑、速度约束等一系列处理后进行时深转换,形成深度域初始深度-层速度模型。通过采用沿层剩余速度拾取与叠前深度偏移迭代来对初始模型进行更新,形成了精度更高的叠前深度偏移的深度-速度模型。通过采用井资料约束、地质构造模式约束、地震成像约束等手段对速度模型进行了有效质量控制。与叠前时间偏移剖面对比,叠前深度偏移剖面波组特征更清楚,层间内幕更清晰,西北缘成像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地表及地下的双重复杂性使库车山前构造圈闭落实难度很大。为了厘清构造模式和速度分布规律,从而提高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的成像质量,进一步精确落实构造,提高库车山前复杂构造的研究水平,本文应用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创新性地实现了三项应用成果:(1)针对浅层建模,引入野外实测地质图成果和地表高程数据体验证和修正了浅层构造模型,建立了地表模型;(2)针对深层建模,在三维地震数据体可视化全三维层位和断裂解释的基础上,实现了逆掩构造地质模型的精细搭建;(3)利用微测井表层调查数据、VSP和声波测井资料,在地表到深层精细构造地质模型的约束下,通过数据驱动和多轮次的迭代更新建立了可靠合理的层速度场。研究成果大幅提高了库车山前复杂区地震资料的成像效果,对复杂区构造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射线弹性阻抗对角度域的常规弹性阻抗进行了改良,它不像常规弹性阻抗那样把入射角与透射角的比值作为一个常量,而是引入不变的地震射线参数作为常量,更符合弹性波传播的物理规律,也更能真实反映地层中的各类信息。所运用的射线参数道集不需借助速度模型,可直接从原始地震道集转换得到,使转换结果具有确定性,避免了速度建模误差带来的影响。同时,基于射线参数理论的叠前地震反演流程,通过贝叶斯理论开展稀疏脉冲反演及利用约束搜索法对储层叠前弹性参数进行求取。相比于角度域的叠前弹性参数反演,该方法的反演结果具有相对更高的纵横向分辨率及更好的客观性。将其应用于利津洼陷沙三下—沙四上浊积岩储层预测,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在预测横向变化较大的复杂储层方面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其预测结果 对研究区的勘探开发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洁 《中外能源》2013,(9):31-35
苏北油田为一复杂断块区,具有"低"、"薄"、"窄"、"深"、"多"的地质特点。共探明油藏20个,探明总储量达4200.39×104t,开发油藏17个共30个区块单元,动用储量2856.64×104t,可采储量630.42×104t。"十一五"以前,主要以试采为主,多数单元采用弹性水驱和试注水开发,由于构造破碎,储层横向变化大,注采连通性差,多数单元采收率小于15%。近年来,应用水驱、化学驱以及气驱等技术,重点开展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攻关研究工作。其中,水驱以井网加密、油井转注、补开注采对应层等完善注采井网为重点;化学驱以开展化学调驱室内评价研究、矿场调剖试验为主;气驱以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为主。从经济角度评价,受断块小及储量规模控制,水驱是现今提高复杂小断块油藏采收率的主要技术。而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及化学驱油技术,成本高、投资大,在绝大部分小断块中推广应用,不具备经济和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7.
致密油气已成为勘探热点。吐哈盆地温吉桑地区水西沟群发育多套致密砂岩,但含油气较好的相对优质储层厚度较薄,且横向变化快,加之上覆煤层影响及其本身低孔低渗的特点,导致相对优质储层与围岩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差异较小。常规储层预测方法及流体检测结果多解性强、精度低,很难满足该区致密砂岩勘探需要。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信息,开展了主要反演井横波估算、弹性参数计算及模型正演、敏感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含油气层顶表现为Ⅰ类AVO特征,λρ、Vp/Vs交会可以较好区分含油气砂岩。在此基础上,运用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对温吉桑地区进行了AVO属性分析、叠前同时反演,并综合其他预测结果,对该区有利储层及含油气性进行了预测,在实际致密砂岩勘探中取得了较好应用效果。实践表明,叠前反演技术是目前储层预测、含油气检测的有效方法,极大地减少了常规储层反演的多解性。下一步将以这种技术手段为基础,应用于其他致密油气勘探工区。  相似文献   

8.
概括了控制器局部网(CAN)总线的原理与技术特点,并将CAN与RS-485串口通信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基于CAN总线技术的小水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的特点及其分层分布式的网络结构,介绍了采用DSP56F807为CPU、PCA82C250为CAN收发器的硬件设计方法及CAN软件的编程方法。采用CAN总线技术的小水电站综合自动化装置已在数十个电站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中通过对微油汽化小油枪点火技术原理的介绍,以及哈尔滨发电有限公司#2锅炉安装微油点火系统前后经济效益的对比,阐述了微油汽化小油枪点火技术作为一种新型节油技术,在锅炉启、停及低负荷稳燃期间,节油率在85%以上,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及环保性,值得在电站锅炉及大型工业锅炉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肠减压管插入技术及在治疗小肠梗阻中的作用。方法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或术前胃肠道减压术在10例急性小肠梗阻患者中实施了鼻肠减压管插入治疗。治疗在X线透视下实施,鼻肠减压导管经一侧鼻孔插入,在患者体位的配合和配套导丝的引导下,将鼻肠减压管插入至十二指肠屈氏韧带附近或更远处的小肠。结果全部病例鼻肠减压管均顺利通过幽门插入预定位置,平均操作时间16min(10~35min),经导管治疗后所有患者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中4例(单纯性肠粘连)症状完全消失,2周后拔除导管;3例患者转手术治疗;3例放弃进一步治疗。在插管过程中未出现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与操作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在X线透视下鼻肠减压管插入相对简单,耗时短,在手术前的胃肠减压和治疗单纯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上效果明显,值得采用  相似文献   

11.
老油区勘探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难度增大,已将识别低级序断层(即断层级别中四级及以下的小断层)列入勘探技术要求之中。低序级断层在地震剖面上,通常表现为具有微小错动,同相轴扭曲,或者振幅变弱,延伸短、断距小、识别难、描述难等特征,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基本不控制油气的聚集,但控制剩余油富集,是高含水期挖掘剩余油描述的重点。采集参数和处理技术的优化选择都将影响低序级断层的识别。在对采集处理过程中影响低序级断层识别的观测系统面元网格、信噪比、频率、速度误差等因素分析基础上,通过建立全波场正演地质模型,借助方差体属性技术以及测井资料,研究了保护低序级断层成像的内插技术、方差体属性辅助提高信噪比技术、测井资料和方差体属性结合提高分辨率技术、频率约束的精细速度分析等处理技术。利用相干体属性、曲率属性沿层切片、方差体等解释技术,有效识别低级序断层。该技术在cao13地区资料处理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华北岔河集油田岔15断块高温(74℃)、高盐(地层水矿化度为15200mg/L),平面和纵向上非均质性强,一般三采方法提高采收率不理想的现状,开展了岔15断块微球调驱适应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μm微球和3μm+500nm混合微球(质量比为1∶1)具有理想封堵岩心孔隙喉道的作用和能力。其中,3μm+500nm混合微球(质量比为1∶1)的封堵能力大于单一的3μm微球的封堵能力;大粒径(3μm)微球的有效作用时间(200d)大于3μm+500nm混合微球(质量比为1∶1)的有效作用时间(100d)。实验结果表明,选用柔性微球驱替原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油的采出程度,效果较为理想。影响微球颗粒是否成功最为关键的因素,是颗粒大小与孔隙喉道直径的匹配。根据搭桥堵塞原理,颗粒直径为孔道直径的1/8~1/3,才能产生有效搭桥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作为精细油藏描述和储层表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推动了油藏描述技术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为开发后期井型井网的调整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揭示提供了地质基础。以大庆油田T区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地震、地质、测井、取心资料,采用多步建模思路,建立油藏沉积微相模型和属性参数模型。最后针对储层参数不确定性问题的来源,运用随机建模技术和地质统计学等方法,分析储层不确定性参数的变化范围和规律,特别是针对变差函数中变程求取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油藏储量风险评价问题,引入概率储量,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各个参数的概率累计分布函数进行随机抽样,对地质储量分布概率进行统计和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表明,此方法基于对储量参数值范围的认识和评估,可以针对不同的独立变量的不确定性进行量化估计,从而计算油藏储量的概率分布,定量分析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预测储层存在的风险和潜力,同时也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一组优选的三维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 numer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in order to produce more realistic simulations of the flow phenomena in fractured rock overlaid by porous sedimentary rock. This model combines the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DFN) model and the equivalent porous medium (EPM) model. This coupled model was then applied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CF 3 pumping test performed in the Sellafield area of West Cumbria (UK), where crystalline fractured rock (Borrowdale Volcanic Group, BVG) is overlaid by sedimentary porous rock (Sherwood Sandstone Group, SS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