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邓克  李维兵 《金属矿山》2004,(3):20-24,42
铁精矿质量只用铁品位来衡量是不完全的,应该用TFe、SiO2等含量来评价。针对铁精矿铁品位与二氧化硅含量关系,对鞍钢大孤山选厂、东鞍山烧结厂、齐大山选厂的铁精矿物相、所有铁矿物的综合理论品位及综合铁精矿分析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大孤山选厂、东鞍山烧结厂、齐大山选厂的铁精矿品位与铁矿物含量关系式及铁精矿品位与二氧化硅含量的关系式,对今后指导矿山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影响矿山经营效果的多种因素综合分析,采用系统建模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丕头山铁矿的边界品位,式业品位、损失率、贫化率及入选品进行了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3.
云浮硫铁矿烧渣选矿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云浮硫铁矿烧渣磨矿-弱磁选-阴离子反浮选试验流程、设备、工艺条件和试验结果作了介绍。在磨矿细度-200目88.48%、原烧渣含铁品位45.87%的条件下,经磁-浮流程分选,获得综合铁精矿品位55.44%,回收率77.91%的指标。综合的尾矿品位含铁28.50%。  相似文献   

4.
金铜矿床品位指标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影响矿山经营效果的多种因素综合分析,采用系统建模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某金铜矿的边界品位、工业品位及相关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该矿的总利润和净现值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将该矿的品位指标进行优化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为寻求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合理的放矿截止品位,众多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理论和方法.对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后,将截止品位放矿的研究成果归纳为3大类,即单一截止品位放矿、组合截止品位放矿,无贫化或低贫化放矿。通过研究分析,认为单一截止品位放矿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在理论上没有优势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铜矿开采导致的铜尾矿堆存问题对社会安全和生态环境产生巨大隐患,提高铜尾矿中有利元素的回收对消耗铜尾矿,解决资源困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云南某选冶厂尾矿库堆存近5×106 t品位为0.43 %左右的混合型铜尾矿,根据硫化铜和氧化铜矿物之间可浮性的差异,对磨矿细度、药剂优化及全流程开路和闭路循环试验进行研究,最终,确定采用“粗选硫化铜矿,扫选氧化铜矿,分别精选提高铜品位”的混合型铜尾矿异步浮选工艺流程,全流程闭路试验获得硫化铜精矿铜品位18.32 %,铜回收率26.84 %,对硫化铜矿物综合回收率为82.44 %;氧化铜精矿铜品位18.15 %,铜回收率31.66 %,对氧化铜矿物综合回收率为48.62 %;铜精矿综合回收率为58.50 %的良好指标,探索出一套技术可行,生产效益高的混合型铜尾矿处理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盈亏平衡法计算,以综合品位代替单一金属品位作为矿石开采边界品位,探讨拉拉铜矿开采利用其延伸勘探区低品位矿石资源的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单一金属品位达不到边界品位要求时,多金属矿综合品位可达到,这可为该矿山综合回收利用低品位矿石资源、延长露天开采部分服务年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艾维尔沟矿区科克萨特石灰岩矿的勘查、取样分析,以经济的角度综合研究了该矿区的储量、品位、及其它开采相关的地质条件。结果表明:该矿区储量理想,品位高,开采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市场投资回报率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德兴铜矿不同品位铜精矿中,铜与伴生的金、银等元素的相关性,求出铜品位与伴生金、银等元素回收率的相关关系和回归方程,经技术经济分析后提出,如果排除冶炼因素,仅从矿山角度出发,则最佳铜精矿品位是22%Cu,这时的综合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0.
放矿截止品位的确定合理与否关系到矿山的综合效益,随着开采活动、市场经济指标的动态变化,有必要对截止品位进行动态优化计算。结合鲁矿集团下属两矿山的最优截止品位的研究,综合考虑矿产品价格、采选成本、地质品位、采选工艺等因素对于截止品位的影响,以最大盈利值为原则建立了截止品位动态优化模型,并通过黄金分割法求得了最优值。其结果为矿山生产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易运来 《现代矿业》2018,34(9):16-19
为高效回收利用铜品位为1.28%的云南某氧化铜矿,根据原矿高氧化率、高结合率、嵌布粒度细的特点及不同含铜矿物可浮性和磁性的差异,试验研究采用先浮硫化铜后浮氧化铜-浮选尾矿强磁选的原则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84.5%的条件下,进行硫化铜1粗1扫2精浮硫化铜矿,硫化铜浮选尾矿再进行1粗3扫3精浮氧化铜矿,浮选尾矿通过磁选综合回收铜工艺,最终获得的硫化铜精矿铜品位为24.75%,铜回收率为33.03%;获得的氧化铜精矿铜品位为16.12%,回收率为39.25%;获得的磁选精矿铜品位为9.71%,铜回收率为12.50%;总精矿铜品位为16.77%,总铜回收率为84.78%,获得了满意的试验指标。 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泥质矿物对孔雀石浮选的影响,采用预先脱泥浮选工艺,对某高氧化率、含泥量大的难处理氧化铜矿石进行试验研究,对于预先脱泥浮选工艺,细泥脱除率为9.42%的情况下,能获得综合铜精矿品位为27.16%,脱除的细泥作为产品转入湿法浸出作业,铜的浸出率能达到94.30%,折算成全流程的铜的回收率为12.02%,所以全流程的铜综合回收率为85.46%,与原矿直接浮选工艺对比,浮选综合铜精矿品位提高了3.88%,铜综合回收率提高了6.32%,充分说明了预先脱泥浮选-矿泥浸出的选冶联合工艺的效果。而且原矿经过旋流器预先脱泥处理后,在保证铜精矿回收率的同时,包括氟硅酸钠、硫化钠和捕收剂在用量上都有较大的降低空间,充分说明了预先脱泥浮选工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评价岩体质量等级的一种有效方法。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中权重赋值比较片面,并且多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做决策,可能造成数据信息丢失与说服力不足的问题,为此,提出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系数,并通过计算有效度来修正传统方法中的最大隶属度原则,建立了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取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完整性系数 、岩石基本质量指标RQD、结构面影响系数、地下水影响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沂南金矿金场矿区右2巷道的围岩质量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围岩质量整体较差,处于Ⅳ~Ⅴ级范围内。将分级结果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Q分类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BQ法更为接近,同时克服了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Q法的不足,得到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级结果。根据上述分级结果,提出了首先进行喷浆护壁,然后铺设金属网+系统锚杆的支护措施,以保证围岩完整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某银矿氰化渣含铜、铅、锌、银、金等多种有价元素,综合回收总体价值高。针对该氰化渣特点,采用铅、铜、锌优先浮选工艺,获得了铅品位和铅回收率分别为50.98%和32.09%的铅精矿、铜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为17.61%和81.49%的铜精矿以及锌品位和锌回收率分别为49.52%和64.11%的锌精矿,金、银在铅、铜、锌精矿产品中得到富集,为该氰化渣综合回收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汉彪  薛伟  易运来 《现代矿业》2019,35(9):130-132
为了清洁、高效且低成本开发刚果(金)某含钴0.606%、铜1.45%的钴矿产资源,针对该矿赋存状态复杂、含泥量高等问题,采用新型活化浮选-磁选联合工艺流程,最终获得的综合精矿钴品位为1.627%、钴回收率为74.34%,铜品位为4.71%,铜回收率为88.14%。该工艺与常规硫化黄药法相比,具有流程稳定、适应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可为刚果(金)同类矿石资源的选矿工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焦文亚  赵义  邵辉  吴迪 《金属矿山》2016,45(7):179-181
湖北某铜尾矿泥化严重,铜品位为0.13%、硫品位为2.89%,-200目占66.13%,主要铜矿物为黄铜矿。为综合利用该二次资源,进行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试样采用1次浮选脱泥-磨矿-1粗3精浮铜-1粗3精1精扫浮硫流程处理,获得了铜品位为18.31%、回收率为60.71%的铜精矿和硫品位为53.70%、回收率为66.34%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7.
合理入选品位综合评价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介绍了合理入选品位综合评价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以及实现该项技术的软件设计和软件实现方法,并对应用该软件确定合理入选品闰的基本过程进行了示例化分析。  相似文献   

18.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低贫化放矿工艺技术多年来一直是矿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实验室模拟放矿研究,结合镜铁山矿V矿体低贫化放矿工业试验研究,形成低贫化放矿工艺技术标准,试验综合回采率指标达到了85.67%,贫化率达到8%左右;探索总结了截止品位向低贫化放矿方式转换的工艺技术,在桦树沟全矿区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焦家金矿望儿山矿区曾用留矿法回采上部矿体,留存品位相对较低的残采矿石资源.针对残采低品位矿石资源进行采矿方法实验,恢复原有工程以降低采切工程量,采用副中段加中深孔爆破落矿的方法,成功回收了空区下盘低品位矿石资源,综合效益明显,可供其他类似情况的矿山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