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南电力技术》2009,37(4):45-45
5月20日,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输电线路装配式架线施工技术”科研项目开始实施.这是该技术在世界输电线路施工中的首次试验应用。在放线试验区段,采用GPS定位仪和全站仪分别对耐张段各塔的基面高程、档距、导地线挂孔、耐张塔的预偏等进行现场的精确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建立计算模型,计算每相子导线线长。  相似文献   

2.
对送电线路转角塔进行分析;根据转角塔和终端塔的基础根开和预偏要求得出基础预偏高差计算公式;给出不等长腿铁塔在不同基础根开及其它不同条件下的基础预偏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善金  牛俊友  耿伟亚 《电气技术》2012,(9):104-105,110
转角塔、终端塔基础的预偏要根据杆塔结构的变形等因素确定,而杆塔的变形与杆塔结构型式、转角度数、地基情况、导地线型号及张力大小等有关。本文分别就自立式铁塔和钢管杆中某一型号杆塔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其基础的预偏值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了在不同使用条件下基础预偏值的计算方法和预偏斜率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单回输电线路中终端塔出线紧张或T接接相问题,对采用三角形耐张塔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探讨。根据三角形耐张塔导线垂直排列的特点,结合通信领域中三角形耐张塔的设计和应用经验,对三角形耐张塔进行建模计算,并与常规的四边形耐张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回路三角形耐张塔与四边形耐张塔相比,在铁塔塔重、占地面积、基础混凝土等方面更具经济优势,推荐应用于走廊紧张或T接接相等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李家建  孙静 《山西电力》2012,(Z2):14-16
指出耐张塔采用斜插入式角钢基础,基础留有预偏后铁塔倾斜,主材坡比与原设计坡比相比发生一定的倾斜变化,而基础插入角钢坡比与铁塔坡比必须相一致,因此必须对基础插入角钢做相应的坡比调整.针对耐张塔插入式斜柱基础预偏后对插入主角钢的调整以及如何控制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采用“整体旋转角度法”计算转角塔全方位不等高插入式基础预偏后的根开、坡度、高差的过程,该方法具有主角钢与塔腿主材中心线重合,高效控制转角塔预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有±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采用双“V”型“笼式”或”管式”硬跳线,具有限制串偏、减少跳线摆动的优点,然而其结构复杂,运输、安装不便,并且价格昂贵.对特高压直流耐张塔跳线采用单/双串、Ⅰ/Ⅴ串、软/硬跳线等多种方案进行了风偏计算、塔头设计与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探讨了特高压直流耐张塔多种跳线方案的优劣性和适用条件,为后续±800 kV直流耐张塔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现有±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耐张塔采用双“V”型“笼式”或"管式"硬跳线,具有限制串偏、减少跳线摆动的优点,然而其结构复杂,运输、安装不便,并且价格昂贵。对特高压直流耐张塔跳线采用单/双串、I/V串、软/硬跳线等多种方案进行了风偏计算、塔头设计与综合技术经济比较,探讨了特高压直流耐张塔多种跳线方案的优劣性和适用条件,为后续±800 kV直流耐张塔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对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进行监测和计算,笔者提出了通过对耐张段及直线塔张力的测量来对输电线路稳态覆冰状况进行监测的方法,根据耐张段张力倾角和悬垂绝缘子串张力偏斜角进行输电线路覆冰实时计算模型的建立,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得出的覆冰值精度较高,可应用于多档输电线路覆冰的监测计算。  相似文献   

10.
台风伴随着降雨导致输电线路耐张塔的跳线偏离垂直平面并靠近耐张塔,进而导致输电线路放电。目前,针对台风侵袭下考虑降雨的耐张塔跳线风偏放电概率计算模型的研究均不考虑雨荷载的影响。为此,以220 kV电压等级的耐张塔跳线为研究对象,建立得到考虑风雨荷载的220 kV耐张塔跳线的风偏放电概率计算模型及计算公式。在台风条件下,计算典型220 kV电压等级的耐张塔跳线风偏放电概率。结果表明风偏放电概率与气象条件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将考虑雨荷载的方法与典型不考虑雨荷载的方法进行对比,在降雨量较小时两者差别不大,这验证了所提计算模型的有效性。此外,探究了绝缘子类型、跳线雨荷载、雨向、降雨量对220 kV耐张塔跳线风偏放电概率计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西北75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开挖回填类基础中,在终端塔、转角塔基础中广泛应用了塔脚板垂直方向的斜柱斜面基础.此种基础立柱顶面与斜立柱棱线垂直,不再呈水平面.直地脚螺栓与立柱坡度一致,倾斜锚固于立柱钢筋混凝土中.介绍了此类新型铁塔基础的特点,并详述其异形立柱模板、不等长柱主筋、找正测量等计算要点及基础施工技术控制难点,可为广大技术人员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2.
杨超 《电力建设》2006,27(9):23-0
斜柱基础是指基础主柱与铁塔主材坡度相一致的基础,其特点是主柱与地面有一个倾斜角度,减少由于水平力在主柱根部引起的双向弯矩,改善主柱受力性能,减少基础钢材用量,铁塔的水平力通过斜柱传至底板,使底板承受水平力。因此,支模、钢筋及地脚螺栓安装等都应按规定倾斜角进行尺寸控制。  相似文献   

13.
地壳运动、地沉降等因素会引起杆塔地基发生变化,严重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本文以地基沉降下某500 kV危塔为研究对象,建立精细塔-线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实际地基沉降工况下杆塔应力分布情况,确定沉降杆塔上的薄弱构件并安装应变监测系统。结合多种工况下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获得杆塔临界失效情况下对应的测点应变变化裕度,根据系统实时监测结果对杆塔失效进行预警。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对判断地基沉降工况下杆塔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显鑫 《电力建设》2013,(12):53-57
结合单柱组合耐张塔各单塔相互独立、可自由组合、杆塔单件质量较小的特点,分析了该种塔在终端和分歧方面的应用前景,以及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优势。对伞型耐张塔和单柱组合耐张塔,分别从简化设计及技术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柱组合耐张塔具有更加灵活、经济的特点,可以拓展应用到变电站出线终端塔和分歧塔;从铁塔最大构件的长度、质量和基础配置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单柱组合耐张塔能够有效解决山地条件下的施工、运输困难,在河网泥沼等软弱地基可以使用大开挖基础以降低基础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15.
拉线塔中线绝缘子串极限风偏角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凯 《电力建设》2007,28(8):0-0
以拉线塔中线绝缘子串为分析对象, 通过对横担、拉线铅锤面间的距离分析, 再将绝缘子的串长、角度, 导线风偏角、弧垂投影至拉线铅锤面, 在拉线铅锤面建立中线绝缘子串的轨迹方程, 以带电体与拉线间的距离为限制条件, 从不同角度计算出第1、2、3 极限风偏角, 取其中的最小值为极限风偏角。极限风偏角的确定为设计和施工中校核水平、垂直荷载之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舟山与大陆联网工程大猫山输电塔塔基高填方及其支挡结构进行建模与计算分析,模拟了塔基从施工到正常使用的全过程,给出了不同工况下挡土结构与土体的应力应变场,并最终得到了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稳定性分析为总体优化设计和挡土墙特殊部位采取有针对性的构造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330 kV黄侯输电线路95号3A1-ZMC1型直线杆塔倾斜的现状,进行了地质、地貌取样及卫星云图对比,分析了A、B腿侧沉降严重的原因及塔身加装拉线保护、脚板加垫板、可调式联合大板基础等处理方法,结合线路运行现状,提出了塔身安装四方拉线、A腿塔脚板下方支垫楔形垫板的纠偏措施,解决了杆塔基础因土质原因造成的基础下沉倾斜隐患。实施后运行效果良好,并推广应用至同机理倾斜杆塔上,提高了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为类似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0—2011年北京地区逐时辐射及气象资料,提出有效的天气类型识别方法,研究适用于北京地区的水平面直散分离模型并对其进行本地化修正,同时验证目前主流的斜面辐射模型的性能,并建立和评估由各种天气类型对应的最优直散分离与斜面辐射模型级联而成的综合模型.结果表明:水平面直散分离模型中,修正Erbs、修正Liu&Jordan模型的预测误差较小;斜面辐射模型预测精度均与天气类型密切相关;将筛选出的组合直散分离模型的输出作为天气细分后斜面辐射模型的输入进行两级级联,对无直、散辐射观测地区的斜面辐射推算及光伏出力预测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范中的风荷载调整系数取值是否合理,通过对输电塔上部结构与下部地基基础可靠度影响参数的统计特性研究,依据基础设计规范中的风荷载调整系数表达式,采用JC法分别计算上部结构、地脚螺栓、基础的可靠度指标。结论表明,现行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范中基础设计风荷载调整系数的取值是合理的,按此计算的基础可靠度指标略大于上部结构。  相似文献   

20.
塔基断面图是输电线路勘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当前塔基断面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视化操作方式的自动化塔基断面成图系统,并详细阐述了系统流程设计及工作原理。最后,通过在溪洛渡—浙西±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中的实例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塔基断面图自动化生产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