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主要讲述了从合成至今具有代表性的轴手性联萘配体,其中包括有其他结构修饰的含有C2对称轴的联萘化合物,科学家通过修饰取代基的空间位阻,一部分这类配体与金属配位后将它们应用于催化反应中取得了较好的立体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冠醚是一类具有内部空腔的多元醚类化合物,具有手性中心的冠醚即为手性冠醚。异斯特维醇及其衍生物是由天然产物甜菊糖苷酸水解而来的二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手性催化和分子识别性能。联萘酚是具有光学活性的联萘型化合物,其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在手性催化和分子识别等方面也都有很好的应用。本文对冠醚,异斯特维醇以及联萘酚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异斯特维醇及其衍生物和联萘酚为骨架的手性冠醚的合成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马庆祝  陈连辉 《辽宁化工》2012,41(7):655-657
研究了以手性联萘二酚为原料,合成百克规模联萘-3-羧酸甲酯化合物的实验过程,研究得到较好合成条件和较高合成产率.整个实验过程无需柱层析分离,操作方便.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
在催化剂存在下通过微波照射,使取代的芳香酮与取代的苯胺或苄胺在无溶剂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8个潜手性亚胺类化合物.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微波干法催化合成潜手性亚胺的高产率条件,并通过红外、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杨夕强 《河北化工》2009,32(3):30-32
不对称催化是获得单一光学活性化合物最好的方法之一,然而贵重的手性催化剂的分离与回收是一个难题,针对BINOL、BINAP这两类具有联二萘结构的手性负载催化剂近年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以结构可控的高分子为载体,发展从分子水平上设计高分子手性配体及催化剂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高效液相色谱(HPLC)手性固定相法因其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已成为手性药物对映体分离的重要方法之一。手性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因结构独特、具有手性官能团或敞开的手性孔穴等特点,在手性识别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潜能。一种单手螺旋的手性MOF材料[{Cu(sala)}n](H2sala=N-(2-hydroxybenzyl)-L-alanine)在气相色谱手性固定相的应用中表现了较好的手性识别能力,但目前尚未见到将其用于HPLC手性固定相的应用报道。成功合成了手性[{Cu(sala)}n]晶体,将其用作固定相制成HPLC手性柱,并采用XRD、TG、SEM等表征其结构。结果表明,[{Cu(sala)}n]晶体制备的HPLC手性柱对特罗格尔碱、1-(1-萘基)-乙醇、联糠醛、1,1'-联-2-萘酚、布洛芬、1,2-二苯乙醇酮和1-(9-蒽基)-2,2,2-三氟乙醇等7种外消旋化合物实现了分离,具有一定的手性识别能力。为开发新型HPLC固定相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氮杂季碳手性中心结构存在于许多生物活性分子或药物分子中,C3位含有氮原子的3,3'-二-取代氧化吲哚结构更是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或药物分子的核心骨架,以3-吡咯氧化吲哚作为亲核试剂不对称合成结构多样的3,3'-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是一种可行的构建含氮杂季碳手性中心化合物的方法.综述了3-吡咯氧化吲哚通过分子内反应和分子间反应两种形式参与构建3,3'-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并对构建含氮杂季碳手性中心化合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氮杂季碳手性中心结构存在于许多生物活性分子或药物分子中,C3位含有氮原子的3,3'-二-取代氧化吲哚结构更是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或药物分子的核心骨架,以3-吡咯氧化吲哚作为亲核试剂不对称合成结构多样的3,3'-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是一种可行的构建含氮杂季碳手性中心化合物的方法.综述了3-吡咯氧化吲哚通过分子内反应和分子间反应两种形式参与构建3,3'-二取代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并对构建含氮杂季碳手性中心化合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纳米多孔材料可用作催化剂、气体储存材料和光电子器件,是目前新型多孔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手性联萘酚配体所修饰的催化剂是一种很优异的C2轴对称手性诱导源,可以催化各种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本文对由手性联萘酚类配体所修饰的小分子催化剂、聚合物负载的催化剂和自负载催化剂,在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催化不对称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本文介绍了对手性联萘酚纳米多孔配位聚合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硅烷偶联剂将对映纯联萘酚键合到球形硅胶上制得手性固定相,元素分析表明,该固定相中C和H的含量分别为7.33%和0.88%,对应键合量为0.212 mmol/g。填装后考察其在7个联萘化合物手性拆分中的应用,自制手性柱对联萘酚和溴代联萘酚显示出较好的手性识别能力,分离因子分别为1.177和1.193,但该固定相的键合量和柱效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蒙柳卫  李清 《广州化工》2022,50(10):58-60+105
1-取代的嘧啶酮是FXIa抑制剂的关键骨架,探究其合成工艺对FXIa抑制剂合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亲核取代反应难以合成具有手性的1-取代的嘧啶酮。本文采用嘧啶酮与氨基酸酯直接进行缩合反应的方法,得到具有手性中心的1-取代的嘧啶酮。通过对影响产率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为:乙腈作为溶剂,反应温度为25℃,n(HATU):n(氨基酸酯)=1.5:1。在该反应条件下,目标化合物产率为36%。  相似文献   

12.
尹丽华  钟石  陈林  鲁桂 《化学试剂》2012,34(3):277-279
从手性联萘酚原料出发,通过3步反应合成标题化合物,总收率62%,产品光学纯度>99%。其中关键反应手性2,2’-二(三氟甲磺酸基)-1,1’-联萘与CO的直接羰基化反应,经过条件优化,可使用CO气袋完成,避免了昂贵的高压反应设备的使用。各步反应操作简便,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3-羟基-2-萘甲酰氯与氨基酚缩合得3个蓝色偶合剂--3羟基-2-萘甲酰胺衍生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化合物(I)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丁二酸为起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得到了一系列新的6,11-烷基-5,12-萘并萘二酮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表征。提出了6,11-羟基-5,12-萘并萘二酮(3)与格氏试剂可能的反应机理。该合成反应机理的主要特点是格氏试剂与6,11-羟基-5,12-萘并萘二酮化合物发生了亲核加成反应,随后发生消去水的消除反应。  相似文献   

15.
BINOL类配体是一类重要的具有C2轴、不含手性中心的不对称联芳香化合物。文章将3-硝基-1-萘酸用亚硫酸铁还原成胺,并生成稳定的硫酸盐,之后重氮化,用沸腾的稀硫酸水解成酚,再成酯,最后用三氯化铁在水中偶联合成化合物2,2’-二羟基-1,1'-联二萘-4,4’-二羧酸。并探讨了各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Diels-Alder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中构造复杂大分子结构的经典方法之一,是哌啶类衍生物、天然萜类化合物和药物中间体合成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关于Diels-Alder反应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手性催化剂在Diels-Alder反应中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手性联二萘酚衍生的磷酸及其金属磷酸盐催化剂。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手性BINOL骨架衍生磷酸催化剂以及金属复合物催化剂在Diels-Alder反应中的最新研究,系统地阐述了该类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优良催化效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萘并吡喃化合物的结构改性及其光敏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缩合反应对萘并吡喃结构进行了结构改性,合成了新的萘并吡喃类化合物,分别测定了产物的熔点及计算了产率,其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进行了结构确证。并对产物的二氯甲烷溶液在254 nm紫外灯光照前后的紫外吸收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光敏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万致富 《辽宁化工》2014,(8):1028-1030
近年来,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串联反应已成为众多有机化学家们的研究热点,是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在众多不同催化体系中,手性叔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氧化吲哚螺环骨架是很多具有药理活性分子普遍存在的结构形式,含有该骨架的化合物是众多药物及有机化学家们的目标产物,不对称催化串联反应是合成氧化吲哚螺环化合物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力学术支撑。本文对近四年手性叔胺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构建氧化吲哚螺环化合物的研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吡唑啉酮环化合物因具有生物药理活性等多种特性和用途,被认为是极具价值的结构基元之一,吡唑环上易形成氢键等特性使得药物分子中的吡唑啉酮结构能够发挥生理活性.合成了多种以3,3'-二羧酸-1,1'-联萘酚为手性骨架、结构上下对称的新型多活性中心C2轴手性氢键型双酰基硫脲催化剂,将其用于催化合成吡唑啉酮衍生物.实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0.
以手性化合物苯丙氨酸作为前驱体,于油酸中通过高温溶剂法一步合成了具有强疏水性的白色类多肽聚合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产物自组装成纳米棒结构。利用核磁共振、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圆二色光谱分析表明,产物仍具有手性性质。该合成方法简单方便,提供了一种合成类多肽聚合物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