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赓 《四川建材》2022,(9):126-127
结合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从超前支护、初期支护、监控量测、拆除临时支护以及二次衬砌等维度重点研究了大跨径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同时提出了技术控制要点。实践表明,采用此项技术实现了大跨径隧道安全施工,且隧道各项参数均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结合中交广连高速公路罗家营隧道洞内浅埋段工程,施工中采取地表回填注浆预加固及选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掘进,并借助先墙后拱法进行前期支护、借助超前小导管对围岩进行支护。施工人员依照勘测报告及时修改设计方案,最终提升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深圳地铁地下区间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通过此次工程施工实践,对以后大跨度隧道尤其是城市地铁大跨度隧道和软弱围岩的洞口施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双侧壁导坑隧道工法技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双侧壁导坑工法在广州市新光快速路新光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指出不同条件下对双侧壁导坑施工工艺的引伸及拓展。  相似文献   

5.
《安徽建筑》2020,(1):194-198
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一般为明挖、盾构、暗挖法施工,由于区间线路规划、地质等原因会出现不同于标准断面的隧道形式,一般采用浅埋暗挖法,根据地质及断面的大小一般可采用全断面法、CD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双联拱法。双侧壁导坑法作为大断面浅埋暗挖隧道采用较多施工方法,在二衬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可操作性难度大、临时支撑体系受力复杂、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施工风险较高,在施工前需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使达到最佳效果。文章以西安地铁六号线丈-科区间浅埋暗挖大断面双侧壁导坑法隧道二衬施工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结合沈阳地铁一号线南青区间工程实践,比较详细的论述了砂层地质条件下大跨度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技术,对以后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城市地铁大跨度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乔东 《山西建筑》2013,(2):150-153
结合郑西高速铁路阌乡隧道施工实践,对大断面黄土隧道中CRD法向双侧壁导坑法的转换工法进行了介绍,包括施工特点、工艺原理、转换过程等内容,并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实践证明,采用该转换工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控制沉降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陆洲  邱利祥  盛素玲 《山西建筑》2009,35(35):328-329
结合某近距大跨度城市交通隧道(双洞八车道)建设,提出了双侧壁导坑法大跨度隧道施工方法。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隧道围岩位移和应力特征进行了研究,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超浅埋大断面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在软弱地层、富水、超浅埋等复杂建设条件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修建大断面隧道的适用性和合理施工参数,本文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陆域段行车隧道工程实例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应用分析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竖直临时支撑控制竖向沉降能力优于弧形临时支撑,但弧形临时支撑的总体受力分布和抵抗侧向变形明显优于竖直临时支撑,推荐采用弧形临时支撑;推荐导坑内上台阶长度为4m,下台阶长度为8m,左右导坑间距8m,中导洞间距30m,每循环开挖一般控制在1m,即两榀钢拱架;一次拆撑10m,保留40m初期支护全封闭且变形稳定的未拆撑段;采用优化调整后的双侧壁导坑法,可适用于该工程复杂建设条件,工效显著提高,陆域段月均进尺达到55m。  相似文献   

10.
何秀文 《江西建材》2014,(3):212-213
黄延高速扩能工程洞子梁隧道进口段断面面积大,围岩软弱,为保证施工安全,控制地表沉降及围岩稳定性,经过方案对比,采用了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在施工中遵循"短开挖、少扰动、强支护、实回填、严治水、勤量测"的施工原则,顺利的通过了软弱围岩地段,有效的控制了隧道开挖的各项指标在规范和设计要求范围内,保证了施工安全,对以后的软弱地段隧道开挖特别是黄土隧道开挖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进兴 《城市建筑》2014,(6):106-106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人们对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要求、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因此,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足,要从根本上保证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结合软弱围岩环境下隧道的施工,深入探讨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2.
大跨度隧道施工方法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程序模拟了Ⅴ级围岩深埋地质条件下大跨度隧道的动态施工过程,以隧道施工后周边围岩稳定性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安全性为指标比较了CD法和CRD法的开挖效果。结果表明,CRD法是该级围岩条件下的合理工法,同时给出了二次衬砌应滞后掌子面的合理距离。  相似文献   

13.
大跨度黄土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北部大部分地区均为黄土覆盖,黄土因其特殊的地质特性,在隧道施工中要采用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相似文献   

14.
李扬 《工程质量》2011,(7):72-74
某工程屋盖为大跨度管桁架钢结构,桁架断面为弧形。其金属天花吊顶采用"逆作法"施工,把吊顶工程的工作面放在屋面桁架上,留出了室内场地和空间,可以使其他分部、分项工程提早施工,从而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实现了立体交叉作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连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铜黄高速汤屯段下杨干隧道的具体情况,详细介绍了连拱隧道的现场监控量测情况,并根据监测结果,在围岩大变形地段以及附近区域选择较为典型的拱顶下沉、水平收敛断面,以及在发生围岩大变形地段增设的8个选测断面,对下杨干隧道由小塌方所引起的围岩大变形情况加以分析,揭示了此种条件下围岩变形与支护结构受力的特点以及大变形对附近地段围岩的影响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有效地指导了隧道施工的进行,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硐室埋深加大、围岩破碎、裂隙发育等因素的出现,岩石呈现明显的软岩特性,并由此产生了大变形、大地压、难支护等一系列工程问题。近几年逐渐采用导硐施工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根据导硐施工法的原则:让硐室掘出后在原岩应力作用下充分产生流动变形、塑性变形,释放部分地应力,并利用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使地应力重新分布达到新的应力平衡状态,使地压力得到有效释放与控制。在导硐法施工中,如何优化导硐位置及尺寸是导硐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建立不同导硐模型,通过Flac3D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比较导硐后硐室的塑性变形、位移和应力情况,得到一个最佳的导硐模型。  相似文献   

17.
软岩地区浅埋偏压大跨度隧道进口段极易塌方.介绍了某高速公路类似隧道的施工对策,采用地表加固,管棚和小导管超前支护施工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同时对隧道进行及时监控,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有效地保证了隧道进洞段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8.
孙佳 《城市建筑》2014,(8):185-185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公路建设的发展,隧道建设也逐步增多,有很多隧道的洞口围岩均是软弱围岩,由于受到偏压或者浅埋等一系列地质方面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使得在隧道洞口施工中容易出现滑塌,因此本文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鉴于大跨浅埋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的模糊属性,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定量化处理施工风险估计中的定性问题。建立了茅山隧道施工风险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运用模糊理论对专家给出的茅山隧道施工各项风险因素的概率等级和损失等级隶属度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各因素的概率及损失估计结果。基于R=P×C模型考虑了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及损失对风险评估的影响,得到各风险因素、基本风险事件的风险等级,确定茅山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环境影响风险及整体风险等级为四级,应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应对。研究表明,模糊理论解决了风险评估中的模糊性及量化问题,可作为评估大跨浅埋公路隧道施工阶段风险的有效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