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Planning》2018,(7)
城市绿化是提升城市市容市貌的重要手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化和乡土树种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能够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降低绿化成本,同时能够展现出地方的特色,所以在城市绿化的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实际绿化过程中很多乡土树种没有被正确利用,本文将简要探讨乡土树种的优势和种植原则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绿化建设是保护和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绿化树种多样性的均质化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持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以中国36个主要城市的城市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按树种起源分为乡土树种、省外树种、国外树种和栽培树种4类,分别探究其在全国尺度和气候带尺度下的均质化特征,以明晰中国城市绿化树种均质化特征在不同地理尺度下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乡土树种在厦门岛山体林相改造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文水 《中国园林》2005,21(5):44-46
厦门岛山体植被存在树种单一、生态服务功能差、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必须对岛内山体进行林相改造.借鉴国内外林相改造的成功经验,结合厦门的客观实际情况,讨论了乡土树种在林相改造中的独特作用,并对有可能推广利用的乡土树种做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第三代绿化树种"资源亟待发掘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奎霖  张云 《中国园林》2004,20(6):58-60
为了解决当前我国大规模城乡及国土绿化中某些乡土树种及其苗木奇缺的问题,结合济南实际情况,对"第三代绿化树种"资源的发掘利用与意义进行了论述,提出"第三代绿化树种"具有适应性、抗逆性更强的特点,可加快绿化速度、减少人工、降低成本;对目前城市绿化中树种贫乏问题给予一定补充;既有利保护植物多样性又可体现与强化地方乡土特色景观;为进入21世纪我国城乡"大地园林化"、"再造秀美山川"的宏伟蓝图准备丰富的物质基础,并具有潜在的不可估量的巨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王凤江 《中国园林》2003,19(1):62-64
全面分析了北京城市绿化树种应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北京未来园林绿化树种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和对策,认为发展乡土树种,加强选种,育种工作,积极开展彩叶植物引种驯化,突出北京城市园林特色,是当前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杨剑 《山西建筑》2009,35(24):349-350
介绍了邓城大道绿化工程采用的植物材料及其生产状况,分析了植物材料应用中的不足之处,指出城市绿化应当多采用本地乡土植物材料,并归纳了这种做法的优点,为今后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天津城市环境与园林树种规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与规划,是城市园林绿化具有战略性的一项技术工作.该研究在对天津城市园林树种广泛调查、土壤的调查与分析、物候观测以及收集现存有关园林、气象等资料的基础上,将天津城市园林绿化树种规划为骨干树种;重点观赏树种;不同用途选择的树种;值得推广的树种等数类,并对天津城市园林绿化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应用优势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目前城市绿化中乡土植物应用比例小、外来植物应用比例大的现状,文章从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个性化景观及节省资金投入等三个方面,对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应用中所具有的优势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巨紫荆在园林绿化中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紫荆做为现存极少的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较少,为推广此树种,文章从生态习性、栽培管理、园林特性及园林用途等方面介绍巨紫荆.  相似文献   

10.
张庆费 《园林》2020,(1):24-28
促进城市绿化树种的珍贵化是城市绿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探讨了城市绿化珍贵树种的概念、内涵和特征,推荐适合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绿化的珍贵树种,提出发展树种珍贵化的建议,为提升城市绿化的质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蝶类是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昆虫。通过构建蝶类生境来保护和招引蝶类对于提高城市绿地的景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分析蝶类对于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生态习性。并以杭州地区为研究范围,结合文献,统计有记载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再结合杭州地区城市绿地植物景观及蝶类活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总结杭州地区蝶类活动频繁的植物景观特点,探讨杭州地区构建蝶类生境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法,为城市绿地蝶类生境的恢复及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Wild places remind us of the adaptability, resilience, and fragility of plants and humans alike. The urban environment is awash in plant life, often taking root in remnants of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in poetic ways—along roadsides and chain-link fences, between cracks of pavement, and within vacant lots, rubble dumps, and highway medians. Future Green Studio’s investigations into spontaneous urban plants have aspired to engage people with their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s—streets, walls, lots, and tree pits—through a series of walks, talks, citizen science participation, and the publication of a book, SUP: Weeds in NYC. This work continues to feed planting concepts behind many of the studio’s designed landscapes, which seek to capture the rugged vision of urban wilderness. Species for the studio’s projects are selec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tolerate the proposed habitats created on sites and are often drawn from local plant communities, such as oak barrens and shrublands; the plants and ecologies of project sites are a frequent source of inspiration. The studio does not see uncultivated plant growth as the specter of disinvestment, but as an asset to the performanc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its inhabitants, human or otherwise, which demonstrates the ability of the city to support the evolving ecologies of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3.
北京野生地被植物引种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迎接"2008奥运会",开展野生地被植物应用研究,为北京的城市绿化选择合适的乡土野生地被植物材料,从北京城市常见的100余种有应用价值的野生植物中筛选出30种进行深入研究和扩繁试验,经过进一步的筛选,最后确定出16种表现良好的野生地被植物,总结其关键养护技术,对其应用前景进行评价,提出在城市中应用野生地被植物的几点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黄陂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及其利用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郑伟  陈法志  陈龙清 《中国园林》2006,22(10):84-88
对武汉市黄陂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发现黄陂区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158种,根据观赏习性将其分为观赏蕨类、乔木类、灌木类、藤本类、草本类、地被类共6类。对其中观赏特性及开发利用价值突出的植物进行了重点描述,为丰富园林植物种类提供了借鉴。对该区野生园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为武汉地区乡土园林植物的保护性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北京香山多云亭景区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应用生态恢复的原理,以乡土地被植物和多年生宿根花卉对林下植被群落进行重建的工程。通过3年多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实践,营造出了多云亭景区丰富多变,具有乡土风格的林缘景观。为人工干扰较严重的风景林、城市防护林等绿地恢复和建植低维护的林下生态植被群落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垂直绿化--拓宽城市绿化空间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朱红霞  王铖 《中国园林》2004,20(3):28-31
将垂直绿化应用形式分为附壁式、篱垣式、棚架式、立柱式、悬蔓式、阳台、窗台的绿化等,提出垂直绿化植物应用的一般原则,并列举了30种城市绿地中常用的攀援植物,以期为广泛地开展垂直绿化、拓宽城市绿化空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生植物造景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柳骅  夏宜平 《中国园林》2003,19(3):59-62
水生植物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阐述了水生植物的景观意义和生态意义,并从种植和景观生态学两方面的要求出发,探讨了水生植物的景观设计要点,提出对水生植物造景的再认识,应重视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营造符合生态学要求的水生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18.
垂直绿化是提高绿化效率、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拓宽城市绿化空间的有效途径。目前很多城市的垂直绿化存在着:垂直绿化技术和植物种类单一;垂直绿化效果从量和质的方面还有待于改善。笔者结合所经历过的垂直绿化设计项目,就垂直绿化的应用形式,常用的攀援植物等方面进行一些总结。以期为广泛的开展垂直绿化、拓宽城市绿化空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石墙是山地城市中的独特景观, 其作为一类受干扰较弱的城市残存近自 然生境,对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 作用。本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石墙景观上 的植物为对象,调查研究其物种组成及特 征,并揭示物种的传播机制和繁殖策略。 结果显示,重庆主城区共有石墙植物2 2 1 种,分属于8 0 科17 5 属;乔木优势种为黄 葛树(Fi c u s v i r e n s),灌木优势种为 密蒙花(Buddl e ja of f i c inal i s)和石岩 枫(Mallotus repandus),草本优势种为蜈 蚣草(Pteris vittata)、蒲儿根(Sinosenecio oldhamianus)、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和假粗毛鳞盖 蕨(Microlepia pseudostrigosa)。石墙植物 生活型组成以草本植物为主,共有158种,占 物种总数的71.49%,其中多年生草本和一年 生草本分别占42.53%和28.96%;其次为落叶 乔木和常绿灌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常绿和落叶木质藤本较少。石墙植物繁殖方式主要为 种子繁殖和兼性繁殖,繁殖体传播方式主要为风力传播和鸟类传播,分别有119种和60种。石墙 植物以乡土植物占优势,约占物种总数的81.0%。本研究结果可加深公众对石墙景观植被的正确 认识,并为山地城市近自然垂直绿化和立体景观构建提质提供物种资源和配置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