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了典型制革企业牛皮蓝湿革、羊皮蓝湿革鞣后湿整理各工序废水的铬浓度,并分析了废水中铬的分布特点及来源。结果表明,在鞣后湿整理过程,各工序均有铬释放。铬复鞣是导致湿整理废水中铬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而蓝湿革中铬的释放也是废水中铬的重要来源;即使对铬鞣废液进行了循环利用,湿整理工段释放的铬也会导致综合废水中的铬显著超标。基于实验结果,提出了针对这一问题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将宝斯卡铬鞣废液循环工艺技术应用在绵羊皮铬鞣过程中,在试验研究绵羊皮铬鞣操作废液循环利用工艺的基础上,系统检测并分析循环操作液的特征组分含量变化规律,同时也对相应蓝湿革的基本品质进行了综合评判。试验结果表明:操作循环液中Cr2O3、总有机碳、CODCr和氨氮等含量指标各自均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并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趋于累积平衡;操作液在循环过程中能够完全抑制六价铬的产生,所得绵羊蓝湿革品质稳定,其综合性能与常规铬鞣蓝湿革基本接近。研究结果揭示了绵羊皮铬鞣工序实施废液循环工艺技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通过效益评估显示宝斯卡铬鞣废液循环技术在绵羊皮铬鞣工艺中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与常规铬鞣革对比,研究了不浸酸铬鞣革鞣后湿操作中的铬释放情况,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复鞣剂对不浸酸铬鞣革鞣后铬释放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不浸酸铬鞣革在鞣后湿加工过程中铬释放总量为2 012.83mg/L,与常规铬鞣革相比减少了30.67%;尤其是中和过程中脱铬量仅为常规铬鞣革的32.55%;丙烯酸类复鞣剂、氨基树脂类复鞣剂可以明显降低不浸酸铬鞣在鞣后湿加工过程中的铬释放,其中大分子丙烯酸复鞣剂复鞣过程中铬释放量减少了79.93%。总之,不浸酸铬鞣剂可以与皮胶原蛋白牢固结合,从而降低皮革在鞣后湿操作过程中铬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蓝湿革存放时间、回湿、漂洗、中和、加脂等工序中铬的释出情况及影响铬释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铬鞣末期适当提高pH值、延长蓝湿革存放时间,可以促进铬与皮纤维的结合;各工序的pH值是影响铬释出的最主要因素,铬的释出量随pH值的降低明显增加;使用的酸、中和剂和加脂剂的种类对铬的释出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选择适当的酸、中和剂并适当提高pH值,可大幅降低废液中铬的浓度,部分工序废水中铬的浓度可以接近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曲家乐  王全杰 《西部皮革》2011,33(12):21-25
铬鞣是制革工艺中的重要工序,铬鞣技术的发展也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各种铬鞣技术、特别是几种技术完善的铬鞣方法,也简述了铬鞣剂的结构、性能及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丙烯酸低聚物的合成及其在三明治式铬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丙烯酸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合成出了一种水溶性低聚物。将该低聚物用于先铬鞣 ,后低聚物鞣 ,再铬鞣的“三明治式铬鞣”过程中 ,以改善皮对铬的吸收。结果表明 :在标准铬粉总用量 4%的条件下 ,该低聚物可将铬鞣废液中的铬含量从Cr2 O3 2 46g/L降低到Cr2 O3 0 1 2 g/L ,可将蓝湿革的收缩温度从 95℃提高到 1 0 6℃。鞣制出的革在染色性能和物理性能方面与纯铬鞣革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从铬鞣废水中回收硫酸铬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铬鞣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沉淀、絮凝、纯化等处理方法,将铬鞣废水中高含量的铬回收为硫酸铬,使铬鞣废水达标排放。回收的硫酸铬纯度高,可作为铬鞣的化工原料,这是沉淀铬鞣废水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铬鞣废水中铬的回收及其循环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存海 《中国皮革》2004,33(19):3-5
铬鞣废水中铬含量很高 ,若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污染。采用复合絮凝剂对铬鞣废水处理后 ,回收液可直接用于鞣革。此法操作简便 ,铬回收率高 ,是治理铬鞣废水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鞣型丙烯酸鞣剂和辅助型合成鞣剂对裸皮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不浸酸铬鞣,通过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所得蓝湿革和革坯的理化性能,寻找最优的预处理方案。试验结果表明:丙烯酸鞣剂和辅助型合成鞣剂的预处理都可以明显改善不浸酸铬鞣革挤水后水分含量高和削匀时粘辊的缺陷,蓝湿革性能接近于常规铬鞣革,同时还能提高成革的柔软丰满性。在这2种预处理方法中,丙烯酸鞣剂预处理不仅效果更加明显,还能提高铬的吸收率和成革的颜色鲜艳度。采用1%~2%的丙烯酸鞣剂ART-2对裸皮进行预处理,再进行不浸酸铬鞣,可以完全克服不浸酸铬鞣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采用木质素磺酸钠(木钠)作为铬鞣助剂的可能性。从蓝湿革的Cr2O3含量、废液的Cr含量和坯革的物理性能等方面考察了木钠的助铬鞣效果。结果表明,提碱后加入木钠可以提高皮胶原的铬吸收率,有效减少废液中铬的排放量,同时增加蓝湿革的收缩温度、厚度和紧实度。木钠助铬鞣的最佳工艺为:铬粉6.0%,转动2h;提碱至pH3.8~4.0;木钠1.0%,转动1h;升温至40℃,转动2h;出鼓,搭马静置24h。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甲基磺酸在蓝湿革酸洗-铬复鞣工序中的应用对铬复鞣效果及成革性能的影响,并与常规甲酸酸洗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蓝湿革铬复鞣过程中,用甲基磺酸及其钠盐替代甲酸及甲酸钠能有效促进铬在蓝湿革各部位的吸收性能,使铬吸收率由常规工艺的73.6%提高到93.9%,废液中铬浓度降低到175 mg/L左右,提高铬复鞣蓝湿革内铬分布的均匀性,促进鞣后加脂剂等材料的均匀渗透和分布,改善坯革胶原纤维的松散均匀性。  相似文献   

12.
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对铬吸收及坯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纳米复合少铬鞣助剂(KRT112)配合3%铬粉应用于山羊皮服装革的铬鞣工序中,考察KRT112对湿整饰工段各工序废液中Cr2O3含量及坯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铬粉用量为3%和8%铬鞣相比,KRT112不仅能够降低鞣制工序废水中的Cr2O3含量,而且可以降低回湿、铬复鞣、中和、加脂、染色等工序废液中Cr2O3含量;KRT112的使用并未影响坯革的感官性能,同时提高了坯革的力学性能;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结果表明,KRT112能够保证铬在坯革中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铬鞣废液循环工艺技术在某制革企业工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进行了跟踪研究,研究中对连续循环30次铬鞣废液中总铬、Cl-和SO42-含量的变化,水质污染特征和蓝湿革收缩温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总铬含量在前15次循环有上升趋势,后期基本稳定;Cl-含量在循环15次前有所下降,后期稳定在17~18 g/L;SO42-含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约600 mg/L。铬鞣废液在循环30次后水质污染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循环前期CODCr含量逐渐上升,在循环15次后趋于平衡;NH4+-N在循环15次后稳定于400 mg/L左右,30次后约200 mg/L;铬鞣废液TOC含量稳定在1 000~1 400 mg/L,基本上呈现先上升后期稳定的趋势。铬鞣废液分别在循环第15次、第10次以后未检出六价铬的存在,且循环后鞣制的蓝湿革收缩温度均在95℃以上,耐湿热稳定性良好,基本满足后期应用条件,实践证明本试验所用铬鞣废液循环利用工艺技术是安全环保可行的,且风险较低,对后期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几种新型无铬鞣剂的鞣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主要研究了几种新型无铬鞣剂的鞣性及其在无铬、少铬鞣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这几种鞣剂具有较好的鞣性,用于无铬鞣能明显地提高革坯的湿热稳定性,15%荆树皮栲胶与6%无铬鞣剂(I)可使革的收缩温度达到100℃以上,并赋予革坯较好的柔软性和丰满性。用于少铬鞣除了能提高革坯的湿热稳定性之外还可增加铬的吸收,降低废铬液中铬含量,4%的KMC与3%的无铬鞣剂结合鞣能使革的收缩温度达到110℃以上,废铬液中铬含量≤0.2g/L。  相似文献   

15.
该清洁铬鞣技术使裸皮呈适度空松状态,提高裸皮的吸收容量,使高浓度铬鞣剂均匀扩散,被皮快速吸收。在皮内存在保护剂的条件下,高碱度铬鞣剂逐渐水解,高pH裸皮在皮内自动调碱,使铬鞣剂与裸皮缓和均匀地牢固结合。再气态加温,提高鞣效,完成鞣制,达到铬鞣革质量要求,并且铬鞣结束和静置时,无废水流出。鞣后加工含铬废水回收,第二次利用,使废水达标排放。使用现有设备常用材料,不增加成本,不增加投资也能解决制革铬鞣废水污染,实现清洁铬鞣。  相似文献   

16.
薛舒凡  刘萌 《中国皮革》2022,(5):131-134
如何减少制革过程中的铬污染,减轻铬污染造成的危害成为了当下的主要研究目标。制革铬鞣废水回收利用的主要难点在于难以分离废水中的中性盐和蛋白质,回收纯度难以达到要求。本文提出了使用碱性水解破坏制革铬鞣废水中蛋白质,絮凝后再加碱进行二次沉淀,最后使用硅铁电极法回收铬鞣废水的铬。研究发现用此方法回收废水中的铬含量远大于仅一次沉淀后的铬泥纯度,达到排放标准,回收的铬还可二次使用,可以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铬鞣废水的循环利用及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絮凝技术将铬鞣废水中的铬、纤维素、角蛋白等杂质经处理后转入污泥而沉淀,所得的净化水测其金属离子的含量,并与配制铬鞣剂用水比较,各项指标非常接近,因此,净化水可用于配制铬鞣剂。将废水回收利用,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使铬鞣废水达零排放。  相似文献   

18.
将芳砜型鞣剂用于预鞣建立了无盐浸酸高吸收铬鞣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预鞣的最佳条件为,芳砜型鞣剂用量4%,pH值6.0,温度35℃,时间4h:预鞣皮的收缩温度可达68℃。在无盐浸酸后用5%的标准铬粉鞣制,铬鞣废液中的铬含量可降至0.2gCr2O3/1以下,得到的蓝湿革与常规铬鞣蓝湿革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制超声波转鼓,研究了在铬鞣初期或铬鞣末期施加超声波(23.7KHz)对铬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对铬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超声波对铬鞣初期的促进作用,即铬鞣初期施加超声波可以促进铬鞣剂的渗透和与皮胶原的结合,使革内铬含量高,革的Ts升高.鞣制末期施加超声波对铬鞣几乎无影响。从整个铬鞣过程来看,超声波对铬鞣的影响程度不大.用阳离子色谱法分析铬溶液的电荷组分的变化情况表明,超声波(20KHz)作用于不同碱度的硫酸铬溶液后,铬液电荷组分的种类和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因此超声波在铬鞣过程中并未改变铬鞣剂的分子结构,也未改变铬鞣剂与裸皮的结合方式,从而对铬鞣的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采用GaBi4模拟传统铬鞣工艺和改性戊二醛鞣工艺,利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法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并结合荷兰莱顿大学环境科学中心(CML)开发的CML2001分析工具,找出鞣革工艺中影响最大的方面及每个工序对各环境类别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就鞣革工艺、电力、热能及废水处理而言,两种鞣革工艺对9个环境类别的贡献都较为显著,传统铬鞣工艺的贡献高于改性戊二醛鞣工艺,表明改性戊二醛鞣工艺较传统铬鞣工艺对环境更为友好。两种工艺的鞣制工序对环境的危害最大。在研究开发或实施清洁化鞣革工艺时,应重点关注鞣制工序,这是减轻鞣革工艺对环境污染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