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临沂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辖三区九县,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有160个乡镇,876万人.近年来,临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持"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不放松,搞好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不走样,从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相互促进的体制和机制,全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村镇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2.
《北京规划建设》2007,(3):122-12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绝不是单纯的“支农”、“建农”问题,必须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统筹”战略思想为指导,把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当前某些地方在建设新农村方面却存在着一个发展的误区,这就是城乡一体化成了城乡“一样化”。  相似文献   

4.
宣云 《城乡建设》2006,(5):12-13
绍兴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十强县.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联动发展的大背景下,紧密联系实际,以时代的眼光、统筹的理念、务实的措施,加大统筹力度,走出了一条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平稳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正>1引言对海南发展的系统性战略思考始于1986年3月中日两国政府的技术协作项目《海南岛地区综合开发计划》。为了实现海南省城乡协调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初,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海南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要求把海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2006年4月,规划编制成果由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该规划在制定发展目标与定位、发展模式与战略、产业发展规划、城乡空间布局与管制等方面立足于海南省基本省情,体现了海南省地理空间特征与资源特色。  相似文献   

6.
珠海市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珠海市的城乡协调发展为例,从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因、城乡关系特征、城乡发展中的疑难困惑,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和发展的战略对策制订五大方面作一全面详尽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9)
全域城市化是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新思路、新战略,有利于解决新时期我国社会面临的城市病问题、"三农"问题和城乡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等众多社会经济问题。我国应积极探索全域城市化发展路径与措施,通过土地、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优化和创新产业经营方式,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农村服务业,在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不断加快推进全域城市化。  相似文献   

8.
《城乡建设》2009,(10):12-13
嘉兴作为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6个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嘉兴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行了积极而宝贵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城乡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2006年2月14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和技术文明发展至工业革命阶段引起人口、生产力、科技文化、社会财富及社会经济活动加速由乡村向城镇集聚的社会现象和过程,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必要性。在实施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推进城镇化进程,对于充分发展成都在我国西南地区“三中心、两枢纽”的辐射影响力,把成都建成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波 《城乡建设》2006,(4):6-17
踏着春天的脚步,带着人民的重托,数千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次相聚北京,共商国家发展大计。“两会”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和谐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我们国家的现代化。”代表委员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能仅仅着眼于解决农村问题,更要立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略,唯有城乡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和谐。本刊推出“两会”特别报道——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天津市市长戴相龙、江西省省长黄智权、甘肃省省长陆浩等十省市…  相似文献   

13.
仇保兴 《城乡建设》2008,(11):19-20
当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并不是要不要城乡统筹的问题,主要是如何进行城乡统筹发展,正确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的战略.这就需要我们在以下五方面深入研讨,立足于全局来寻求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波 《城乡建设》2007,(4):6-15
3月的北京,春色宜人。数千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肩负着人民的重托,相聚这里,共商国家发展大计。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没有城乡和谐就不可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城市与农村互为推动,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与支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新阶段破解“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代表委员们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关键是要整体谋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建立起城乡协调发展机制,搭建起城乡协调发展平台。“两会”期间,记者就此采访了天津市市长戴相龙、重庆市市长王鸿举、云南省省长秦光荣、贵州省省长林树森、陕西省省长于幼军、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及嘉兴市市长陈德荣。记者真切地感受到,凭着决策者们非凡的执政智慧、和谐的发展理念和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谐社会建设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平顶山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试点示范,探索创新,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三集中"为重点,以"两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走出了一条以统筹城乡建设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曾经辉煌的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现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农业家庭承包制也取代了人民公社的集体生产。随着村庄集体经济的衰落,村庄作为社会集体组织也随之松散。在城市化推动下的非农经济给村庄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也引发了新的挑战。城市化强化了土地的区位因素,创造了土地经济租金。土地经济租金或多或少地复苏了村级经济,近郊地区村庄与城市之间的"城乡差别"显著缩小,但是近郊地区村庄与远郊地区村庄的"乡乡差别"显著扩大。依赖土地经济租金的村庄发展造成城乡统筹规划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土地经济租金归公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城市化发展中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议题。城乡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城市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劳动工资,而不是依赖土地经济租金的获取。  相似文献   

17.
赵明  陈宇 《小城镇建设》2013,(12):46-51
文章结合湖南省长沙县城乡一体化规划实践,探讨了如何在城乡统筹规划工作中引入社会调研方法,以加强规划的科学性.借助问卷调研、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农村社会生活的现实状况和需求,得出长沙县农户的收入构成多元化和非农就业本地化,近郊、远郊地区差异明显,农民对各类服务设施的距离敏感性显著不同等重要结论.据此,规划提出协同农业现代化、农户多业化、农村城镇化三大动力,促进农户增收的总体思路,制定分区发展策略,调整公共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研究认为借助社会调研,可以加深对规划对象的把握,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实施策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9)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我党长期执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普遍规律。根据地方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现状,研究探索符合各地情况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促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最近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这是一个重要的文件,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近年来的城镇化发展为分析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局面提供了一个实证。在四川省的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在为发展提供有利条件的同时,产生了若干结构性问题:城乡用地结构性缺乏、农户收入结构失衡和镇村空间结构混乱。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四川省部分地区通过人地对应、权能对应和供需对应这三项规划举措,有效地化解了城乡用地、农户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中的结构性问题。事实证明,消除城乡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体系,通过城乡统筹规划保证农户具体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