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CFD技术模拟冷却塔气流分布和气流温度分布特性,提出对冷却塔加装10m的基础和3m的导风筒的措施,改善冷却塔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冷却塔的热羽流得到有效抬升,填料进风口的返混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沥青加温罐内的沥青介质受热不均匀和加热速率较低的问题,以某大型沥青加工站的沥青加温罐为研究对象,对罐体内的沥青流体建立三维模型,使用FLUENT软件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多重参考系(MRF)法求解该模型.对比分析了四种在不同搅拌装置布局下,加温罐内沥青流体的湍流强度与速度的分布,得到了最优的搅拌装置布局方案.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后的实验显示,采用优化的搅拌装置布局方案与采用原搅拌装置布局相比,加温罐的沥青加温时间减少了14%,沥青成品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该研究结论对沥青加温罐和其它搅拌设备的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涡向单进口旋转流起旋的偏心问题,提出了涡向双进口轴对称起旋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起旋方式的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涡向双进口起旋旋转流基本呈现轴对称衰减性旋转流场,改进了单进口起旋旋转流场偏心的问题.计算表明:涡向双进口旋流中心与管道中心基本重合,切向速度分布近似Rankine涡结构;轴向速度沿径向呈马鞍形分布;径向速度相对于切向、轴向速度小一个数量级,沿切向近似为正余弦分布.  相似文献   

4.
切向入口衰减性旋转流具有结构简单,流动阻力小的优点,但旋流强度会随着流线衰减。本文建立了具有内芯加强型旋流器的模型,通过改变内芯直径,及添加内芯锥形端头,利用RSM湍流模型,雷诺应力方程压力应变项采用IPCM+wall模型,对内切入口长圆管内旋转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管内流动随内芯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带端头的内芯长度L=2D,内芯直径R=1/2D时对衰减性旋转流流动有最好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5)
本文主要介绍了篦子沟矿井下采场电耙道混凝土支护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苏州华能电厂循环水泵房旋转滤网采用了侧向进水的布置形式,其进水流道长度只有泵吸管喇叭口直径的7.36倍,较常规设计(9D)偏短,水工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是合理的:同时与减小进水流道长度和滤网出口至两边导墙的扩散角以及降低胸墙底部高程等不同方案进行了对比试验,探讨了优化设计的可能性,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研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四因子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对影响层布式碳纤维-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水胶比、粉煤灰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和碳纤维掺量,进行配合比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并确定其最优配比。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可用于层布式混杂纤维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回归方程的建立。层布式碳纤维-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经典的一次可靠度方法对于隐式功能函数和强非线性功能函数的可靠度问题存在适用性问题,尽管二次可靠度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处理强非线性功能函数的问题,但理论基础和计算过程均颇为复杂,不利于实用。为克服上述问题,将一次可靠度确定验算点的过程与响应面法的思路相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为此,文中首先引入具有普适性的一次可靠度法,其中考虑了相关非正态随机变量的Nataf变换,并引入单边差分法针对性地解决了隐式功能函数求偏导数的问题|其次,根据梯度值引入坐标旋转向量,并对旋转后的功能函数引入单变量函数降维近似模型|再次,结合验算点的函数值、梯度值以及附加点的函数值,确定各分量函数的二次多项式近似,从而获得近似的整体功能函数|然后,采用重要性抽样法计算近似功能函数的失效概率|最后,分别通过数值算例和工程算例对建立方法的精度和效率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建议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且无论对于显式和隐式功能函数均具有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姬广庆 《砖瓦世界》2011,(9):4-17,38
3人工干燥、小断面隧道干燥窑、二次码烧中断面拱顶双筒隧道窑生产红砖 3.1测试条件 热平衡企业的生产工艺是一条非真空挤出机成型生产线、人工干燥、小断面隧道干燥窑、二次码烧中断面拱顶双筒隧道窑烧成的生产工艺生产普通砖,有职工216人,建筑面积15816m2,  相似文献   

10.
利用长江水源的江水源热泵系统是重庆市可再生资源利用的重要形式,其换热器的性能对系统能效具有显著的影响,论文研究了使用半圆环形折返管的套管式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实验证明折返管曲率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与直管套管式换热器相比,当R/r=5时,其换热效率可提高2.5%。为分析半圆环形折返管的换热机理,论文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进行了流动、温度场和换热模拟。为保证在旋转流和大曲率情况下计算的准确性,模拟分析采用了修正后的RNG k ε湍流模型,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折返管内存在者明显的二次  相似文献   

11.
风管系统是空调及通风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风管截面主要有矩形和圆形。在国外目前圆形风管的使用率都变得越来越普及,而国内的使用比例只有20%左右。作者通过对矩形和圆形风管的阻力、漏风量、占用空间、初始投资、运行费用进行比较分析,对合理选择风管截面作了探讨,得出结论圆形风管不论在经济性还是技术性方面都优于矩形风管。  相似文献   

12.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辐流式二沉池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肖尧  施汉昌  范茏 《中国给水排水》2006,22(19):100-104
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准确描述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沉池中的流态及固相分布对保证其稳定运行和出水水质达标至关重要,与其他常用于对二沉池进行数值模拟的经验模型、固体通量模型等相比,计算流体力学(CFD)模型在精度上具有明显优势。以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商用软件FLUENT为工具,用欧拉一拉格朗日和欧拉一欧拉方法对辐流式二沉池的流态,尤其是固相行为和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固相颗粒在二沉池中的行为和分布受颗粒的粒径、密度等自身属性以及漩涡等特殊流动现象的影响,呈现出不同于理想沉降理论的轨迹;颗粒粒径及密度越小,颗粒则越易受漩涡等的影响,沉淀池的泥水分离效果也就越差。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污水处理厂的数据对比,表明该模拟结果可靠,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拉格朗日模型对不同送风速度下,直径为1μm~100μm的粒子在水平光滑通风管道内的沉积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送风速度和粒径对沉降速度的影响.结果表面,在水平管道中,粒子在管道底部的沉降速度高于垂直肇面和顶部,沉降速度受送风速度和颗粒物直径影响很大.以南京地区大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为依据,按照风管清洗规范,针对不同过滤效率的风管,对其使用时间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孙亚峰 《城市勘测》2015,(1):165-168
顶管技术作为非开挖的技术中的一种,可以在不用开挖地表土的情况下将管道铺设完毕,具有其他开挖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顶管施工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管道周围土体原有的平衡,造成地面的沉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相对于圆形顶管,矩形顶管对周围土体的扰动更大,从而引起的地面变形也更大。本文以上海市徐汇区某地下通道矩形顶管工程为背景,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游泳馆空调设计除了要满足室内舒适性外,还要防止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因此,合理的气流组织对游泳馆空调设计十分重要.利用CFD软件对游泳馆室内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改进,得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从而为暖通空调设计人员设计出较好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实验研究了低雷诺下,粗糙窄矩形管道中.肋间距对阻力系数和传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预测平均阻力系数()和平均斯坦顿数()的方法,其结果可以应用在低流量散热器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18.
冷却塔的摆放一直是困扰设计人员的难题,从建筑外观以及运行噪音等角度考虑,往往倾向于将冷却塔放置在比较隐蔽的区域。将冷却塔放置于四周封闭仅顶部开敞的空间内是比较极端的工程实例。针对这样一个实际工程,本文首先使用CFD软件模拟分析了冷却塔的通风效果。而后,在对现状工况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造措施,为实现良好的空调效果提供了可靠保证。改造后良好的运行效果证明了改造措施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oke traveling in an HVAC duct have been observed along with the response of selected duct smoke detectors. The simulated HVAC system consists of a 9 m long duct, 0.45 m in diameter. An exhaust fan is placed at one end of the duct and is capable of inducing airflow rates that range from 0 to 1.5 m 3/s. The flow is controlled by means of a manual damper. On the upstream end of the duct there is a square exhaust hood approximately 2.2 m at the bottom and 0.3 m at the top. The bottom of the hood is approximately 2.5 m above the floor a shroud extends down to approximately 1.5 m above the floor. The test section, placed immediately downstream of the hood, is 3.5 m long duct with a square cross section of 0.4 m on a side. The instrumentation includes oxygen, carbon monoxide and carbon dioxide gas analyzers and a load cell to determine the energy release rate of the fires tested. The smoke within the duct is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a laser light sheet and 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 camera, two white light source and photocell ensembles, a Pitot tube and an array of eight thermocouples placed on the vertical plane of symmetry. A smoke detector was placed at the downstream end of the test section. Two types of detectors were tested, ionization and photoelectric, with a single sampling probe geometry. The fires tested cover a wide range of fuels (propane, heptane, toluene, toluene/heptane mixture, shredded paper, polyurethane foam, wood cribs) with the peak energy release rates up to 800 kW. The smoke detector performance, temperature, flow field, smoke particle size and particle distributions are dependent on the fire characteristics and airflow through the duct. The different measurements could be scaled by means of the fire size and airflow rate but left a strong dependency on the fuel and burning characteristics (i.e., smoldering, flaming). The optical density and mass optical density are analyzed as metrics for characterizing smoke and smoke detector response. Detailed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metrics used are presented throughout this work. Clear evidence of stratification and aging of the smoke along the duct are also presente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esent configuration and the need for a larger scale study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