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同时由于心理、身体、学业或综合素质某个方面处于弱势的"双困"毕业生,他们的就业问题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对"双困"生开展就业观念、就业政策、就业心理、求职技巧和自主创业等方面的系统指导,并采取相应就业支持措施,才能帮助"双困"生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2.
贫困学生是当前政府和高校的热点和焦点, 而“双困生”是高校贫困生特殊群体中的又一特殊群体。本文在对高校“双困生”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 分析当前高校中出现的“双困生”的主客观原因和已有解困方式存在的不足, 提出帮助“双困生”解困的对策和办法,根本意图在于加强解困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校“双困生”现象分析和解困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学生是当前政府和高校的热点和焦点,而“双困生”是高校贫困生特殊群体中的又一特殊群体本文在对高校“双困生”进行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中出现的“双困生”的主客观原因和已有解困方式存在的不足,提出帮助“双困生”解困的对策和办法,根本意图在于加强强解困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思想,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研究,有利于帮助广大高校贫困大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定位自己的职业人生,克服或摆脱各种心理障碍或现实困境的制约,为自己的职业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职业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求职大军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心理中存在的自卑、虚荣、防御等不良现象容易导致择业成功率较低,因此心理脱贫在贫困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重大。应从多方面努力帮助贫困生"心理脱贫"和充分就业,包括从政策上扶持贫困生,构建高校勤工助学和心理教育体系,开展就业援助等。  相似文献   

6.
在"人职匹配"理论基础上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做了深入分析,提出合理的就业观念、精的就业能力及职业发展是贫困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三要素,并针对这三个要素提出,高校就业指导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届毕业生的求职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在严峻的"战疫"环境中帮助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成为国家、社会关切的话题.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0届贫困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影响进行调查;在对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就业工作的实践,从高校、毕...  相似文献   

8.
目前,贫困大学生上学问题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一些贫困生因经济压力出现了很多的心理与行为障碍,即因经济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贫困大学生是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高校学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高等学校辅导员要了解和掌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积极思考新形势下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推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塑造健全的人越来越成为教育的重要责任和核心任务之一。在高校学生群体中,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目前普遍受关注的群体,他们在人格发展中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里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影响贫困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心理因素,同时结合目前各高校现状对其进行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群体,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其影响因素众多。选取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探讨了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大一新生的主观幸福感比其他年级贫困生低;在社会支持方面贫困男生的主观支持显著高于贫困女生,而贫困女生的支持利用度显著高于贫困男生。  相似文献   

11.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中的弱势群体,存在着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以工科院校贫困生为被试,选取SCL-90、UPI与EPQ三个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差,其中,贫困女生低于男生,文科贫困生低于理工科生。(2)人格特征,尤其是情绪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合理确定评定标准、构建监督机制、建立贫困生档案、完善沟通制度、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等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改进措施,以保证资助资源的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女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理心理有疾的学生就业出现了困难。就业困难群体具有自尊与自卑相交织、自我封闭与焦虑并存、自立性与依赖性相互依存、强烈的成才意识与目标迷失共存等共同特征。可以通过建立社会政策支持体系、综合素质培养、社会资本积累及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等手段来解决高职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问题,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实施是其核心手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中贫困生数量的增加,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分析影响高职高专贫困生顺利就业的社会、学校及贫困生自身存在的原因,针对贫困生就业能力不强的原因和心理问题,提出增强高职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探讨了如何提升贫困学生的就业力的途径。高校要不断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拓展实践平台,加强就业辅导,培养贫困生综合技能,以提升其择业竞争力;贫困生自身要树立忧患意识,发展自立自助能力;党和政府要从制度层面优化就业环境,促进贫困生的职业选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陷入了心理误区,如焦虑心理、挫折心理、依赖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以及攀比心理等,严重影响了他们顺利就业。分析了择业心理问题以及产生成因,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体等五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招生与就业工作日益成为高等院校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南昌工程学院的招生与就业工作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分析近几年招生与就业工作中信息化服务的趋势、规律与问题,提出相应的信息技术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的就业形势,探讨了高校摘好就业工作应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开展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现实意义出发,结合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的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对策。从而对提高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