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储层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储层是一套湖泊三角洲-浅湖滩坝砂体,砂体类型有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解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口砂坝等,岩石类型为成分成熟度较低的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并含较多的粘土矿物和硬石膏、方解石、白云石胶结物,压实和胶结是使原生孔隙降低的主要成岩作用,而发生在油气大量生成 期的溶解作用则使较多的次生孔隙形成,储层物性受岩石结构如粒径,分选等控制,也受胶结物含量及溶解作用等控制。  相似文献   

2.
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储层是一套湖泊三角洲—浅湖滩坝砂体.砂体类型有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三解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口砂坝等.岩石类型为成分成熟度较低的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并合较多的粘土矿物和硬石膏、方解石、白云石胶结物.压实和胶结是使原生孔隙降低的主要成岩作用,而发生在油气大量生成期的溶解作用则使较多的次生孔隙形成.储层物性受岩石结构如粒径、分选等控制,也受胶结物含量及溶解作用等控制.  相似文献   

3.
潜江凹陷新沟地区泥质白云岩油藏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而江陵凹陷新沟地区具有相似的地质条件,利用研究区测井井筒测试资料,结合盐湖碳酸盐岩沉积体系技术分析,认为江陵凹陷泥质白云岩的岩矿成分复杂,是碎屑岩和蒸发岩的过渡化学沉积产物。泥质白云岩广泛分布在中南部地区,纵向上的发育层段主要位于Ⅱ油组的中下部(Ⅱ4~6),有利区分布于洼陷周缘的斜坡部位。对比潜江新沟、陈沱口等泥质白云岩油藏,认为江陵凹陷南部泥质白云岩的含油气性较好,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4.
分析和探讨了江陵凹陷裁缝店一关咀口向斜带新沟咀组下段生油、油气运移条件,提出了该向斜带具有一定生油能力、油气运移条件好的新认识,并通过油源分析,推测该向斜带是荆沙背斜带的供油区之一。  相似文献   

5.
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砂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及石英砂岩,该储层砂岩属低孔低渗储层。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对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等资料分析后认为,江陵凹陷新嘴沟组下段砂岩经历了压实、石英的次生加大、碳酸盐的胶结及溶蚀溶解、硬石膏的胶结及长石岩屑的溶蚀和粘土杂基的充填等多种成岩作用,目前已达到了晚成岩阶段A期。早成岩期的压实作用以及石英、碳酸盐、石膏、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造成14%和16%的原生孔隙丧失,晚成岩阶段有机质成熟形成有机酸并对不稳定矿物溶解,其产生的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6.
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砂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砂岩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及石英砂岩,该储层砂岩属低孔低渗储层。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对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和物性等资料分析后认为,江陵凹陷新嘴沟组下段砂岩经历了压实、石英的次生加大、碳酸盐的胶结及溶蚀溶解、硬石膏的胶结及长石岩屑的溶蚀和粘土杂基的充填等多种成岩作用,目前已达到了晚成岩阶段A期。早成岩期的压实作用以及石英、碳酸盐、石膏、粘土矿物的胶结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造成14%和16%的原生孔隙丧失,晚成岩阶段有机质成熟形成有机酸并对不稳定矿物溶解,其产生的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和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资料,分析资福寺洼陷烃源岩分布特征,结合埋藏史分析烃源岩的成熟史与生烃演化史,对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进行动态评价。烃源岩主要分布于湖相-半深湖相区,近北西-南东向展布,向北东、南西两侧减薄,其中新沟咀组下段Ⅱ油组和沙市组上段厚度较大。有机碳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弥陀寺-资福寺一带,新沟咀组下段泥隔层和Ⅱ油组有机碳含量较高,达到1.0%。综合考虑烃源岩分布特征及生烃演化史,有利生烃层位以新沟咀组下段Ⅱ油组为主,有利生烃区位于资福寺洼陷带。  相似文献   

8.
资福寺洼陷古近系盐湖沉积体系发育有沙市组、新沟咀组下段烃源岩.地化特征分析表明,新沟咀组下段泥岩层和Ⅱ油组有机质丰度较高,达到差~中等级别,新沟咀组下段Ⅲ油组和沙市组上段为差烃源岩;沙市组上段~新沟咀组下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Ⅲ型,多数为Ⅲ型;Ⅰ、Ⅱ油组成熟度较低,为成熟早期,Ⅲ油组开始进入成熟晚期.烃源岩评价...  相似文献   

9.
江陵凹陷位于江汉盆地西部,其新沟嘴组致密砂岩储层主要发育在万城断层下降盘及以东地区。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及样品测试等研究,利用岩石学特征及测井相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沉积相类型、储集空间特征、储层物性进行分析,认为主要为三角洲沉积体系末端砂体及滨浅湖滩坝砂体,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岩屑长石砂岩、岩屑质石英砂岩次之。储集空间类型以粒间次生孔隙为主、其次为长石粒内溶孔;储层物性差,属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江陵凹陷新沟嘴致密砂岩储层的评价标准,总结了致密砂岩平面展布规律,纵向发育层位,指出了致密砂岩油藏发育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岩矿薄片、粒度、重矿、砂岩厚度及阴极发光等16项资料综合研究结果,确定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存在六个方向物源。即北部枝江、马山、后港、长湖方向主物源、东南部赤岸街-沙岗方向次物源及西南部大路口方向推测物源。并对各方向物源母岩性质、母岩区、物源所控制砂岩体的规模、主水流方向进行了分析。结合油源、构造条件对各地区油气勘探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沙市背斜的油藏最早开始于荆沙晚期,最晚充注期为荆河镇末期。而荆河镇末期沙市背斜受构造运动影响原有结构遭受破坏,油藏被破坏且分布零散,需要总结沙市背斜的油气特点,指出下步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江汉盆地江陵凹陷新沟嘴组下段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岩心、测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了江陵凹陷南部斜坡带新沟嘴组下段滨浅湖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成因模式及控制因素。研究认为该时期滩坝砂体表现为多期发育、纵向叠置、横向迁移、连片分布的沉积特点,具有湖浪成因、环流成因和盐湖密度流成因等3种成因模式,滩坝砂体沉积受控于古基准面旋回、古地貌和古水动力等3类因素。  相似文献   

13.
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油气运聚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江陵凹陷的油气生成运移与构造形成时间相匹配,油气运移途径为砂层和断层(包括裂缝)。探讨了该区新沟咀组下段油气运聚模式,归为三大类,四个亚类:荆沙长垣式(长垣北翼亚式,长垣南翼亚式),万城断裂式,斜坡式(北斜坡亚式、南斜坡亚式)。各模式的油藏类型,生储配置各具特色。从它们的差异分析初步评价认为,荆沙长垣式为最有利的勘探区,其次为万城断裂式,斜坡式可作勘探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大量现代分析手段和方法,对江陵凹陷新沟咀组下段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和砂岩胶结物中盐类矿物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与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总结了盐湖沉积环境下粘土矿物与沉积相的密切关系;首次研究了该区内新沟咀组下段粘土矿物的多型分布规律:2M型伊利石占绝对优势,绿泥石主要为镁-铁绿泥石,伊/蒙混层以有序伊/蒙混层为主;扫描电镜观察粘土矿物主要为碎片状及少量丝缕状伊利石。砂岩储层中粘土矿物的绝对含量在6%以下,阳离子交换容量在11.84~32.53mg·normal/100g之间,膨胀性在1.7%~21.7%(V/V)之间。敏感性试验表明:本区储层具有中等强度速敏、强的盐敏和酸敏、强和特强的水敏。本文还系统分析了江陵凹陷勘探工作中油层损害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油层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海洋石油》2013,(4):24-29
从沉积环境背景出发,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江汉盆地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储层成岩作用做了系统的研究。研究表明马王庙地区新下段沉积时期盆地处于干旱蒸发—氧化环境的Ⅰ型沉积环境和半干旱—潮湿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的Ⅱ型沉积环境,相应地发育两种储层,经历了两种成岩类型,受其相应的地层水影响,成岩作用差异较大。Ⅰ型成岩作用以胶结作用更显著,对储层孔隙起破坏作用,其较好储层发育受断裂带控制;Ⅱ型成岩作用以溶解作用为主,对储层具有建设作用,成藏面积广,其储层物性相对较好。该认识为深入研究该区成岩作用规律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油区进一步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6.
潜江凹陷新沟嘴组砂体预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潜江凹陷下第三系新沟嘴组砂体预测技术。该技术首先以准层序为单元进行精细沉积微相分析.预测砂体成因类型和平面展布;然后根据已知井分析砂体在地震剖面上的外部形态、内部反射结构特征和地震属性特征,运用波阻抗反演等技术,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上识别和追踪对比砂体;最后采用模型正演技术检验砂体预测结果。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对砂体的识别与预测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7.
江汉盆地新沟嘴组的油气勘探已到岩性油藏勘探阶段。新沟嘴组油藏特点决定了岩性圈闭识别难度很大。近几年勘探实践,通过加强结构及构造演化分析,精确刻画古地貌及沉积充填模式,刻画古地貌控制下的新下段各砂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范围,结合多方法的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总结出一套提高岩性圈闭识别精度和勘探成功率的较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多项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分析判断,洪湖油田原油成油环境一致,成油母质基本相同,成熟度也较相近,均是来自相同的油源层,属于同一类型的原油;沔阳凹陷主要烃源层段为新沟嘴组下段(ExL),油源较为丰富,且已经成熟,是主要的供油层位。根据烃源岩和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及油-源对比,认为洪湖油田ExL原油主要来源于ExL烃源岩,具近源短距离运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从沉积环境背景出发,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对江汉盆地潜江凹陷马王庙地区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储层成岩作用做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马王庙地区新下段沉积时期盆地处于干旱蒸发-氧化环境的Ⅰ型沉积环境和半干旱-潮湿弱氧化-弱还原环境的Ⅱ型沉积环境,相应地发育两种储层,受其对应的地层水影响,成岩作用差异较大。Ⅰ型储层以胶结作用为主,对储层孔隙起破坏作用,其较好储层发育受断裂带控制;Ⅱ型储层中溶解作用更为显著,以处于中成岩早期成岩相为代表,对储层具有建设作用,其储层物性相对较好,成藏面积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陵凹陷新沟咀组油气控制因素的分析,认为沉积相控制油气的分布,断裂控制油气富集。在此基础上,提出江陵凹陷油气藏类型及分布规律。陵北断裂带及以北地区,以次生构造油藏为主;沙市背斜以原生岩性油藏为主,而盐卡南断层和西南斜坡带可形成原生构造、岩性两种油藏。凹陷内有良好的勘探远景,要针对不同的油藏类型,采用不同的勘探方法。北部找隆起打高点,南部沿断裂打上升盘,中部构造背景上找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