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纱管的“以塑代木”推广过程中,塑料纬纱管的“断颈”现象是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为此,苏州纺织器材厂已经试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纱管配件——高脚箍,它能起到增加塑料  相似文献   

2.
无金属箍塑料细纱管1前言目前塑料细纱管都在下口接装金属(铜)箍,用来防止塑料收缩变形而影响下口尺寸。下口尺寸是与锭盘锥塔配合的,一般过盈0.05~0.1mm。如发生变形后最小直径小于锥塔尺寸,则发生纱管在锭子上的位置上升(即称为“碰口”)。虽对纺纱过...  相似文献   

3.
纺织部物资局于1982年11日中旬在江西横峰纺织器材厂召开了纺织器材梭子配件、纱管配件部标准审稿会。 这次审稿会共审定了十项部标准,都是由上海纺织器材研究所负责起草的。其中梭子配件类有梭子用梭芯、梭子用梭尖、梭子用导纱器、梭子用底板弹簧、换纡式梭子用纡管夹等五项;纱管配件类有粗纱管箍、经纱管箍、纬纱管箍、有边筒管用边盘管箍及定位箍、拈线管箍等五项。 与会代表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等制订标准的原则,充分考虑梭子、纱管配件与梭子、纱管合套及使用厂的  相似文献   

4.
我厂生产木质粗纱管已有十几年历史。随着纺织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把传统生产的铁箍木质粗纱管的铁箍改换成尼龙箍,纱管的使用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但根据各地用户反映,脱箍现象严重,影响正常使用。针对这个问题,我厂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探讨,经过多次返复试验证明:在木管与尼龙箍配合加工上止脱销,即可从根本上解决脱箍问题。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是专业生产涤纶缝纫线的外向型骨干企业 ,其中有使用铝线管的大卷装捻线机( FAT2 1— 1 0 0 ) 2 5台。通过捻线机加工成的管纱 ,需在络筒机上络成符合用户要求的筒纱后出售 ,空管需通过输送带流回到空管纱包内。由于空纱管之间的相互撞击 ,纱管表面边缘产生毛刺、变形 ,从而影响生产 ,造成浪费。( 1 )由于纱管表面毛刺和纱管边缘的变形 ,影响了管纱在退绕过程中的气圈正常回转 ,造成退绕时断头增多。 ( 2 )由于纱管边缘变形造成同捻线锭子的过紧配合 ,插管和落纱时都很困难 ,影响了落纱工的生活 ,加大了劳动强度。 ( 3)因纱管变形 ,…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厂塑料经纱管的生产仍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即先将纱管及锭芯分别压铸成形并加工好,然后将两者装配成成品。这种工艺方法是对锭芯及纱管的公差分别进行控制的。二者配合的情况决定于各自的公差及公差带的控制如何,配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纱管的质量。以往,我厂的纱管曾一度出现过几次质量事故,刚刚生产出的纱管其工作质量很好,但  相似文献   

7.
细纱出现跳管纱,对下道工序会形成不利影响,造成浪费.究其原因:一是纱管与锭子配合不良.锭子弯曲、锭盘偏心、缺油、锭子轴承损坏、锭盘内有杂物、纱管芯子磨损或缺少、纱管弯曲变形、纱管振幅大等因素,都会形成纱管和锭子配合不良,造成跳管纱;二是锭子速度过高,由于纱管材质或内在结构不均匀引起的跳管;三是操作不良.落纱插管时出现高管,落纱工责任心不强,不及时处理,锭子缠回丝,清理不及时,出现跳管纱.针对以上跳管原因,我们制定了以下几条措施.  相似文献   

8.
塑料经纱管弯曲变形是纱管变形中的主要和常见的一种(还有下口变小、锭孔变形、管子扁等变形),它在纱管下注射机后和纱管长期存放、长期使用中都会发生。弯曲变形影响塑料经纱管的同心度,因而也就直接影响塑料经纱管的生产效率、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纺织厂并纱机上使用的并纱管材料大多为栬木、桦木或林木,一般有两种规格。这两种并纱管的工艺要求基本上相似,尺寸精度、公差及振幅要求均不高,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解决好有台阶的内孔加工。我厂邹桂柏同志多次改进刀具并使用偏心孔锭杆,比较园满地解决了并纱管加工內孔问题,在成批生产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纱管、木梭、胶辊、胶圈、钢丝圈、条筒、纺织瓷件等44项行业标准分别于1992年元月1日和3月1日开始实施。这些标准对产品的型号、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都作了新的规定,特别是纱管、木梭系列标准不仅制订了产品标准,而且确定了与之配套的术语、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  相似文献   

11.
在涤/棉织物的生产工艺上,要求纬纱管在95±5℃的高温条件下进行热定型。木制纬纱管,经高温蒸煮后纱管要变形而造成大量报废,而且还会增加坏纱。目前大多采用简接纬纱工艺,要先做成筒子,蒸纱定拈后再卷成纬纱,从而增加了工序道数,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纺织厂迫切要求能生产一种耐高温蒸煮的塑料纬纱管来代替木纬纱管,使涤/棉织物生产上能采用直接纬纱工艺。  相似文献   

12.
270—1单槽凹式直纬管铜箍是纱管配件,该铜箍产量大,技术要求高,材料原为H68。为提高产量,将九道工序合并为三道工序,随之却带来铜箍开裂。据调查,坏箍率高达25.8%。以后,虽采取了整体退火、局部退火和高频退火等措施,但效果不佳。1979年选用H90代H68进行小试,但成品太软,表面在使用中凹陷,仍不理想。从延伸率、强度、金相组织等方面分析入手,找出H80是一种较好的铜箍用村。根本上克服了H68和H90两种材料造成的质量问题。以年产2400万只铜箍计,每年可节约人民币23.5万元。  相似文献   

13.
纱管的演变     
张小赧 《纺织器材》2014,(Z1):50-53
简述了我国纱管材质由木到聚氯乙烯,再到聚碳酸酯材料的演变过程,以及以三友为代表的纱管制造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对比了国内外纱管的技术水平,分析了塑料纱管行业面临的问题。指出,纱管是重要的纺织器材,我国制造的塑料纱管有些品种规格已完全取代了国外同类产品;当前形势下,纱管行业面临着利润下滑、无序竞争等问题,需要全行业齐心协力,依靠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共走健康持续和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细纱管的锭位高度、锭孔位置、长度与下口尺寸,因各厂自定,未有统一标准,它们与细纱生产的关系尚未仔细探讨过。本文打算就生产实践的效果来分别论述。一、锭位锭位即细纱管箍口到锭塔根部的高度。纱管插入锭子后,应看成与锭子结合成了一体,纱管锭孔以上的长度即成为锭子的延长。从锭子结构看,锭子的振动状态与锭子的支承方式有关。以现有的高速锭子为例,锭胆上部的锥面滚针轴承与锭子的配合处可以认为是固定支点,锭杆下尖的支承因安装于卷簧中,可作阻尼位移。故正常锭杆的偏心振动主要以滚针轴承为支点作X状进行的,因此锭杆上部越延  相似文献   

15.
文登市纺织器材总厂系山东省纺织工业厅重点生产纺织塑料管的专业厂家,年产各种塑料纱管近1000万只,品种齐全,产品畅销国内外。该厂生产的塑料粗纱管,适用于棉、毛、化纤粗纺。规格有:长度320,360,445mm;外经41,44,45mm。塑料经纱管适用于棉和化纤。规格有:180,190,205,230mm,配锭型号:D1201B,D1202B,D1203B,D1206B塑料纬沙管有自动换梭式和普通式。自动换梭式又有180,190mm两种,普通式有190,200,210,230mm等规格。此外,还生产塑料毛纺管,塑料化纤及棉  相似文献   

16.
本发明是关于纺织筒管和纬管的改进。这种改进的纱管使用效率高、寿命长、抗变形、耐腐蚀。纬纱需要从管子端部抽下来,因此管头部分要有一定锥度。为防止纱线抽出过快,管子锥形部分要有沟槽。沟槽要间隔好,使退纱速度有所变化。普通的纬管或其他纱管是用高级木材车削而成,上端装以金属(如铜)环。管子的构型呈截断锥体,园形断面。管子下  相似文献   

17.
管箍是木管、塑经管的主要配件。由于管箍各部几何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塑经管的内孔上、下口直径尺寸,故对管箍成型过程巾的冲压模具相应地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我厂生产的塑经管,采取以箍保锭方式,尤对管箍的内孔上、下口直径尺寸,作主要的技术参考参数。如需用量较大的D1201B和D1203B两种不同规格的塑经管,按部颁标准配用14243型和14253型管箍,其内孔上,下口  相似文献   

18.
铜箍是纱管的主要配套另件。因出口的凹式箍形状较为复杂,冲床加工要求高,采用退火工序为冲床加工创造有利因素。通过退火处理后金属表面产生粗大的氧化物质,俗称氧化皮。而出口纱管外观质量要求较高,为此对加工好的铜箍表面进行化学处理即(?)蚀。(?)浸蚀是符合多快好省精神的。因铜箍外形复杂,若用抛光车抛亮,工效低,质量差,成本高。而用光亮浸蚀能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促进了我厂的全面发展。在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决贯  相似文献   

19.
纱管箍制成后,需要一只一只地清点计数,然后出厂。一个工人每班点数五万只。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纱管箍的生产成倍增长,这种人工计数的方法远远落后于生产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上海纱管配件厂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工具厂协作下,试制成功了经、纬纱  相似文献   

20.
黄鸿 《中华纸业》2002,23(7):39-41
彩色纱管封面纸是纺织行业中化纤器材厂使用的工业技术用纸,用来制作涤纶长丝高速纺丝筒芯。通常有大红、桔红、粉红、桃红、桔黄、杏黄、天蓝、翠绿、豆绿、雪青等颜色,以区分纱线的不同支数与规格。纱管面纸的颜色一般要求与纱线的颜色不同。纱管封面纸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干、湿强度,平滑度,形稳性,耐磨性,还必须具备抗油、抗水和不脱色的特点,并要求卷制成管后在高速涤纶纺丝过程中不起毛,不变形,不爆裂。彩色传统的纱管封面纸使用的是羊皮纸。羊皮纸是将原纸送入浓硫酸(72%)浴槽中进行“羊皮化”处理,经脱酸、洗涤、中和、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