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静 《建材与装饰》2009,(8):121-122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的一部分.城市建设的目的就在于为人类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其中包括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中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变化时期。  相似文献   

2.
“水”是构成城市自然环境的最宝贵因素之一,历史上大都市往往位于大江大河或河海交汇处,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在滨水区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因此,滨水区往往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缘起。然而,随着20世纪人类技术手段的发展,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已无法跟上现代城市变化的整体步伐,出现了诸如交通、环境、景观、生态等众多社会问题,使得滨水区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城市观点逐步深入理解了人类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更多最令人感兴趣的社会关注,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重要性。然而在这些城市空间的活动并不足够有利于的设计师的思考。1.设计公共广场出身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侧重于在公共空间,但并没有在领域中取得的进展,1970年,直到现代派面临困境所做出改变。由于他们的生活条件,开始监测城市生活质量及其居民的生活水  相似文献   

4.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博物馆建筑,在当代建筑领域,扮演了城市历史文化展示窗口的角色。承载了几千年古都文化的首都博物馆新馆,作为北京对外展示其悠久历史与开放文明的窗口,不仅把厚重的历史文化注入建筑本身,而且将其所在的特殊地域的场所精神与时代认知感融汇于建筑中,诠释了一个当代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公共客厅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浅析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存城市的记忆是人类现代生活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越发展,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作就越显重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4)
<正>随着城市观点逐步深入理解了人类的自然环境,吸引了更多最令人感兴趣的社会关注,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重要性。然而在这些城市空间的活动并不足够有利于的设计师的思考。1.设计公共广场出身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侧重于在公共空间,但并没有在领域中取得的进展,1970年,直到现代派面临困境所做出改变。由于他们的生活条件,开始监测城市生活质量及其居民的生活水  相似文献   

7.
从回忆到回归--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与传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姜华  张京祥 《城市规划》2005,29(5):77-8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历史文化的遗存成为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产之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却往往导致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历史文化的漠视与忽略。在对目前城市更新反思的基础上,本文对文化解读和文化传承作出了新的诠释,并以南京市评事街历史风貌区作为实证。  相似文献   

8.
杨玉培 《四川建筑》1994,14(2):25-26
一、城市水环境、水景观自古以来,人类的社会文明都是沿着主要河流流域发展起来的。埃及的尼罗河,中国的黄河,是埃及和中国这两个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我国的重要城市都是沿着黄河、长江、珠江等几大水系流域或依天然大水面而分布和发展。发展经济、文化和人民生活一时一刻都离不开水。水是城市的命脉。城市绿化是人们在城市环境因素基础上利用绿色悄物这一生物因素进行的环境建设,绿化同样离不开水,绿化和水环境有机结合的水景观.是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城市景观c成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水环境。城市的选址和建设、经济和…  相似文献   

9.
《风景园林》2014,(5):66-67
1竞赛主题:城镇化与风景园林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城市、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本次竞赛旨在针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带来的诸多问题,运用风景园林的科学理论与技术方法,保护和促进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的健康、科学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的协调发展,在推进“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和城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宣扬风景园林在使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世纪的世界城市具有多元化特征。一方面,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功能的国际化日益明显,城市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大,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各地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城市本身就是人类技术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最高表现,在历史城市和社区中,城市与自然融合的环境特色以及普遍具备的生态群落特征,与城市发展的历史一样久远。作为20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成果,"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历程反思后提出的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