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配合铝酸钠溶液的光谱研究,作了有关铝酸离子的量子化学计算;采用从头计算法估算若干铝酸离子的总能量和相对稳定性。表明在水溶液中Al(OH)_4~-和[(HO)_3Al-O-Al(OH)_3]~(2-)较 AlO_2~-、[(HO)_3Al(?)Al(OH)_3]~(2-)稳定。采用 DVXα法计算各铝酸离子的 HOMO 和 LUMO 过渡态,以解释铝酸钠溶液的紫外光谱、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和铝酸钠溶液光谱研究结果是一致或不矛盾的。  相似文献   

2.
系用Ag~(110)作示踪剂研究了Fe(OH)_3沉淀对低浓度(10~(-8)~10~(-6)M)AgNO_3溶液中的Ag~+离子的吸附作用。获得如下规律:1.在pH 3~9的范围内,Fe(OH)_3对Ag~+的吸附率与pH值成简单的线性关系;2.增加沉淀剂的量可使吸附率增加,但单位重量的Fe~(3+)生成的Fe(OH)_3沉淀所吸附的Ag~+量则降低;3.有电解质NaCl存在时,由于Fe(OH)_3沉淀活性总表面积减少以及Na~+对Ag~+竞争吸附而使Ag~+在Fe(OH)_3沉淀上的吸附率降低;4.吸附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约半小时左右。陈化时间大于半小时而小于24小时吸附率几乎无变化,大于24小时则因Fe(OH)_3沉淀凝聚,总的表面积活性降低而导致部份Ag~+解吸。5.发现在实验范围内单位重量吸附剂吸附Ag~+的量与溶液中Ag~+浓度成简单的线性关系:A=X/m=KC(K=2×10~6微克/毫克·克分子)6.载体水解法提取高纯金属铂使用Fe(OH)_3吸附Ag~+以达到除去杂质银的目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拉曼光谱并结合黏度、电导率等物理性质检测,研究了不同乙酸根、草酸根浓度下铝酸钠溶液中铝酸根离子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低浓度的铝酸钠溶液中Al(OH)_4~-为铝酸根离子的基本形态,随着苛碱浓度的增加出现二聚体Al_2O(OH)_6~(2-),且两种离子数量随苛碱浓度的增加而上升。铝酸钠溶液中C_2O_4~(2-)和CH_3COO~-的拉曼光谱特征峰分别为918 cm~(-1)、931 cm~(-1)。CH_3COO~-和C_2O_4~(2-)对铝酸钠溶液中铝酸根阴离子的影响基本相同,随着铝酸钠溶液中CH_3COO~-或C_2O_4~(2-)浓度的增加,四面体Al(OH)_4~-和二聚体Al_2O(OH)_6~(2-)都逐渐增多,同时Al_2O(OH)_6~(2-)向Al(OH)_4~-发生了转化。随着CH_3COO~-或C_2O_4~(2-)浓度的增加,铝酸钠溶液的黏度升高,电导率下降,最后获得不同CH_3COO~-或C_2O_4~(2-)浓度下铝酸钠溶液在不同温度的黏度和黏流活化能计算方程。  相似文献   

4.
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分析方法,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甘露醇的铝酸钠溶液(k_a=1.55,c(Na_2O)=100 g/L)结构变化及自发分解过程。结果表明:添加甘露醇后,铝酸钠溶液分解过程中,位于260 nm处(Al_2O(OH)_6~(2-))的紫外吸收峰变化明显;位于620、540和720 cm~(-1)处(Al(OH)_4~-、Al_2O(OH)_6~(2-))的拉曼散射峰和位于720 cm-1处(Al(OH)_4~-)红外吸收峰强度均减弱。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发现甘露醇通过氢键与Al(OH)_4~-、Al_2O(OH)_6~(2-)相互作用,从而抑制铝酸钠溶液分解。  相似文献   

5.
铝酸钠溶液紫外光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铝酸钠溶液的紫外光谱随制备方法和放置时间不同而异。研究结果表明:Al(OH)~(-4)在近紫外区无吸收峰,[(HO)Al-O-Al(OH)_3]~(2-)在2700A附近有吸收峰,Al(OH)_6~(3-)在波长小于2900A处有宽吸收带。不同制备方法所得溶液三种离子比例不同,故紫外光谱亦异。  相似文献   

6.
Na_2O-CaO-CO_2-H_2O系中平衡过程的热力学和实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Na_2O-CaO-CO_2-H_2O系中下列反应的进行条件,对于用氢氧化钙处理碳酸钠水溶液制取苛性碱的工艺过程有着重大意义: Ca(OH)_2+Na_2CO_3=CaCO_2+2NaOH  相似文献   

7.
实验表明:化学组成相同的铝酸钠溶液,可能由于有不同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铝酸钠溶液在制备后的放置期间,结构和光谱性质均有缓慢变化.因为这种溶液含有Al(OH)_4~-、Al(OH)_6~)(3-)、[(OH)_3Al-O-Al(OH)_3]~(2-)等含铝阴离子,各种离子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但因转化过程牵涉到有共价性的Al-O键的形成或断裂,故转化反应进展甚慢.铝酸钠溶液制备后,各铝酸离子的比例可能未达平衡,故放置中仍有变化.在到达平衡前,制备条件应对溶液结构和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The constitution of high-caustic ratio and highly concentrated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s hasbeen investigated by Raman spectra method.By comparison with the Raman spectra ofcrystalline solids of Ca_3[Al(OH)_6]_2 and Ba_2[Al_2(OH)_(10)],it can be concluded thatAI(OH)_6~(3-)ion and perhaps its polymers may be formed in thes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9.
1、序言以铝酸钠为粘结剂的水溶性CO_2铸型,用水易于落砂的同时,又能回收主要材料和粘结剂。本文就粘结剂的回收方法进行了研究,还就硬化反应生成物的Na_2CO_3改变成NaOH的方法以及用水洗液分离Al(OH)_3的方法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在950℃,10~(-23)、10~(-16)和0.2 atm. 3种氧压下对Fe-3Al-6Cr合金进行了预氧化试验,时间为10 min~1200 min。并在5%Na Cl气氛中做了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Fe-3Al-6Cr合金在950℃、10~(-23)atm.氧压下氧化得到的是(Al,Cr)_2O_3外氧化膜,在0.2 atm.氧压下获得的是Fe_2O_3与(Al,Cr)_2O_3的混合氧化层,研究结果完全符合Factsage软件的计算结果。在10~(-16)atm.氧压下,氧化10 min的外氧化物为Fe O,合金内层存在内氧化物Fe(Al,Cr)_2O_4与Fe Al化合物。随氧化时间的延长,外层氧化物变为Fe O+Fe(Al,Cr)_2O_4,内氧化物为Fe(Al,Cr)_2O_4+Al_2O_3。Factsage计算出了稳定后的表面氧化物种类,但没有计算出内氧化Al_2O_3。在盐雾腐蚀测试中,Fe-3Al-6Cr合金在950℃、10~(-23)atm.氧压中氧化30~60 min制备的(Al,Cr)_2O_3氧化膜具有最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1.
高苛性比铝酸钠溶液的Raman光谱研究SCIEI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 Raman光谱方法研究高苛性比铝酸钠溶液的阴离子组成.高苛性比的铝酸钠溶液的Raman光谱在470cm^(-1)等处有特征峰.和固体Ca_3[Al(0H)_6]_2及Ba_2[Al_2-(OH)_(10)]的 Raman谱相对照,可看出高苛性比的浓铝酸钠溶液可能含有Al(OH))_6^(3-)及其聚合离子。  相似文献   

12.
采用NH4HSO4焙烧法从粉煤灰中提取Al2O3。首先,通过NH4HSO4焙烧和去离子水浸出法提取粉煤灰中的Al和Fe;然后,加入NH4HCO3溶液沉淀浸出液中的Al和Fe,利用NaOH溶液浸出得到的Al(OH)3和Fe(OH)3混合沉淀,所得铝酸钠溶液经碳酸化分解得到纯净的Al(OH)3;最后,煅烧纯净的Al(OH)3制备α-Al2O3产品。通过实验确定各工艺流程的最佳条件。制备的α-Al2O3产品达到YS/T 274-1998标准的工艺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以典型赤泥堆场为研究对象,分析自然环境条件下赤泥堆场的盐分组成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堆存年限的增加,赤泥中盐含量呈降低趋势;CO_3~(2-)是赤泥中占主导地位的阴离子,约占阴离子组成比例的34.14%~73.26%:赤泥可交换态阳离子及水溶态阳离子以Na~+为主,可交换态Na~+占可交换态阳离子组成比例60.50%~83.94%,水溶态Na~+占水溶态阳离子组成比例71.32%~91.16%:随着堆置年限的增加,赤泥中Ca~(2+)、HCO_3~-含量升高,而Na~+、SO_4~(2-)、CO_3~(2-)含量降低,K~+、Mg~(2+)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赤泥中盐含量和SO_4~(2-)、CO_3~(2-)、Na~+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HCO_3~-、Ca~(2+)、Mg~(2+)含量呈负相关关系。Na~+含量和CO_3~(2-)含量过高是赤泥高盐分含量的主要原因,这为赤泥堆场土壤化处置和植被重建过程中盐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碱性固体废弃物。基于单因素-正交实验开展赤泥碱性阴离子浸出特性研究,结合多级浸出实验探讨最佳浸出条件、碱性阴离子分布特征、关键碱性离子类型及其溶解行为。结果表明:在液固比2 mL/g、浸出温度30°C、浸出时间23 h、2次浸出条件下,可溶性碱性阴离子(CO~(2-)_3,HCO~-_4,Al(OH)~-_4,OH~-)的最佳浸出率达86%;赤泥1次浸出液中,88%的阴离子来源于可溶性碱(NaOH、碳酸盐、碳酸氢盐、NaAl(OH)_4),12%的阴离子来源于化学结合碱(方解石、钙霞石、水化石榴石);在最佳浸出条件下,可溶性碱性离子浸出总浓度为69.78 mmol/L,CO~(2-)_3约占75%;碳酸盐溶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24k J/mol,这主要受固膜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金属溶液-固相产物直接平衡法,研究了铝基溶液中铈与锰、铈与锌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800℃时,铝-铈-锰溶液体系中有平衔产物 AlCe_2Mn_3存在,其标准生成自由能为△G_(AlCe2Mn3)~0=-159.3kJ/mol;反应 AlCe_2Mn_(3(s))=Al_(1)+2[Ce]+3[Mn]的平衡常数为 K_(AlCe2Mn3)=1.76×10~(-8);铈与锰的相互作用系数为 e_(Ce)~(Mn)=-5.19,e_(Mn)~(Ce)=-2.03,ε_(Ce)~(Mn)=ε_(Mn)~(Ce)=-2430。700℃时,铝-铈-锌溶液体系中存在两种平衡产物:Al_2CeZn_2和Ce_3Al_(11),前者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为△Gu_(Al2CeZn2)~0=-81.0kJ/mol,平衡反应 Al_2CeZn_(2(s))=2Al_(1)+[Ce]+2[Zn]的平衡常数为 K_(Al2CeZn2)=4.48×10~(-5),铈与锌的相互作用系数为 e_(Ce)~(Zn)=-5.54,e_(Zn)~(Ce)=-2.59,ε_(Ce)~(Zn)=ε_(Zn)~(Ce)=-3088。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Ni基高温合金电渣重熔CaF_2-MgO-Al_2O_3-CaO-0.5mol%TiO_2渣系成分对合金中Mg,Al,Ti含量的影响规律。当渣池温度为1690±10℃时,在0.10≤N_(MgO)≤0.25,0.05≤N_(Al_2O_3)≤0.21,0.05≤N_(CaO)≤0.15范围,建立了以下函数关系。 [Mg]=0.881[Al]_0~(0.641)N_(MgO)~(4.114-2.835N_(CaO)+1.077InN_(Al_2O_3))N_(Al_2O_3)~(1.282),wt-% [Al]=[Al]_0-(0.19+0.804N_(CaO)~(0.454)-1.70N_(Al_2O_3))vA/45.36V,wt-% [Ti]与N_(MgO),N_(Al_2O_3)变化无关,它随N_(CaO)增加而略增。  相似文献   

17.
符号说明 H_0、H(H_(i-1))——坯料的原始高度与经i-1次小变形后中心部分的高度。 R_1、R_2、R_3——凹模内径、冲头半径及活动凹模突肩处的半径。λ_1、λ_2、η_、η_2——比值:λ_1=R_2~2/(R_1~2-R_2~2);λ_2=R_3~2/(R_1~2-R_3~2);η_1=R_2/R_1;η_2=R_3/R_1。 (?)_0,(?)_1——上模下移速度与凹模筒移动速度。 (?)_(Z1)、(?)_(ri)、(?)_(θ1)——第i变形区的轴向、径向和切向流动速度。 (?)_(AE)、(?)_(BF1)、(?)_(BF2)——初始阶段第i变形阶段开始瞬闻金属流入上、下腔的速度和终了阶段金属流入下腔的速度。  相似文献   

18.
文中研究了种子搅拌分解,产品 Al(OH)_3中 SiO_2含量等富集过程。另外,对种子搅拌分解产品 Al(OH)_3中 SiO_2来源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回归分析(并同联合法生产相比较)和生产的预测及控制也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电解铝时部分金属损失,引起电流效率不足100%。该损失的第一阶段是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同时生成低价铝化物和析出金属钠,反应式为: Al+3Na~+→3Na+Al~(3+) (1) 2Al+Al~(3+)→3Al~+ (2) 电解质中加入不同的盐能对反应引起重大影响。比如,单独往电解质中加入NaCl和MgF_2时,由于Al~(3+)离子活度降低,铝损失减少。  相似文献   

20.
王延芳 《轻金属》1989,(6):25-28
本文较为详细地报道了烧结法中Al_2O_3杂质CaO来源的分析,其中包括Al(OH)_3析出过程进入的CaO和Al(OH)_3洗涤时洗水带入的CaO,及其它进入渠道等。同时笔者尚提出了减少烧结法CaO进入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