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究了足弓结构与跑鞋类型对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选取21名女大学生(正常足、扁平足和高弓足各7名)分别穿着3种不同类型的跑鞋(减震鞋、控制鞋、稳定鞋),以3 m/s的速度对慢跑状态下的足底压力分布进行测试,使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对峰值压强、接触面积、压强时间积分等动力学指标进行分析。足弓结构与跑鞋类型对前掌区域接触面积的交互作用具有显著性,且高弓足人群穿着减震鞋时前掌区域接触面积最大;足弓结构对后跟区域峰值压强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跑鞋类型对足底区域的各个指标的影响均具有显著性。跑鞋类型因素对足部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显著削弱了足弓结构的差异,这可能会对预防运动损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究外八步态群体与正常步态群体在行走时足底压力分布特征的异同.采用Footscan(R)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测量1500名18~20岁大学生裸足自然行走时的足底压力,并选取23名外八步态学生和23名正常步态学生对其峰值压强、压强时间积分、绝对接触面积和相对接触面积等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步态人群相比,外八步态足底的压力参数(峰值压强、压强时间积分、绝对接触面积、相对接触面积)在前掌区域增大,足弓和后跟区域减小,压力向前转移;前掌和后跟内侧相对接触面积增大,足弓处的相对触地面积减小,未表现出扁平足趋势;自然外八步态和模拟外八步态的足底压力分布确实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足弓和后跟区域.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不同足弓结构的足底压力分布特点,通过Footscan压力板测量31名高弓足和31名正常足受试者裸足行走时的足底压力参数,比较两者在足底十个分区的峰值压强、接触面积、接触时间、压强加载率和压强时间积分等参数。结果显示,与正常足相比,高弓足的接触面积除足弓外都有不同程度增大,接触时间在第1、2、3跖骨显著增加,压强加载率在第2、3跖骨以及后跟内侧显著增大,压强时间积分的增大区域主要集中在第1、2、3跖骨以及后跟内侧。表明高弓足相比正常足在第1、2、3跖骨以及后跟内侧更易出现疼痛。  相似文献   

4.
选取20名正常足老年人及20名正常足青年人。通过3D足型扫描仪得到受试者足部形态;通过Footscan足底压力系统,测量受试者压力中心轨迹在前后及左右方向的偏移量、压力与时间的积分、有效接触面积、峰值压强5个有效的特征指标;通过三维测力台测量静止站立时受试者在压力中心轨迹前后、左右的摇摆速率以及置信椭圆面积;用Matlab软件对足底压力数据及三维测力台数据进行预处理,用SPSS 25.0软件将青年人数据与老年人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到最终数据对比结果。结果表明:青年人重心偏向左足,老年人重心偏向右足;青年人压强峰值前掌大于后跟,老年人则相反;青年人压强峰值集中于前脚掌内侧,老年人压强峰值集中于前脚掌外侧。由此可得,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步态的明显变化,压强峰值最大区域由前掌移至后跟,其中前掌区域压强峰值的大小差异导致了稳定性的变化,压强峰值集中于前掌内侧时,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站立、步行、慢跑三种状态下运动鞋鞋垫的最优参数,对20名男大学生进行足底压力测试。通过对比裸足与穿上鞋垫后足底峰值压强的变化,确定鞋垫的最优参数。结果表明:鞋垫能有效分散足底压力,降低足底峰值压强;在站立状态下,鞋垫最优参数为前掌厚度7mm、硬度40°,中足和后跟的厚度分别为6mm和7mm、硬度23°;在步行状态下,鞋垫的舒适度参数为前掌和后跟的厚度5mm、中足厚度6mm,硬度23°;在慢跑状态下,鞋垫的舒适度参数为前掌厚度5mm、中足厚度6mm、后跟厚度7mm,硬度为23°。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究足外翻对健康儿童动态足底负荷特征的影响,为日常穿着的外翻足矫正鞋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利用FootscanR足底压力系统采集347名年龄在7~8岁的健康儿童裸足行走时的足底负荷,根据足外翻程度、足弓指数、身体质量指数,排除肥胖与扁平足儿童,筛选出60名(男童26名,女童34名)外翻足儿童以及60名身高、体重相似的正常足儿童,对其足底峰值压力、峰值压强、压力-时间积分、足底相对接触面积进行同性别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足外翻加重了儿童足底负荷的不均匀分布。对于男童,外翻足在趾骨、前掌内侧的峰值压力显著增加;前足、中足的峰值压强具有上升趋势;第1趾骨与足跟外侧的压强-时间积分显著增加,在男童日常穿着的外翻足矫正鞋设计中要着重减少趾骨、足内侧的负荷。对于女童,外翻足在趾骨、前掌内侧的峰值压力呈上升趋势,足跟的峰值压强显著降低,前掌、中足的压强-时间积分均显著增加,女童矫正鞋设计应着重减少前掌内侧区域压力。  相似文献   

7.
采集了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数据,总结其分布特征;通过对不同硬度的减压材料进行组合,制得3种压力分散鞋垫;对受试患者试穿国外某糖足防护鞋垫、3种压力分散垫和普通鞋垫时的足底压力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结合受试者的主观感知,综合评价了鞋垫分压和减压的效果。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足底峰值压力分布由大到小依次是HMHLM2M3M1;峰值压强分布由大到小依次是M3M2M4HMHL;与普通鞋垫、国外某糖足防护鞋垫相比,患者穿着压力分散垫时,足弓接触面积均有所增大,前掌和后跟区域的峰值压强得到降低,获得了良好的分压和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量穿增高鞋垫前后足底压力参数,探究增高鞋垫对足底压力分布与后跟部位平衡的影响。用Footscan压力板与Novel鞋垫系统测量15名大学生穿板鞋及穿垫有增高鞋垫的板鞋行走时的压力参数,比较二者在足底7个分区的接触时间、峰值压强与冲量,以及后跟内外侧压力差值。结果显示:穿增高鞋垫后,足底各区域接触时间均延长,大部分区域峰值压强降低,部分冲量由前尖转移向后跟,后跟部位内外翻加剧,从而平衡稳定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集了糖尿病患者足底压力数据,总结其分布特征;通过对不同硬度的减压材料进行组合,制得3种压力分散鞋垫;对受试患者试穿国外某糖足防护鞋垫、3种压力分散垫和普通鞋垫时的足底压力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结合受试者的主观感知,综合评价了鞋垫分压和减压的效果。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足底峰值压力分布由大到小依次是HM>HL>M2>M3>M1;峰值压强分布由大到小依次是M3>M2>M4>HM>HL;与普通鞋垫、国外某糖足防护鞋垫相比,患者穿着压力分散垫时,足弓接触面积均有所增大,前掌和后跟区域的峰值压强得到降低,获得了良好的分压和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极简鞋对无穿着极简鞋经验的习惯性后跟着地跑者跑步时足踝生物力学的即刻影响。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Kistler三维测力台同步采集10名男性跑者在三种着鞋类型下(裸足、极简鞋、普通跑鞋),跑步时踝关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与裸足跑相比,穿着极简鞋跑步时的平均负载率和峰值负载率均显著减小;与穿普通跑鞋相比,穿着极简鞋跑步时的着地时刻足倾角显著减小,着地时刻踝关节内翻角度和支撑期踝关节最大内翻角度显著增大,平均负载率、峰值负载率和跟腱力峰值显著增大。习惯性后跟着地跑者即刻穿着极简鞋跑步时,与裸足状态相比,在不改变裸足跑步着地模式的同时会给足部提供一定的保护;与穿着普通跑鞋相比,会增大胫骨应力性骨折、跟腱损伤等过用性损伤以及踝关节扭伤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天然纤维床垫的抗菌防螨性能,对棕纤维床垫、纯黄麻床垫及黄麻艾叶混合床垫进行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压缩性、透气透湿性、抗菌防螨等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从床垫结构和化学物质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抗菌性和防螨性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几种床垫中棕纤维床垫具有最优的透气透湿性能,纯黄麻床垫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80%,驱螨率达到98%,均达到国标标准的要求,具有优异的抗菌防螨性能。  相似文献   

12.
陈阳  辛斌杰  邓娜 《纺织学报》2019,40(6):125-132
针对光学显微镜在单一焦平面下拍摄的织物图像部分区域纤维会模糊的问题,提出基于GHM多小波变换的非织造布多焦面图像融合算法。利用自行搭建的非织造布显微成像系统采集不同焦平面下的织物图像序列,对初始图像序列进行临界采样预滤波处理,使用2种融合方法逐一处理图像的高低频,初始织物融合图像经多小波融合及逆变换后获得,之后按上述方法将初始融合图像与后续单焦面图像融合,叠加循环至融合后所有纤维区域均能清晰显示为止结束收敛。实验结果表明,该融合方法能将不同焦平面下拍摄的图像序列进行数字化图像融合,达到单幅图像内全视野区域的纤维网清晰聚焦融合的效果,为之后的计算机图像处理及测量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聚酯(PET)的亲水性,采用生物基聚酰胺56低聚物(LPA56)对聚酯进行共聚改性制备新型聚酰胺酯共聚物。借助核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等对新型聚酰胺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聚酰胺酯共聚物兼具酯类和酰胺类特征官能团振动峰,且LPA56的反应率达到80%以上;共聚物的晶型和聚酯晶型相同,但其结晶度随着LPA56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LPA56质量分数的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逐渐降低,但其对共聚物热稳定性影响较小;当加入质量分数为5% 的LPA56时,共聚物的静态接触角从91.5°降低至70.3°;改性后PET纤维的回潮率是改性前的265%,并随着LPA56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4.
姜茸凡  王云仪 《纺织学报》2019,40(5):177-184
为缓解人体在出汗或淋湿状态下的着装黏感觉,基于皮肤机械感受器的类型及其刺激响应特性探究了着装黏感觉的形成机制,通过阐述着装黏感觉的3种评价方法,即物理评价、心理评价和生理评价,研究了各评价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并从3个层面归纳了着装黏感觉的影响因素,包括表面粗糙度、液态水传递性能等织物性能因素,滑移速度、水分等外界刺激因素,及皮肤感知敏感度、皮肤特征等人体皮肤因素。最后指出,未来应通过搭建垂直分离接触装置系统地分析织物及外界刺激对黏感觉的影响,研究有毛皮肤的黏感觉神经生理机制,绘制人体黏感觉图谱,为舒适性面料开发及服装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尺寸表、尺码推荐表以及试穿报告等产品属性对顾客合体满意度的影响,首先对35家淘宝女装店铺网页展示信息进行梳理,得到8项网页服装展示信息,提取出7个产品属性;然后,基于S-O-R模型确定研究框架,借助问卷调查共收集204个有效样本;最后,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产品属性对顾客合体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顾客侧重阅读尺寸表与产品指数等信息;然而产品的外部属性对顾客合体满意度的影响更显著,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进一步研究身体质量指数(BMI)对顾客合体满意度的影响发现,不同BMI模型下影响顾客合体满意度的产品属性有显著性偏差,可获取不同目标顾客态度的有效性信息。  相似文献   

16.
在现有NaOH/尿素体系低温柔化处理苎麻纤维的基础上,通过加入助溶剂硫脲,来提高苎麻纤维低温柔化处理的温度。研究了经NaOH/尿素/硫脲溶液处理后苎麻纤维性能的变化,通过对溶液配比、处理温度、处理时问和浴比等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结论为:在-10℃时,溶液对纤维的最大溶解度配比为NaOH/尿素/硫脲=7:10:6.5;苎麻纤维处理温度越低、处理时问越长、浴比越大,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越小,断裂伸长率越大;温度为I℃,处理时间为10min,浴比为l:10是较佳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显影剂2,3,5-三碘苯甲酸(TIBA)在显影纤维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降解液中的缓释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探究了TIBA在不同体积比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和乙醇共混降解液(VPBS:V乙醇分别为1:3、1:1和3:1)中的紫外-可见分光光谱和回归曲线,根据回归曲线,测定降解液的吸光度值及计算PPDO纤维在降解过程中显影剂TIBA的释放量,借助药物缓释理论模型进行拟合,并分析相应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3种共混溶液中,均能得到回归关系明显的线性方程,考虑到乙醇用量,选择PBS与乙醇的体积比为3:1的溶液作为标准液,并且溶液在37 ℃的环境中静置8 d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模型拟合结果表明TIBA的释放规律符合一级释放的函数模型。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型转杯纺因单分梳技术的限制只能纯纺或者混纺性能相近的纤维原料却难以生产纤维性能差异较大的混纺纱的问题,以及基于近年来双喂给双分梳新型转杯纺技术的研究,介绍了传统型转杯纺的成纱机制以及双喂给转杯纺技术的特点,并对比分析了传统型转杯纺纺纱器和双喂给转杯纺纺纱器的结构。通过数值模拟和样纱试纺实验,分析比较了传统型转杯纺和双喂给转杯纺转杯内部流场分布特征,包括转杯内涡流、气流速度以及压强分布,同时也进一步对比分析了2种转杯纺成纱系统所纺纱线的成纱结构及其成纱性能,验证了双喂给转杯纺纺纱技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单面纬平针织织物平幅轧蒸染色中容易卷边的问题,采用浆边的方法来控制卷边,并对防卷边涂层胶所用浆料及施加方式进行选择和优化。通过对比浆边织物平幅轧蒸染色各工况下的卷边率及其耐洗性,筛选出聚丙烯酸酯-聚氨酯浆料用于针织物平幅轧蒸染色中的防卷边整理,并通过工艺优化,获得了适合中、厚型单面纬平针织物的防卷边施胶方式:于单面纬平针织物的反面,沿织物纹路方向进行锯齿状刮涂,浆膜厚度达到0.2 mm,浆边宽度不低于2 cm。结果表明,这种防卷边施胶方式在平幅轧蒸染色的各工况下都可有效地控制织物的卷边,且不会影响后续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20.
解冻方式对鱿鱼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明堂  谢晶  王金锋 《食品科学》2019,40(13):94-101
用5种不同的解冻方式(空气解冻、静水解冻、流水解冻、微波解冻及超声波解冻)对鱿鱼进行解冻处理,研究各组解冻时间、保水性、色泽、pH值、丙二醛含量、总巯基含量、质构等指标的差异,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仪测定鱼肉的水分弛豫时间T2和核磁共振成像图,用生物显微镜观察解冻后的鱿鱼肌肉组织。结果表明:微波解冻用时最短,其次是流水解冻;流水解冻后的鱿鱼保水性最好,肌束排列紧密,肌内膜完整,肌肉组织结构保持最好,而且色泽、pH值以及蛋白质和脂质氧化的测定结果都显示流水解冻最好;鱿鱼经超声波解冻后虽然质构特性最好,但是解冻过程水分子的振荡会使肌纤维束局部间隙变大。因此,综合考虑5 种解冻方式,认为流水解冻是理想的鱿鱼解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