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发消费者的密切关注。本文针对食品流通领域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范围和风险严重程度建立风险矩阵,来确定食品流通领域的风险等级,以便于后续按照高、中、低的顺序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并给出针对性风险控制措施建议,为食品流通企业的安全有序生产提供依据,同时提高国内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保障公众的食品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2.
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是我国抽检食品不合格的重要原因,食用此类不合格食品有一定的健康风险.针对食品添加剂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进而做好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食品企业液氨使用中的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针对液氨的主要安全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控制措施,指导食品企业液氨制冷及作业过程中控制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安全与职业健康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进口食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进口食品的风险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进口食品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分析讨论,以保证进口食品安全。进口食品风险管理的内容进口食品的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置和风险监督管理等环节。通过分析进口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需求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监测是针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开展连续、系统的主动监测,及早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和隐患,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数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性的保障是我国国民能够维持身体健康,避免社会出现重大问题的关键性因素,若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不仅会导致人们出现食物中毒等严重问题,还会产生社会信任危机,激发人们对市场中流通的食品的不信任感。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措施,对于确保食品质量、避免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由于各种食品检测风险因素的存在,如何防范检测风险也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本文就食品检测应用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同时针对食品检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7.
冀玮 《食品科学》2012,33(3):313-317
针对目前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千篇一律的分析方式,本文从公共行政的角度,通过客观辨析食品安全问题和风险二者之间的关系,推断出主要是由于人类对食品中天然风险因素控制不力的行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认识水平与生产、加工安全食品的认知能力不足和生产经营者的主观故意行为促使了食品安全风险向食品安全问题转化。食品安全监管并不是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直接原因,但却是防控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孙勤  张园  陈郝 《中国食品》2022,(3):65-67
针对食品生产材料开展一系列的加工处理,生产出能够食用、销售的食品,这个过程即为食品生产加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这就促使市场中的食品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不过,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安全风险,比如管控力度不足、食品材料不合格、生产操作不规范等均会影响食品质量,这就迫切...  相似文献   

9.
特殊人群由于个体的生理能力和营养需求不同于普通人群,在进食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呛咳、窒息等饮食风险。饮食能力的精确评估不仅对特殊人群的膳食指导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食品工业研发特殊食品和质构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然而,目前针对特殊人群的饮食能力评估尚无系统方法,导致无法根据特殊人群的饮食能力进行特殊食品质构等级的详细划分,从而严重阻碍了特殊食品的发展。鉴于此,本文详细分析特殊人群可能存在的饮食风险,提出特殊人群饮食安全的概念,重点综述国内外针对饮食能力的评估方法,为特殊食品的质构设计以及建立质构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食品检测数据作为食品风险分析的重要工具,针对同类食品所做检测项目不同而导致最终的数据矩阵部分缺失,且已有的食品检测数据大部分为未检出等问题,通过引入词频-逆文档频率(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TF-IDF)的权重确定办法,构建一种新型的食品风险分析模型。本文以2019-2020年为时间段,收集某市食用农产品的蔬菜样本抽检信息作为分析数据,通过模型计算得到蔬菜中各样品的风险指数。结果显示:2019-2020年间检测的蔬菜产品中,风险指数高的为韭菜和芹菜,超标指数为毒死蜱,在监管中需加强关注,而其余蔬菜大多呈现低风险情况。本分析模型相较于其它传统分析方法,能给出具体的风险指数,在评价上具有直观性,且当数据样本越大,评价效果越好。同时,本模型基于信息理论来设置权重,消除了主观因素在评价中的影响,在应对多样化食品数据时更具有实用性。模型的建立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深入研究食品安全风险及其评价方法新路径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洋贝类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我国海洋贝类资源概况,海洋贝类资源在传统加工食品、功能性食品、医药等其他领域的利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针对我国在海洋贝类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贝类养殖、贝类加工技术设备、贝类深加工和综合利用、贝类食品风险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贝类产业的四个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食品企业正面临"四个最严"的政策环境,食品安全是食品企业的一票否决要素,食品企业也是特殊消费群体眼里的唐僧肉。食品企业在经营中,面临诸多经营风险。食品企业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哪些呢?在维护食品品牌、化解风险方面,食品企业该怎样行动呢?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化解风险,首先得了解食品企业有哪些风险。据张  相似文献   

13.
餐饮服务是指通过食品制售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餐饮服务由于处于食品加工链的末端,使得餐饮服务成为食品安全风险最高的环节,为此,餐饮服务单位应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从食品采购至加工、配送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针对食品安全风险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中的致病菌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中致病菌风险监测预警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可有效避免食品中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食品安全。本文简要概述食品中致病菌风险监测预警的定义、特点和对象,介绍了步骤及可应用的技术方法,以及我国食品中致病菌风险监测预警的现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以期为我国食品中致病菌风险监测预警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物联网技术,从食品生产过程的角度出发,构建出一个食品安全监理模型,针对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对人体生命安全产生危害作用的有毒物质进行检测监督,并对引起食品产生不安全因素的风险可能性及其风险损害度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此模型的建模分析,形成一个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理机制,期望能将食品安全隐患降至最低以保障食品的安全供应.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9):220-224
食品生产企业的分级监管应充分考虑食品自身的风险,食品风险分级评价是食品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的前提和基础。该文从我国加工食品安全监管实际出发,通过对加工食品风险因素的内涵分析,研究了加工食品风险等级评价方法,提出了我国加工食品风险分级的要素,并在这基础上对我国加工食品进行了风险分级。  相似文献   

17.
正据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为了进一步保护婴幼儿免受食品中农药残留所带来的潜在风险,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针对婴幼儿食品中农药残留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如下:(1)对可能存在于婴儿和儿童食品中的某些种类的农药残留量的最高残留量进行审查,即使是在可能的最高暴露水平确保对16周以下的婴儿提供充分的保护。(2)在欧盟食品安全局科学委员会的指导下,确定16周以下婴幼儿农药残留的具体安全摄入量。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中餐烹调工作中,添加剂的使用已成为普遍现象,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味道和外观,但在为消费者提供美好口感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虽然我国针对食品添加剂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超量、超范围使用添加剂都会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本文从中餐烹调中添加剂的应用出发,分析了食品添加剂在中餐烹调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餐烹调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食品风险沟通是培养公众风险感知、衔接风险评估与形成食品安全政策的关键因素,正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传播新技术的迅速发展,诸如社会化媒体等新传播手段不断涌现,风险沟通活动延伸至新媒体环境中.然而,在食品风险沟通领域,许多研究将关注点放在考察消费者食品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发展有效的风险沟通策略等方面(Covello,V.,&Sandman,P.M.,2001:164-178),很少有人在网络科技与社会化媒体迅速发展的语境中讨论食品风险沟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州、佛山市餐饮服务单位温度及冷藏冷冻食品贮存现状, 评估潜在风险及作出相应的HACCP对策。方法 以冷藏冷冻设备调查表和食品贮存温度记录表方式, 调查了广州市佛山市大中小餐饮服务单位, 提出相应HACCP对策。结果 餐饮服务单位对冷藏冷冻食品的贮存管理不到位, 在冷藏冷冻食品贮藏过程中关键点控制力度不足, 缺失相应的设备维护、温度记录与相应的食品贮存记录、使用记录为主要食品风险隐患。结论 针对餐饮服务单位温度调查现状, 餐饮服务单位应做好人员管理培训、设备管理和冷藏冷冻食品贮存、使用档案记录, 提高餐饮事故溯源性, 为餐饮监管部门提供科学有效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