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系的科研人员通过四年的研究发现,每日饮用咖啡增加1杯以上的人与饮用咖啡量不变者相比,Ⅱ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了11%。反之,每日减少1杯以上的人,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17%。研究人员称"本调查的结果表明,咖啡的消费量增多时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变得较低。然而,最重要的是发现了摄入咖啡习惯上发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膳食中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减少亚洲人的2型糖尿病风险,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磷脂n-3不饱和脂肪酸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而欧美的前瞻性研究均发现, 鱼类的摄入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在西方白种人群中进行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也并未发现n-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或血糖水平, n-3多不饱和脂肪酸甚至可轻微地降低患者胰岛素的敏感性。本文综述了目前n-3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芬兰研究人员发现,多摄入植物蛋白或能降低罹患Ⅱ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结果刊载于《英国营养学杂志》。东芬兰大学的研究人员1984—1989年陆续开始追踪调查2 332名中老年非Ⅱ型糖尿病患者男性的饮食情况。在19年调查期间,432人被确诊患上Ⅱ型糖尿病。研究人员发现,富含动物蛋白的饮食,包括加工肉以及未经加工的红肉和白肉与罹患Ⅱ型糖尿病风险增加存在关联。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关联可能是肉类中其他成分作用的结果,因为仅仅动物蛋白质这种成分本身与Ⅱ型糖尿病风险未见关  相似文献   

4.
由于谷蛋白相关疾病与含谷蛋白食物的摄入有关,无麸质产品在食品工业中受到广泛关注,菊粉型果聚糖已成为无麸质产品的有益成分。本文介绍了菊粉型果聚糖在无麸质产品中应用的技术背景,阐述了菊粉型果聚糖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作为组成部分对无麸质产品的技术性能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分析了菊粉型果聚糖添加到无麸质产品后与其他成分和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为加强无麸质产品的开发及质量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麸质蛋白是主要存在于小麦、黑麦和大麦等中的贮藏蛋白,可引起麸质蛋白相关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非乳糜泻麸质敏感性疾病。无麸质饮食是目前针对这些患病人群唯一有效的饮食治疗方式,此饮食需避免或严格限制含麸质食品的摄入。随着无麸质饮食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在麸质敏感性群体甚至健康人群中开始流行,但长期的无麸质饮食会带来一定的营养缺乏、重金属积累以及代谢异常等健康问题,因而如何通过改善饮食方式来弥补无麸质食品营养缺陷并开发出更加安全健康的无麸质食品正成为新的研究趋势。本文综述了无麸质饮食的现状,无麸质饮食与疾病,无麸质饮食的健康挑战,以及无麸质食品的缺陷与品质改良,为无麸质饮食进一步研究和无麸质食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加工食品(UPF)摄入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证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有关UPF摄入与2型糖尿病关联的研究并进行综述。结果:经检索最终有6篇关于UPF摄入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研究,其中有5项研究显示UPF摄入增加,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1项研究显示两者间无关联。结论:UPF摄入与2型糖尿病可能存在关联,但结论尚不统一,未来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进一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由华大基因和深圳第二医院等单位主导完成的"肠道微生物与Ⅱ型糖尿病的宏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成果,9月27日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为全面揭示Ⅱ型糖尿病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奠定了重要的分子基础,为通过DNA序列的微生物分类提供了新方法。该成果同时也体现出基于肠道菌群的关联分析,在糖尿病的临床评定和病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Ⅱ型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复杂内分泌疾病。研究表明,Ⅱ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水果富含多种植物化学物和膳食纤维,它们对保持体内血糖稳态有一定作用。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合理摄入水果特别是浆果,可降低糖尿病的风险,但摄入果汁对糖尿病风险没有积极作用。水果类食品对糖尿病风险的影响与摄入水果的种类、摄入方式及整体膳食合理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乳糜泻是一种携带遗传易感基因的人群因摄入麸质蛋白而引起由T细胞介导的复杂肠道疾病。麸质蛋白是小麦、大麦、黑麦等谷物中的主要贮藏蛋白,由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是诱发乳糜泻的主要环境因素。患者终生严格执行无麸质饮食是目前治疗乳糜泻的最佳方法。然而,在生活中,患者难以完全避免摄入麸质蛋白,且长期的无麸质饮食将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活动,加重患者的心理与经济负担。因此,有必要研究新的冶疗方法或药物以用于辅助或替代无麸质饮食疗法。为了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构建动物模型模拟乳糜泻的病症是必须的。因此,本文着重介绍了判断乳糜泻动物模型是否成功建立应选取的检测指标、乳糜泻动物模型的致敏方式及目前已建立的动物模型特点,为进一步完善乳糜泻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index,GI)由加拿大的Dr.Jekins提出,是一个衡量食物升血糖能力的参数。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糖生成指数对Ⅱ型糖尿病人的治疗和体重控制方面有积极作用。通过介绍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根据GI分级的各类食材原料、GI与食物营养组分的关系、人体分别摄入高GI和低GI食物后的生理反应、GI在Ⅱ型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为现代医学中的糖尿病治疗与糖尿病病人的营养配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控制血糖,一般需要控制淀粉和糖分的摄入.除此以外,还需要注意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建议糖尿病人群在日常饮食中注意增加鱼肉的摄入. 吃鱼肉能有效增强饱腹感.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体重超标的患者,控制体重是强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手段.鱼肉是一种高蛋白食物,其中富含的蛋白质可以增强饱腹感,从而有效控制热量的总摄入,达到控制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评估蔬菜及蔬菜中硝酸盐摄入的风险与受益,为我国食物或食物成分的风险-受益评估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欧盟构建的BRAFO(benefit risk analysis for food)模型为基础,对蔬菜及蔬菜中硝酸盐摄入的风险与受益开展一级和二级分级评估,同时与摄入量评估相结合,定性比较蔬菜及蔬菜中硝酸盐摄入的风险与受益。结果蔬菜作为食物提供人类多种营养素,摄入蔬菜能够降低结肠癌、超重和肥胖、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蔬菜中硝酸盐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发生。由参考情景转为假设情景时消费者获得的受益大于风险,假设情景要优于参考情景(300 g/d),即推荐居民消费蔬菜300~500 g/d。结论分级评估的方式对食物开展风险-受益研究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进一步加强人群流行病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优化模型参数,将概率评估与风险-受益评估研究相结合以减少风险-受益评估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3.
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2型糖尿病甚至癌症等重大疾病发病及致死的重要诱因和共同的病理基础。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紊乱,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大量研究集中于高脂肪的饮食危害及其对代谢综合征的作用,而忽略了饮食中精细碳水化合物比例增加及其摄入量过多对代谢综合征的促进影响。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发现碳水化合物摄入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密不可分。故本文对碳水化合物摄入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展开综述,为日常饮食健康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乳制品摄入与糖尿病防控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据和可能机制。研究表明,乳制品摄入量与II型糖尿病风险之间有负相关性,摄入量在200 g/d以内时这种负相关性最为显著。在各乳制品种类中,发酵乳制品的作用更为肯定。乳制品中所含的钙、乳清蛋白以及共轭亚油酸等成分可能是改善糖尿病危险因子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15.
健康月报     
吃红肉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每日摄入100克红肉会使得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大19%,摄入诸如热狗、香肠、熏肉等50克的红肉制品会使糖尿病的风险增大51%。如果用低脂肪的乳制品、坚果、全谷物来代替红肉,那么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会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乳糜泻是由于摄入麸质蛋白而引起的一种肠道自身免疫疾病。目前,对付乳糜泻的唯一方法是控制饮食中麸质蛋白的摄入,尤其是麦醇溶蛋白的摄入。酸面团是一种多菌种混合发酵剂,是将面粉、水混合后经微生物发酵制成,在世界范围内的面制品生产上有着广泛应用。酸面团中的微生物以乳酸菌和酵母菌为主,其中乳酸菌可以产生一系列蛋白酶及肽酶,从而显著降低面包中的麸质蛋白含量。本文主要对乳糜泻的发病机制,以及利用酸面团降解致乳糜泻因子的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推动无致乳糜泻毒性的产品开发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Ⅱ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想控制病情,现在有了新思路。英国知名科研期刊《柳叶刀》12月5日在线发表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减轻体重有助缓解这类患者的病情。Ⅱ型糖尿病也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等是导致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也会增加患病风险。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和纽卡斯尔大学学者领衔的团队开展了这项名为"糖尿病缓解临床试验"的研  相似文献   

18.
<正>近期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红肉尤其是加工过的红肉可能会增加二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该研究称,每日摄入100g红肉会使得二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大19%,  相似文献   

19.
国外资讯     
●血糖生成指数对饮食和疾病的影响在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批研究人员为观察血糖指数(GI glycem ic index)是否对控制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有影响,在排除了低G饮食的辅助因素(co-factor)的情况下,用大鼠和小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论:高GI饮食对身体组成有负面影响,是啮齿类动物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研究显示大豆蛋白有利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在一项对14名患Ⅱ型糖尿病军队战士展开的治疗中,研究人员发现,当向他们的日常饮食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后其尿中不需要的蛋白显著下降,同时其血液中所需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相似文献   

20.
米饭作为亚洲多数国家的主食,对饮食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米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高血糖指数的食物,但米饭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是否相关仍存在争议。本文梳理了有关米饭摄入和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流行病学和人体实验证据,综述了稻米品种、加工方式、烹调方式、储藏和食用温度以及不同食物搭配对米饭餐血糖指数和人体餐后血糖变化的影响。目前证据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大米品种、合理的烹调加工和搭配进食,可以有效调节米饭餐的血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