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物尽其用"思想,不仅彰显了传统造物设计的审美法则与工艺思想,也是衡量陶瓷设计的审美尺度,并深深地影响着景德镇现代陶瓷设计趋向重"致用、利人"的造物美学观。结合当前景德镇生活陶瓷的艺术风格,从其工艺美学的"用、形、饰、材、质、色"六方面,来试论"物尽其用"思想对景德镇现代陶瓷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醴陵釉下五彩瓷精美、清雅,适用的设计美学思想是传统审美艺术与现代造物设计的体现,其设计美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醴陵瓷,对于其器用功能的美学思想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认知.本文就醴陵瓷器用之美的功能、形式等造物思想及器物本体的材质、造型、装饰方面入手,探讨醴陵釉下五彩的器用美学与设计思想的独特关系,用以分析在传统观念下的...  相似文献   

3.
景德镇青白瓷平淡、素朴、致用的美学思想,是宋瓷造物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设计美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艺人们了解其造物智慧与思想成就,对于认识其器用功能的美学思想提供了有益的途径与视野。本文就器用之美的功能、形式等造物思想及器物本体的形、饰、质、空间方面入手,对景德镇宋代制瓷的器用美学与设计思想的独特关系来探析器用思想与造物方式。  相似文献   

4.
传统生活陶瓷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思想反映在古代文献、传统造物实践、物化的陶瓷器皿等方方面面。本文意在以现代生活陶瓷的优势与反思为切入点,结合传统生活陶瓷的设计思想,为机械化产品冲蚀的今天提供借鉴和引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浅析“制器尚象”造物观的思想内涵,提炼出其造物法则:抽象化形态的呈现、内涵化意境的承载、情境化使用的体验,探究其法则在陶瓷文创设计中的应用,总结出“制器尚象”造物观下的陶瓷文创产品的发展趋势,致力于增强用户的文化属性体验,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认同。  相似文献   

6.
陶艺创作与"器以载道""天人合一"的传统造物思想相契合,现代陶艺语法表现中运用对传统文化的解构、提纯,结合实践分析了传统文化对现代陶艺的影响,阐明在现代陶艺中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碰撞。  相似文献   

7.
适合现代大工业生产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为陶瓷产业规划了发展道路,这是人类造物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传统陶瓷制作到现代陶瓷设计,是时代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消费人口的增加成为陶瓷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日用陶瓷设计所包括的内容、形式和题材,是现代主义影响与制约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围绕传统景德镇陶瓷自入宋后涵摄生活之百姓日用与文化之参赞化育的器物工艺态势,本论尝试以"器物之器识""器物之理制""器物之鉴赏"为总纲,资鉴革卦"治历明时"之时间观与鼎卦"正位凝命"之空间观来表徵道器、历史、人文相绵延之精神气象与审美建构:贯通景德镇区域陶瓷艺术形而下之器物工艺与民族形而上之道艺损益传承,往返于有形器物史与无形价值观的时空变迁来彰显百姓体用的世俗性与艺术人生的神圣性二维,从而体征"礼乐人文""制器尚象""道器合一""正谊明道"等区域陶瓷文化与审美境遇精神。  相似文献   

9.
"取象比类"是我国传统科学中应用非常普遍的思维方式,楚国漆器的仿生设计思想遵循的就是"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楚国漆器仿生设计的造物逻辑是"取象——比类——造物",可分为"无形"比类与"有形"比类两种造物方法,其造物方式受道家"师法自然"、"以天合天"、"道技合一"等理念的指导与影响,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对秦以后漆器制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陶瓷"开光"以其"器"的形态,诠释对"道"的感悟和探索,"有形"器物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都根源于其"见象"的装饰之"道"。"开光"形制的形成过程中,装饰从属于适用和造型的规律之下的,是社会功能和时代审美、多元文化等深层因素的影响。开光跨越了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至现代陶艺的时间维度和东西方文化的地域空间,是传统装饰之道在当代的传承,可为相关领域提供典范性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朴素工艺观是中华民族传统设计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具体体现。它于博大的造物文明之中氤氲,是蕴藏在民族意识中的朴素设计思想、观念延续所带来的思想共鸣、情感体悟,对提升艺术设计作品的整体价值有着极为重要的渲染作用,产生“宜人”且“怡人”的效应。造物自然与物有关,在一个物的力量愈益增长的时代,需要对人类自身心灵的建设,需要一种对于人类过去的造物经验及审美体验的把握,以消除技术社会无限膨胀的物欲隐患,以达成心与物的融合平衡。基于此,本文将从朴素工艺观之道器观、人本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并对紫砂绞泥的制作工艺及艺术特色等进行实践研究,探讨古代朴素工艺观在当代造物活动中的生命延续、审美重塑以及如何将传统的艺术成就与文化价值融入当代设计,滋生更丰富的审美层次,以免造物过度绚丽或只见技术而丧失风味。  相似文献   

12.
王娟  邓亮 《佛山陶瓷》2014,(3):42-43,46
从古至今器皿都是一个有着广泛而深刻内容的研究对象,以饮食器为主题的器皿,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史前的器皿雏形诞生到现在,器皿的发展经历了上万年的漫长过程,随着社会发展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这其中包含了器皿的进化之道以及古人的设计方面的聪明智慧。传统器皿造型对现代日用瓷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启示,需要我们在倡导中国创造的大背景下深入的研究和学习。因此文章将立足于对传统器皿造型的分析、功能的实用、简约等方面的探讨,进一步诠释传统器皿造型的审美理念和造物思想,希望对现代日用瓷造型设计有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文化积淀数千年,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宝藏,这些文化中最主流的还是道家和佛家思想,这些来自古代的哲学思想蕴含了中国几千年的造物智慧。"道"与"技"这个概念是我国伟大的思想教育家老子提出来的,庄子直承了老子之道的基本精神,并发展了道之内容,阐明了道在空间上的无限存在以及道内在于万物之中,即"物物者与物无际"的思想,解决了老子所留下的缺憾。庄子之技,渗透了庄子之道,以寓言的形式形象诠释了道技关系。我国古代许多的工艺品和实用器都可以体现"道"与"技"之间的哲学。首先道是什么?道实际上是自然的程序,它的基本特征是  相似文献   

14.
付新阳  张平 《江苏陶瓷》2022,55(1):9-12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器以载道,物以传情"的造物意境,十二生肖作为典型的"中国元素"被广泛运用于饰品、剪纸、皮影等民间工艺的制作中,人们将之视为吉祥意义的象征.在陶瓷领域,古人将十二生肖的形象巧妙地运用在陶瓷制品中,形成独特的审美趣味与意境,同时也承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该陶瓷饰品力图打破人们对传统生肖形象...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陶瓷文化与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德镇陶瓷文化深受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其地区文化的形式,在陶瓷雕塑、陶瓷器形和装饰画面中都有生动和充分的表现,景德镇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部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器与道"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日用     
正手工艺与艺术的区别,可以谈的维度很多,但从"用"这个角度去谈,比较容易理得清。艺术创作更多追求的是"无用之用"而手工艺造物侧重于去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并且希望物尽其用。NatureBamboo用竹子打造的一灯一椅一杯一瓶,都是为家居生活而生,也是他们对日用之道的理解与认同。自然家:造物也造心出于对天然材料的喜爱,设计师易春友(BBKen)和谭雪娇(Corri)两人共同成立了自然家工作室,致力于发掘环保的天然素材与传  相似文献   

17.
"材美工巧"不仅作为中国造物设计的重要审美准则,也藴含了设计美学的哲理。同样,景德镇陶瓷包装设计的审美变迁与表现形式也深受其影响。结合当今景德镇陶瓷包装的风格样式,来探析其包装材料工艺的适宜、致用、美观之审美趋向与"材美工巧"两者的依附关系,梳理其设计原点与美学向度。  相似文献   

18.
器皿造型产生了分区装饰的手法,开光装饰是横向带状和纵向几何分区结合的产物。从彩陶上"开光"的萌芽到历代传统陶瓷"开光"的发展及现代衍变,可探究其成因﹑特点和发展规律,论证陶瓷装饰"因器而变"﹑"道器合一"的特征是"开光"产生及嬗变的主要内因。  相似文献   

19.
源自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陶瓷器皿,至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造物思想、文化、观念及造物者的聪明智慧。本文以明清德化窑陶瓷器皿造型作为研究对象,从分类及典型器皿的造型特点与成型规律着手,分析、研究该时期陶瓷器皿造型的时代特色、地方风采,进一步探析明清德化窑陶瓷器皿造型中蕴含的造物思想观,揭示造物文化内涵,归纳对现代产品造型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陶瓷设计不仅要满足物质实用性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人的精神审美需要。"立象以尽意"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造物法则,该法则运用在陶瓷设计中,指的就是陶瓷的仿生设计、情感化设计等设计方法。此文从功能、造型、装饰等角度分析"立象以尽意"法则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以期使大家对中国陶瓷设计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