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泸菜之魂     
泸菜是现代川菜三大主流区域菜系之一,其风味有别于渝菜、蓉菜。文化、味道、质地、创新、厨德等构成泸菜之魂,也是泸菜"绝色飘香,至味致美"饮食特色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2.
泸菜之根     
泸菜是川菜三大主流区域菜系之一,是川南饮食的代表,极具地方饮食特色。丰富的食材、多样的技法、精妙的火候、经典的菜品、健康的饮食等,是泸菜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3.
泸菜,广义上是对川南古泸水流域菜品的统称,狭义上是对泸州川菜的称法,形成于民国时期。泸菜以"大河帮小河味"风味为代表,擅长蒸、炒、煎、焖、烧、烤、煮、炖、烩、卤等烹调方法,突出味多、味浓、味厚、味重、味醇、味香、味广的特点,讲究清鲜醇浓并重,擅长麻辣辛香的风味。  相似文献   

4.
<正>泸菜代表菜,即是具有泸菜之根和泸菜之魂的原创本土菜品,其菜品种类包括传统菜、原创菜、地标菜、非遗菜、风味菜五大体系。泸菜“十全风味”则包括家常、市肆、河鲜、筵席、田席、窖香、火锅、卤烤、小吃、民族十类风味。风味之别,是菜系特色、内涵的体现,展现了区域菜系与众不同的饮食文化,是形成菜系个性特点的基础。影响泸菜饮食风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地域、气候、物产、民风、习俗、经济、文化等客观因素,还有厨师、技法、调味、创新、观念等主观原因。泸菜代表菜,就是能代表泸菜饮食风味特色的菜品,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坚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发展原则和理念,坚守并创新泸菜之根、泸菜之魂。  相似文献   

5.
泸菜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完备,泸菜烹饪技艺在历史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当前,应着重发展烹饪高等教育,弘扬师徒技艺传承,注重泸菜理论建设和文化研究,从食材、调味、器具、烹调等方面进行创新,走泸菜产业品牌集群发展之路,建设川南区域美食之都。  相似文献   

6.
川菜是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地方风味之一,也是中国菜讲究味道的杰出代表。从古至今,川菜非常善于使用调味品,调制出了千变万化的味道,因而有"味在四川"之誉。这里从调味品的选择、调味的手段以及成菜风味三个方面,分析探讨调味品在川菜中的应用状况与趋势,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本文主要论述了推动川菜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义,提出了从川菜烹饪文化、烹饪风味、烹饪原料、烹饪工艺、烹饪设备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推动川菜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思路,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川菜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义传承和弘扬川菜文化的需要作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在上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一代代川菜厨师不断摸索、改良、总结和完善,形成了独具巴蜀特色的"尚滋味、好辛香"和"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文化。近年来,餐饮服务业被四川省政府列为支柱产业,其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8.
自贡盐帮菜是川菜小河帮菜系的支柱。它不仅以独特的风味和烹调技艺得到人们的认可,而且以丰富的盐文化内涵征服大众。本文力图从自贡盐帮菜的形成、风味、技艺、特色等进行分析,揭示其中的文化内涵,丰富盐帮菜的理论研究,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四川江湖菜     
(前 言) 这些年,在"吃文化"特别发达、风味特色尤为鲜明的天府四川,差不多每天都在蕴酿或发生着一场或大或小的"餐饮革命"。创新和变革、开拓与改良不断地推动着餐饮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在餐饮消费市场上,由于"会吃"的四川人热衷于追新吃"异",于是乎,餐饮业的经营者和厨师们便不停地制造着"吃"的兴奋点,使得这10年里的四川,尤其是大中城市的餐饮市场变得空前繁荣。四川人喜跟风是出了名的,表现在饮食方面似乎更甚。前些年市场上热卖粤菜、潮州菜、上海菜、东北菜,继之又风行肯德基、麦当劳、新派川菜、精品川菜、"知识"川菜,近…  相似文献   

10.
古立 《四川烹饪》2001,(2):24-24
火爆肚头"是一款传统的川菜名菜,也是川菜一级厨师的考评菜之一。"火爆肚头"成菜形色美观,质地脆嫩,咸鲜微辣,一直深受食客的喜爱。烹制"火爆肚头"看起来简单,但对厨师的技术基本功要求甚高。目前,许多厨师受江湖菜的影响,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调味上,而忽略了对刀工、火候等基本功的训练,可以说目前有一批厨师烹制某些传统菜已难以达到成菜要求。笔者一次到某餐厅吃饭,席间就点了一道"火爆肚头"。菜端上桌后,倒是鲜香扑鼻,可是一尝,却没有了质地脆嫩、咸鲜微辣的传统风味。不仅味道麻辣过重,而且肚头入口后,筋韧绵老,嚼不化…  相似文献   

11.
以咸、甜、酸、辣、香、鲜味及突出的葱、姜、蒜味融合而成的鱼香味型是川菜传统的风味。此味菜肴有浓鲜的鱼香味,其实并无鱼,关键是厨师善用调味料,使各调味料巧妙组合。仅鱼香味型而言,调料有变成其菜的风味亦不同,以"鱼香肉丝"、"鱼香肝  相似文献   

12.
《四川烹饪》2011,(8):48
川菜特点是"百菜百味",灵魂是"麻"!当今食客喜爱麻味清新和谐、洁净时尚的川菜。万佛藤椒油,提供更轻松的川菜调味方案,帮助厨师做出清新的麻味和香味!轻松提升"百菜百味",为川菜画龙点睛。菜肴更健康!厨师更轻松!食客更满意!  相似文献   

13.
湘菜即湖南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以湘江流域菜为代表,菜肴风味以鲜辣浓香为主。有人称川菜为“民菜”、粤菜为“商菜”、江浙菜为“官菜”,而将湘菜称为“军菜”。  相似文献   

14.
川菜的风味特点被公认为是"清鲜醇浓并重,善用麻辣",文章从梳理四川地区嗜甜的饮食风俗,以及分析甜味调味品在川菜调味中的具体运用入手,认为甜味调味品的使用是川菜形成"清鲜醇浓并重"这一风味特点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驰名天下的川菜,不仅四川人喜欢,就是外地人也喜欢。川菜名厨吸收各家之长,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烹饪技艺,逐渐形成了独放异彩、美不胜收的川菜菜系,与粤菜、鲁菜、淮扬菜并称我国四大菜系。 早在西晋,左思《蜀都赋》中的“金垒肿坐,肴福四陈,觞以清醴,鲜以紫鳞”赞美的便是川菜。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四川,也对川菜赞不绝口:“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说起川菜,我们最为熟悉的便是川菜以麻辣兼备著称。但当我们真正走进川菜王国时,我们更会为川菜的美不胜收而感叹。由三蒸九扣菜、大众便食菜、家常风味菜和民间小吃菜组成的川菜风味体系不仅以麻辣著称,而且清鲜醇浓并重。川  相似文献   

16.
川菜是我国主要地方风味之一,它起源于四川成都和重庆地区,遍及国内各大城市,并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近百年来,随着上海工商业的繁荣和上海饮食市场的迅速发展,川菜作为上海菜的一个风味组成部分,在烹坛中大放异彩,备  相似文献   

17.
川菜是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地方风味之一,也是中国菜讲究味道的杰出代表。从古至今,川菜非常善于使用调味品,调制出了千变万化的味道,因而有“味在四川”之誉。这里从调味品的选择、调味的手段以及成菜风味三个方面,分析探讨调味品在川菜中的应用状况与趋势,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川菜是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地方风味之一,也是中国菜讲究味道的杰出代表。从古至今,川菜非常善于使用调味品,调制出了千变万化的味道,因而有“味在四川”之誉。这里从调味品的选择、调味的手段以及成菜风味三个方面,分析、探讨调味品在川菜中的应用状况与趋势,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天府传说     
吃,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品味。川菜是中国著名的四大菜系之一。川菜源于我国古代的巴国和蜀国,其发展经历了从春秋至西晋的雏形期,隋唐至五代的较大发展,两宋出川至各地,至清末民国初年形成菜系的四大阶段。“天府传说”秘制的新派川菜忠于原味而高于原味,具有清鲜醇浓,麻辣辛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独特风味。  相似文献   

20.
《四川烹饪》2011,(11):10
上世纪80年代之前,由于欠缺"味型"的说法,业界只能用"味别"、"味道"等不成熟的词语来概括川菜的丰富滋味,阻碍了川菜的口味判断与系统性总结。随着"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成功推广,"味型"就成为川菜的DNA,成为了描述菜肴的共识,它甚至是整个川菜业的符号。可以说是味型让食客对川菜更有辨识力。而独树一帜的味型体系也为川菜菜式的发展奠定了广阔的思路。——《四川烹饪》杂志总编王旭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