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制备均匀性及稳定性均满足要求的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检验能力验证样品,用于组织能力验证考核。方法 通过生化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方法鉴定背景菌株及所使用的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菌株。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均匀性及稳定性均满足要求且各种菌含量为104 CFU/瓶的能力验证菌球。依据CNAS-GL003∶2018《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随机抽取阳性样品和阴性样品各20份进行均匀性检验,再将样品存放于-20 ℃、4 ℃进行保藏稳定性检验,存放于25 ℃、37 ℃进行运输稳定性检验。依据GB 4789.40—2016制定作业指导书并发放样品,回收各实验室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目的菌株及背景菌株的鉴定结果均正确,均匀性、运输稳定性及保藏稳定性检验均符合能力验证样品的要求。依据评价原则及25家实验室反馈的结果,2021年度考核结果满意率为100%。结论 乳粉中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能力验证样品满足本年度能力验证的要求,为参加考核的检测机构提供了外部质控考核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适用于食品加工用水微生物检测能力验证方案,并进行评价。方法 对1ml菌种水悬液快速冻干制备能力验证样品,按照CNAS-GL03:2006《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对样品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并按照预设方案组织一次能力验证。结果 按照方案制备的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能力验证要求,参试实验室反馈的测试结果统计符合能力验证结论分布要求。结论 建立的能力验证方案可以作为一种方法来测试被监管实验室检测能力或者集团企业验证下属实验室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制均一性和稳定性符合能力验证要求的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乳粉中沙门氏菌检测的能力验证。方法 : 选取本实验室保存的ATCC、CMCC标准菌株及食品中分离菌株作为能力验证样品的菌株来源,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种属确认,并对沙门氏菌标准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一套能力验证样品包括沙门氏菌阳性、阴性样品各1瓶以及灭菌的25g乳粉基质两份,阳性样本包含单一血清型的沙门氏菌、背景细菌和干扰菌,阴性样品仅含有背景细菌和干扰菌;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取阴性、阳性各20个能力验证样品添加灭菌乳粉基质后按照国标方法进行均匀性检验,并参照CNAS-GL003:2018,采用MPN法对能力验证样品进行沙门氏菌计数,评价其对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取阴性、阳性各20个能力验证样品添加灭菌乳粉基质后参照国标方法进行均匀性检验,并分别取3个样品于-20℃、4℃、25℃和37℃条件下保藏,添加灭菌乳粉基质后采用MPN法进行沙门氏菌计数;根据随机数字表对阴性、阳性样本进行编码,以防止机构实验室间数据串通。结果: 乳粉中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阳性样品于-20℃保藏12个月、4℃保藏7天 d后,沙门氏菌含量均仍能达到103以上;样品于25℃和37℃保藏7天后均能检出沙门氏菌,稳定性较好。17家实验室应用本样品进行了能力验证,报送结果与预期一致,的沙门氏菌分离鉴定结果评价均为满意,11家实验室报送了血清分型结果,其中9家合格。结论: 研制的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能够满足乳粉中沙门氏菌检测能力验证的需求,本次能力验证可以真实的反应参试单位实验室的检验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做好商品化甲氧苄啶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质量评价工作,本文采用参比方法,参照《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CNAS-GL003-2018)对甲氧苄啶评价样品进行稳定性和均匀性考察.结果显示,甲氧苄啶制备样品稳定性符合要求,在14 d考察期内可用于试剂盒质量评价,制备样品均匀性符合要求,可用于试剂盒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解和评价国内相关实验室在黄曲霉毒素检测领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了解和掌握实验室间检测存在的差异,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组织了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能力验证.方法 依据ISO 13528:2005、CNAS-GL02:2006、CNAS-GL03:2006等规定的程序,对本次能力验证活动进行了实施和评价.待测样品均匀性测试采用F检验和Ss≤0.3σρ检验法,稳定性测试采用t检验法,采用Z比分数评价各实验室的测试结果.结果 共有91家实验室参加本次能力验证,初次结果不满意的实验室有一次补测机会,最终有88家实验室结果“满意”,2家实验室结果“可疑”,1家实验室结果“不满意”.结论 绝大多数国内相关实验室黄曲霉毒素检测能力整体水平良好,符合相关国际能力验证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空白鸡蛋基质中添加不同含量氟苯尼考的方式自主研制质控样品,按照CNAS-GL003:2018《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采用GB/T 22338—2008《动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类药物残留量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参比方法对质控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同时对影响质控样品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6 家实验室间联合定值的方式确定质控样品的参考值,结果表明自主研制的非冻干(液态)和冻干(固态)2 种状态质控样品均匀性良好,不同样品状态、不同贮存温度对质控样品稳定性有影响,冻干质控样品在-18 ℃条件下贮存12 个月稳定性良好,3 个添加量的冻干质控样品最终定值结果为0.23、0.39 μg/kg和1.92 μg/kg,可推广应用于快速检测领域和实验室日常检测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食品检测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研制均匀稳定的标准物质。方法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103 CFU/样品的标准物质,参照CNAS-GL 29《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抽取20件样品,利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置于-20、25、37℃条件下保藏,对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组织5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使用30种即食熟肉制品作为基质,并按照国标法检验标物物质的适用性。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均匀性检验, F=0.922,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标准物质在-20℃保藏28 d, 25、37℃保藏7 d,样品仍然稳定。经5家实验室协同标定,样品含量均在103 CFU/样品的水平;标准物质加入到30种即食熟肉制品中,均可以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符合要求,适用性良好,可用于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结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制一种模拟消毒餐具采样涂抹过程的含菌棉拭子,应用于消毒餐饮具中大肠菌群检测能力验证。方法 阳性样品中含有目标菌和干扰菌,阴性样品仅含有干扰菌。随机抽取阴性、阳性样本各10瓶,按照GB 14934—2016附录B(发酵法)进行均匀性检验,将样品分别置于-20 ℃、4 ℃下贮藏120 d,在25 ℃、36 ℃和42 ℃下贮藏20~60 d监测其稳定性,检测结果应与指定值一致。发放3份样品,实验室最少收到1份阳性样品,其余随机发放。为防止数据串通,样本随机编号并缩短结果上报时间。结果 样品在均匀性、贮存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能满足能力验证要求。通过考核,50家实验室评价满意,占91%;5家实验室评价不满意,占9%。结论 消毒餐饮具中大肠菌群检测能力验证样品可以满足能力验证要求,本次能力验证可真实反映参试单位的检测环境及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食品检测用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 研制均匀稳定的标准物质,用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4-5×104CFU/样品的菌球,参照《CNAS-GL29:2010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随机抽取20件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于-20℃、4℃、25℃条件下保藏,对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并组织3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再使用20件食品作为基质,按照国标法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的适用性。结果对20瓶标准物质的均匀性检测结果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 F=1.933, 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标准物质在?20 ℃保藏28 d,复苏率为96.2%;在4 ℃保藏14 d,复苏率为77.0%;25 ℃保藏7 d,样品中菌含量仍保持在104CFU/样品的水平,说明样品的短期储藏稳定性、长期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都符合要求。经3家实验室协同标定, 样品活菌含量均在104CFU/样品水平,生化鉴定结果均符合大肠埃希氏菌的特征;标准物质加入到20种食品基质中, 均可以检出大肠埃希氏菌,活菌含量仍保持在104CFU/样品的水平。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符合要求,适用性良好,可用于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结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食品中副溶血弧菌检验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2019—2020年度实验室能力验证考核。方法 将5种背景菌株和副溶血弧菌通过生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确认菌株种属。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阳性样品和阴性样品,阴性样品仅含有背景菌株,阳性样品在背景菌的基础上添加有副溶血弧菌。随机抽取20份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将样品存放于-20 ℃、4 ℃进行保藏稳定性检验,将样品存放于25 ℃、37 ℃进行运输稳定性检验。向参加考核的实验室发放样品并提供作业指导书,回收各实验室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菌株种属确认与预期结果一致,阴性样品和阳性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2019年和2020年考核结果满意率分别为87.5%和90%。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样品满足食品中副溶血弧菌能力验证项目的要求,通过组织能力验证考核可以反映出我国实验室之间的差异,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实验室检验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室能力比对工作,评价食品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依据CNAS-GL02《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和CNAS-CL57《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说明》进行结果统计和评价。结果表明:40家参比实验室中,4家为不满意结果,满意率为90%。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检验能力尚存在不足,检验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满足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invasive Escherichia coli, EIEC)准确检测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能力验证需求,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稳定性良好且具有清晰基因组信息背景的即用型EIEC标准物质。方法 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EIEC(CMCC 44840)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明确CMCC 44840的种属、血清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毒力基因;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活菌含量为103 CFU的EIEC冻干样品;参照CNAS-GL017-2018进行均匀性检验,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于-20 ℃、4 ℃、25 ℃和37 ℃条件下保藏,对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性进行评价;利用5种食品基质样本进行标准物质的使用效果验证,同时组织3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结果 CMCC 44840基因组大小为4.96 Mb,GC含量为50.7%,编码基因5 424个,种属鉴定结果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血清预测结果为O28ac:H7,MLST为ST311型,携带ipaH、virB、virF等毒力基因;制备的EIEC冻干样品均匀性检验结果F=1.79,符合标准物质均匀性要求;冻干样品在25 ℃和4 ℃下保藏7 d,-20 ℃和4 ℃下保藏60 d,菌含量均保持在103CFU水平,在37 ℃下第3 d菌含量出现下降,低于103CFU水平;添加EIEC冻干样品的20件不同食品基质样品经增菌后均检出EIEC;3家协同标定实验室测定EIEC冻干样品菌含量均为103 CFU,且实验室间无显著性差异(F=0.59)。结论 本研究所制备的EIEC标准物质所用菌株具有清晰的基因组序列信息,均匀性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适用性良好,能够满足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能力验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产气荚膜梭菌是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中重点检测的致病菌之一。由于目前暂无成熟的市售产气荚膜梭菌质控菌株,本研究拟制备出能够满足要求的质控样品,可用于食品或环境领域产气荚膜梭菌检验工作中的质量控制试验和阳性对照试验。方法 依据CNAS-CL 03-A001: 2019能力验证提供者认可准则在微生物领域的应用说明,通过菌剂的均匀性、运输稳定性、储藏稳定性等指标对制备出的菌剂进行评价。结果 在均匀性实验中F值为3.01小于临界值,5 d内4℃、15℃、25 ℃条件下的储藏稳定性和28 d内4℃、-20℃、-80℃条件下运输稳定性t值均小于临界值。结论 制备的产气荚膜梭菌质控菌株均匀性良好,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良好,可以作为试验室质控样品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制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即用型标准菌株。方法 对高、低浓度鼠伤寒沙门菌TA97、TA98、TA100、TA102的冻干菌株进行计数,测定了增菌3、5、7、18 h后冻干菌的自发回变率,依据CNAS-GL003 2018《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CNAS-GL003)和GB 15193.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GB 15193.4—2014),测定即用型标准菌株的均匀性、储藏和运输稳定性、自发回变率和诱变剂突变率。比较20株即用型标准菌株和新鲜菌株的自发回变率和诱变剂突变率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结果 高浓度冻干样品浓度为107~108 CFU/样品,低浓度样品浓度为105~106 CFU/样品;增菌18 h后自发回变率的结果基本符合GB 15193.4—2014要求;4株即用型标准菌株的均匀性结果的F值分别为1.12、1.05、1.68、1.38,F<F0.05(19,20),符合CNAS-GL003要求。4株冻干菌株在25 ℃ 5 d、4 ℃ 14 d、-20 ℃ 6个月的储存条件,检测结果符合储存和运输稳定性要求。20株即用型冻干标准菌株的自发回变率较新鲜菌株标准偏差小。结论 本研究研制出适用于Ames试验的即用型标准菌株,其均匀性、储存和运输稳定性良好,自发回变的稳定性优于新鲜菌株。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国食品检测实验室对罗丹明B检测的整体水平,同时验证和加强相关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组织,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具体协调与实施辣椒油中罗丹明B测定能力验证工作。遵循GB/T 27043-2012(等同ISO/IEC导则17043:2010)、GB/T 28043-2011、CNAS-GL02:2014、CNASGL03:2006等相关规定,实施和评价此次能力验证。采用F检验方法进行样品的均匀性检验,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稳定性检验,采用Z比分数评价参与实验室的测试结果。134家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测试,其中124家实验室结果为满意,满意率为92.5%,8家实验结果为不满意,1家实验室由于设备故障中途退出本次能力验证。参加能力验证的绝大多数实验室可以准确检测罗丹明B,我国相关检测实验室具有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实验探讨了葡萄酒中铁、铜检测的能力验证结果,此次能力验证共有14家参与,其中铁测试结果满意率为85.8%,铜检测结果满意率为92.9%,实验讨论了样品的稳定性与均匀性,样品A、B检测项目铁与铜的F比值均小于F_(0.05(f1,f2)),且Ss≤0.3σ,样品A、B铁、铜的d_(max)均小于0.3σ,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CNAS—GL03:2006《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的要求,用z比分值评价参加实验室的结果,结果表明,国内大部分实验室均具备了葡萄酒中铁、铜检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猪肉为代表基质制备氯霉素质控样品,并探究其在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方法:称取适量新鲜猪肉,加入一定体积的氯霉素标准溶液,经绞碎匀浆、真空冷冻干燥、粉碎、过筛、包装等步骤制得质控样品。依据CNAS-GL003:2018《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对质控样品进行均匀性与稳定性评价。结果:均匀性检验结果显示制备的低、高浓度氯霉素质控样品的F值均小于F0.05(9, 10),样品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均匀性良好。稳定性检验结果显示各时间段的t值均少于t临界值,表明样品在8个月存储期间的稳定性良好。结论:通过该方法制得的质控样品可适用于日常快检工作的质量控制、产品验证、盲样考核等领域,且制备方式具有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实验室内部检测能力水平进行客观评价,验证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检测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方法用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第三法对乳粉样品的脂肪项目进行定量检测分析;依据CNAS-GL027:2018《化学分析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指南-制图的应用》,对实验室乳粉脂肪项目质控样的检测结果进行制图并作出统计评价。结果本研究样品均匀稳定,实验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由质控图分析可得该方法受控,可以报告分析结果。结论实验室通过质控图可以发现实验室在检测分析过程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检查原因,予以纠正,保证测量系统处于统计受控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的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用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对使用菌株阪崎克罗诺杆菌(45403)的生化特征、16SrRNA序列、质谱特征进行确认。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103 CFU/样品的菌球。参照CNAS-GL29《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对20件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于-20、2、37℃条件下保藏,对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组织5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使用20件婴儿配方乳粉作为基质对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的使用效果进行确认。结果阪崎克罗诺杆菌(45403)生化鉴定结果、16SrRNA序列的NCBIGenebank比对结果、质谱鉴定结果均为阪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均匀性检验, F=1.067, P=0.442,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于-20℃保藏170 d,于25、37℃保藏14d后,样品仍然稳定。经5家实验室协同标定,样品含量均为103 CFU/样品。20件婴儿配方乳粉作为基质加入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进行检验,均可以检出。结论阪崎克罗诺杆菌(CMCC45403)的生化特征、16SrRNA序列分析、蛋白飞行质谱特征均符合克罗诺杆菌属的典型特征。均匀性、储藏稳定性、运输稳定性及适用性的验证实验结果均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制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及血清分型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沙门氏菌的能力验证。方法能力验证样品包括5瓶,其中3瓶阳性,2瓶阴性。阴性样品仅含有背景细菌,阳性样本在背景菌的基础上添加有沙门氏菌,3件阳性样品分别含有不同的血清型沙门氏菌。为防止数据串通,将参试实验室随机分成5组,每组实验室获得的质控样组合不同。为进行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评价,随机抽取冻干质控样品20瓶,参照本次能力验证推荐的GB 4789.4-2010对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阳性样品至少检出1种血清型沙门氏菌,阴性对照样品应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将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分别在-30、4、25和37℃下储藏28 d监测其储藏稳定性。结果沙门氏菌的质控样在均匀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能满足质控样使用的要求。在166家实验室反馈结果中,123家结果评定为满意,占74.1%;28家结果为不满意,占16.9%;15家结果评定为可疑,占9.0%。结论沙门氏菌的能力验证样品可以满足此次能力验证的需求,本次能力验证可以真实的反应参试单位的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