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湿氢和干氢还原时生产的钼粉的物理性能、SEM形貌、K含量变化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氢生产的钼粉颗粒比较均匀、分散,随着氢气露点的升高,钼粉粒度也增大,钼粉钾含量呈降低趋势,因此可以通过湿氢生产形貌完整、大小均匀、分散好的大颗粒钼粉。  相似文献   

2.
《中国钨业》2017,(6):56-59
二氧化钼滴水料和板结对于钼粉颗粒形貌有很大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后续产品的加工。研究了二氧化钼滴水料和板结的消除方法,分析了二氧化钼滴水料和板结的成因,采用回氢管道竖管部分和管道管头部分进行保温处理和低温炉工艺优化。通过对低温炉工艺前后对比,二氧化钼和钼粉扫描电镜及筛上物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消除了二氧化钼滴水料和板结,并且生成的MoO_2比常规方法生产的MoO_2松散、颗粒均匀、筛上物少;钼粉颗粒大小比较均匀,团聚明显减少,钼粉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中国钼业》2009,33(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钼粉钾杂质的去除方法,它包括将钼酸铵一次氢气还原生成二氧化钼,然后对二氧化钼进行筛分,再进行二次氢气还原生成钼粉,对所述二次氢气还原生成的钼粉,进行水洗或酸洗,并经固液分离和烘干,再进行筛分即得成品钼粉。在固液分离和/或烘干后,对钼粉还可进行三次氢气还原。  相似文献   

4.
温度变化趋势对还原钼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种不同费氏粒度的二氧化钼为原料,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变化趋势下对其进行了氢气还原,分析讨论了温度变化趋势对二氧化钼氢还原钼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氧化钼还原钼粉的过程中,粒度具有"遗传性"。还原过程中温度变化趋势对还原钼粉的微观组织形貌及理化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先高温后低温还原工艺所得样品的颗粒形貌和分散性要优于先低温后高温的还原工艺,粒度和氧含量也要小(低)于先低温后高温的还原工艺。  相似文献   

5.
将二氧化钼筛分,分别取80目筛上、160目筛下,经过还原得到形貌、颗粒大小比较均匀的钼粉,两种钼粉分别按照质量百分比1∶4和4∶1进行配比,得到两种不同性能的钼粉,随后经过轧制加旋锻开坯方式分别加工出0.82 mm、0.18 mm的钼丝。通过对钼丝抗拉强度及延伸率的检测,1∶4配比的钼粉加工出的钼丝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钼板结对于钼粉颗粒形貌有很强的遗传性,进而会影响到后续加工适应性。过快的升温速率和过厚的料层厚度易造成二氧化钼板结,本文从二氧化钼的还原机理入手,通过板结二氧化钼对还原钼粉形貌、产能、加工适应性三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二氧化钼板结易造成钼粉的团聚,形成二次多晶颗粒表现为整体晶粒粗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钼业》2009,33(3):8-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钾钼粉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将钼酸铵一次氢气还原生成二氧化钼;2)将还原生成的二氧化钼进行筛分;3)对筛分后的二氧化钼进行水洗或酸洗;3)水洗或酸洗后的二氧化钼固液分离和/或烘干;4)对固液分离和/或烘干后的二氧化钼进行二次氢气还原生成钼粉;5)钼粉进行筛分即得成品钼粉。在所述水洗或酸洗中,二氧化钼粉与水或稀盐酸的洗涤重量比为1:2—5之间。该制备工艺方法工艺简单,除杂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去除钼粉中的钾杂质。  相似文献   

8.
以同批次二氧化钼为对象,在第二段还原过程中通过对还原温度、料层厚度、装料方式等的不同设置生产出不同形貌特征的钼粉,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图像(SEM)分析对钼粉形貌特征进行了表征,分析总结并系统研究了还原温度梯度、料层厚度、料舟装料方法对钼粉形貌特征的影响。在第二段还原反应中,过低的低温区温度会致使大量细小颗粒出现,而主要还原反应的高温区温度适当降低,却能有效平缓钼粉的生长速度,减少烧结颈及异形颗粒的出现;适当降低料层厚度可以有效改善钼粉团聚现象;钼粉平整装入料舟后,轻整抹平钼粉表面,可以有效降低同料舟的上下层还原条件差,从而使钼粉颗粒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9.
钼粉的常规生产工艺多为两段还原法,本文提出利用三氧化钼、二氧化钼与同批次炉前钼粉按不同比例混合,经过高温阶段还原生产钼粉的新工艺,以及高温混投工艺对钼粉还原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新发明的双层舟皿和传统单层舟皿对二氧化钼进行还原制备钼粉,利用扫描电镜对二氧化钼粉以及钼粉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研究,采用费氏粒度仪和激光粒度仪测定了还原后钼粉的平均费氏粒度和粒度分布,对比分析发现:在相同工艺条件下,采双层舟皿还原制备的钼粉粒度更细,粒度分布更窄。在制备相同费氏粒度钼粉时,采用双层舟皿还原生产的钼粉粒度分布更窄,粒度分布曲线略为左移。因此采用双层舟皿进行还原,生产效率高,有利于钼制品的成型。  相似文献   

11.
稀土元素的添加对钼的性能提高至关重要,因此为了研究镧在MoO_2、钼粉及钼镧合金中的存在形式及变化,采用固-固混合法将10%La_2O_3以固体颗粒形式加入二氧化钼中,在H_2中还原制备出稀土镧掺杂钼粉,经等静压、烧结制成掺镧钼合金。利用SEM、EDS、XRD等检测手段对不同阶段下样品的形貌、组成、结构及稀土的存在形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a_2O_3添加到MoO_2后,以二氧化钼碎屑和氧化镧形成的团聚体形式存在或氧化镧团聚态存在。经还原稀土镧以La(OH)_3和少量La_6Mo_2O_(15)形式存在于钼粉中,烧结后以La_2O_3形式存在于钼合金中并均匀存在于钼晶粒晶界上。稀土镧在烧结过程中存在长大现象,其尺寸从纳米级增长到亚微米级。  相似文献   

12.
《中国钼业》2008,32(2):54-54
特种线切割电极钼丝,其重量组成为,钼粉和掺杂的稀土氧化物La2O3,La2O3的重量含量为0.2%~0.6%。制备方法为,在二氧化钼粉末中加入硝酸镧水溶液,在80~100℃加热分解并混合均匀,然后在800~1000℃的炉内氢气还原,得到掺杂稀土氧化物La2O3的钼粉,由钼粉加工成钼丝。本发明所制取的特种线切割钼丝,通过在钼中掺杂稀土氧化物La2O3,利用弥散强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美国戈特耶公司采用一种新方法 ,研制出一种具有一定氧含量等离子喷涂烧结钼粉。这种方法是先将二氧化钼磨至小于 10 μm ,然后调浆 ,即将磨细的二氧化钼和仲钼酸铵溶于水 ,再将浆料烘干 ,形成含氧多于 2 5 %的聚集状混合物 ,最后在 70 0~ 10 0 0℃的温度下用氢还原形成含氧为 7%~ 10 %的烧结钼粉。据说采用这种方法生产成本很低低成本生产烧结钼粉的方法@李惠萍  相似文献   

14.
张雪榕 《中国钼业》2006,30(5):52-52
本发明涉及一种Mo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多钼酸铵在氨水中溶解后经结晶、煅烧、氢气还原和过筛等工序,在结晶时按每1000kg多钼酸铵加入60~450gKOH。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使钼粉的筛上物大幅度的降低,实收率达95%。  相似文献   

15.
主要对回转管炉中用氢气还原三氧化钼生产二氧化钼时产品板结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三氧化钼钾含量、三氧化钼粒度、三氧化钼形貌,以及回转管炉工艺温度、炉管转速、进料速度、氢气流量等对二氧化钼产品结块的影响关系。在深入分析结块成因基础上,得到了工业生产二氧化钼控制板结的较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6.
以3种不同的钼酸铵为原料,采用煅烧、两步还原的工艺制备出钼粉,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粉末费氏粒度、松装密度测试等试验手段,重点研究了钼粉制粉过程中粉末形貌的演变规律及其对粉末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钼酸铵粉末团聚组织的均匀性随结晶条件和烘干工艺的改变而变化;钼酸铵、三氧化钼、二氧化钼和钼粉在形貌上具有一定的遗传性,通过调整煅烧工艺可有效改变这种遗传现象;通过选择优质原料和严格控制中间产品形貌,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钼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不同La2O3含量及不同掺杂方式中,钼粉还原过程及粉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掺杂方式对La分布均匀性有显著影响,以二氧化钼为掺杂母体的La分布均匀性较以纯钼粉为母体时的均匀性高;La2O3在还原过程中起到细化粉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罗锋  王迪  马会 《中国钼业》2012,36(6):55-59
初步研究了原料种类、原料指标、还原工艺(温度,氢气流量,装舟量,推舟速度)、氢气露点、氢气压力、设备类型等各种因素对La2O3掺杂钼粉粒度的影响规律,并指导工艺调节实现La2O3掺杂钼粉粒度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辉钼矿直接氢还原工艺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三种无SO2污染的辉钼矿氢还原生产金属钼路线进行了热力学分析。不用固硫剂,辉钼矿直接氢还原反应是很难进行的。用CaO做固硫剂,辉钼矿氢还原反应是可以进行的,随着温度的升高氢气利用率逐渐增加。用Na2CO3做固硫剂,辉钼矿氢还原反应的产物通过水洗可以得到纯金属钼粉。氢气利用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与压力的下降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稀土镧对氧化钼氢还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采用SEM、X射线衍射、化学元素分析、物理分析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稀土镧对氧化钼氢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元素镧在氧化钼的还原钼粉中以氧化物及钼酸盐形式存在,还原后所得的钼粉颗粒大多为规则形状的多面体,稀土镧和铝相似,强烈地抑制钼氧化物氢还原钼粉颗粒的长大。添加的镧元素分布越不均匀,还原钼粉的粒度分布就越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