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的TPD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TPD方法比较研究了H2和CO分别在ZnO、ZnO/Al2O3、CuO/ZnO/Al2O3和CuO/ZnO/Al2O3/CeO2等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讨论了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可能的吸附位,结果表明改进型的CuO/ZnO/Al2O3/CeO2催化剂中Cu+/Cu0比CuO/ZnO/Al2O3催化剂多,这有利于提高合成甲醇的速率。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组分表面模型对Cu/ZnO催化CO-H2合成甲醇反应的表面甲酰基机理进行了MonteCarlo模拟。通过模拟催化剂组成与催化活性的关系,获得了催化剂中组分Cu与ZnO的最佳配比近似为37;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原料气中CO和H2的比值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当原料气中CO与H2的摩比近似为16时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3.
含锆低压合成甲醇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4MPa压力下,用混沉法、分步沉淀法及共沉淀法制得的CuO-ZnO-ZrO2催化剂对CO/H2合成甲醇的催化活性。用BET、XRD、SEM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的比表面、晶相组成、锆的分布及ZrO2的存在形式及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共沉淀法制得的样品具有最高的活性、最大的比表面、最差的晶形及最均匀的锆分布;在载体法样品中,锆组份以ZrO2(单斜)晶体形式存在,在分步沉淀样品中,锆组份主要以非晶态形式存在,而在共沉淀样品中,一部分锆组份存在于固体中;前一种形式的锆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后一种形式的锆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三种还原法(H2还原法、KBH4还原法、乙醇还原法)对CO2加氢合成甲醇Cu/ZnO催化剂结构及CO2加氢合成甲醇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经KBH4还原后,部分铜物种被还原成金属铜,同时带入了K^+,对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影响很大;催化剂经高压釜乙醇处理后,铜物种全部被还原成金属铜,且晶粒很大,在ZnO上分散性差,对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很大;催化剂经3%H2+N2还原后,铜在  相似文献   

5.
用三种CO含量不同的原料气对Cu/Zn/Al/Zr四组份催化剂进行CO2加氢合成甲醇的研究。结果表明,原料气中掺入的CO能提高CO2加氢合成甲醇的选择性和收率。TPSR-MS谱说明预吸附的CO能抑制CO2加氢的逆水汽变换反应,而有利于转化为甲醇。  相似文献   

6.
甲醇脱氢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铜系催化剂对甲醇脱氢合成甲酸甲酯的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Cu-ZnO-ZrO_2/SiO_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甲酸甲酯的产率在20%以上,用XRD测试对催化剂表面物相进行了表征分析。  相似文献   

7.
甲醇碳化气相合成碳酸二甲酯铜基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甲醇羰化气相合成碳酸二甲酯负载型铜基催化剂进行了活性评价,并以X射线衍射和和光电子能谱对催化剂反应前后的物相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催化剂反应前,主要物相为Cu2O,Cu^0,CuCl2.3Cu(OH)2,反应后,主要物相为CuO,Cu2O,CuCl2,3Cu(OH)2。研究认为铜基催化剂上气相甲醇羰化合成DMC反应的催化活性位是CuO和Cu2O,反应是基于Cu^2+和Cu^+的氧化还原催化循环  相似文献   

8.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催化剂的制备因素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CuO/ZnO/Al2O3和CuO-ZnO-Al2O3/HZSM-5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合成反应条件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共沉淀沉积法制备催化剂,350°C下焙烧,230~240°C下还原CuO/ZnO/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高。CuO-ZnO-Al2O3/HZSM-5催化剂上合成反应的适宜条件:温度270~300°C,压力4.0MPa,空速1500h-1,H2CO=2~2.8(mol比),原料气中CO2的浓度为5%(v)。  相似文献   

9.
改进型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NC208的DTA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改进型铜基催化剂进行了研究,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改进型铜基甲醇合成催化剂NC208(Cu-Zn-Al-M12)初始活性比工业催化剂C207(Cu-Zn-Al)提高约18%;耐热试验后比C207提高约46%。两种催化剂的DTA对比试验显示,工作态NC208催化剂热稳定性明显优于C207;NC208催化剂前驱体含Cu(NO3)2·3Cu(OH)2、Zn5(OH)6(CO3)2和(CuZn)(OH)2CO3等成分比C207多,其分解温度小于350℃;NC208催化剂还原最高温度为235℃。  相似文献   

10.
CO加氢合成甲醇Cu-Mn/ZrO_2催化剂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在Cu/ZrO2催化剂中添加Mn助剂对提高CO+H2合成甲醇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的添加提高了CO+H2反应合成甲醇的活性;升高反应温度会提高C2+醇的选择性,反应压力的增加也有类似的作用;Mn助剂具有明显的促进CO加氢反应碳链增长的作用。XRD研究表明,Mn和Cu之间形成了复合氧化物,TPR研究也表明上述两种金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同时Mn还促进了Cu的还原。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CO和H2 在Cu ZnO基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质。结果表明 ,H2 的化学吸附等温线与CO有所不同 ,在较高温度下可能存在H2 的溢流。CO为非解离吸附 ,H2 是解离吸附。CO的吸附热低于H2 的吸附热 ,催化剂对CO的活化比H2 困难。CO和H2 在失活的催化剂上化学吸附量显著减小。失活催化剂的总表面积、铜的表面积以及ZnO的表面积也减小。通过对CO和H2 在Cu ZnO基催化剂上的吸附性质的研究 ,不但可用来帮助探讨CO加氢反应机理 ,而且可为了解催化剂表面各组分的分布情况、预测催化剂的活性以及研究造成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2.
Zn/H-ZS M-5轻烃芳构化催化剂中Zn与分子筛协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Al2 O3 的加入引起Zn/H ZSM 5催化剂芳构化活性和选择性下降以及稳定性有所改善的原因在于高温焙烧或水热处理 ,使掺有粘结剂氧化铝的Zn/H ZSM 5催化剂表面锌组元的再分布 ,即Al2 O3 上的锌含量增加 ,而处于H ZSM 5沸石上的锌浓度降低。较为系统地探讨了Al2 O3 和ZnO/Al2 O3 的芳构化催化作用以及锌组元和ZnO/Al2 O3的引入对HZSM 5性能的影响。论证了在Zn/H ZSM 5催化剂中只有处于分子筛表面的Zn组元才能同分子筛B酸中心产生协同作用 ,从而改善H ZSM 5分子筛的芳构化活性与选择性 ,而在经过焙烧和水热处理的混有Al2 O3 的Zn/H ZSM 5催化剂中 ,分布在Al2 O3 上的锌组元几乎不与分子筛发生协同作用 ,因而对催化剂的活性与芳构化选择性影响甚小  相似文献   

13.
高渗透率高选择性Silicalite-1沸石膜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建亮  王金渠 《石油化工》2004,33(11):1051-1054
利用重复水热合成法在α-Al2O3陶瓷管上合成Silicalite-1沸石膜,并对合成的沸石膜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通过单组分气体渗透对膜的渗透性能进行检测。通过测试发现,H2/N2在常温常压下的理想分离因素为4.00,略大于H2/N2的Knudsen扩散比值3.74,而H2/C3H8的理想分离因素为25.96,远大于其Knudsen扩散比值4.69,H2的渗透率为4.44×10-6mol/(m2·s·Pa)。  相似文献   

14.
利用蒙特卡罗法(MC)及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钛硅分子筛(TS-1)催化丙烯环氧化反应中丙烯(C3H6)、过氧化氢(H2O2)及环氧丙烷(PO)在甲醇溶剂和分子筛中的扩散行为。计算了333K、400kPa时,C3H6/CH3OH、H2O2/CH3OH、PO/CH3OH混合体系在TS-1上的吸附等温线;在MC模拟基础上,计算了333K下C3H6、H2O2、PO在甲醇溶剂中的无限稀释浓度扩散系数和在TS-1中的扩散系数。研究发现,分子筛中吸附的分子个数对反应组分在分子筛中扩散有重要影响;在甲醇溶剂存在下,C3H6、H2O2主要在TS-1的直孔道中扩散,而PO则主要在曲折孔道扩散。  相似文献   

15.
6Cr/SiO_2催化剂上CO_2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常压固定床微反反应器上 ,对CO2 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催化剂进行了评价。通过对载体及活性组份的筛选 ,发现 6Cr/SiO2 催化剂具有较佳的催化反应性能。温度在 82 3~ 92 3K之间 ,该催化剂的乙烷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分别为1 2 1 %~ 3 2 1 %和 85 2 %~ 77 3 %。增加V(CO2 ) /V(C2 H6 ) ,有利于提高乙烷转化率和乙烯产率 ,随V(CO2 ) /V(C2 H6 )从1 0增加到 4 0 ,乙烷转化率从 3 1 2 %增加到 49 1 % ,乙烯产率从 2 4 8%增加到 3 5 1 %。另外 ,考察了Cr担载在不同载体上CO2 对乙烷脱氢的作用。对于 6Cr/SiO2 和 6Cr/AC催化剂 ,CO2 对乙烷脱氢起促进作用 ,而对于 6Cr/MCM41和 6Cr/Al2 O3催化剂 ,CO2 对乙烷脱氢却起抑制作用。对 6Cr/SiO2 催化剂上CO2 氧化乙烷脱氢制乙烯反应的再生实验也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在 92 3K下反应后的催化剂用O2 可完全再生 ,而用CO2 则不能完全再生。  相似文献   

16.
乙醇氧化重整制氢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最小自由能原理,对有固态炭存在下的乙醇氧化重整制氢反应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讨论了温度、压力、水醇比、氧醇比对该体系平衡组成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压力对产物组成影响不大。在确定最优操作条件时,采用平衡前后系统总焓变为零的方法,经计算当水醇比为6、氧醇比为0.9时,平衡温度为1008K,可以得到比较理想的平衡组成。  相似文献   

17.
应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超声波对变压器油的影响,并与振荡法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使变压器油发生分解,生成H2,CO,CH4,CO2,C2H4,C2H6,C2H2等可溶于变压器油的气体,且溶解于变压器油中的这些气体的含量随超声功率及超声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在50℃、超声功率210 W左右、超声时间30 min的优化超声条件下,变压器油样中各种溶解气的含量达到最大,即H2 1.540×103μL/L、CO 6.128×102μL/L、CH44.834×102μL/L、CO2 2.541×102μL/L、C2H4 1.550×103μL/L、C2H2 4.709×102μL/L、C2H6 2.182×102μL/L。与振荡法相比,变压器油经超声波处理后,溶解气中这7种气体的含量增加了100~3 350倍。超声波对被超声物具有分解作用,变电站附近不应安放超声装置,用超声波处理试样时应考虑它对试样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硅藻土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出CsxH6-xP2W18O62·nH2O/硅藻土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FT IR、XRD、SEM、NH3 TPD及N2吸附 脱附表征。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H2O2氧化环己酮合成己二酸,并考察了Cs离子取代度和CsxH6-xP2W18O62·nH2O负载量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0%Cs3H3P2W18O62/硅藻土的催化活性最高。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得到对己二酸收率影响由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H2O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占环己酮质量分数51%、n(C6H10O)/n(30%H2O2)=1/5、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50 h,此时己二酸的收率为853%,纯度为999%。30% Cs3H3P2W18O62/硅藻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使用5次,己二酸收率仍可达701%。  相似文献   

19.
油气田缓蚀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文章介绍了油气田抑制CO_2/H_2S腐蚀的缓蚀技术研究进展;缓蚀剂作用机理;CO_2/H_2S和CO_2/H_2S环境下缓蚀技术的应用现状。着重介绍了酰胺类、咪唑啉衍生物和季胺盐类等缓蚀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展望了油气田抑制CO_2/H_2S腐蚀的缓蚀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油酸修饰的硼酸镧纳米片,记为OA/ LaBO3?H2O,利用SEM、 TEM、EDS、 FTIR 和XRD对其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四球摩擦试验机上评价了其在菜籽油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SEM与XPS对磨损表面的摩擦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硼酸镧呈纳米片结构,其直径为100 ~ 300 nm、厚度约为25 nm;OA/ LaBO3?H2O在菜籽油中显示了优异的分散稳定性,添加OA/ LaBO3?H2O的菜籽油能显著降低钢球的摩擦与磨损,当OA/ LaBO3?H2O的添加浓度为1%(质量浓度)时,菜籽油的减摩抗磨性能最佳。这是由于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一层由B2O3、La2O3、Fe2O3摩擦化学反应物,OA/ LaBO3?H2O沉积物和菜籽油吸附物组成的边界润滑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