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充足的气源、多种类型圈闭及优质的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构成研究区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研究表明 ,温压场直接控制了天然气的分异和聚集 ,埋深处于 2 0 0 0m以上的圈闭有利于天然气成藏 ;断层不仅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垂向运移通道 ,而且为油气成藏提供了遮挡条件 ;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元结构与生烃、运移和圈闭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断裂带天然气成藏模式揭示 ,油气聚集从洼陷中心到边缘呈油藏—气顶油藏—纯气藏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东营凹陷坨-胜-永断裂带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富集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充足的气源、多种类型圈闭及优质的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构成研究区天然气成藏的有利地质条件。研究表明,温压场直接控制了天然气的分异和聚集,埋深处于2000m以上的圈闭有利于天然气成藏;断层不仅为油气运移提供了垂向运移通道,而且为油气成藏提供了遮挡条件;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元结构与生烃、运移和圈闭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断裂带天然气成藏模式揭示,油气聚集从洼陷中心到边缘呈油藏一气项油藏一纯气藏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地质研究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长垣以西天然气藏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H和SPG油层的天然气藏具有不同的成藏条件、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SPG油层的天然气主要与构造类型,地层水矿化度、这移通道、圈闭规模等因素有关,流体沿断裂长距离水平运移、天然气释放并在沿途局部构造中聚集成藏是本层气藏形成机理:H油层天然气主要受断裂控制,断裂不仅提供了下伏地层中夭然气向上运移的通道,而且为H油层天然气聚集成藏提供了圈闭条件,断裂倾向盘的天然气聚集效应是H油层天然气分布的重要表现。天然气运聚成藏具有近距离沿断裂垂向运聚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东营凹陷天然气成藏及分布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营凹陷天然气主要分布于中浅层小于2 000 m的地层,其成藏及分布主要受气源条件、断层、温压条件和区域盖层等因素控制.气源条件是天然气成藏的基础;断裂活动控制了圈闭形成,还为油气流体运移提供通道;温度和压力条件控制了油气运移和分异作用,埋深小于2 000 m有利于天然气分异而形成气藏;区域盖层的时空展布特点决定了天然气的分布.  相似文献   

5.
济阳坳陷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阳坳陷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控制天然气成藏的地质因素主要有气源、储层、温度、压力、断层与不整合面、区域盖层和直接盖层等。文中详细阐述了各项因素在天然气成藏过程中的控制作用,指出了不同母质类型,不同热演化阶段的烃源岩,对天然气成因类型与气藏性质的影响。储层是控制气藏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低地饱压差是形成气顶气藏或纯气藏的必要条件。断层与不整合面不仅是天然气的主要运移通道,也是各类圈闭聚集天然气的重要因素。对济阳坳陷封盖天然气的区域盖层和直接差层做出了微观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中、浅层气藏是我国东部以产油为主的盆地中重要的天然气勘探目标。气藏分布范围主要在埋深500-2000m。地下温压场控制了气藏的成藏动力学。当地层压力与油藏饱和压力之差低于3MPa,天然气会从石油或地层水中游离出来,形成气顶或纯气层。中、浅层气藏主要是次生气藏,天然气成因多样,其中油田伴生气是主要来源,其次,油藏中石油降解形成的甲烷气也是浅层气藏的气源。盖层控制了气藏的纵向分布,气藏的剩余压力低于盖层的突破压力是形成天然气聚集的必要条件,一般从埋深800m开始,泥岩盖层就开始具备了封盖能力。断层是天然气垂向运 移的主要通道。油气藏内的重力分异和沿断层及不整合面的运移分异是中、浅层气藏形成的机制,因此,中、浅层气藏在盆地中的分布主要受断层控制。在油气源充足及存在一系列沿倾向连通的圈闭时,依据圈内的封闭机制会发生两种类型的差异聚集,油气藏的分布亦复杂化。  相似文献   

7.
川东地区志留系-石炭系含气系统天然气运移聚集机理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根据川东地区石炭系、志留系天然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特点,结合地层压力分布特征,探讨了该区志留系-石炭系含气系统的天然气运移聚集机理,提出该系统具有箱外成藏和箱内成藏两种模式。下伏志留系高压封存箱生成的油气随箱体顶部破裂呈混相涌流进入石炭系,油气在石炭系中向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运移聚集,形成大型古油气藏,后逐渐演化成古气藏。志留系封存箱内部的天然气可在有利储集层中聚集成藏。喜山构造运动使研究区天然气重新大规模运移聚集,形成充满度很高的残余气藏。石炭系储层气驱水实验表明,岩石渗透率与驱替后残余水饱和度呈负相关指数关系。在一般地层压力条件下,天然气很难通过岩层的细小孔隙运移并排替地层水富集,细小孔隙中的天然气是早期聚集其中的。水溶对流可能是石炭系天然气运聚成藏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气水分布形成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藏因气源供应不足形成了气水过渡带;因成藏充注较早导致了区域大面积含气;因砂岩储层致密造成了气水混杂分布;由局部构造幅度控制了气水分异程度;由储层裂缝提供了气水渗流通道。该区须家河组气藏气水分布的形成机理可归纳为:晚三叠世末至晚侏罗世的未熟-低熟天然气在局部构造控制下于构造闭合高点处形成纯气顶;早白垩世—古近纪大量生成的天然气因砂岩储层致密而无法完全驱替出孔隙水,形成气水混杂分布格局;古近纪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形成大量裂缝,改善了储层物性,在裂缝发育带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9.
在对现今流体压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泥岩压实研究、砂岩流体包裹体实测和盆地数值模拟技术等多种方法恢复古流体动力分布及其演化规律,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神木-榆林地区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天然气的成藏条件、成藏期次和成藏类型.流体动力学分析表明,该地区地质历史上曾存在明显的超压现象,现今的常压或负压是后期形成的,压力的增、减历史构成了两个过剩压力旋回.在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形成天然气聚集的地区,垂向上水动力的封隔能力比较薄弱,天然气靠自身浮力和下高上低的水动力差异,可实现向浅部地层的运移并聚集成藏.在上述流体动力背景下,天然气的成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侏罗纪为缓慢成藏阶段,白垩纪为快速成藏阶段,第三纪-第四纪为缓慢调整阶段.所形成的天然气藏包括常规储层条件下的岩性和构造气藏、致密砂岩气藏等类型.上石盒子组-石千峰组天然气聚集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天然气的"烟囱式"运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东营凹陷深层裂解气成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营凹陷深层裂解气藏为凝析气藏和纯气藏,气源来源于沙四下亚段高成熟烃源岩。通过分析化验、测井、地震等资料综合研究了裂解气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地温直接控制油气生成、烃类相态和气藏分布;近岸水下扇相扇中辫状水道和前缘微相储集层物性较好,是裂解气成藏的主要储集层,溶蚀作用改善了储集层条件,提高了含气性;流体势控制了油气运移和聚集成藏,由凹陷中心的高势区向边部低势区运移,在断裂陡坡带有利相带的砂砾岩体中聚集形成裂解气藏。东营凹陷北部断裂陡坡带是深层裂解气富集和分布的区带,也是近期深层天然气勘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油气藏类型,分布特征及与成藏条件空间分布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扶杨油层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4个主控因素:青一段有效源岩分布及青一段好盖层分布控制了扶杨油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青一段超压,扶杨油层的低水位砂体和青山口组底部断层的发育是扶杨油层形成上生下储大面积岩性油藏的重要条件,地下水碰撞带为扶杨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水动力圈闭条件。  相似文献   

12.
钱家店凹陷胡力海洼陷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胡力海洼陷的成藏条件进行分析,以搞清区内的断裂展布,构造特征,砂体分布及油气富集规律,进行圈闭评价并优选有利的勘探目标。研究结果主为:胡力海洼陷构造带为凹陷内的有利构造带,东,西部断阶带位于该带两侧;该区带构造背景,地质条件复杂,具有两套生油系,多种储集体类型和多种构造类型,生,储,盖组合以自生自储和下生上储为主;区内大,小断层发育,为油气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辽河西部凹陷南段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条件十分优越,形成多套有利的储盖组合。该区烃源岩生烃期、排烃期与圈闭形成期配置合理,具备形成多层位岩性地层油气藏的条件。主要发育地层、岩性和复合等隐蔽油气藏类型。油气分布规律为:纵向上,主要储盖组合类型控制了隐蔽油气藏的分布层位;平面上,受凹陷地质结构控制,不同构造位置发育不同类型的隐蔽油气藏。认为同沉积断裂带之下的有利储层发育带,即陡坡和缓坡坡洼过渡带是该区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14.
马达班湾盆地东部上新统砂体比较发育,且紧邻生气凹陷,具有油气成藏的优越条件。文章对马达班湾盆地东部上新统岩性气藏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研究区斜坡带与凹陷带岩性气藏的成藏模式。研究认为,研究区新构造运动为该区岩性气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背景,优越的区域位置和良好的烃源岩为该区岩性气藏的形成与富集奠定了基础,沉积体系的时空分布控制了岩性圈闭的发育与分布,具有良好的储盖组合与保存条件,骨架砂体与断层等为油气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结合国内外岩性气藏的研究现状,该区岩性气藏可划分为砂岩上倾尖灭气藏、断层-岩性气藏2种,且以断层-岩性气藏为主。研究区斜坡带下部与凹陷带的成藏条件优越,为岩性气藏的有利发育带。  相似文献   

15.
地震技术在辽河油田黄沙坨地区火山岩油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沙索地区位于辽河断陷盆地东部凹陷中段,历经近30a的油气勘探,未发现规模油气藏。通过对整个东部凹陷火山岩成藏条件分析认为,黄沙索地区火山岩具备成藏条件。经过地震资料精细处理,通过相干分析、储层反演、三维可视化、属性聚类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辅以石油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发现了千万吨级储量的火山岩油气田,从而证实了地震新技术的应用对复杂油藏的研究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松辽盆地南部火成岩分布预测及成藏条件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辽盆地南部火成岩的岩性有侵入岩类、火山熔岩类及火山碎屑岩类。其孔隙类型为孔隙、微裂隙、裂隙。火山碎屑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具备形成工业储层条件,而火山熔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和裂缝为主,在好的熔岩相带,可形成良好的储层。应用航磁资料和地震资料对该区火成岩分布进行了预测。分析认为,松南火成岩成藏具有以下有利条件:充足的油源供给是火成岩成藏的必要条件;长期活动的断层是油气运移的通道;良好的储层相带是油气富集高产的条件;良好的盖层条件是油气成藏前提。在龙王构造完钻的农47井,成藏条件较好,有希望获得工业油藏。  相似文献   

17.
板桥断裂构造带油气成藏组合特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板桥断裂构造带位于板桥凹陷的东侧,受板桥凹陷和大张坨断层控制。该带富集的天然气除来源于自身烃源岩外,主要来源于板桥凹陷。板桥凹陷气源丰富(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具有较完整的烃源岩演化序列)、圈闭形成时间早(为天然气早日成藏提供了场所)、油气充注时间晚(前后有4个油气充注期)、盖层封盖能力强(最好的烃源岩同时又是区域盖层)。将板桥凹陷油气藏分为3套成藏组合:①沙一段中部自生自储型咸藏组合;②沙三段生气、沙二段和沙一段下部储气的下生上储型成藏组合;③沙三段自生自储型成藏组合。  相似文献   

18.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水西沟群普遍发育低饱和度油藏,平面上多集中在台北凹陷正向构造,纵向上主要赋存于西山窑组和三工河组。研究区低饱和度油藏基本特征为含油饱和度低、储集层物性差、自然产能低、储集层改造后高产、长期油水同出。为了解该类油藏成因,基于储集层、构造、成藏演化与含油饱和度之间的关系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和构造是影响油藏含油饱和度的主要因素,一是压实减孔、细孔微喉造成油气充注不彻底,导致低含油饱和度;二是夹层或遮挡层的存在,油气藏被分割,阻碍了油气纵向调整;三是低幅度构造成藏动力不足,影响含油饱和度;四是后期构造活动对古油藏的调整破坏导致含油饱和度低。综合分析认为,台北凹陷水西沟群低饱和度油藏剩余资源量大,是吐哈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储集层甜点与继承性正向构造叠合区,是寻找相对高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9.
吐哈盆地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前期勘探仅在台北凹陷周缘正向构造带发现巴喀、温吉桑和米登等小型油气藏.在对烃源岩、沉积体系、储层条件及源储盖组合特征综合分析基础上,构建了台北凹陷源内致密砂岩油气成藏模式.研究认为,台北凹陷水西沟群纵向发育八道湾组煤岩、三工河组泥岩及西山窑组二段煤岩3套两类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  相似文献   

20.
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机制及有利勘探区预测   总被引:14,自引:14,他引:14  
通过天然气藏分布与其成藏条件叠合研究,得到徐家围子地区深层天然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是气源、盖层、断层与不整合面。充足的气源不仅是气藏形成的物质基础,而且控制其分布;优质盖层的分布控制着天然气的分布,盖源的时间匹配关系控制着该区深层天然气富集数量;断裂空间延伸层位控制着天然气垂向上的运聚层位,断裂活动时期控制着天然气垂向运聚时期,断裂封闭为天然气聚集提供了遮挡条件;不整合面是天然气侧向运移的输导通道,且为天然气的聚集提供了场所。天然气主要有泉头组、嫩江组和明水组沉积末期3次成藏期。天然气成藏具有4种模式,宋西断裂带、徐西断裂带、榆西断展构造带、宋站低隆起、丰乐低隆起和安达次坳是天然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