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门窗》2017,(1)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本身就是一种抗震性能设计,是最基本的抗震性能设计。《抗规》~([1])3.10节、《高规》~([2])3.11节等规范条文提到的抗震性能设计,它们是超越了三水准的更高抗震设防目标的抗震性能设计。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对抗震性能设计的认识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沿革和最新修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回顾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沿革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历次版本的主要特点,着重阐述GB 50011-2001规范的最新修订情况。这些修订包括:建筑抗震设防水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基本要求和概念设计、场地分类和评估、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等基础性内容,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计算方法和抗震措施,新增加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求以及大跨度空间结构、地下建筑等内容。1976年7·28唐山地震造成未设防或设防能力低的各类房屋建筑严重破坏和倒塌,通过对地震区建筑震害的调查研究,吸取经验教训,对TJ 11-78《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时进行了修订。2008年5·12汶川地震全面考验了各类建筑结构,凡按照现行规范设计建造的建筑都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在震中地区,由于实际地震影响烈度远高于设防烈度,致使具备一定抗震设防能力的建筑结构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破坏。通过对这些震害的研究,对多道抗震防线、强柱弱梁、剪力墙连梁、砌体结构整体性、楼梯间、非结构构件等抗震设计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及时地体现在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修订中。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被明确地编入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充实了中国特色的“三水准两阶段”抗震设防理念。图3表7参7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破坏倒塌,通过对砌体结构和工业厂房、设备及设施的震害调查与分析,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的三水准设防和抗震设计基本要求进行探讨,分别对比了在遭遇"小震"、"中震"和"大震"情况下,按一定设防烈度设计的房屋建筑的破坏状态,判别是否达到了设防目标。结果表明,在1990年以后设计建造的房屋建筑,基本都能达到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严重破坏或倒塌的大多是建造年代较早、设计不满足规范要求或施工质量存在问题的建筑。针对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结构整体性、传力路径、地基基础、抗震缝、疏散通道、设备和设施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对照实际震害情况,包括过去地震震害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对震前经过加固的建筑物在地震中的表现作了介绍,证明了结构抗震加固的效果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五、幕墙与门窗的抗震设计——抗地震作用的结构可靠度设计我国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系统分析了抗震设计理论和实践,总结最新科研成果,采用了大量的抗震新技术,适度提高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结构安全度。该《规范》继续采用对建筑主体结构的三个概率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和二阶段设计的实现方法,新增加了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规定,并作为强制性条文,要求非结构构件进行抗震设计,以满足规定的抗震设防目标。建筑幕墙作为持久性的建筑非结构构件,必须按照新《规范》进行抗地震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冯克岩  肖杰  赵兴中 《市政技术》2015,(2):80-84,89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国相继颁布实施了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CJJ 166—2011《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公路工程抗震规范》,并提出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计新理念,以及"两水平设防,两阶段设计"的核心思想。通过新旧规范的对比,总结和归纳了反应谱值计算公式及其结果的不同,并阐述了一般桥梁抗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汶川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建筑破坏倒塌,通过在地震区对遭受中震、大震作用的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及非结构构件的震害调查与分析,以典型的结构破坏为例,针对多道抗震防线、强柱弱梁、剪力墙连梁、砌体结构整体性、楼梯间、非结构构件等抗震设计问题,对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所规定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震害分析结果表明,只要严格按照规范设计,保证施工质量,房屋建筑就能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7.
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汶川地震这场巨大灾难引发的严重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得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以下简称《抗震设计规范》)继续采用(GBJ-89)规范确定的"三水准设防目标,两阶段设计步骤"的抗震设计思想,并作了许多重要补充和完善。将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条款的要求作为约束条件引入构件优化设计,使结构优化设计更加贴近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砖混结构设计规范,结合自身设计的实践经验,提出在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的几点内容,同时指出在抗震设计时应体现以预防为主的设计思想,从而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现行的核电站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有关安全标准、解耦准则、概念设计、变位与位移限值、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地震抗滑移安全系数等方面的若干管见.我国现行的核电站抗震设计规范落后于实际建设需要,重新修订我国核电站抗震设计规范应该是当务之急.有关多道设防、减振隔振、健康监测、抗震性能设计等方面,对修订规范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特别强调了对核电站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抗震设计发展趋势是基于多目标的性态设计.为适应将来抗震设计理念,通过对《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试用)》(CECS 160:2004)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两部规范中设防水准、设防目标、地震作用计算、变形限值等方面对比分析,指出两部规范的异同点,并得出按照CECS 160:2004规范计算的结构总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高于按照GB 50011-2010计算的结果,甲类建筑甚至高出一倍以上等结论,为从事工程抗震设计和工程抗震研究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一级公路线上在建的三跨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工程背景,依据JTG/T B02-01—2008《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首先分析了该桥的动力特性,然后对该桥在E1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通过验算,结果表明该桥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强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框架结构,我国新的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虽然对该结构体系的抗震计算方法及抗震设计要求有一些明确规定,但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本文从实际工程设计中框架结构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根本目的出发,运用框架与抗震墙协同工作原理,明确了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体系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的相关规定,对该结构体系在地震剪力计算方法及地震剪力分布特征、结构抗震设防体系、抗震等级、抗震构造措施、最大适用高度、层间位移角等方面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分析,以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在超限高层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超限高层的结构设计也比较适合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除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规范要求外,在不同强度的地震设防水准下对超高层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实现多级设防标准已成为目前超限高层设计中常用的手段.本文以大连小平岛假日公寓超高层项目为例,详细...  相似文献   

14.
结构安全度是规范的重要指标,安全水平的提高应循序渐进,保持规范的连续性,跳跃过大,难以为广大技术人员所接受,容易造成混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7.1.7条,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第3款,防震缝的设置条件,6度至9度一样对待,笔者认为GBJ11-89第5.1.4条三项,6度、7度与8度和9度区别对待更合理。  相似文献   

15.
陈炯  路志浩 《钢结构》2008,23(5):38-45
抗震钢框架梁柱截面的板件宽厚比,既是反映钢框架延性的关键指标,也是控制耗钢量的关键指标。框架梁柱截面的板件宽厚比选择,与地震作用下钢框架的受力状态紧密相关。对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与国际主流规范的设防标准进行比较,讨论我国抗震规范采用“小震”为基准的弹性设计方式,与国际主流规范以“中震”为基准,并按结构性能折减设计地震作用进行结构弹性设计方式之间的异同。进而,详细比较我国抗震规范与欧洲EC8、日本BCJ等国际主流抗震规范的地震作用计算和底部剪力。比较结果表明,我国抗震规范第一水准设防的地震作用FEk,与欧洲EC8规范性能因子q=4时及日本BCJ规范Ds=0.25时的设计地震作用水平比较接近。所分析内容,是合理借鉴国际主流规范,建立适合我国抗震规范体系的地震作用与框架梁柱截面板件宽厚比限值对应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CECS160:2004)已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试用。《通则》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的最新抗震科研成果和工程经验,提出了抗震性态设计、设计地震加速度、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结构影响系数、结构弹塑性侧移、高频结构竖向地震反应、建筑抗震设计类别等诸多抗震设计新概念和新方法,对提高我国建筑抗震设计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今后修订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供了较完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我国第一个隔震建筑的设计规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国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第 1 2章隔震建筑设计的内容 ,其重要特色是把隔震设计和传统抗震设计尽可能地协调起来 ,是引入了分部设计法和水平向减震系数。文章说明了隔震建筑设计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隔震和构造措施以及其它有关技术 ,如橡胶隔震支座产品标准等。一般说来 ,按本规范设计的隔震建筑其设防目标比传统抗震建筑的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