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务院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我国政府颁发的第一个有关风景名胜区的规范性文件,是保护我国风景资源,建设、管理好风景名胜区,促进旅游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遍布全国的风景名胜区,是祖国大好山河的精华,其中不少体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国家的珍贵财富。保护、建设和管理好风景名胜区,是社会主义物  相似文献   

2.
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和规划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以璀璨的人文景观、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风景资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国家遗产保护地体系中居重要地位,在世界上等同于海外的国家公园.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地域面积广大,风景名胜区规划也因此体现出明显的综合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从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建立、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发展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了我国当代风景名胜区规划的4个发展阶段,国家三大遗产保护地体系与风景名胜区的关系.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法定地位:法定规划、建设规划、管理规划,论述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发展的10个特性.  相似文献   

3.
<正> 全国解放以后,我国很多风景名胜区的山林土地均分属农村公社、大队,少数风景点被休养所、疗养院、招待所或其他单位所占。经过十年浩劫,一些风景区的古树名木、古建碑刻等文物古迹遭到损坏或毁灭,森林也被大面积的砍伐。迄今还有一些风景区,继续在毁林种粮种茶,对风景区的破坏现象,仍未得到有效的制止。 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各地风景名胜区认真开始规划建设,但有的不作规划设计、依仗自己的财力和一点点造房子的经验,就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的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0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启动,现已完成27个省级主管部门和130余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2005年,《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设立,公布了首批“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初步建立起了我国遗产申报管理的国家遗产名录、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世界遗产名录三级申报和管理体系;2006年,《风景名胜区条例》于12月1日起施行,年内,建设部对严重违背风景名胜区管理有关规定,在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5.
风景名胜区是我国的概念,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相对应,风景名胜区集大自然的精华,渗透着我国悠久历史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历史化、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风景名胜区在我国起步晚于国际上的国家公园120多的,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在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探讨研究。该论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各自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综合配套改革正处于全面推进之中。适应此发展形势,本文结合我国国家风景名胜区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深入分析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并提出了未来管理体制创新的基本思路和实施建议,以此构建我国新型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实现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健康、持续和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风景名胜区与其所依托城市的区位关系为切入点,并以江苏三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例,阐述了在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如何提高揭示问题的针对性、规划策略的有效性与空间布局的前瞻性等问题。本文认为城市型风景名胜区与城市需要协调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确保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策略可行性的必要条件,并期望以此为出发点的规划策略能为我国其它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建设信息》2009,(6):F0002-F0002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占地1000亩,位于大理古城北郊,苍山东麓,是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通过ISO9001—14001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大理的标志和象征。  相似文献   

9.
风景名胜区定义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晋 《中国园林》2007,23(4):22-26
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要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对其定义的认识关乎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关于风景名胜区的定义种类繁多,且参差不齐。从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发展要求看,完全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对搜集到的292条风景名胜区定义进行了内容分析,从中划分出8项内容,对每一项内容包含的结果进行细分,共得到143种结果,并统计了相关数据。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归纳了已有定义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已有定义中的核心内容为基础,重新总结了风景名胜区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人类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宝贵的财富。风景名胜是不能再生、不能创造、不能搬迁的资源,破坏了就无法挽回。如我们不可能人工再造第二个桂林山水。如果保护好.则不仅能为当代服务,也可造福子孙后代。国家十分重视风景名胜区事业,去年国务院颁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我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有关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法规,是保护、建设、管理好风景名胜区、促进旅游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1.
《中州建设》2011,(12):39-48
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六个国家级认证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其满山覆盖的原始森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2.
江西风景名胜区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风景名胜区具有数量多、类型丰富、品质高、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良等特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家、省和市县级风景名胜区体系,为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从分析江西风景名胜区成功经验和存存问题入手,提出了今后重点实施的6项发展战略,达到受损坏生态系统得到修复,风景名胜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社区居民得到和谐发展等目标,实现江西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5日建设部在北京召开了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新闻发布会暨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命名授牌会。公布的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名单包括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等17处.山西省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陕西省华山风景名胜区等13处名列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化双遗产预备名录名单。方山——长屿硐天风景名胜区等10处被授予第六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称号。  相似文献   

14.
2002年5月17,经国务院批准,江西省女湖和三百山风景名胜区被列为第四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结束了我省赣南、赣西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历史,使江西省风景名胜区体系更趋合理,对带动全省风景旅游事  相似文献   

15.
为加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建设.建设部于2003年在全国开展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原计划开展三年.为进一步加强整治力度和巩固综合整治的成果.综合整治工作延长到2008年。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建设部在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开展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将该系统的建设作为景区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要求。2002年选择了山东泰山风景名胜区,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启动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2003年,按照“统一部署、分级监管,分步实施”的原则.启动了全国首批19个世界遗产地及其所在14个省级行政主管部门的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风景名胜区的利益主体分析与机制调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勇  吴人韦 《规划师》2005,21(5):8-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风景名胜区不可避免地存在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其中涉及到国家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相关事业单位、各类开发企业、当地居民等各方面,国家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实际上体现了上述各方利益关系的冲突。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需要构建合理的利益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国务院“抓紧建立全国城乡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管理动态信息系统,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全国城乡规划建设情况的动态监测”的要求,推动全国建设事业信息化的发展,建设部于2002年11月启动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试点工作,试点启动于2002年年底完成。该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地监测风景名胜区的建设活动,促进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保障我国风景名胜区“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井冈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省西部井冈山市境内,属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范围,南北长27公里,东西宽17公里,保护面积约213.5平方公里。其中游览景区面积约64.3平方公里,占整个风景名胜区面积的30%。全区以茨坪为中心,划分八大景区、六十处风景点,为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风景区之一(图1)。  相似文献   

19.
对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有关分区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束晨阳 《中国园林》2007,23(4):13-17
分区是实施规划管理目标的基本工具和手段。与国外国家公园分区制相比,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中存在着多种分区类型,并且对各类分区缺乏明确统一的规定,分区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不仅影响到规划编制和管理实效,也将影响到国家对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统一性。通过分析当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在分区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各种分区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重点建立了适应我国风景名胜区特点的功能分区模式,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3个问题:风景区评价技术、核心景区划定、分区与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20.
风景名胜区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中国大地多样且深厚的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从省域层面探析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完整性保护。以浙江省57个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人文景源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呈现到浙江省域空间,总结出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和特、一、二级3级人文景源数量的占比特征,以及不同人文景源占比的风景名胜区在浙江省域空间的分布规律,提出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占比与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平原湖泊、政治文化中心、山水游赏活动、宗教活动、军事要隘等因素存在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