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不同运行速度下的高速列车风挡区域车内噪声进行测试,获取风挡区域车内噪声特性及其随速度的变化规律。采用50通道球形声阵列,识别出风挡区域车内噪声的声源分布。进而,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建立高速列车风挡区域车内噪声预测模型,调查风挡区域激励源输入幅值、风挡隔声以及缝隙大小对该区域车内噪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挡区域车内噪声呈现宽频特征,主要声源位于风挡底部。风挡区域车内噪声对转向架区域噪声声源激励、风挡隔声以及风挡等效泄露面积的灵敏度依次为0.9、-0.8和0.2。灵敏度绝对值越高,说明该参数对风挡区域车内噪声的影响越大。进一步结合风挡区域车内噪声的频谱特性,可制定相应的减振降噪措施。相关结果可为高速列车风挡区域减振降噪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量超音速声强可以准确识别引起远场噪声辐射的声源,对于从根源上控制结构噪声具有重要意义。快照法和扫描法是目前测量超音速声强的常用方法。快照法需要大通道数的测试设备,导致测试成本过高;扫描法需要预知潜在声源的数目和与潜在声源相关的参考信号,但在实际中声源数目和参考信号难以获取,因此其应用受限。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超音速声强近似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扫描测量,减小所需测试设备通道数目,而且不需要实际声源数目和参考信号等先验知识。数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引起远场声辐射的声源区域。  相似文献   

3.
声源区域积分算法是风洞试验中提取飞机组成部件气动噪声源特征的有效数据处理方法。传统声源区域积分算法的积分区域固定,但是飞机机体的气动噪声分布特征会随频率发生明显变化,导致积分结果存在较大误差。为提高频域分布特征变化的声源积分结果准确性,提出了基于CLEAN-SC算法的频域自适应区域积分算法,核心思想是将声源积分区域离散划分,依据CLEAN-SC算法得到的子区域内最强声源位置进行积分区域的自适应优化,从而获取更准确的声源积分结果。通过仿真计算和声学风洞试验数据分析,频域自适应区域积分算法能够得到更为准确的声源积分结果,对于机体气动噪声等动态声源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室内噪声控制中,由于噪声源数量多且室内声场复杂,造成噪声源评价困难。提出一种室内噪声源评价方法:首先根据声源可能存在的位置进行区域划分,然后在各区域内利用波束形成方法进行声源定位,找到该区域A计权声压级最大的噪声源。再将各主要声源对噪声评价位置进行传递路径分析,计算各声源对该位置的贡献量。最后通过传递路径分析合成的噪声与该位置实际所测噪声的误差分析判断主要声源识别的有效性。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室内混响对声源定位的影响,减小传递路径方法的工作量,便于找到对评价位置影响最大的主噪声源。  相似文献   

5.
噪声监测是环境噪声预测和治理的重要技术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声强测量的声源监测方法并应用于电厂环境噪声预测和厂界噪声贡献分析。在电厂主要设备噪声源附近布置测点测量并计算设备厂房的辐射声强,将设备厂房简化为面声源建立噪声预测模型,并以测量计算的声强级作为声源模型的源强。利用该模型计算厂界预测点A声级,与实验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声源监测方法数据的可靠性与噪声预测模型的正确性。通过该模型计算分析了电厂主要噪声源对厂界噪声排放的贡献和影响,为电厂噪声治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时速250 km/h动车组车内噪声问题,使用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车内声源特性及其贡献量进行分析。首先,通过球形声阵列系统测试分析动车组的车内源强、频谱及分布特性,明确客室端部噪声主要能量集中在中心频率400 Hz~2 000 Hz的1/3倍频带,声源主要位于风挡区域和地板区域。然后,基于统计能量分析(SEA)方法,建立动车组的车内噪声仿真模型。模型中,声源激励采用线路试验实测数据、车体结构声学特性参数由实验室测试确定。进而,将仿真预测结果和声源识别结果进行联合对比,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最后,通过深入分析动车组车内噪声SEA模型的功率输入贡献,并对客室端部的噪声传递进行量化排序,确定各声源的车内噪声量化贡献。结果表明,时速250 km/h动车组的客室端部噪声源主要是轮轨噪声、其次为气动噪声。其中轮轨噪声在50 Hz~100 Hz和315 Hz~5 000 Hz的1/3倍频带贡献量达到80%。所有声源经由地板和风挡连接处传声贡献率为50%、侧墙和顶板贡献率为38%。  相似文献   

7.
声屏障是在不封闭噪声源的条件下实现噪声控制的手段。 在噪声控制工程中,对于来自设备的非管路噪声,通常采用的控制方法为:用隔声罩将声源封闭,设置隔声室隔离声源,或者在车间内部进行吸声处理等,以改善室内工作环境。但是,对于体积庞大的噪声源,对于泄出易燃气体而要求防爆的设备,或者对  相似文献   

8.
何金龙 《声学技术》2010,29(4):414-417
钢铁厂噪声源分布较广,声源较复杂,治理难度较大。宝钢三热轧厂因除尘设备风机、汽车板及硅钢生产线、煤气加压站等噪声源导致厂界噪声不能达标。在分析该区域噪声产生的根源之后,通过消声、吸声、隔声等措施对该区域进行综合治理。治理分两个阶段,经过第一个阶段的治理,噪声有所改善,但测点1#夜间仍不达标,超标约8dB(A),测点2#夜间也不达标,超标约6dB(A)。第二阶段分别对煤气加压站、汽车板及硅钢生产线区域以及过渡段加装声屏障,使得1#、2#两个测点夜间噪声都达到夜间时段55dB(A)的要求,最终达到厂界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前主要通过进气空滤器对发动机进气系统的气动噪声进行降噪,而通过对气动声源的研究进行源头降噪具有一定实际意义。但由于进气道-气门-燃烧室等的特殊性,难以测量声源的声学状况,故以进气道-气门-燃烧室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研究气动声源位置分布。结果表明:进气门密封锥面处偶极子声源强度较大;两进气道的气流相遇处以及靠近壁面处四极子声源强度较大。在原有结构中改变进气门过渡圆角半径R对气动噪声源进行控制,R增大为11 mm时,偶极子和四极子声源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SPL)峰值分别降低7 dB和8 dB,噪声主要集中在中低频区域,频率大于2 000 Hz后SPL衰减迅速。增大R可以降低噪声源处的声能量,从而降低对外表现的噪声。  相似文献   

10.
首先基于已知蜂鸣器声源的识别结果检验波束形成的声源识别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利用波束形成声源识别方法检测某汽车的声学密封性能,结果表明:右侧前车门后下部区域、后侧挡风玻璃是该汽车声学密封性能薄弱环节,为该车的声学密封性能改善指明方向,对降低车内噪声、改善其乘坐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陶晓光 《声学技术》2015,34(3):243-246
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因其高效、环保、占地面积小、耗水少及建设周期短等优点而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但燃气电站噪声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通过声学照相机识别厂区内的噪声源,确定厂界的噪声值,对噪声源声学特性进行分析,建立噪声源及建筑的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确定噪声源对项目边界的影响并提出声学设计方案,对最终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了声环境要求,可供同类大型燃气电厂的噪声控制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某核电站主控室综合体(包括主控室、汽轮机厂房、凝升泵和空调机房)的工作状况,阐明各机构产生噪声的机理,通过测试主控室综合体各工况下的噪声及振动声压级,针对主控室中噪声监测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或降低噪声的危害。研究结果对同类型大型电站控制室噪声预防和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超 《发电技术》2018,39(3):263
提出了结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利用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冷能的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实现LNG冷能梯级利用。朗肯循环蒸发器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凝汽器换热量匹配一致,循环水系统实现闭式且不受环境温度影响。对系统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影响系统的主要参数,结果显示:随着朗肯循环冷凝温度的降低,朗肯循环净输出功率和净效率均有提升;随着循环水温度的提高,朗肯循环的净输出功率和净效率都将提高,而蒸汽轮机输出功率减少,但二者总的输出功率降低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4.
锅炉与汽轮机等高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降低现代大容量火力发电机组蒸汽管道的投资成本与运行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提出了锅炉与汽轮机采用等高布置的设计理念,即在火电机组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保证锅炉的过热器出口、再热器进出口的标高与汽轮机蒸汽出入口的标高相同.采用该种布置方式,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可以依地势的高低把锅炉建在低处,而汽轮机则安装在高处,因此该等高设计理念可以用来指导电厂的选址.如果是在平原地带,则可以采用锅炉下沉的布置方式来缩短蒸汽管道长度,尽管增加了土建开挖的能耗,但是却减少了输煤的能耗,估算表明,锅炉运行5 a(年)左右两者的能量即可达到平衡.锅炉下沉的布置方式还带来了其他的一些优点,比如降低电厂噪音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华蓥山电厂2x300MW工程的汽机房通风系统设计,推荐采用自然进风、自然排风 辅助机械排风的通风方案.汽机房屋面设置屋顶自然通风器排风,除氧器间屋面设置屋顶风机排风.对火力发电厂汽机房的通风方式进行了一些描述,对目前常用的主要通风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比较.提出了汽机房通风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The premature failure of steam turbine rotor blades, manufactured in forged 12% Cr–NiMoV m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was investigated using visual inspectio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acro and microfractography, micro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EDS microanalysis, chemical analysis, micro hardness and tensile testing. The blades belonged to the last stage of a thermoelectric plant steam turbine generator (140 MV 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failure of the blades was promoted by foreign-particle erosion, which attacked preferentially the low-pressure side of the lower trailing edge of the blades. The resulting wear grooves acted as stress raisers and promoted the nucleation of fatigue cracks, which probably grew during the transition events of the steam turbine operation. Finally, water drop erosion was observed on the blade upper leading edge (low-pressure side).  相似文献   

17.
600MW超临界汽轮机阀序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阀序特点,确定了阀序控制特性的试验研究方法,基于此方法并经过特定负荷下不同阀序的热力性能试验,得出了机组的最优阀序控制特性,降低了机组热耗值,对于同类型机组的优化运行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某离心泵作透平为研究对象,对流体诱发的外场噪声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和试验研究。在典型流量下,采用雷诺时均方法获取壁面偶极子声源,并利用FEM/AML方法求解出叶轮和壳体偶极子源作用的流动噪声,基于声振耦合法计算出流体激励结构振动产生的外场流激噪声,分析不同性质噪声源的频谱特性,同时评估外场声源在各个频段下的贡献量。借助模态试验对透平壳体结构的模态参数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计算与试验振型近似,固有频率平均相对误差小于4.60%。结构的影响使得外场五阶叶频处声压最高,二阶叶频处次之。壳体偶极子作用的流激噪声对外场噪声的贡献最大,其次是壳体偶极子作用的流动噪声,叶轮偶极子作用的流激噪声对外场噪声贡献最小。研究结果为低噪声叶轮机械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超声流量计可以实现当地声速的直接测量,声速与气体分子量存在定量关系,而分子量大小取决于气体组分。因此,可利用超声流量计实时测量得到的声速实现对天然气组分的间接核查,这对完善天然气能源计量体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声学法测量气体分子量的理论基础;以超声流量计为主体搭建声学法测量气体分子量的实验装置;并以氮气为实验介质,对实验装置声速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声学法测量气体分子量在天然气能量计量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大型火电机组的振动故障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回顾癖结了国内外火电机组振动故障诊断的发展状况,指出了目前振动故障诊断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确定故障诊断知识范围,进行机组一轴系统特性研究的重要, 对大型火电机组振动及性能远程诊断系统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了振动故障诊断的发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