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对车流量较低的高速公路声屏障进行声学测量时,发现声屏障的实际降噪效果低于传统理论计算值。分析了车流量对这种偏差影响的原因,提出了等效时间模型和利用无限长线声源、有限长声屏障绕射损失计算公式进行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声屏障插入损失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噪声影响预测,提出应在超标严重的敏感点处修建声屏障,并对不同高度声屏障插入损失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顶端带吸声柱体道路声屏障插入损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间接边界元法,分析在道路交通噪声等效频率400Hz时,对于顶端带吸声柱体声屏障,吸声柱体在不同直径时插入损失的变化规律。指出通过在声屏障顶端增加吸声圆柱体来提高声屏障的插入损失时,顶端吸声柱体的直径宜大于0.3m,其附加衰减可达2-5dB,最后进行了案例分析,为声屏障优化设计提供定量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铁路实现提速、兴建准高速铁路以及拟议中的高速铁路的兴建,列车噪声控制问题日益重要。本文结合铁路声屏障声学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主要讨论了绕射衰减量的几种计算方法以及声屏障的声学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利用边界元法研究声屏障屏体吸声性能布局对道路双侧声屏障插入损失的影响。对于由全反射屏体和全吸声屏体组合而成的声屏障,当两种具有不同吸声性能屏体的面积比相等时,在全吸声和全反射屏体两等分的情况下,屏体布局在多数受声点对于线性声级插入损失基本没有明显区别;在全吸声和全反射屏体四等分的情况下,插入损失最高的布局相对于插入损失最低的布局的改善量最高可达1.5 dB。计算得出,声屏障迎声面上部与底部的屏体吸声性能对声屏障的插入损失影响最大,屏体上部与底部为全吸声的布局总是具有最高的插入损失,而在上部与底部这两部分中,靠近上部屏体的吸声性能对声屏障插入损失改善的影响要比底部屏体更占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曲面法和Box-Behnken设计优化声屏障设计参数。以声屏障设计高度、长度、起点桩号为考察自变量,以声屏障对敏感区域内三处受声点理论插入损失、工程造价为考察因变量,构建多元二次回归模型考察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设定以敏感区域内声环境质量达标、工程造价最低为优化目标,利用Minitab软件优化分析得到声屏障最优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7.
沿道路建立声屏障是控制交通噪声的主要措施之一.在传统的声屏障设计中,多采用的是基于波动理论的近似方法.这种方法很难实现声屏障的优化设计.鉴于此,引入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利用成熟的工程软件,开展统计能量分析在声屏障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与传统方法的对比,验证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在声屏障设计中的有效性,并利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得到不同结构形式声屏障插入损失的仿真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统计能量分析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反映增加声屏障后声波的传播路径,方便快捷地进行声屏障的结构设计,同时能够进行不同形式的声源特性及声衰减的模拟.  相似文献   

8.
铁路客运专线吸声式声屏障降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屏障是隔断客运专线环境噪声传播途径的降噪方式之一,工程上常用的计算声屏障插入损失的方法是基于演算性质的方法,很难实现声屏障的精确设计。为了预测铁路客运专线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利用边界元法建立铁路客运专线声屏障降噪预测模型,对声屏障插入损失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声屏障对高频噪声辐射的降噪效果比低频噪声的要好;(2)客运专线声屏障由于吸附材料的不同,它们的降噪效果表现得都不同。  相似文献   

9.
声屏障声学特性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因次分析法确定声屏障实验室模型试验相似准数,通过模型试验测量声屏障插入损失并与目前工程中常用公式预估结果比较表明,模型与实物之间的声学特性关系可以用相似法准则进行定量描述,其结论对于进行声屏障声学设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改变高速路两侧噪声污染严重,为设计性能更加优越的公路声屏障,结合沈阳市东西快速干道高架桥声屏障建设的工程要求,设计闭孔泡沫铝材的吸声共振型声屏障。使用噪声频谱分析仪实地测量噪声污染情况,利用驻波管法测试打孔闭孔泡沫铝板的吸声系数值。设计的声屏障主要吸声结构为密度0.3 g/cm3,厚度10 mm,打孔率3%的闭孔泡沫铝吸声板,背后设置30 mm厚空腔,其吸声特性为:吸声主频率为300~400 Hz,对500 Hz以下的低频噪声吸声率可达到60 %~90 %。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路网区域交通噪声预测,克服传统预测模型中路段间交通特性相互独立以及路段内流量与速度相互独立的缺陷,借助Van Aerde交通流模型,在不同道路等级、设计速度约束下,结合道路线声源噪声排放,构建基于速度的单变量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分别对比4种常见城市道路的交通噪声实测值,模型预测值平均偏差为1.63 dB,满足精度需...  相似文献   

12.
以密度和声速连续变化的液态沉积物层和具有切变波效应的固态基底组成的水平分层海底为海底模型,分析并进行了舰船低频声场传播到海底时的反射系数仿真计算,较为准确的预报了舰船低频声场海底损失低频特性,并探讨了以此为基础的舰船海底交界处的地震波源模型。  相似文献   

13.
详细分析了道路声屏障工程中常出现的声屏障底部漏声问题,并结合道路噪声特性,提出了一种专门用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护栏声屏体技术。实例验证表明护栏声屏体使原有的道路声屏障的降噪量提高了3~4dB,能很好地解决道路声屏障底部安装缝隙的漏声问题,提高声屏障的整体降噪效果,同时也提升了道路声屏障的整体视觉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Cadna/A 软件研究高架复合路在不同路况条件下交通噪声垂直面声场的分布规律和建设高架路声屏障的降噪规律。高架桥使高架复合道路垂直面声场发生较大变化,由此需要研究高架桥对不同路况交通噪声垂直面声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国内在高架路上建设大量声屏障,但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并不理想。为了研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计算并分析不同路况下建设高架路声屏障的降噪效果,提出可以根据不同路况来决定是否应建造声屏障,以避免建造无效声屏障造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5.
采用优化速度交通流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以捕获每辆车的信息,并根据声学推导出简化的噪声预测公式,进而应用此噪声预测公式计算点噪声声压级。将车流分布特征与噪声声压级变化进行比较,发现在探测路段,车流量-时间曲线与探测点声压级-时间曲线变化特征相吻合,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可应用声测法来辨别车流状态。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在频谱、昼夜变化特性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并指出了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对邻路居民的危害程度重于城市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