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棉织设备及棉印染设备生产仿呢绒面料,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运用粗支棉原料、横贡结构,抓剪毛等生产工艺。棉粗支横贡布后整理后达到呢绒面料效果。通过对工艺进行优化和生产过程的严格控制,使生产的面料具有呢绒效果,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3.
4.
5.
就高档亚麻织物进行了设计和与研究,提出了产品的档次,对今后进一步开发更多,更好的亚麻产品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介绍纯棉特细支斜纹织物的生产。对原料、设备的选择,产品规格的确定进行了论述;对整经、浆纱、穿经、织造等生产中遇到的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难点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衣着观念不断变化,对服装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不再是遮体保曖的工具,它向着个性、美学、保健方向发展,这对面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强调面料的质地、颜色、花型、舒适程度、保健作用。精纺面料正朝着个性化、轻薄化、功能化、环保化的方向发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量面料的保温率、透气率、透湿率、折皱回复角、拉伸强力和顶破强力6个因子,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得出9种不同成分含量针织呢绒面料的综合服用性能次序;由5位专家通过感官评价得出9种面料的综合服用性能,并经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法计算得出与5位专家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然后经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法计算得出模糊综合评判和专家感官评价的结果具有一致性。由此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织物风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在巴黎时装展示会上,令来自世界各国客户、记者感到惊讶的康·台·客鲁康伍(商标名)“疙瘩”样的西服,是前所未见也未闻过的服装。最初人们对其异样感到困惑,但是当它得到“创造了前所没有的象康·台·客鲁康伍先锋派”的美誉后,便纷纷效仿,形成一种流派。然而,就前所未见而言,许多客户、记者和设计师同样注意到用于这种康台服装的织物材料。 那是一种使用弹力丝的复合织物——在拉伸上被认为困难、几乎不可能的细纤度聚氨酯芯丝上包覆形成的复合弹力丝,继而用作经丝和纬丝制成独特且有弹性的织物。如果没有开发出这种材料,果真要展示象康台那样的服装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相似文献
11.
精粗交织反面柔软织物的工艺探讨贺慧源,高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也在提高,服装追求舒适化;为了适合人们这种消费心理,我们研制开发了反面柔软织物,这种织物结构松,质地柔软,手感干爽,服装线条简明,无衬,适用于贴身穿的不配套系列。这种面料轻... 相似文献
12.
异支排列织物的密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理论分析及新旧 2种密度计算方法的结果对比 ,提出解决异支排列织物总经 (纬 )密度的新的计算方法 ,对日常产品设计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制曲是我国酿造工业的一项传统技术,也是酱油酿造的主要工序。在制曲过程中,米曲霉的生长发育及其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的淀粉,从中获取能量。并随着原料中加水量的增加、制曲时间的延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准备、织遣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以及对维修管理方面的要求,认为利用国产织造设备,生产厚密织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羊毛纤维柔软、膨松、自然亮泽,苎麻纤维具有坚挺、吸湿、透气性好的特性,采用缆型纺纱技术纺制毛单纱与苎麻纱进行交织,运用精纺工艺技术路线进行深加工,开发的面料外观粗犷、手感挺括、纹路清晰、粒子饱满,整体风格独特、时尚。文章主要介绍毛,苎麻粗支花呢产品的设计、生产技术要点及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7.
在环锭细纱机上增设一组变速机构和可变频的动力,由可编程控制器根据信号和预编程序确定变频器的变频频率和变频时长,指令变频电机使细纱机中后罗拉产生规律或不规律增速,从而生产出具有等节长、等节距和等节粗,或具有不等节长、不等节距和不等节粗6种不同特性的竹节构成的无数种组合的不等节粗竹节纱产品。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用中长绒陆地棉代替长绒棉纺制细号,特细号精梳纯棉高档织物用纱的有关工艺技术,成纱质量及经济效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单纱纺纱与环锭纱及其织物物理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用单纱纺纱技术纺制的精梳毛纱及其织物的物理特性。为达此目的,采用了各种单纱纺纱辊纺制不同的单纱纺纱,并对它们进行测量及与常规环锭纺纱工艺纺制的纱进行比较;分别用单纱纺纱工艺和环锭纺纱工艺按3种加捻系数纺制出短纤纱,然后将两种工艺纺出的纱在小样机上织成2/2斜纹织物,将坯布精练、烘干、汽蒸,最后罐蒸。然后测量织物的物理性能,根据单纱纺纱工艺纺制的纱的机械特性及成纱原理用KES-FB系统对这些织物的物理特性加以测量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采用大豆蛋白纤维纯纺纱、氨纶包芯纱和纯棉纱为原料织制纬弹特细条提花灯芯绒的设计与生产过程,包括原料的选择、织物规格设计、生产工艺确定。认为要保持较高的织造效率及较好的织物质量,必须加强设备维修、提高档车操作水平、做好清洁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