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电工钢片二、三维磁特性测量研究中,H线圈的定标是电工钢片磁特性精细模拟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对定标螺线管进行了磁场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确定了定标螺线管尺寸,按照定标要求设计了定标实验装置和整个测量系统,并根据测量实验的要求编写了基于LabVIEW软件的测量程序,完成了电工钢片磁特性研究中定标实验的数据采集.根据所采集的测量数据和H线圈的定标实验原理,计算得出了H线圈的定标结果.将理论值和实验值进行对比,通过实验证明了该解决方案是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主磁路电工钢片(也称硅钢片)的磁特性只能由沿轧制与垂直于轧制两个方向来表述,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电工钢片的二维磁特性测量方法.通过在样片区域构建旋转磁场,使被测样片中磁感应强度方向与样片的轧制方向成任意角度.在模型设计上采用两条相互垂直的磁路,每条磁路可以在样片中产生频率、幅值相等且相位相差为90°的正弦波磁感应强度分量.讨论了测量过程中功率放大器的设计、LabVIEW运算中的积分漂移、Queue结构以及磁通波形的控制等关键性问题.实验证明,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有效的,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电工钢片具有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磁特性,而传统磁场数值分析方法未能充分考虑这种特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新方法予以解决.利用爱波斯坦方圈法测量与轧制方向成不同角度的硅钢片样片磁特性,根据多方向磁特性建立新的磁阻率模型,并采用Fortran自编程序进行了各向异性磁场的有限元分析.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制作了一个三相变压器试验模型,通过对模型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所提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交流电压源和直流电源共同激励情况下铁磁材料的磁化现象,提出了测量直流偏磁磁化特性的双爱波斯坦方圈法并开发了测量装置;给出了直流偏磁磁化特性的描述方法;测量了30RG120型电工钢片的直流偏磁磁化特性;提出了相应的直流偏磁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并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感应加热电饭煲空间电磁场对其热效率的影响,以一台1 300 W感应加热电饭煲为例,利用ANSOFT软件建立样机三维电磁场有限元模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采用两种磁条结构分析比较了样机模型中电磁场与输出涡流功率的分布情况,并且对样机的漏磁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实验测得的漏磁、热效率与仿真值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正确性.有限元法对感应加热电饭煲电磁场与漏磁的分析结果为相关感应加热系统的优化设计、安全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改善半工艺电工钢产品的磁性能,借助NIM2000E电工钢交流磁性能测量系统,采用方圈测量方法研究消除应力退火工艺对半工艺电工钢磁性能、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60~790℃×2 h退火时,组织为粗大均匀的等轴铁素体晶粒,平均晶粒尺寸在200μm左右,铁损P1.5/50小于3.5 W/kg,磁感应强度B50高于1.70 T,对应的磁导率μ1.0高于12.57 mH/m。  相似文献   

7.
磁性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性质,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越来越受到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关注.磁性纳米催化剂是一类具有磁响应特性的催化剂,特别是不仅应具有磁分离特性,而且应具有纳米材料的优异特性以及不同于常规催化剂的优异催化活性.本文总结了纳米磁性材料在有机合成各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利用磁流体作减振器减振液,通过控制磁流体的粘度系数可达到控制减振器性能特性的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对1/4减振器节流孔模型进行是磁场分析,结果显示节流阀体材料的磁性对节流孔内磁流体外加磁场强度存在明显影响。采用非磁性材料做阀体比采用磁性材料做阀体效果要好;减振器的所有磁性组件对磁流体的附加外磁场都有贡献,特别是线圈放置于缸体内部是实现磁屏蔽、防止磁泄漏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9.
磁性材料的磁光性质是人们很感兴趣的话题,磁极化子的色散关系和色散特性是研究磁性材料磁光性质的基础.研究了在Otto位型下单轴反铁磁薄膜的表面模和导模的色散关系.首先给出了动力学磁化率和磁导率张量,然后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边界条件严格地推导出了反铁磁薄膜磁极化子的色散方程.从磁极化子的色散方程出发,得到结论:①当α2为实数或虚数时,可分别得到表面模和导模的色散关系;②当空气夹层的厚度d→∞时,得到孤立薄膜的色散方程.  相似文献   

10.
磁致冷材料及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磁致冷是一种把磁性材料的磁热效应应用于制冷领域的新技术,它具有高效、节能、无环境污染等优点,可作为气体压缩/膨胀剂制冷的替代技术,受到世界各斩普遍重视,本文概述了磁致冷原理、材料、室温磁致冷技术及磁致冷模型机的工作原理、发展现状及其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着重分析了加载U字型和一字型耦合杆的圆柱形波导梳妆线谐振器间电耦合特性。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HFSS计算得到了腔内电场和磁场分布,并给出了重要的实用耦合特性曲线。得到的部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的很好。最后,利用这样的电耦合以及磁耦合设计的九单元交叉耦合梳妆线滤波器进一步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永磁磁路优化及仿真模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直流电磁铁为励磁源的仿真模型,分析在不同磁路特征下直流电磁励磁的磁化效果.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Φ273管道电磁励磁模型,对管道缺陷特性进行分析.搭建Φ273管道漏磁内检测永磁励磁实验平台.结果表明:直流电磁铁与永磁体作为励磁源具有相同的磁场特性,电磁励磁仿真模型可以准确描述永磁磁路,为永磁磁路的优化设计及直流电磁励磁在管道缺陷检测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avoid forming an electrical conductive network due to surface connections, the magnetic metal fibers were coated with SiO2, for surface modification by the sol-gel process. The micro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iO2-coated and uncoated metal fibers were studied using SEM, EDAX, and a voter network analyzer. The reflectivity was simulated using the RAMCAD software. The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and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SiO2-coated metal fibers were improved greatly due to optimal impendence matching and the electric conductivity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of uncoated materials.  相似文献   

14.
烧结机头除尘灰理化性能及磁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烧结厂烧结机头除尘灰为研究对象,采用SEM、XRD和化学分析等对其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并通过磁选实验对其磁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烧结机头除尘灰的理化性能随其所在电场不同而产生变化,除尘灰中Pb、Zn、Cu重金属与K、Na碱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成品烧结矿,除尘灰中Fe主要以Fe2O3形态存在,Pb主要以PbCl2和Pb2 O2 Cl形态存在,K和Ca分别以KCl和CaCl2形态存在,干法磁选实现了除尘灰中部分铁元素回收。  相似文献   

15.
圆形与椭圆线圈在平板电磁成型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椭圆形线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推导,得出椭圆线圈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得出圆线圈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工件所受的磁场力的分布规律. 进行了两组实验:采用小孔模具,用圆形与椭圆形线圈进行成型,比较了两个工件的变形深度;采用盒形模具,用圆形与椭圆形线圈进行成型,比较了两个工件在中心部位的变形以及长度方向的变形充分程度. 结合磁感应强度的分布规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两种线圈的适用情况:对于长形工件,采用椭圆线圈要优于圆形线圈;对中心部位变形要求较高的工件,应尽可能采用圆形线圈.  相似文献   

16.
根据电磁场理论.利用理论解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平面波入射时双层同轴圆柱形磁性体中的磁场、磁通分布及其散射场的特性,提出了改善法向模螺旋天线的建议.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天线器内部填充均匀磁性材料可改善天线性能;当天线器内部为双层磁性介质,且二者磁导率有显著差异时.选择合适的半径可抑制反射场。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一种新型电磁悬浮系统装置,该装置利用电磁铁阵列与永磁铁来提供空间三维方向的悬浮驱动力.与传统的电磁悬浮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悬浮力大、磁场分布规律、运动范围广等特点,可明显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基于有限元数值方法对悬浮电磁力特性以及合成磁场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电磁阵列悬浮系统装置可以在大气隙下使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