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同一集水区宽度、同一集蓄比、不同播种方式下,对牧场草、红象、传奇、球道、优美、老芒麦、披碱草、杂三叶进行集水种草试验,观测蓄水区的土壤含水率,及牧草出苗率、适宜性、产草量等,经对比分析表明:高塬沟壑区荒山种植的首选草种是牧场草,披碱草、老芒麦、优美可作为辅助牧草与其他产量高的牧草混播,而杂三叶不能在天然草场改良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探索适合滨海盐渍土区的水土保持技术,江苏省水利科教中心在东川农场采取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聚丙烯酰胺(PAM)同3种牧草对滨海盐渍土区实施水土保持。研究表明:PAM的施用对3种牧草均有促进土壤提高抗侵蚀能力的作用,可减少土壤侵蚀量,提升雨水截留量;1g/m~2的PAM施用后,其水土保持效率最高,可减少年侵蚀量42.8%~46.7%。PAM的施用可抑制土壤腾发总量28.7%~40.4%,增大土壤水分散失量5.0%~12.4%,有利于防治滨海盐渍土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黄土高塬沟壑区两种牧草蓄水保土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晓玲 《人民黄河》2012,34(4):81-83
为了分析黄土高塬沟壑区牧草对蓄水保土的作用,在南小河沟范家山设置了牧场草区、金皇后苜蓿区和对比区,并进行了径流试验,观测了各小区的径流量、含沙量、冲刷量、土壤含水率和耗水强度等。结果表明:牧场草区、金皇后苜蓿区的径流量、含沙量、冲刷量均比对比区小,牧场草区、金皇后苜蓿区比对比区径流含沙量分别减少36.09%5、5.65%,牧场草区、金皇后苜蓿区冲刷量比对比区分别减少53.32%6、9.93%。牧场草区、金皇后苜蓿区耗水强度与对比区相同,但土壤含水率比对比区大。  相似文献   

4.
《海河水利》2009,(6):32-32
寒冬时节的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浩来沟治沙区,网格状的生物沙障内,飞机播种的牧草没人膝盖,围栏内的沙地上草木丛生,山鸡、野兔时而出现,成群的百灵、山雀争相鸣叫,赶走了冬天的寂静和苍凉……  相似文献   

5.
水土流失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措施,是中央的既定政策。在开展这一工作中,作为各级党政领导,不仅要考虑当前农民退耕后除国家补贴以外不减收,更应考虑国家停止补贴之后,农民如何稳定增收的问题。我们略阳县水利局通过深入调研认为:在退耕区大面积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实施牲畜圈舍饲养技术,不失为一条较好的路子。  相似文献   

6.
针对丘陵区退耕坡地可利用降水资源动态变化剧烈、水土流失严重、牧草种植成活率低等问题,以水平沟、鱼鳞坑等水土保持坡面整地工程形成微地形集雨工程,提高坡地降水资源利用率,结合林草带状种植技术、牧草种子萌发和成苗技术及牧草混播等技术的应用研究,结合可利用降雨量、土壤入渗力、径流系数、牧草需水规律等指标,提出丘陵区退耕坡地牧草集雨建植技术,以解决牧草种植的合理时间、方法,使人工牧草在当地自然条件下能够提前利用,并有较高的生产力,把退耕坡地变成饲草生产基地,以缓解畜牧业饲草供应的季节性矛盾,为全面实施禁牧、发展舍饲养畜提供可行的物质保障,有力地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
分析总结了平原农区城市永城市牧草业的生产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防治沙化、节水农业、高效畜牧业发展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等方面阐述了牧草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永城市牧草产业发展的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验目的:研究山西省黄河流域吕梁段坡耕地上种植不同种牧草对水土的保持效应;实验方法:在山西省黄河流域吕梁段的坡耕地上分别种植豆类、禾本类、菊类等多种牧草两年,分别与传统的种植作物玉米的水土保持效应相比较,即水、土养分流失情况、径流量、土壤流失情况;实验结论:水土保持效果以禾本类牧草效果最佳,豆类及豆类-禾本类混种的效果居中,菊类牧草的效果稍差。同时种植牧草还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是坡耕地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黄土丘陵区退耕坡地可利用降水资源动态变化剧烈、水土流失严重、牧草种植成活率低等问题,以水平沟、鱼鳞坑等水保坡面整地工程形成微地形集雨工程,提高坡地降水资源利用率,结合牧草种子水处理技术、牧草混播技术及牧草生长关键期补灌技术等的应用研究,提出丘陵区退耕坡地牧草集雨建植技术,以解决黄土丘陵区退耕坡地水土流失严重、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相矛盾等问题,使当地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把退耕坡地变成饲草生产基地,在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同时,缓解畜牧业饲草供应的季节性矛盾,为全面实施禁牧、发展舍饲养畜提供可行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人工牧草灌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地制宜的灌溉制度既能满足牧草各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又能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适宜调节土、水、肥、气、热状况,达到人工牧草获得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牧草节水灌溉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克贞  何京丽 《水利学报》1999,(5):77-80,F003
牧草长期在亏水环境中生长,形成一定的抗性。本文从这一水分生理角度出发,在研究牧草适旱生理生态演化和干旱半干旱草地牧草的经济耗水量的基础上,应用动态规划进行了节水灌溉制度的优化决策。  相似文献   

12.
熵权系数法在坡耕地水土保持牧草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科学地优选坡耕地水土保持牧草,提出了熵权系数法,介绍了该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牧草优选的熵权系数法模型,并用实例加以说明,所得结果与灰色关联评价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用于坡耕地水土保持牧草优选是有效的,在系统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名藏大坝施工中防止污水排放的对策功刀旭,青山卓二,持山昌智1前窗1·IXi程母要因菅灌溉排水工程所在的名藏川区,位于与冲绳且石垣曲西南部名藏川流域江凋的低地相荏的丘陵地芾。接域面租850hm’在用地,主要栽培甘蔗、菠剪、水稻、牧草等。但是,由于渎排水...  相似文献   

14.
不同灌水模式对禾豆混播人工草地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究无芒雀麦单播和苜蓿/无芒雀麦混播草地水分利用状况和牧草产量、品质对水分亏缺的响应,提出内陆干旱区人工建植草地适宜的灌溉和种植模式。结果表明:牧草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水分调亏和混播种植方式能够减少草地的无效蒸发,提高牧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是西北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建植的合理种植与灌水模式。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盐城市郊区河夹寺乡水利管理站,于1987年利用省水利厅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白三叶牧草草种1.5公斤,经过精心耕作、耐心培育,试种成功3亩白三叶牧草。1989年,他们又扩种4亩,收获种子115公斤,按每公斤种子价200元计算,该站仅这项收入就有2.3万元。白三叶牧草的试种成功,得到了水利、水产和多种经营部门行家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花岗岩红壤侵蚀区改良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进行改良,在不同的地开区域种植山地绿肥、薪炭林、牧草和果树。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措施有效地改变区域的植被状况,大大改善2环境和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地生产力,是花岗岩红壤区改良的有效途径,1991年试验区内植被覆盖率提高85%,生物量达26-t/hm^2.a,年减少水土流失量4394.2t/km^2;夏季地表温度平均降低4.5℃,林中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典型草原牧草群落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的调控,使牧草生育阶段受到水分胁迫,试验表明,在天然状态下天然牧草从返青期到生殖生长期日耗水强度呈上升趋势,天然状态下和适宜土壤水分条件下耗水曲线呈单峰型,在生殖生长期耗水强度最大,为需水敏感期,此阶段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正>一、五里坡扬水灌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五里坡扬水灌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南部山区丘陵地带,灌区自东干渠引水,现有扬水泵站2座,扬水干渠2条,直开口斗渠191条,灌溉面积3.81万亩(1亩=1/15 hm~2,下同)。灌区分为渠灌区、生态移民区、高效节水区3个灌域,主要灌溉作物有玉米、经济果木林及牧草。五里坡扬水灌区基础设施较为  相似文献   

19.
苜蓿喷灌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展牧草喷灌技术研究,提出了喷灌水源工程建设技术、水资源配置技术、黄河水净化处理技术、牧草喷灌技术、优质牧草栽培技术等,集成苜蓿喷灌技术模式,在宁夏灌区开展了广泛的示范应用,苜蓿年喷灌水量4500-5700m3/hm2,产量达到15300-15750 kg/hm2,较大田地面灌溉节水32%-40%,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年喷灌水量小于3750m3/hm2时,苜蓿的产量将受到显著影响,当喷灌水量减少30%,产量降低57%。  相似文献   

20.
雍世英 《人民长江》2011,42(10):98-100
加强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对于中线调水工程的有效运行和当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丹江口市一径流小区开展的为期2 a的试验,对比分析了坡耕地在不同种植方式下的水土流失状况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在坡耕地种植牧草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且多年生牧草比一年生牧草具有更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坡耕地种草养畜的经济效益要高于种植农作物。从水土保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来看,坡耕地种草养畜有着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